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第五中学(原长林子第学校)位于工业大道东侧,是一所颇具特色的市直属中学。属国家兵器工业部高考定向招生单位。 新余市第五中学占地1万4千多平方米,校园硬件不断完善,综合教学楼、标准篮球、足球场、微机电脑房、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一应俱全。历经多年积累与发展,学校目前拥有在校学生1千余人,教职工71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29人,师资力量雄厚,生活设施日臻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创新。学校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校风校纪,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创新发展。全校上下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行机制。 “成功的花儿只会在汗水中盛开”。有五中全校师生的励精图治、奋发进取,新余市五中的整体面貌不断改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已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展望未来,五中的发展蓝图就在眼前:新建一幢4千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一幢学生实验楼、一座学生公寓……新余市第五中学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市内外莘莘学子
新余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市直完全中学,座落在抱石大道中段,地势优越,交通便利。学校自1975年创办以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近几年来,学校以“树初中品牌、创高中特色,面向未来,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2002年中考我校229人上重点高中分数线,上线人数列全市第一。2002年高考音、体、美特长班成绩斐然,录取本科27人,录取本科率100%。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先进的语音室、微机室6个,电脑200多台,多媒体教室2个,有配钢琴的音乐室、舞蹈练功房,有设备齐全的美术绘画室,有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设备,有多功能的演播厅,学校里每个教室都配有29寸大彩电和覆盖全校每个教室的电视教学网络,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百余种报刊杂志的阅览室,有设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学校每个办公室都配有电脑,可上网查阅最新的教学教改信息。2001年11月,我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学校非常重视活动课的组织,为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成立了数学、英语、作文、物理、化学、电脑、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画画、舞蹈等十多个课外活动兴趣小组,造就了新余三中一个高素质的学生群体。近两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省、市学科竞赛中有236人次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1人,全国二等奖6人,全国三等奖15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对现代信息教育的投入,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2002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中胡睿刚同学获 初中组全国一等奖,是江西省在该级别上仅有的两位全国一等奖之一。 我们相信,新余市三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分宜中学于1940年建校,曾两迁校址,四易校名。现占地面积170亩,在职教工216人,学生3600余人。1984年被定为 省重点中学,199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曾获“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先进党支部”、“省青年工作先进 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省实验先进校”、“省工会先进集体”、“省体育传统项目校”、“省园林化学校”、 “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环境优美,漫步校园,亭台楼宇,假山池沼,花草遍地,古木参天,环境幽雅,景色怡人。学校各项设施齐全, 雄伟的教学楼(高中楼主楼6层,长137米,建筑面积6194.12平方米),挺拔的实验楼,典雅的图书馆,宽阔的标准化田径场, 为广大莘莘学子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校风纯正,学风浓厚。中考已连续多年居全县第一,高考一年一个台阶,共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逾万。1999年 高考胡博同学夺取全省理科状元,1998年、2001年均获全市文理科个人总分第一名,1993年至今,输送少年大学生15名。 2002年9月,学校剥离初中,致力高中教育。《人民日报》曾对分宜中学的情况予以报道。学校致力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已有8个省实验性课题,2个国家实验性课题。学校开办了业余党校,培养了优秀学生入党,涌现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各种竞赛频频获奖,尤其是航模、跆拳道、书法、写作、园艺等更是多次 获县、市、省及全国大奖。“进分中门,做有用人”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学校今后的奋斗目标: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争创省示范性高中,直至全国千所示范高中而不懈努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