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二中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岚山岭下、湘江河畔,自1979年建校以来,学校规模不断壮大,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校园面积达64亩,拥有多媒体教室、标准篮球场、校园广播网、音体美特色教室、图书室、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多功能综合大楼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水平精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中青年学术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学校现有62个教学班,学生3415人;有专职老师210人,其中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81人,本科以上学历的达153人。 会昌二中紧紧围绕“以德立校、管理强校、文化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抓优化“三风”为重点,抓创新管理为手段,抓教学质量为核心,抓校园文化为着力点,做强初中,办好音、体、美特色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高考成绩突出,在校学生数逐年增长,社会反响较好。 获奖情况:省科技创新示范校、省家长函授学校先进单位,省课题研究基地、市普法先进单位。 如今的二中,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校园美、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全体师生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正以崭新的姿态大踏步前进。我们坚信,她定是你人生腾飞的起点,成就梦想的摇篮。
南昌二中的前身心远中学创建于1901年,与天津南开、长沙明德同为当时中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严复,与心远创始人熊育钖过从甚密,互致信函一百余通,亲为商讨办学大计,推荐教师,撰写校歌,题写校训。1949年9月10日,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1953年中学改市级建制,正式定名为南昌市第二中学至今;成为教育部在中国重点联系的30所中学之一。 南昌二中的前身中学创建于1901年,与天津南开、长沙明德同为当时中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严复,与心远创始人熊育钖过从甚密,互致信函一百余通,亲为商讨办学大计,推荐教师,撰写校歌,题写校训。1949年9月10日,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1953年中学改市级建制,正式定南昌二中
国道之旁,锦江之滨,青山环绕,花木扶疏,香樟滴翠,秀竹婆娑。这里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笔墨飘香,在这片敷裕斑斓的地盘上孕育了桃李芳香,人才辈出的石市中学。石市中学建立于1955年,始称石市农业中学,1969年改名为石市公社“五·七”中学,1970年2月至1981年7月附设有高中部,1978年8月正式冠名为好丰县石市中学。1991年7月,因石市新城区扶植的需求,校址由集镇搬家至现址。1993年8月与原茜山中学归并(茜山中学成于1978年8月,校址在十都村黄土脑)。石市中学(含原茜山中学)有着光辉的畴昔,曾是宜丰教诲园地绽放的一朵灿烂的奇葩,为故乡的扶植作出了严峻进献。目前,石市中学是全县范围最大的乡村初级投止制中学。黉舍占空中积达60000平方米,黉舍共设二十个讲授班,在校门生人数963人,此中有900多人在校投止。教职员工93人,此中初级职称西席8人,一级职称西席22人,初级职称西席52人,本迷信历西席70人,专迷信历西席达100%。近几年来,黉舍西席昂扬图强,整合上风,黉舍面孔脸孔一新,校园环境整齐美好,四时攘绿拥翠,柳绿桃红;讲授楼窗明几净,亮光照人;尝试楼办理标准,设施齐备;黉舍图书达二万册,门生公寓服从齐备,新建球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校园文明丰富多彩,讲授设施日臻完美,讲授质量稳步进步,中考成绩屡创新高,为高一级黉舍运送了一多量饮誉全县的学习尖子;西席爱岗敬业,开辟创新,出现了一批师德标兵、讲授骨干;讲授教研服从喜人,比来几年来有十人次获国度级学科比赛指导奖。“踏浪前行立潮头,帆船满挂一起歌”,年青的石市中学正以极新的姿势,吹响奋进崛起的号角,驱逐新世纪的应战,石中人正豪情满怀,革故更始,克意朝长进步,求真务虚,同心并力,在迷信标准,民主调和,勤政创优的康庄小道上奋蹄腾飞。
金溪县第一中学坐落在金溪县城风景秀美的“锦绣墩”上,它的前身为“金溪县立初级中学”。该校创建于1939年秋,校址始设在金溪黄通,1941年春迁至金溪双塘竹桥村,同年秋;又迁至浒湾黄坊,继而并入浒湾“应钦中学”,以一块校牌两套人马的形式办学;1943年“金溪县立初级中学”与“应钦中学”分开,随即迁入金溪县城文庙内(即现金溪一中校址)。解放初,“金溪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金溪中学”,开始设立初中部,1958年增设高中部。1975年该校更名为“金溪县第一中学”,1980年该校被列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金溪一中创建至今,己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几十年来,金溪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1998年7月学校重新组建领导班子以来,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真抓实干,金溪一中的教育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金溪一中十分注重硬件建设,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新建起实验楼、图书楼、教学楼、综合大楼、学生公寓和教工宿舍楼。现代化教学设施发展迅速,陆续装配了五个电脑室,五个语音室,四个多媒体电化教室和一个校内电视台,此外还设有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画室和健身室。校园电脑、电话和电视形成网络,同时还拥有占地面积达20000平方米的“德教基地”。所有这些,不仅使整个学校充满现代化气息,更为金溪一中在新世纪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2001年7月,金溪一中也实行了办学机制改革,使正在腾飞中的金溪一中更加充满了活力。改制后的金溪一中,至2003年为止,占地面积达86710平方米。教职工总数近300人,教学班91人,在校学生人数达5900余人。 如今的金溪一中办学规模在全市首屈一指,管理机制充满活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过硬,综合校力不断增强,学校声誉日益扩大。在新世纪,金溪一中六千师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切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一切有利于教师的提高,一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办学示旨,喜迎八方求学者,乐得英才教育之,努力为千千万万的学子铺就成才的道路!
赣县阳埠中学始建于1967年,黉舍位于赣县阳埠乡圩镇西北约2千米处的驯良岭上,校园占地50亩,布局打算公道,修建井井有理,校舍修建总面积8663平方米。各项硬件设施较为完美,图书质料18772册,装配了微机房一间,多媒体课堂两个。黉舍现有17个讲授班,在校门生1000多名。西席50余名,学历达标率为100%。现有中学初级西席5人,中学一级西席20多人,此中市级骨干西席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骨干西席2人。全部西席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职业准绳,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促进门生全面安康生长。比来几年来,黉舍狠抓办理事情,以创办一流黉舍,培养高本质人才为目标,把讲授质量作为黉舍事情的生命线,教诲门生以“调和文明”、“仁慈诚信”为做人之本,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竭晋升门生的综合本质,为门生的毕天生长奠定。
袁州区春台初级中学始建于1980年。自创建以来,学校一直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开全开足各门教学课程,且各学科之成绩总在同级各校中名列前茅。至今为止,我校已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达4000人之多。学校位于城区正在开发的高土北路西侧、风景秀丽的大小袁山两麓之间。校园绿树成荫、设施齐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24人。教职员工能充分掌握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课余与当地消防、团委等部门联手,拓展学生第二课堂,着力挖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多年来,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校长、书记张友申的带领下,荣获了宜春市先进单位、宜春市文明单位、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特优表演奖等奖项和荣誉。面对国际国内教育新形势、新动向,学校将坚持贯彻“教育为本,教学为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教育思想,在“爱国、守纪、勤奋、求实”的校训指引下,力争创办思想现代化、条件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的全区一流中学。
萍乡市安源区五陂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花园式农村中学。近几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指导下,加强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规范学校管理。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为先导,以培育创新主体为核心,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综合实力,初步形成了健康和谐、求实创新的良好校园文化。 一、学校的发展思路我校的校训:团结务实,勤奋创新。我们的办学理念: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以三年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好准备!我们的办学目标:打造萍乡市一流的农村品牌学校。 二、学校基本情况具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高品质、一流硬件设施的五陂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45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现有教学班9个,教职工4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18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在校学生320余人。我校绿草如茵,树木茂盛,是一个环境幽雅,读书育人的好场所。学校在校园建设上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分别有教学、行政、生活、运动区域。教学区有可容纳16个教学班。有多媒体投影教室1个,物理实验室2个,学生机房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化学实验室2个,图书室1个有图书8000多册,图书阅览室1个,音乐、美术教室各1个,教学区配有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行政区是一栋3层的综合楼,有多媒体投影教室1个、语音室1个、民主生活会议室、心理健康咨询室、校医务室等。运动区有近3000平方米操场1个,羽毛球场2个、篮球场1个、室外乒乓球台2个。生活区的食堂能满足200余名师生同时用餐。学生公寓楼1幢,配有独立卫生间,可供200名师生住宿。各类设施、设备能满足师生教学、生活各种需要,学校高品质的硬件设施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校教育教学成绩稳居全区前列,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尤为高涨。在2007年我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常规教学优秀学校”和中考工作先进学校;荣获安源区中考目标管理第一名;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安源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督导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先进学校。我校学生钟情获2007年安源区中考状元;并有李新林、易建红等同志荣获市级先进个人;易建红校长荣获省督导工作先进个人代表萍乡市参加07年省教育工作会并领奖。姚道清,宋俊明老师获全市优秀班主任等等.回首五陂中学所走过的路程,是激奋人心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面对全区一流的、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条件,五陂中学正以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矗立于农村中学之首,同时也倍受各界领导和媒体的特别关注。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为当地百姓服务,为当地企业服务。我们要继续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办学思想,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育人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谐的育人氛围,科学的管理方法,合作的团队精神,优异的教育成果,全力打造农村一流品牌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江西省景德镇第二中学,于1952年由昌江(原静山)、紫阳两所私立中学的初中部归并组建而成,属初级中学。后三迁校址,五易其名。文革期间,黉舍被分离下迁乡村,校舍被外单位占用,校产流失殆尽。1973年复办二中,扩编为完整中学。被外单位占用的校舍,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今后慢慢收回,至1985年根基恢答复复兴貌。1978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87年定为副县级单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黉舍订峙社会主义办学标的目标,全面贯彻教诲目标,全校师生员工遵守“勤奋、务虚、文明、创新”校训,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黉舍全面推动本质教诲,成绩明显,博得全市群众的赞美,在省表里很驰名誉。 为适应教诲生长的需求,由市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经市当局批准,于2001年景立了我市第一所公办民助性子的“太白园尝试中学”,停止以外语、微机、数学为特长的本质教诲尝试,已于同年春季招生,残局杰出。 比来几年来,在市委、市当局的体贴和支撑下,在市教委直接带领下,加快改良二中办学前提,将尽快的把二中扶植成为花圃式的树模性的省优良重点中学,为景德镇市教诲奇迹做出更大进献。 景德镇二中原名景德镇市太白园初级中学,系静山,紫阳两所私立中学归并而成。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黉舍现定范围为55个讲授班,门生总数3507名,现有教职工302名,此中兼任西席281名,有初级西席43名,一级西席96名。已构成了初中为任务教诲,高中已升为预备教诲为主的办学形式。 现在在总面积为90亩的校园里,面孔脸孔一新。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校舍修建面积2.4万平方米。黉舍已建成为一所全省颇具影响的全面实施本质教诲的省级树模性尝试黉舍。 尝试讲授设施修建面积2000平方米,此中有理科尝试室8间,电课堂1间,语音室2间,多媒体收集微机室2间,电子浏览室1间,多服从课堂一间,浅显课堂55间,音乐、美术课堂各一间,体育设施有300米跑道田径场、绿草成茵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现有藏书楼、阅览室3间,藏书4.5万册。 黉舍重视“以德治校”,该校2000年获市优良基层党构造称呼。该校的“火把学雷锋”小组多次被评为天下、省、市优良先进个人。 几十年来,景德镇二中已培养了数万名高初中毕业生。免试保送生、重点登科率、超登科目标人数均列我市同类黉舍之首。在天下初、高中数学联赛中,曾三度获江西赛区个人总分第一名,一度获高中个人总分第一名,并多次获得小我第一名,2000年该校高考再创汗青好成绩:登科本科人数超越300大关。余超同窗以701分的优良成绩获省理科状元,弥补我市理科状元桂冠的空缺。本质教诲尝试班百分之百登科本科。2001年高考再创光辉,本质尝试班均匀分591分,全校本科上耳目数达326人,冯雪同窗以701分的成绩获本市理科总分第一。
董家中学一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教学改革,坚持创新路线,继往开来,求真备实,与时俱进。形成了全新的人才观、价值观、质量观,确立了鼓励学生做新人、培育学生做能人、激励学生超前人的育人模式,提出了“创新是立校之根,活力是兴校之源,人和是固校之本”全新的办学理念。学校高擎师德教育之旗,大兴素质教育之风,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力促学生个个成才,时刻不忘求发展。董家中学,养在深闺,名扬四方,虽是农村完中,却是大校风韵。这里环境优美,人文和谐,校园宽阔,风景独好。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1910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15人,在校学生2704人,37个教学班,其中高中学生1400人,高中教学班18个。校园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发展迅速。校园基本实现了“四化”,即美化、绿化、净化、亮化,走进董中,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完中展现在人们眼前,放眼校园,大楼高耸,绿树成荫,芳草叠翠,景色怡人。学校拥有现代气派的综合大楼、新颖别致的现代餐厅、宽敞宏大的教学大楼、恬静优美的教师宿舍大楼,座座楼宇,交相辉映,十分气派。高标准的学生公寓正在筹划中,不久便可做到学生住宿公寓化,生活设施现代化,后勤服务优质化,以满足生源不断增长的需要。学校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进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推进新世纪素质教育,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学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专用教室及课件制作室,现代教学设施十分完备。校园充满无限生机,办学效益年胜一年,董家中学多次获得省高中课改试验教学先进集体、宜春市重点中学、宜春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丰城市教育素质教育示范点、丰城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年又经省教委评估,列为省重点建设学校,再次荣获殊荣。董家中学高考升学率一直居全市前茅,今年高考达600以上高分有3人,赫然居宜春市普通高中榜首,学生参加全国各学科竞赛,获国家、省、地、市级奖达30人之多。学校肩负历史使命,提出了“同心同德、苦干三年,争创一流,达省重点”的奋斗口号,全校师生万众一心,不懈努力,乘改革春风,朝着那辉煌的既定目标奋勇冲刺,力争2005年夺得省重点中学桂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