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泗中学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赣北长江之滨,省道牛湖公路之侧。在5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从创办时的几片瓦房到如今的楼房林立,从几十人的小规模到目前的全县最大农村中学,从偏僻乡村到中心集镇,无不凝聚着学校几代人的心血,如今的流泗中学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示范学校。 流泗中学创办于1958年,其前身为设在仓前村的莲花中学,后来几经迁址,于1961年下学期正式迁入现址,校名为流泗初级中学,文革间期,曾设立仓前、红星、棠山、江山4个教学点。69年增设一个高中班。在此期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勤工俭学活动:办农场、设沙场、建印刷厂。1974年正式冠名“湖口流泗中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发展不断加快,师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攀升。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师生规模、校容校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03年,县政府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撤消校高中部,学生和一部分教师并入湖口二中。 目前,流泗中学在校学生数600余人,教师近60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21人,校园占地面积近30亩,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运动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一应俱全,图书室藏书近万册,堪称湖口县农村中学之最。 流泗中学本着“以人为本,以质兴校”的办学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倡导课题研究,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两项、市级课题一项,近几年来学校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连续多年荣获流泗镇“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2003年、2004年获九江市“文明单位”、湖口县“文明单位”、2007年获“教学教研先进单位”、面对成绩,泗中人头脑清醒,将牢记校训,外树形象,内增信心,努力将泗中打造成“花园式学校、和谐型学校”。
白鹭洲中学系江西省闻名重点中学和对外开放景点。江西省中学德育树模黉舍、“科研兴校”先进单位、“尝试室事情”先进黉舍,持续七届被定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是天下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黉舍、国度当代教诲技术尝试黉舍和“高中课改”先进黉舍。黉舍位于赣江中流的白鹭洲上,占空中积15万平方米,教诲讲授设施设备齐备先进。校园内古木参天、芳草如茵、文雅安好、人文景点十余处,古今修建掩映在翠绿丛中,犬牙交错,相映生辉。白鹭洲如滚滚赣江中的蓬莱仙岛,环境文雅、风景恼人。自古就有“一林蕉雨分窗绿,四周书灯映水红”的佳誉,是阔别暴躁,肄业成才的绝佳胜地。黉舍全面贯彻党的教诲目标,对峙“以生为本、依法治校、科技强校”的治校方略,大力推行本质教诲,不竭深化教诲讲授鼎新,一无所获。规复高考以来,为高校运送优良重生4000多人,1996年王龙同窗荣获省高考理科状元。在天下各种比赛中,前后共有300多人次获奖,七论理门生进入国度数学、物理、化学奥赛冬令营和夏令营,一论理门生荣获教诲部“长江杯小小迷信家”发明奖。 在新世纪里,黉舍不竭晋升新的教诲理念和当代化办学程度,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诲,完成了宽带上彀,以信息化促进当代化,把“锻造中国灵魂、培养天下目光”作为已任,向着“办一流黉舍、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迈进,为“办汗青名校、揭示代风采、创光鲜特性”而尽力妥协,信赖会获得更优良的成绩。 该校订峙以生为本,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科研强校。师生志行高洁,教风正、学风浓,校园次序井然。黉舍德育具有光鲜特性,具有白鹭洲书院遗址、中山院、文山院等人文景观,担当和发扬了白鹭洲书院以来的办学理念,并将其概括为校训:“崇尚时令,建功立业”,以此鼓励门生。 美好的学习环境——白鹭洲如滚滚赣江中的蓬莱仙岛,环境文雅、风景恼人。自古就有“一林蕉雨分窗绿,四周书灯映水红”的佳誉,是阔别暴躁,肄业成才的绝佳胜地。该校占地15万平方米,修建面积1.9万平方米,当代书院修建和当代化的讲授楼交相辉映、犬牙交错,藏书楼藏书10万余册。具有省内首屈一指的当代化尝试大楼,建设有卫星空中站,校园讲授闭路电教体系、校园程控德律风体系、地理台、多媒体课堂、微机房、语音室,理、化、生尝试室等全套当代化讲授设备,四个微机室都已连接国际互联网,每个办公室、每个教研组、每个班级都建立了本身的网页,每10个门生具有一台电脑,新建成的校园网在吉安市首屈一指,多媒体终端设备已配至课堂,“逸夫长途教诲中间”是师生疾速获得收集资本的殿堂。
石城五中是一所集初、高中为一体的完全寄宿制学校。该校是一所民办公助式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20亩,一期投资2500万,学校总投资将达3500万。学校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2008年9月正式开学。学校现有建筑面积23000平米。学校现有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办公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房、餐厅等各级各类教学设施。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绝不误人子弟”的办学宗旨。秉承“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本着做大做强高中,做精做优初中的办学方向,把“敦品、励学、慎思、笃行”作为我们的校训。从点滴做起,竭诚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服务。 学校现有教师88,学校高薪聘请了近30位临川地区各县市重点高中各学科高三把关教师,其中乐书长、颜官元、李小明、乐金才、熊引华、马跃华等都是省内知名的各科优秀教师。另有二十多位县级知名的优秀教师加盟。 学校坚持“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借鉴临川地区的成功办学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全力为学生着想,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纪律,确实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养成教育”为契机入口,以“严”、“爱”、“勤”为工作指针,踏实工作、锐意进取、正在全力打造属于石城五中自己的教育品牌。 石城五中,一所崭新亮丽的学校!石城五中,一个学子追求梦想的乐园!
上栗县第二中学、萍乡电子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座落在上栗县城府前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所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民办高级学校。 学校于2003年由江西省优秀企业家刘恩斌先生投资5000万元兴建。 校园占地150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建有电脑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美术室、科技制作室、练琴房、练功房、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电子电工拖动实训室、数字电路模拟实训室、模具实训室、数控实训室;开通了校园网、实现了办公、教学、管理、信息化; 藏书5万余册。完善的教学设备,一流的生活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愉快学习、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目前,在校学生有1600多人,教师116人,其中高级教师31人,“双师”型教师18人,国家级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优秀教师11人,学科带头人11人。学校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努力建设一支学历达标、业务精干、品行端正、能胜任教学和管理的师资队伍。 学校创办六年,硕果累累,成绩突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2007年评为“全国先进民办学校”和“萍乡市重点中学”。同年职业教育通过“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同时评为“萍乡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总体介绍九江市第七中学是一所以艺术教育闻名的全日制公办中学。她创建于1973年, 1985年开始承担原九江师专、九江学院实习、见习及教改试验任务,更名为九江师专附中、九江学院浔阳附中。2012年12月18日,重新回归教育局直接管理,恢复"九江市第七中学"校名。她南依庐山,北滨长江,与鄱阳湖相伴,和浔阳楼、琵琶亭为邻,山水形胜,人文荟萃。 1973年创建以来,沐赣北山水之灵气,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92年学校在高中部开设艺术班, 1995年首届高中艺术班参加高考升学率率达到74%,以后连年攀升。1997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艺术教育样本校",1999年被批准成立"九江市艺术学校"。2004年被江西省教研室基地办批准成为"江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基地"。2009年被江西省政府批准为"江西省重点中学"。现在,九江七中拥有教学班33个,在校学生1539人,教职工139人,浔阳附中的艺术教育正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以风鹏正举的雄姿,向建设全市领先、全省闻名的艺术高中迈进。硬件设施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校教学设施日趋现代化。现在,九江七中校园面积已达65631.6平方米,并实现了生活区和教学区分离,全部道路实现硬化,校园绿树成荫,花开四季,绿化率达52.33%。艺术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齐全。拥有教学大楼2栋,教学用房达14453.5平方米,教室均配备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琴房12间,配有钢琴12台,电子琴36台,可同时容纳36名学生上课;练功房1间,可同时容纳36学生排练;各类美术静物28000余件;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82000册,生均45册,阅览室拥有座位60个。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齐全。微机房2间,配置电脑160台(含教师用电脑);语音教室2间,有座位112个;配有电脑和多媒体投影仪的多功能厅报告厅两个,其中初中楼多功能厅可容纳观众320人,高中楼多功能厅可容纳观众120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间,拥有各类实验设备。教师办公室配备了教师用机,并配备了专用网络接口,学校已建成千兆网的校园网,并拥有独立的外部网站。运动场地大,学生生活设施齐全。室外塑胶篮球场6个,塑胶羽毛球场和塑胶排球场各1个,拥有30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一座;学生宿舍两栋,可容130名学生住宿;学校食堂322平方米,可为供240人提供早中晚餐。齐全的设施,先进的配置,现代化的装备,为九江七中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保障,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益。领导团队九江七中有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队伍,他们视野开阔,理论水平高,从校长到中层干部均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业务素质过硬,立场坚定,作风踏实,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以创新的意识、服务的态度,为每个学生和每个教师服务,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衷心拥护。在他们的领导下,七中近年来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从2002年至2012年先后被上级部门评为 "九江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九江市德育示范学校"、"九江市特色学校优胜单位"、"九江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中考、高考、学科竞赛成绩优良,连续12年获得"九江市高中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优胜单位"、"九江市高考质量先进单位"、"九江市高中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优胜单位"、"九江市艺术类高考优胜奖"等高考质量优胜奖项。现任校长李玲同志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提出"以艺促德、以艺辅智、以艺健体、以艺悦心"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强调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教师、学生共同可持续发展"。他廉洁奉公,办事公正,作风民主,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提出不仅要用制度来约束人,更要用制度来引导人。他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主持了科研课题《中小学艺术班课程结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中学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乡土教材与中学文史教学》、《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他眼光敏锐,思路创新,将学校教育发展的根基定位在文化层面上,提出要通过"积淀深厚文化底蕴",来"打造精品艺术学校"。多年来九江七中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机制。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制订了《七中学校工作常规》、《七中行政管理工作章程》、《七中岗位职责大全》、《七中安全制度》、《七中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了各类人员、各个岗位都有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并且把它的遵守情况与各类人员的考核评定、评优奖励等结合起来,执行情况良好。凡学校重大问题,如办学目标、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人事调动、干部任免、大宗物资采购等都由学校党委或校行政集体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凡牵涉到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均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或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按民主程序决断。凡学校重大举措的实施,都向广大教职工公开宣传解释,实施过程始终接受群众的监督。在人事制度方面尝试教师竞聘上岗制,新教师一年试用制,劣质服务待岗学习制等,这些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在兄弟学校中影响较大。教师团队七中拥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师德好、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全校拥有专任教师105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64人,中级教师48人,心理咨询师1名,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3名,九江市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19名,各学科均有在省市内有影响的教学骨干。他们安心教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课题16个,在每学期的教育教学民意调查中,学生和家长对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评价较高。在七中教师队伍中,有一支生力军--七中专业老师团队。他们既是艺术班的专业老师,又是艺术班的班主任,多年来,他们奋战在艺术高考的第一线,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按照学校的《艺术课堂教学常规》,落实"深""实""精""趣""新""轻""高"七字要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多年来,他们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将艺术教育办成"平民教育",在晚间在周末义务为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为学生默默奉献。教学之余,他们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自己或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斐然。先后获得"九江市‘永林杯"软排比赛中获第一名"、"九江市庆‘六一"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九江市第三届金秋艺术节‘主持人大赛"团队组织奖"、"九江市中学生‘咖啡可乐杯"软排比赛第二名"、"九江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庆六一"文艺汇演中学组二等奖"等,作品《逆光》、《人体》、《怒放的花朵》等数十篇作品在省内外获奖。目前,附中美术老师已编成我校美术教材,迎接新课程改革。九江市第七中学在校长李玲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推行"五个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节课,每天找一个学生谈心,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每周写一千字随笔,让教师把职业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实施首席教师制,打造附中的名师;推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校内优质课比赛、外出学习考察、为教师打造专业成长的平台。七中正在推行"一体、两翼、三维"的育人工程(即以在编老师为主体,以九江学院专家教授为两翼,以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为三维)打好学生发展的师资基石。德育教育团队艺术要求个性,拒绝雷同,再加上七中高中招收的艺术生大多文化成绩较为落后,如果不注意引导很容易成为"乱班"、"乱校"。正是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七中对艺术班实行文化班主任和专业班主任双重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美术(音乐)课堂规范》、《七中学生二十四不准》等一系列学生行为规范,着重强调对学生进行"静""竞""爱"和礼仪教育。提出"学校无小事,事事可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在育人,员工无闲时,时时能育人"。把爱学生作为出发点、把严管理作为主策略,把育人成才作为主目标,以德立人。利用学校的艺术优势,拓宽德育途径,有规模地开展各项艺术活动,如成立书法、绘画、声乐、器乐、文学等兴趣小组,组建校鼓乐队、成立学校艺术团、文学社,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实践能力。艺术教育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无时不在熏陶、启迪和激励着学生的身心。通过锻炼,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自主管理能力。九江七中在多年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开创并完善了成熟的德育特色文化活动,"金秋十月"艺术节、科技节、社会考察周、文艺节目下乡、专业汇艺术出、主持人大赛、"爱我九江"主题系列活动等令人回味无穷,经过这些活动的磨练,附中学生具有了敏锐的思维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冲动,也具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和自信,他们在"九江市庆‘六一"文艺汇演"上折桂,在"九江市金秋艺术节‘主持人大赛""上过关斩将,在"九江市首届廉政艺术节"上挥毫泼墨。从1995年开始,七中以平均每年70%的本科率、90%的高考升学率享誉赣北大地及周边地区,源源不断向清华大学、中国美院、中央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院校输送人才。近期规划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科学高效的原则,逐步调整、完善。健全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类民主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启动园丁工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集体的培养,根据教师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特点,设置奋斗目标,建设团结、实干、自强、有为的教师集体;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思想上成熟、业务上精干的年轻班主任队伍;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以老带新形成制度;重视教师个人成长,鼓励在职进修、钻研业务,培养一批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实行目标管理,完善教师竞聘上岗制,制定科学公正、操作性强的质量考核、评估体系,逐步使学校管理成为最优化的系统,向管理要效率,向教改要质量。努力拓宽经费渠道,争取上级和各方面支持,力争在整个校园容貌上有新景象,硬件建设达市内一流水平。建成标准化的塑胶运动场和现代化的学生公寓。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流条件、一流质量、一流影响、规模4000人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示范性艺术高中。
南江中学地处县境西南部,遂桂公路沿线,距离县城35公里,学校创办于1958年,于1970年3月迁于现址,是一所拥有近50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校园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不断齐备。校园面积10.8亩,校舍建筑面积3786平方米。目前,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人数为536人,教师36人,具备中高级职称教师8人,拥有理化生实验室二间,图书馆藏书近8000册。近年来,南江中学狠抓教学管理,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教学成绩。2001年,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荣获全县初三年级学生理化实验操作竞赛团体总分二等奖,同年2月,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进步先进单位"。目前,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政的领导下,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的办学思路, 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人,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江西省新余市第十中学创办于1968年,为江西省优良重点中学。黉舍位于新余城西连合西路北侧,占空中积150亩,有讲授楼8栋,门生4260人,西席309人(中教一级以上246人,此中初级西席160人,天下优良西席3人),师资力量薄弱。积年来,中、初级各项目标均列新余市前茅。 黉舍下设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高中部、初中部,黉舍党委下设办公室、行政党支部、高中党支部、初中党支部、工会、团委。按年级分红6个年级组,按学科分红10个教研组。 黉舍事情环境恼人,绿化面积达86%,青青草地、绿树成荫、犬牙交错;办公室装潢一新,装备了冷暖两用空调;新建成的校园网,让西席随时都能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先进的当代化讲授设施是西席们揭示才调的舞台... 重视本质教诲,走特性办学之路是黉舍的办学思路,耐久创办书法、美术、音乐、跳舞、田径、球类、航模等兴趣班,并在各级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积年来,获得的名誉称呼有:团中心授予黉舍美术兴趣小组为“活泼的中学糊口先进小组”、“天下田径、泅水传统项目黉舍先进个人”、“天下群体事情先进个人”、“培养高程度体育后备人才实倾黉舍”等。 2000年6月,黉舍新班子上任,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部员工同心并力,同心同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诲目标,进步教诲讲授质量,在2001年打了一个标致的翻身仗。新余十中人正以果断、自傲的法度走向将来。
江西省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九江市第四中学)为国立公办学校,隶属九江市教育局直管,建校于1993年,至今已走过10余年办学历程。学校位于交通便捷、活力无限的九江市新城中心区,占地面积70余亩。校园南望匡庐,北濒长江,九江标志性建筑--胜利碑紧邻其西;园内树木繁茂,鲜花芬芳,楼舍整洁,学子如云,实属学生成才的一方沃土。学校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严谨、勤奋、和谐、上进"的校训精神,探索并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办学特色,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三年,学校高考文、理科升入大学人数比例,一直领先于市区同类型学校;初中教学广受好评,中考质量连年攀升,07年中考,学生周智勤以721分夺得全市个人总分第一名。目前,全校有教学班32个,分初中、高中两个教学部,共有学生1800人;教职工120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教师占79.6%,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81.3%。2002年,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慷慨捐资250万元,帮助学校兴建综合实验楼,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为纪念田先生的嘉行懿德,九江市政府决定将九江市四中增名为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现在,学校已拥有多间装配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电子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的实际需要。在九江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学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先后获得"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中国教育学会英语学科教研基地"、"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市文明单位"、"九江市德育示范学校"、"九江市园林化单位"、"九江市巾帼文明岗"、"九江市党务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全体田中人豪情满怀,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不断创造九江田中更加美好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