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玉山镇第三中心小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兵希镇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合兴路。昆山市玉山镇第三中心小学校园占地面积大,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设备完善。最近几年,在校长的带领下,全校教师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努力塑造形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昆山市玉山镇第三中心小学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坚持在全面育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凝成一个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坚持造就一支基本功扎实、业务素质优良、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加速青年教育的培养,以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前昆山市玉山镇第三中心小学已初步构建起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落实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从而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同时以课程改革为主渠道,加强学科、活动、环境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加快了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以思品、体育等学科为先的特色学科建设体系,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审美、劳动、身体、心理等诸方面素质,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苏州高新区镇湖中心小学位于太湖之滨的“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街道。它始建于1914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学校占地20637平方米,建筑面积7267平方米。学校建有200米塑胶跑道、各类球场、轮滑训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并拥有各类专用教室,如舞蹈房、苏绣苑、评弹教室、科技创新教室、航模训练基地等。在校学生963多人。教职工73人。教师综合素质较高,中学高级教师3人,占4.11%,小学高级教师47人,占64.38%,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4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56.16%,大专学历26人,占35.62%。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学校力求突出内涵发展,凸现亮点,把学校创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从2006年始有关主管部门一方面在构建学校异地兴建的蓝图,一方面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07年底,镇湖中心小学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学校成功,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大幅改善或更新,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颁标准。实现了100M高速信息光纤接入,电脑投影进入教室,学校还配置了实物展示台和电子白板。图书也得到不断补充,现有图书42500册,生均达44.1册,还创建了电子图书室,超过省颁标准。学校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营造育人环境,着力打造优雅、净化、绿化、美化的园林式校园,使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学校把特色建设当作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正逐步把德育内容课程化,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模式,构建“无形”德育大课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帮助学生发展兴趣为导向,做强做实学校的特色课程,形成了以艺术、科技、体育为体系的校本课程系列,苏绣、科技、舞蹈已经享誉苏州而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轮滑、跆拳道、书法、合唱等也正在努力成为新亮点;学校现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技五星级先进集体等,随着这些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镇湖中心小学也必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学校积极开发“十二五” 学校主课题“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视域下:“现代吴娃”综合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为学校十二.五中心课题,它是十一.五学校主课题的延伸课题,承接了十一.五课题的精华部分,扩展了它的外延,使它更符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在此目标引领下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推动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最终摸索出一条让镇小持续、健康发展的又无限延展的路。学校严格执行“三项规定”,努力践行“三会”教育,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镇湖中心小学的“打击乐队”获得江苏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节一等奖、苏州市未成年人十佳文艺团队,校科技体育兴趣小组在苏州市科技体育奇奇运动会2011年比赛中获得亚军;在苏州市2011年小学生航海模型比赛中我们的海模兴趣小组分获男生和女生两项综合团体冠军;在苏州市国际旅游节全民欢乐大比拼中,我们的舞蹈兴趣小组表演的《刀锋小战士》喜获优秀表演奖,是苏州大市仅有的五个获奖队之一;2010年高新区“六.一”文艺汇演中我们的舞蹈《远方的爸爸、妈妈》喜获一等奖,红歌比赛学校合唱兴趣小组获得了区二等奖,在苏州市“党是阳光我是花”讲故事比赛中,我校两位选手分别获得高级组一等奖和初级组二等奖等。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发奋努力,近两年,陆续被评为苏州市规范收费学校、苏州市语言文字先进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文明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艺术教育优秀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平安学校、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苏州市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技五星级先进集体等。
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坐落在美丽的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侧,是一所集国际幼儿园、国际小学、国际初中、国际高中、国际大学预科为一体的寄宿兼走读制学校,面向中外籍学生同时招生。学校占地总面积50000平方米,环境优雅、硬件完善、充满现代气息。学校结合中西方教育的优势,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终身学习和贴近社会需求,坚持突出外语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与社团活动,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培养走向世界的人才。学校在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基础上,将用一流的教育质量和完善的教育服务,培养完整的人。【诚心勤勉 学用四海】释义:诚,即:真诚,诚实、诚信。心,即:用心,心地培养。诚心,即:诚恳,真心诚意。勤,即:勤劳,勤奋。勉,即:尽最大努力。勤勉:努力不懈,勤劳不懈。诚心勤勉:即:真诚用心,勤劳不懈。学,即:学习,学问。用,即:使用,行动,服务社会。学用,即:学习所学的做人和学问,是为了将来立足于社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四海:即海内外,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学用四海,即:学习的目的是能够用实际行动,将来成为在世界各地,方方面面有用之才。综合意义:即:真诚用心,勤劳不懈,努力学习,不断实践,用实际行动,立足于世界各地各个领域。
学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现有小学部四轨24年教学班,1090名学生,其中外地学生近300名。专任教师66人,全部是合格学历,大专及本科学历占97%;初中部五轨15个教学班,565名学生,其中外地学生近100名。专任教师53人,本科学历以上占91%,其中有六名教育硕士研究生。全校有29名常熟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4名校级教育带头人。学校占地94亩,建筑面积17650平方米,学校环境初具育人功能,是江苏省绿色学校。各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都能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每百名学生计算机为14台。实验器材和运动器材、场地接近省I类标准,是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这几年,我们本着“让学生发展,社会称道,家长放心”的办学宗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打造学校特色,社会满意度高。学校在近几年海虞镇近200个单位“公仆杯”的测评中,总是名列前三。我们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从课程计划到校园活动安排都按照省市规定执行。外地学生在我校就读享受与本地学生完全一样的待遇。学生大课间活动规范,初中部的太极拳操开发了校本教材,创出了特色。根据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的特点,考虑让学生在素质发展中掌握一些有利于终身受益的东西,学校开发了写字教育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练习,逐步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习字习惯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通过课题引领,我校拟订了学生写字考级的章程,每年举行全校性的写字考级工作,与省写字考级活动接轨。学生在写字教育中提高了能力,领悟中华文字的历史和内涵,激发习字的浓厚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学校每年都有较多学生书法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在此基础上,学校的校园文化逐步显现,形成以“习正立品”为校训,“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办学理念,“正气、博爱、聚心、卓越”为校风,“正德、博学、善导、崇实”为教风,“正直、诚朴、乐学、尚健”为学风的办学理念体系。建设校园“正”文化的氛围开始在学校凝聚,成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自身需要和源动力。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政府决定新建学校,办学设施条件将会进一步改善。学校将以新校建设为契机,在办学理念体系的引领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学校文化建设、管理效能、装备设施、育人环境、队伍建设、特色品牌和教育质量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实现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质量、特色显著,学生全面发展好,教师专业成长好的办学目标,为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极富江南味的百年老校——元和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虞山南麓,碧水清流的尚湖水畔。校园内嫩绿的林木、湖石小桥、亭台轩榭交相辉印,于曲径通幽处流露着学校独特的优雅与情趣。她,创办于1922年,目前拥有南北两个校区和一个附属幼儿园。小学拥有24个教学班, 1088名学生,69名教师。走过风雨,迎着阳光,元和人唱响“灵气、成功、精彩”主旋律,演绎着一曲校园“人文、丰富、卓越”的永恒的赞歌。——改善办学条件力度大 近年来,我们确立优质均衡的理念,将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按照教学要求,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Ⅲ类标准,配置了学校的优质装备。目前拥有先进的全自动录播教室1个,每班配置的55吋液晶电视终端设备以及优质的网络环境,成为了学校改善 办学条件的佐证。——重塑特色学校思路清 早在1995年,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学特色。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中央电教馆“电化教学科学研究实验试点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近几年来,学校跟随时代脉搏,狠抓特色建设,继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推进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力地巩固了学校的特色品牌。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起到了服务管理、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积极作用。正在组织的信息化环境建设的五项研究内容三个研究重点,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呈现的教育性、发展性、便捷性、交互性等多项优势的形成。——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新 学校师生比达到了1︰15.8,高一级学历比例在98.6%;课程设置规范,并且做到了“开足开齐,上足上好”的要求;我们还致力于教学管理上的五项优化:(优化备课模式、优化听评课制度,、优化教学工作检查、优化作业批改规范、优化教研组活动)。学校启动新电子备课管理模式、开启网络教研、组织的课堂观察等项目都富有实效。——推举成功教育亮点多 学校把育人取向定位在“育有灵气的孩子”上。并努力刷新学生观,提出了塑造“单纯、丰富、高贵”的理想儿童人格要求。学校力推“新成功教育”:几年来,先后围绕“成长、成才、成功”设计系列活动:先后设计开展了“七色花”评比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带着奖状回家活动、每月一次的隆重的“颁奖典礼”活动、校园年度人物评比、组建校长小助手团队等活动,我们向每一个教师提出了 “八颗种子”埋入学生心灵、“三项措施”育养学生灵气、 “五大策略”鼓舞学生成功等一系列做法。——提升教师素质工作细 学校一心为了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我们树立“让每个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理念,始终把发展师生作为我们工作的要务来抓,学校通过组织市级展示活动、六校联动活动、校际间借班上课、社会开放日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校鼓励教师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内骨干教师的成长。目前骨干教师比例达到了33%。当前,学校正在上级政府的关心下,积极实施学校整体重建工作,届时,学校将成为一所8轨的虞山西南部地区的规模学校,我们相信,未来元和,一定是虞山南片一所优质高品位学校,一定能以群众满意的成绩回报全社会。
常熟市红枫小学于2004年新建落成。目前小学部共有14个教学班,学生626人,共有教职工51人,其中小学部39人,获大专学历的教师占89.7%,市级骨干教师10人,占25.6%。学校占地共30600余平方米,小学部占地面积27481 M2,生均占地面积43.9 ㎡,建筑面积8379M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3.4㎡,生均体育活动面积8.8 ㎡。学校设计庄重典雅、布局和谐,校园内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绿化面积达10000M2 ,绿化覆盖率达32.6%。学校拥有200米环形跑道、室内风雨活动室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多媒体网络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室配备均达省一类标准。普通教室都配有实物展示台和液晶投影仪及80寸电动幕布,实现了班班通。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生均计算机0.19台,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初步建成了信息化校园。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融入、和谐、共生、发展”为理念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学校凭管理出效益,靠科研上水平,向教学要质量,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获得了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等一系列集体荣誉。学校以新教育实验为平台,着力营造书香校园,目前儿童文学特色已初具规模,被批准为常熟市特色建设项目学校。漫步在绿意盎然、清新洁净的校园,扑面而来的是高大气派的教学楼、明亮宽敞的教室,到处是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和欢声笑语。这是一所正在不断成长的学校,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基本概况】德积小学创办于1911年。目前,学校占地3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700余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条件优越,环境优美,教学、生活、体育楼馆齐全;电脑、实验、艺术等设施完备。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632名,教职工89名,其中,高一级学历比例达96.6%,中级以上职称比例为64%,张家港市级骨干教师占23.6%。【内涵特色】学校以“让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然健康地发展”为办学理念,秉承校训“厚德尚绿”,以“全面推进绿色文化建设、全力提升特色文化内涵”为目标,开发建设了“绿源生态园”实践基地,结合校本课程实施、学校少年宫建设,开展各种种养、果实节等活动,并从中提炼、制定了以“净、轻、律”等绿色元素为主要特征的《学生绿色行为规范》,常年开展“每周一规范,月月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道德素养。开展了“和谐高效”的绿色教学改革:课前遵循先学后导的原则,编写“预学案”;课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生参与度、倡导师生平等对话”;作业分层布置,评价注重多元。江苏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先后对学校绿色文化建设活动等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校风、学风、教风:校风:自强不息 和谐共进教风:团结进取、敬业爱生学风:自主争优、合作互助办学理念:让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然健康地发展办学长期目标:打造绿色校园,构筑生态课堂,关爱生命成长校训:厚德尚绿
东渡实验学校于2011年9月正式启用,为张家港市2010年度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唐朝鉴真大师六渡起航之地,坐落在杨舍镇暨阳东路483号,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6亿元,建设规模为小学4轨24班、初中6轨18班, 可容纳2000名学生就读。学校现有小学部16个班,初中部8个班,共计941名学生。学校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师本科占比98.6%,中高级职称教师占62.3%,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32.4%。东渡实验学校以“坚毅、包容、协作”为校训,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学校将始终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力争一年夯实基础,二年创出特色,三年形成品牌,并最终用东渡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把“坚毅、包容、协作”的“东渡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的全过程中,把“东渡文化”外化在学校形象上,着力打造出“协作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六渡”少年宫和“扬帆”社团两大学生活动品牌,为我市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标杆,创造新的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