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矿务局第一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位于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前村巷。学校创办于1957年,迄今已是四十二个春秋。四十二年来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路,伴着萍矿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振兴。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96名教职员工(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52人),在校学生1300余人。 学校下设二科二室(教务科、总务科、德育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六个年级组、八个教研组、工会、团委等组织机构。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苏顺湘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萍矿的一所重点中学,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两全”方针,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工作,在改革中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形成了以育人为中心,以强师为根本,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校风,“爱生爱校,能力诱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团结务实,关心垂范”的作风,“勤、钻、灵、实”的学风。学校硬件建设稳步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十年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大中专生达一千余人,为煤炭生产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各种层次的有用人才。 一流的教学质量,严格的教学管理,良好的办学效益,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各级党政的肯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往昔,豪情满怀,衷心感谢前辈为我们披荆斩棘闯出一条阳光大道,奠定了学校坚实的基础;看今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勤奋工作,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展未来,在广大师生竭诚团结,奋发进取下,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创新,心系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校一定会再创辉煌,描绘出明在更美好的蓝图。
萍乡市第一中学是经萍乡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著名民营企业家赖家春先生独资创办的萍乡市第一所大型民办寄宿制综合性中等学校,位于萍乡市高新技术工业园东首。 学校自2003年创办以来,总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200余亩,总建筑面积四万多平米,建有教学楼两栋,标准教室六十六间,教师办公室十二间;五层的科技实验楼一栋,三层的学生食堂一栋,六层的学生公寓楼三栋,学生寝室400间,可容纳3500多名学生学习、就 寝和就餐;校内有完备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图书室共16间,拥有两百多台计算机联网的校园网;在体育设施方面,拥有六个标准的篮球场,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四百米环形跑道;校园内有山有水、花木茂盛、绿草成茵,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学校远离闹市区远离“三室一厅”但交通却很方便。 全校现有专聘教师72名,其中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56名,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2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学校要求每个老师都必须既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又热情耐心地做好身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让每个学生在学校有犹如在家、在老师身边有犹如在父母身边的感觉,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最佳环境。
上栗县第二中学、萍乡电子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座落在上栗县城府前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所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民办高级学校。 学校于2003年由江西省优秀企业家刘恩斌先生投资5000万元兴建。 校园占地150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建有电脑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美术室、科技制作室、练琴房、练功房、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电子电工拖动实训室、数字电路模拟实训室、模具实训室、数控实训室;开通了校园网、实现了办公、教学、管理、信息化; 藏书5万余册。完善的教学设备,一流的生活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愉快学习、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目前,在校学生有1600多人,教师116人,其中高级教师31人,“双师”型教师18人,国家级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优秀教师11人,学科带头人11人。学校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努力建设一支学历达标、业务精干、品行端正、能胜任教学和管理的师资队伍。 学校创办六年,硕果累累,成绩突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2007年评为“全国先进民办学校”和“萍乡市重点中学”。同年职业教育通过“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同时评为“萍乡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萍乡市湘东中学地处江西西大门,毗邻浙赣铁路和320国道,学校前身(萍乡县西区小学)始创于1912年,1956年开始附设初中班,1970年开办高中部。学校现有学生4000多人,教职工231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 50人。 学校占地面积360余亩,建筑面积 7300平方米。校园园林式布局合理。规划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生产实习区。教学区设有3000平方米造型别致的中心花园,科技楼集理化生实验、音体美劳技和多媒体教学于一体, 有阶梯式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视台、多媒体软件制作室及语音室; 生活区环境幽雅,师生食堂设计新颖,学生宿舍(公寓)设备齐全,教师生活区内建有高级教师住宅和青年教师住宅;运动区有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和标准田径场;生产实习区设有2个校办工厂和4个学生实验基地。 湘东中学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宗旨,以“创新和科研”为突破口,培育出优良的校风,学校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星级评价制”和“起点式”教育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推行“创新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校内开通了闭路电视和多媒体教学网络;全校大兴科研之风,政治“大视角思维”教学、英语“听读说写”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数学“多向交流式”课型研究和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等课题已通过省级鉴定,全校现有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10个。湘东中学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1998年,经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创新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 学校自1992年以来,一直保持“江西省文明单位”的殊荣,近年来先后荣获“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民主管理学校先进单位” 及“全国‘两省一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等近20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湘东中学在一个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班子领导下,全校师生以“勤学、慎取、品端、志高”为校训,正朝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奋勇前进。
位置优越学校创建于1957年,其前身为“萍乡矿务局机关中学”,是一所直属安源区管理的全日制公办初中,学校位于市绿茵广场附近。 2004年被安源区整体接收并更名为“安源区第一中学”成为安源区的初级中学。现为“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萍乡市文明单位”、“萍乡市德育示范学校”等。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50人,师资力量雄厚,在编教师10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1人,一级教师4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36人、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5人。
福田中学地处萍乡北郊福田镇境内,学校始建于1958年,当时为"福田公社初级中学",文革期间改为"福田五七中学",文革后改名为萍乡市福田中学,一直沿袭至今。 学校目前为县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2004年被萍乡市评为市重点中学。校园占地约50亩,主要建筑有:两幢教学楼(扬帆楼和碧云楼)实验综合楼(科教楼);五幢学生寝室;一幢两层式食堂楼和其他一些教学生活用房,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较全,拥有250x250m的环形操场跑道,现代化多功能多媒体教室,机房三个,拥有数百台电脑。为了学生的生活方便,学校内设有医务室、商店、眼镜店、理发店、洗衣房、缝纫店等。学校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运动场地8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含退休)132人(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2人),中青年教师占教职工总人数的85%以上。
上栗中学创立于1939年,位于上栗县金山镇境内,是一所有着70多年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220亩。现有高中教学班77个,在校学生3900多人,教职工近300人,其中高级教师74人,省特级教师3人。学校固定资产总计5000多万元,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设备齐全,教育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教学成绩优秀。 1960年被评为“江西省红旗学校”,1962年被评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9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学校由“应试教育向升学预备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受到省教委高度评价与赞扬,并被列为国家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学校”,1996年《江西教育》以“独木桥下广开路”为题对我校实施分流教育进行了全面报道,1998年《人民教育》以“面向全体天地宽”为题对我校分流教育进行了写真报道。2000年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400佳单位”,2002年被授予省“卫生庭院”,2004年被授予省“文明单位”,同时还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2005年获省“卫生庭院”、省“先进工会”称号, 2007年获省“五四红旗团委”、省“先进工会”、“卫生庭院”、“省德育示范学校”、“省级人民群众最满意学校”等称号。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学,教学成绩连年攀升。2001年高考,我校学生夺得全市文科状元。2002年高考一同学考入北京大学,高考升学率达97%。2003年,学校本科上线总人数、上线率、万人比例三项全市第一。2004年高考,学校有3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学习,实现了“排队进清华、北大”的梦想。2005年一同学以669分夺得全市理科状元,进入全省前十名,录取在清华大学。2006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全市第一,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全市第一,二本以上人数全市第一, 2名同学考取清华、北大,居全市第一。2007年高考,二本、一本上线以及高分人数均列全市前列。2005年校园电视节目《永不陨落的思念》荣获国家级银奖,2006年我校同学荣获全国艺术人才选拔音乐类声乐(通俗)专业金奖,2007年一同学获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一同学获全国中学生绘画比赛二等奖,学生男子篮球队2007年荣获全省中小学生男篮比赛第三名、全市高中学生男子篮球赛冠军。2009年生物学科竞赛荣获全省团体三等奖。 办学理念:“人本、责任、秩序、品位、实绩、境界”
萍乡市安源区五陂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花园式农村中学。近几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指导下,加强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规范学校管理。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为先导,以培育创新主体为核心,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综合实力,初步形成了健康和谐、求实创新的良好校园文化。 一、学校的发展思路我校的校训:团结务实,勤奋创新。我们的办学理念: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以三年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好准备!我们的办学目标:打造萍乡市一流的农村品牌学校。 二、学校基本情况具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高品质、一流硬件设施的五陂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45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现有教学班9个,教职工4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18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在校学生320余人。我校绿草如茵,树木茂盛,是一个环境幽雅,读书育人的好场所。学校在校园建设上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分别有教学、行政、生活、运动区域。教学区有可容纳16个教学班。有多媒体投影教室1个,物理实验室2个,学生机房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化学实验室2个,图书室1个有图书8000多册,图书阅览室1个,音乐、美术教室各1个,教学区配有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行政区是一栋3层的综合楼,有多媒体投影教室1个、语音室1个、民主生活会议室、心理健康咨询室、校医务室等。运动区有近3000平方米操场1个,羽毛球场2个、篮球场1个、室外乒乓球台2个。生活区的食堂能满足200余名师生同时用餐。学生公寓楼1幢,配有独立卫生间,可供200名师生住宿。各类设施、设备能满足师生教学、生活各种需要,学校高品质的硬件设施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校教育教学成绩稳居全区前列,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尤为高涨。在2007年我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常规教学优秀学校”和中考工作先进学校;荣获安源区中考目标管理第一名;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安源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督导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先进学校。我校学生钟情获2007年安源区中考状元;并有李新林、易建红等同志荣获市级先进个人;易建红校长荣获省督导工作先进个人代表萍乡市参加07年省教育工作会并领奖。姚道清,宋俊明老师获全市优秀班主任等等.回首五陂中学所走过的路程,是激奋人心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面对全区一流的、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条件,五陂中学正以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矗立于农村中学之首,同时也倍受各界领导和媒体的特别关注。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为当地百姓服务,为当地企业服务。我们要继续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办学思想,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育人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谐的育人氛围,科学的管理方法,合作的团队精神,优异的教育成果,全力打造农村一流品牌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