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中心小学地处邓尉山麓,驰名的香雪海畔,创办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乡镇中心小学。近年来,学校在吴中区教育局、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加快了教育现代化步伐,2004年秋新区小学启用。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107名,学生1152名。附设幼儿园1所,另设有太湖、府巷、香雪、迂里四个教学点,共28个班,1043名幼儿。。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科研为先,严谨治学。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抓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被评为“省绿化标准达标单位”、“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吴中区先进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学校被吴中区教育局列为首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吴中区鼓号队金奖、吴中区青年文明号,吴中区教育科研窗口学校、吴中区少先队金星队组织、苏州市举重比赛第一名、苏州市鼓号队比赛一等奖,全国绿色学校书画作品大赛组织奖等。已有百年历史的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位于享有“香雪海”美誉的洞天福地——光福。百年的沧桑历程,百年的文化传承,百年的创新精神,深深激励着光福中心小学的师生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引领“学生主体人格和谐生长”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全国百所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实验学校之一,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小学自然实验室合格学校、吴中区教育科研窗口学校。发掘地域资源优势,丰富校本课程资源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邓尉山麓的香雪海梅花早已为世人所神往,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观赏。据此,学校举行了首届“香雪海梅文化”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师生共同赏梅、画梅、写梅活动,引导学生用书画、作文、摄影、诗歌等形式来表达对梅花精神的感悟,培养了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邓尉山司徒庙有四株“清、奇、古、怪”的古柏,相传为东汉大司徒邓禹亲手种植,经千年风雨洗礼,姿态古朴苍劲,令人叹为观止。近年,由于白蚁啃噬,古柏几度濒临死亡。学校配合镇政府组织学生认养“清、奇、古、怪”,定期给古柏施肥、打药水,并组织捐款给有关保护部门,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家乡、争做家乡主人的意识。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根据地方特色,推出了一系列“邓尉”文化系列活动项目:建立“邓尉草堂”,指导学生学习书画;开展“邓尉之星”个人才艺展示活动;走出校门开展邓尉少年“写春联资助贫困生”活动;建立“邓尉文学社”、科技兴趣小组等,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磨练学生意志,在驻军部队帮助下,学校创办了“少年军校”。“少年军校”的学员们时刻铭记“今日学军人,明日做军人”的校训,定期开展军训、与军人通信等活动,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紧密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日益增强。学校把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载体,从营造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入手,努力创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在一个奋发向上的传统优良、校风文明的环境里,自觉接受各种有益的感染和熏陶,主动实现主体人格的和谐生长。
藏书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1952年改名为吴县善桥中心小学。1958年改为吴县藏书中心小学。1995年改名为吴县市藏书中心小学。2001年3月又改名为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心小学。2006年6月经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2006年9月学校划归木渎镇人民政府管辖。目前,学校有30个教学班,1260名学生。教职员工104人。附设幼儿园1个,14个班级,487名幼儿,53名教职工。学校占地面积33446M2(50亩),生均占地面积26.5 M2;建筑面积10947M2,生均8.7M2;学生活动场地面积总计11088㎡,人均8.8㎡。学校拥有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专业教室16个和少先队队室、体育室、卫生保健室等必备辅助用房3个,其数量、面积基本达到省颁标准。有200M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和室内风雨操场,教育设备、设施符合《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校图书室藏书27062册,生均21册。有师生阅览室2个。图书流通借阅使用情况良好。幼儿园占地面积9999.9 M2(15亩),建筑面积5351.7 M2。学校现有校长1人(吴安东 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吴中区教育学科学术带头人、吴县中小学青年教师双十佳),副校长2人(高柏青 小学高级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科学学科带头人;徐卫华 小学高级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吴中区幼教学科带头人)。现有学校中层干部13人。小学部现有专任教师83人,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5.2%(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毕业生48人);有中高级职称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9%。有市、区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6人。
学校创办于1998年8月,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0163平方米。现有班级31个,学生1115人(其中幼儿园班级10个,幼儿367人)。全校在职在编教师82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占73.5%。全校现有区学科(学术)带头人11名;区班主任带头人1名;区学科骨干教师12名。多年来,在木渎镇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心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使教师享受精彩的教育生活;发展好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为办学方向,认真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信息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今天的五小,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不断发扬“务实求真、锐意进取、开拓奋进”的精神,寻求更有效的办学策略,积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办好周边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巍巍七子山,蓝蓝胥江水,吴中区木渎第三小学坐落在吴中区发祥地——木渎镇的东部。1947年,民族实业家荣柏云先生创办全免费的南行农村小学,1996年木渎镇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易地重建,命名为吴中区木渎第三小学。现学校是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优秀学校、手球学校,吴中区文明单位、规范管理先进学校,正努力建设以“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一体,以“读书、写字普及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程,全面推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科学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学校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2013年,占地85亩的新学校即将启用,届时学校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拥有电脑房、科学室、劳技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等多个现代化专用教室,老师的办公条件、学生的学习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成为木渎镇、吴中区教育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