太仓市教改实验基地、“窗口”示范学校、规模最大的小学——太仓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22年,1981年定为省首批办好的实验小学,1999年,再次通过省级考核,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目前共有35个教学班,有学生1765人,教职工96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太仓市学科带头人4人,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美术等多门学科。小学高级教师45人,小学一级教师40人,分别占教师人数的50%和44。4%。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72人,占80%,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69人,占95.8%。正在参加本科学历学习的有38人。离退休教工46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学校占地面积13970平方米,拥有五幢教学活动大楼,原有4575平方米的运动场现已改建成塑胶运动场。学校校园网已经建立使用。学校的校园环境体现了深厚底蕴的格局。近年来,学校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针,坚持“着眼未来,面向全体,整体优化,个性鲜明”的素质教育总目标,强化创新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师德、学历、业务能力皆较高的青年教师群体,成为学校教改中坚。他们以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奏响素质教育主旋律;以“磨课”和校“希望杯”评优课活动为载体,开展多层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十百千工程”(每年评选10名十佳少年,百颗技能之星,千名文明少年)为抓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级级有特色,班班有课题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以校内素质教育调研为自我评估发展脉络的手段,掌握素质教育主动权;以“科研兴校”为校策,科研导教,科研促教,省 ’九五课题《新世纪小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实验研究》98年开题,99年通过省中期成果论证,2001年顺利结题。2002年4月18日,江苏省“十五”立项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心理机制及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又一次开题。由该校牵头组建的太仓市小学区域性教科研协作网络带动了太仓小学界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近三年,学校先后荣获太仓市文明单位,苏州市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学校,苏州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苏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组织先进集体,省“九五”课题《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先进实验学校,2000年我校被命名为“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2002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坐落于开发区中华园小区内,交通便捷,东临长江路,西靠柏庐路。中华园小学由开发区投资建造,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50平方米,是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发展规模为四轨24个班。现有计算机房、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自然实验室、劳技室、风雨操场、塑胶跑道、摔跤房等设施。现每个班级都安装了白板设备和实物投影。中华园小学于2002年2月建成开学,现有20个班994名学生。我校在编教职员工50人。在编教师49人,学历达标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有45人,占90%(本科39人占78%);小中高2人,占4%,小学高级教师24人,占47%;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2名,苏州市教坛新苗2名,教学能手7名,教坛新秀10名,。学校自建校以来秉承“一切为了孩子,办家长、学生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以 “诚实、守纪、勤学、活泼”为学风,“敬业、奉献、求实、奋进”为教风,“诚信博学振兴中华”为校风。先后被评为年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平安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先进学校”、“昆山市五一巾帼标兵岗”; “苏州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摔跤体育传统学校”“昆山市体育传统学校”。摔跤已成我校办学特色。中华园小学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正在不断成长。
位于古城胥门外的苏州市胥香小学,创建于1983年,学校占地4486平方米,建筑面积2229平方米,绿化面积600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气氛浓郁,教育教学严谨。学校二十多年来一直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职员工为25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学校青年骨干占45%,本科学历教师占52%,大专学历教师占48%,小学高级教师占7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力弘扬师德风范,树立教师的终身学习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学校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重点,以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现有省级课题《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使用》和市级课题《注重语言积累及感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与各科教学中的研究》、《在积累、感悟、运用过程中的个性发展研究》,市“十二五”德育课题《班主任成功教育个案研究》等多个教科研项目,在区教科室领导下,各课题组成员带领全校教师科学有序地进行着实验与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苏州市科技特色学校,着力打造科技为品牌的学校文化特色。目前,学校建有舞蹈室、劳技室、阅览室、科技室、多媒体室、心理咨询室、风雨操场等专用室场,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优良的教育机制:大“政策”下有小“政策” Excellent Mechanism苏州高新区以打造“真山、真水、新苏州”为己任,全力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筑造创新高地,优先发展教育,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更是在高新区党工委、政府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由苏州科技城管委会投资,采取合作办学模式,是一所国际化、生态化、科技化、人本化的学校,涵盖了学前教育及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政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给予本校教 师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全方位支持,同时,学校借助民营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温馨,更和谐,更多元的个人发展平台以及优厚的待遇。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中心”中设小“中心” Predominant Location学校位于苏州科技城中心,是苏州科技城的教育重点配套项目之一。苏州科技城是由科技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是国家级开发区——苏州高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优美的学校环境:大“生态”里搞小“生态”Graceful Campus学校依山傍水,位处科技城,紧邻生态城,设施一流,整体建筑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将生态化,科技化融入学校设计理念,为孩子们创设了生态环保,美观舒适的学习、成长空间。优美的学校环境:大“生态”里搞小“生态” Graceful Campus学校依山傍水,位处科技城,紧邻生态城,设施一流,整体建筑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将生态化,科技化融入学校设计理念,为孩子们创设了生态环保,美观舒适的学习、成长空间。优质的教育品牌: 小“教育”中做大“教育” Superior Brand学校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曹伦华担任总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张彤担任校长。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连仲教授领衔外语专业团队。新加坡前教育督学洪伟雄先生为总督学、前英国帕特文法学校(Pate’s Grammar School)校长Richard Kemp先生为总顾问。优秀的外籍教师,来自英、美、澳等 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本科及以上学历,全科型教师,有丰富的国际学校从教经历,有完备的教学资质,TEFL 证书,外国文教专家证书。一批名优教师和海外高层次双语人才,将用 心打造国际化、多元化、精致化的学校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全人教育。优化的课程设施:小“课程”中创大“课程” Optimized Curricula学校在国际课程背景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多门外语将不再只是知识,而是文化和能力的综合;各种研学修学机会,将世界呈现在孩子面前;各类跨文化活动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伙伴交流平台。生活技能课程——生活将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烹饪、设计、个人生活打理都将成为孩子成长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课程——木工、航模、机器人等俱乐部为孩子创设动手动脑机会;参观、实践、师生共研,让孩子在好奇中同辈互助,学习成长。
江苏省木渎实验小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灵岩山麓的木渎古镇。清光绪30年(1904年)秋,顾肇熙等人在木渎镇道堂浜发起办校,定名为木渎公立初等小学堂。1906年,学使唐景崇为学校题词“象勺腾华”。1916年更名为第一国民学校。1924年立名为吴县县立第一学校。1947年更名为木渎镇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取名为木渎中心小学校。1978年学校被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1981年被定为省首批办好的实验小学之一,现为“江苏省模范学校”。 2008年8月,木渎镇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异地新建学校。2009年9月整体迁入占地80多亩,建设面积27000多平方米,可容纳48个教学班的新校。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35人,有36个小学教学班,有约1700名学生。另附设一个幼儿园(异地),是“江苏省示范幼儿园”,有13个教学班。 百年的历史,学校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改之路,围绕“把老校做新、把名校做强、把教师做亮、把学生做优”的奋斗目标,致力“传承百年教育之精华,攀升名校教育之新高。”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追求“低耗高效”和“优效化”的教育,积极探索科学的、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校的传统特色──“成功的课堂教学”赋予了鲜明的时代亮色。先后进行了“低耗高效”系列实验课题研究的“三步曲”。“八五”期间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低耗高效’教改实验”引起了省内外教育专家同行的关注和肯定。在此基础上“九五”课题“小学‘低耗高效’教学综合实验研究”被列为省级立项课题。2000年,“九五”课题顺利结题,学校又确定了“十五”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低耗高效’整体策略研究”,以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寻求学科之间整合效应。“十一五”期间,学校又确立了省教研重点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研究”。 以“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积极引导、促其成才”的十六字方针,按照“分类管理、分层培养、分科突破”的原则,全力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敬业、身正、博知、多能和创业”的教师队伍。 师资的打造,使学校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9名,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90多名,占专任学科教师的70%多。学校现有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和“名校长”。有苏州市“学科(学术)带头人”5人,吴中区“知名教师”4人,吴中区“学科(学术)带头人”29人,区“学科骨干教师”27人。 2000年来,教师在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的评课选优等教学业务竞赛中获奖300多人次,其中10多人次的教师获全国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教师在区级及以上发表文章700多篇,论文评比获奖800多人次。 教师的发展,成功了学校,成就了学生的发展。以创新教育为重点,坚持“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思想和行动,大面积保持教育教学高质量,办学成果显著。近年来,学生在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有2000多人次获奖。 教师的优化,推进了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先进学校、江苏省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模范教工之家、苏州市合格女教职工之家、苏州市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苏州市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卫生先进单位、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先进集体、苏州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先进集体、苏州市少先队英雄中队;吴中区“文明单位”、绿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关心下一代周报》发行先进集体、优秀教师群体、退教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80多项荣誉称号。 百年老校展新姿,素质教育争模范。追求与期待,必将使木渎实小展现崭新的辉煌!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是园区管委会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南倚青剑湖,北眺阳澄湖,西接苏嘉杭,东临唯亭镇,双湖板块风景秀美,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占地约2.7万平方米,总投资近一亿元,为国内首批、省内首家星级绿色建筑学校。拥有园区第一个下沉式花园广场,第一座主题式文化书院,第一块校园内高尔夫草坪。 青剑湖学校以“书香剑气、湖韵墨痕”的剑湖文化为依托,秉持“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剑湖理念,传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剑湖情怀,弘扬“踏步天下、融通四海”的剑湖精神,“用文化湖水灵动诗意人生,以国际视野铸造教育品牌”,培育阳光正气、浸润传统的现代国际人。努力打造和谐、快乐的幸福校园;灵动、创新的智慧校园;书香、艺术的人文校园;绿色、环保的生态校园。学校以“做一名幸福、智慧的教育名师”为教师培养目标,倡导全体教师树立发展意识,自主发展、和谐发展,以多元成长为契机,以相互引领为抓手,“互相欣赏着平行前进”,通过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通过合作交往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性人格的塑造,快速融入多元文化背景的剑湖家园,“在借鉴中创新,在圆融中共赢”。 目前,已拥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浓,育人观念新的师资队伍。现有大市学科带头人3名,区级学科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群体占全校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 学校以“书剑树人”,积极打造“湖润情操”的特色德育。以特色书画为抓手,育心性、塑人格,愉悦心境,开阔心胸,恬静性情,高尚人格,焕发朝气,树立志气,凝聚锐气,弘扬正气,培育灵气,儒雅秀气。学校积极顺应“园区速度”,以打造“园区教育的北部窗口”为愿景,以优质教育辐射周边,努力成为引领时代潮流、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的现代化品牌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座落于西环路三元三村内,以此得名。学校建于1992年,位于城西大运河畔,校园内花香四溢,满目葱茂。该校自2003年被评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之后,成为苏州市优质教育学校之一。 自1992年建校,三元第三小学已经走过了整整16个春秋。学校占地 9882平方米 ,建筑面积 3323平方米 ,拥有 80米 直道, 150米环形跑道,150平方米 的风雨活动操场。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470名学生,36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34名。学校遵从以德为本,质量立校;以人为本,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安全文明示范岗、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少先队特色大队等荣誉称号。 学校遵从以德为本,质量立校;以人为本,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利用学校现有硬件环境和人文氛围,积极探索学校的艺体特色之路。学校南围墙上的励志小故事,给学生以从小有远大理想的教育。利用学校建筑特色,在楼层之间让各班彰显自己的艺术特色:学校一楼走廊的“飞韵”红领巾艺术走廊,呈现的是一年级的涂色作品和二年级的折纸作品,颜色艳丽是“飞韵”的亮点,而“童心童趣”是他们的写照。二楼的“飞颂”红领巾艺术走廊是四种艺术作品的结合,分别是剪贴画、剪纸、绘画、沙画。作品以做工精细、材料广泛而出名。“飞雅”静默于三楼高年级区域,秋之韵等作品主题代表了队员们的成熟,他们以硬笔书法、作文、手抄报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学校注重特色建设,重视对学生的艺术、体育活动的培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2006年区级跆拳道队又在学校成立,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一至六年级开设跆拳道课;每年为学生开设考带考级项目,让学校的艺体特色凸显风采;艺术教育始终是学校办学的一扇窗口。虽然学校学生人数不多,但大力发展学校的艺术教育,可谓是年年出新招,年年有成效。2003年,学校成立古筝队后,连续参加苏州市的古筝比赛,屡获佳绩。学校通过红领巾长廊的建设,使学生动手动脑,加深友谊,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把学生培养成为小小画家、小小书法家、小小设计家。学校坚持做到艺术、体育、思想道德建设、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基本形成以艺体为学校特色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位于苏州古代名桥“宝带桥”畔,东侧是闻名中外的京杭古运河,西侧500米就是区政府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南面500米是澹台湖,北面紧挨宝带东路。学校创办于1994年8月,1998年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验收,2002年通过江苏省模范学校验收,2007年3月通过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验收。学校以“读书务求实,做人慎修身”为校训,以“团结、唯实、向上”为校风,以“敬业、爱生、善导、创新”为教风,以“勤奋求学问,认真学做人”为学风。凌霄花为校花,《莘园》为校刊,《凌霄花》为校报。首任校长为苏州市名校长郭瑞燕女士,现任校长为苏州市知名教师蔡巧英女士。 学校现占地面积55亩(包括附属幼儿园),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小学部现有50个教学班,附属幼儿园22个班级,师生共有近3000名。是一所由吴中区教育局直管的公办全日制小学,校长室下设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教技室和总务处五个职能部门和幼儿园园长室。学校党组织设置为党总支,分设四个支部,现有共产党员65名,团支部共有共青团员50名,分四个团小组。 学校努力用文化铸造自己的个性和风范,打造特色品牌,本着“承传民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都能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的办学理念,朝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坚持发扬“和谐合作,务实创新,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以“建文化校园,塑智慧教师,育个性人才”、“以人为本,文化关怀”、“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教师把生命的潜能变为现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作为工作的理念和追求,始终秉持“踏实”与“创新”并重,“理念”与“实践”并行,“常规”与“特色”并举的工作思路,“细节支撑常规,特色丰富内涵,创新引领发展”成为学校管理策略,也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要求和自觉行动。 十六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江苏省文明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60多项。教师共有96人次获区级及以上评优课一等奖,有358人次获区级及以上表彰,有81人次评为区级及以上“名校长”、“名教师”、“十杰”、“十佳”、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有近6000人次的学生在作文、数学、外语、科技、体育、文艺等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一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养成教育”作为抓手,强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求,努力顺应教育面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积极探索英语和双语特色教育之路。学校在英语和双语特色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苏州市首批“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自2001年起学校每年举行“外语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制作电脑报手抄报,设计节徽吉祥物,唱英语歌曲,表演节目,进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国际意识。历年都有师生在省、市级各类英语活动中获优异成绩。自2005年始每年举办阅读节,书籍染香童年,阅读点亮童心,2009年被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语委命名为首批“苏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基地”学校。 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办学条件,浓郁的文化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的管理方法,鲜明的教学特色,优良的教育质量,显著的办学成果,使今天的宝带实验小学已成为闻名苏城的现代化教育窗口。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董浩叔叔等名人专家先后来校与学生们一起共度好时光,进行面对面交流活动,称赞宝带实验小学是“美丽的学校,成才的摇篮”!
后塍小学创办于1893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目前,学校占地18960平方米,建筑面积8295平方米,建有武术训练馆、塑胶跑道田径场、篮球场,各类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齐全,实现了办公管理信息化;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818名,99名专任教师中,高一级学历比例达92.6%,中级以上职称比例为60%,张家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21%。学校以“真”为校训,要求全体教职工以“奉真心,倾真情,献真爱,育真才”为工作准则,学生以“崇真理,求真知,悟真谛,做真人”为努力目标,追求“崇真求实,协作创新”的信念(校风),树立“真心真情,循循善诱”的教风,“真知真谛,孜孜以求”的学风。学校围绕苏州市“十二五”课题《农村小学生自能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开展读名著、赏名著、颂经典等系列读书活动,努力培养学习型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利用校本教材《书香晨韵》,开展“经典天天诵”、“古诗文擂台赛”等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学校以苏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以武健身、以武励志、以武养德”,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了武术校本教材《武韵》,将武术教学与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学校少年宫活动等有机整合。“小浪花武术队”常年坚持专业训练,在各级各类武术比赛中成绩骄人:在第十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1块、银牌5块、铜牌5块,并获集体拳术冠军,学校被授予香港国际武术节指定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开发区实验小学创立于1907年,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传承的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几经更名。1995年3月,学校划归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同时更名为昆山市长江路小学。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学校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提升办学条件,苦练内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于1999年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2001年9月,学校更名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学校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以来,继续探索办学新思路,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学校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方向,开展了把信息技术渗透到语文、数学、美术和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实践研究,逐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密切整合”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把手球运动引入体育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手球教学特色,学校手球队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荣获优异成绩,并连续四年荣获苏州市小学生手球比赛第一名。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特长发展,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兴趣活动,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级竞赛均荣获佳绩。 2012年,在开发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易地新建,校园占地面积近40亩,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学校的教学设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装备与使用,共装备了3个电脑教室,每个电脑教室配56台学生用机。所有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都装备了短焦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电脑、数字电视机顶盒和电子白板等设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高性能的办公电脑。学校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再次腾飞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风雨数十载,春华又秋实。多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四星级学校”、“江苏省手球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等众多的荣誉称号。学校多年来在昆山市教育质量综合考评中连年荣获“优秀”等次。 目前,学校在校学生近1500人,专任教师8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学历超72%,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1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苏州市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3人,昆山市学科、学术带头人5人,苏州市教技能手、苏州市教坛新苗、昆山市教学能手、昆山市教坛新秀22人。 百年老校,桃李芬芳;与时俱进,再铸辉煌!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全体教职工将团结一致,抢抓机遇,负重奋进,努力建设“十大校园”,全力打造“快乐开小”办学品牌,为最终将学校办成“四度”品牌特色现代化小学而努力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