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第十五中学,坐落在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的4A级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仙女湖。毗邻武吉高速、浙赣铁路、清宜公路、距新余市城区仅三公里。 学校占地面积70余亩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雅致洁静,是广大学子求知成才的理想场所。学校硬件设施先进一流,拥有2个计算机房(百余台电脑),2个理化实验室(实验开课100%)2个学生阅览室(各类书报杂志6000余册),一个图书室(藏书10万余册)2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地面卫星接收站,高级学生公寓。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有全市十大新型青年教师一名,市骨干教师12名,高级教师15名,中级教师45名,80%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 学校秉承“管理上水平、质量创一流,初中创品牌,高中求特色”的办学思路,以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齐抓共管,求真务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学科竞赛、高考、中考连创佳绩,深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学校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学校管理优胜单位”、“招生考试先进单位”、“四五普法先进单位”、“价格诚信单位”、“教工模范之家”、“安全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余铁路中学创建于1964年,隶属南昌铁路局,位居江西省新余市劳动路立交桥桥北西侧青年路路口。 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其中高中10个班、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千余人。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高级教师24人。学校行政设校办、人事、教务、政教、总务、保卫、勤办;党群口设党支部、工会、团委。今年内,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校长:彭新元;书记,曾海根;副校长:胡德祯,王国宗,饶良明。 学校配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舞蹈房,两个电脑教室,五个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办公、教学电脑全部连上因特网、远程教育网,并与其他中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备课、学生上课可以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学校还建立了广播电视系统,电视、广播进入了各班教室,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为我们的周一升旗、周二班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育平台。教师办公条件大为改善,各办公场所大部分配备了空调、电脑等设备。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自动化的校门,现代意识的不锈钢雕塑,400米的标准化跑道,绿草如茵的足球场。校园内绿树成荫,池塘边柳影婆娑,池水里鱼儿嬉戏,寸心亭书声琅琅。今年内新增绿化面积1700平米,新增篮球架3副,投资新增体育运动、健身等设施4万元。 一年来,学校教师共有七人次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九人次论文荣获省级一等奖,有10人次分别在市级优质课、说课、信息技术、实验技能、教师基本功等比赛中获奖。今年内,学生参加全国级学科竞赛获奖2人次,参加省级学科竞赛获奖3人次,参加市级学科竞赛获奖27人次。 2003年,学校中考、高考成绩在新余市、南昌铁路局均取得较好成绩。其中中考成绩在路局排名第二。今年高考,该届学生中考时成绩排名前30名之中留在我校的3位同学高考成绩均在520分以上(其中黄玮同学以555的高分在30人中排名第二),达到100%,而到市内“重点”中学去的其余27人中则只有6人上了520分,仅占21.8%。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被中南大学录取的理科考生黄玮同学又以自己突出的成绩和上佳的综合素质被中南大学选拔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公费学习。 学校的特色教育——音、体、美“小三门”的教育一直走在新余市、南昌铁路局的前列。多年来,“小三门“的高考录取率均位居新余市、南昌铁路局的第一名,今年也不例外。“要考体育、到铁中去”已成为新余市体育考生的共鸣。在多年来我校取得突出成绩的基础上,今年新余市教育局授予我校为“体艺特色学校”。 学校面临从铁路走向地方政府的形势,“学会思考,看到希望;相信组织,注重形象;立足本职,谋划未来”是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及全校教工的共鸣。 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注重人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该校不变的追求。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