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九年一贯制黉舍始建于2005年。她是由汗青悠长的沈阳市第六十六中学和苏家屯区大沟中间小学归并而成,地处苏家屯郊区西北,南与辽阳市交界,即有平原开阔之美,又有丘陵起伏之秀。 黉舍占空中积29亩,修建面积有5700平方米,操场面积有1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1100多论理门生上操。 为了适应当代化讲授的需求,在市、区当局的体贴下,教诲主管部分为黉舍更新了讲授设备,完美了具有当代化程度的服从管室,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天然尝试室,图书室和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课堂1个,计算机课堂2个,电子备课室1个,乡村长途教诲设备有卫星领受室、收集室和光盘播放室。这些都为黉舍讲授向当代化、信息化标的目标生长奠定了根本,也为深化根本教诲鼎新创作发明了前提。 黉舍现有讲授班23个,此中小学讲授班14个,中学讲授班9个。在校门生数为1035人。 黉舍有教职工92个,大专以上学历西席71人,占职工总数的77.1%,本迷信历及在学西席30人,占职工总数的 33%,市、区级教诲骨干13人,曾获区级以上优良课的西席43人,此中获国度级优良课的1人,省级优良课的3人4。 建校以来,在新一任带领班子的带领下,以克意朝长进步,开辟创新的精力,摸索新的教诲讲授办理形式,应用辩证唯心主义的思惟体例,处理并校以后所面对统统题目,构成了名符实在的一贯制黉舍,构成以小学到初中一个完整的迷信的办学体系。起首外行政办理上“一贯”,然后在学制上“一贯”,在升学上“一贯”,在培养目标上“一贯”。总之,团体同一的理念贯穿于全部办学思路当中。在这类理念下,黉舍实施了迷信化、民主化和可持续性的办理,获得了可喜的服从。起首在讲授上,两年来产生奔腾性生长,讲授质量逐年爬升,升学率达95%以上。获得社会和家长的承认。一个明显的窜改是外埠生在我校就学的多了。在其他黉舍借读的初中门生连续地前往滋润我校就读。究竟申明,在倡导本质教诲和门生多元生长的来日诰日,进步讲授质量和升学率仍然是一个“硬事理”。别的,在德育方面,因为我们采纳“一贯制”的办理形式,充分变更中层办理干部和班主任的主动性,将任务化与人道化办理相连络,实施岗亭任务制,因此,德育事情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我校持续几年获得“双高普九”先进单位名誉称呼。在控辍上,我校获省、市级控辍先进单位。很多班主任获得郊区级先进班主任称呼。 为促进门生全面生长,黉舍狠抓体、卫、艺事情,除加强对体、音、美的课程办理以外,黉舍还组建田径队和合唱团,对峙长年练习。在2005年区田径活动会上,我校荣获个人总分第二名。2006年区田径活动会我校获个人总分第三名,遭到下级相干部分的嘉奖。黉舍还非常正视安然校园扶植,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管理,管好校车。包管门生安然到校和离校。全部西席大家上岗,卖力门生在楼道内的安然,制止踩踏变乱产生,给门生创作发明了杰出的安然和卫生环境。因为超卓的德育事情,被区教诲局评为安然校园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先进单位。黉舍在狠抓根本课程鼎新的同时,不但尽力进步讲授质量和进步升学率,并且力图把黉舍办出特性,那就是为本地经济扶植培养人才。几年来,我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向对峙上好劳技课,特别是与农业相干的课程,并且重视加强对毕业生的业后培训,也培养了多量合适本地商品经济生长的扶植人才,深受家长和社会着名流士的赞成。面对获得的成绩,大沟九年一贯制黉舍全部师生实在不以此为满足。我们深知任生而道远。黉舍夸姣的将来正等候我们去初创,黉舍宏伟的蓝图将由他们来描画。 我们有来由信赖,大沟九年一贯制黉舍在全部师生共同妥协之下,必将获得进步和生长,成为大沟乡根本教诲人才的摇篮。
“滨海阳光道,青山叠翠间。”位于中山区虎滩路398号的大连瑞格重点中学,自2004年7月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志求高精尖,成就未来人”为办学理念,以“构建研究型学校,造就研究型教师,培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研究型学生”为办学目标,以“队伍立校、科研兴校、改革活校”为师资建设方略,努力打造一所“现代化、书院化、园林化”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先进的设施,鲜明的特色,优秀的师资,出色的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地赞誉。 学校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90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正在筹建中。瑞格中学环境优雅,教学楼美观大方,专用教室齐全,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是大连市设施最好的学校之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高起点的平台。
双台子九年一贯制黉舍坐落在法库县城西20千米处,双台子乡当局地点地,辐射全乡九个行政村。黉舍占地35785平方米,修建面积10120平方米。现有讲授楼三栋,宿舍楼、师生食堂楼各一栋。有138名西席,1633论理门生,共设43个讲授班(此中中学13个讲授班,小学30个讲授班)。黉舍设中学部、小学部,实施双向运转,分部办理。 黉舍按国度二类标准装备了理、化、生及天然尝试室、多媒体课堂、计算机收集课堂、卫星领受课堂、播放课堂、语音室,有音乐课堂、美术课堂,有卫生室、档案室各1个,有图书室一个,藏书10万余册。公用课堂能够或许满足门生上课的需求。 自九年一贯制实施以来,在下级带领的激情亲切体贴和大力支撑下,黉舍带领班子同心并力,精研创新,创作发明性展开事情,使各项事情在短时候内走上了正轨,稳步向宿世长。黉舍设有初中部、小学部。组建了有办理经历、求真务虚的中层带领步队,明白合作,各负其责。教诲讲授中主动推行新课程标准,窜改育人看法,充分阐扬西席主导感化和门生主体职位。展开城乡手拉手活动,操纵中间教研组上风,建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风,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讨任务,实在不竭地指导教诲讲授实际。以“体育兴,黉舍兴”为办学特性,多次在市县体育比赛中获得优良成绩,为下级运送了多名优良运动员。2001年接管了市委书记张行湘同道的观察,并获得承认。 我们黉舍曾被子评为市教诲讲授办理标准校;持续三年获“5421”工程男子篮球第一名,县活动会第二名,市级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黉舍;沈阳市大众体育熬炼先进单位,市夏季体育熬炼先进单位,获法库县文明黉舍;“十五”期间市科研先进单位,沈阳市教诲学会先进分会;县贯彻《中小学平常行动标准》树模校,辽宁省红旗中队;省三级档案先进单位;在教诲讲授中出现出的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西席10人,县骨干西席23人;荣获省优良课1人,市优良课10人,县优良课37人;省级优良论文6篇,市级优良论文11篇,县级优良论文102篇。
沈阳市第七十九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始建于1960年,四十多年来,为铁西老工业基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铁西区的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2005年8月,学校成为沈阳市城区初中综合改革学校,学校依托四十多年的文化底蕴、知识积淀,提出了“以人为本,精致内涵”的发展思路,把“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并因学习而拥有美好的精神生活”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倡导人文关怀,力求为在校的每一位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 “教师是精品,学生才能是精品”,学校把师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在七十九中学,到处可以看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时时可以聆听到老带新的亲切话语,形成了“没有奢华,只有本色;没有浮躁,只有稳重;没有虚妄,只有学养”的师德氛围,塑造了一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教师团队。 创建“青蓝工程”,培训骨干教师,大力号召教师踊跃的参加省、市的各种活动。仅在05年一年中,我校就有七名教师获得了市、区优秀课的称号,两名教师在区里的演讲竞赛中获得了奖励。06年我校又有3名教师参加了铁西新区下水作文比赛并获得了殊荣。我们不仅注重专业课的培训,更注重骨干教师的全面培养,学校还自行组织了教师课件制作比赛、书法大赛、乒乓球比赛。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教师的生活,也提高了教师的认识,使每一位教师都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大连育文学校,坐落于美丽的金家街公园西侧创建于1999年是甘井子区新建的一所公办民助九年义务教育的实验学校学校现有学生2400余人,教职工160余人。 校园建筑面积厂560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拥有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和自然实验室;设施先进的语音室、计算机室和多媒体教室;有专用的音乐、美术教室和多功能阶梯教室教师资料室、 图书阅览室,拥有初具规模的校园网以及标准的体育馆等。 建校两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育思想,制定勤奋、求实、和谐、创新的校风,严、实、新、活的教风,以及自立、自强、动脑、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目标是:基础扎实、习惯良好、兴趣广泛、能力多样、品德优良、特长 突出、身心健康。进行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搞好小学与初中衔接,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创新的领导集体,造就了一只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专长的合格人才。 学校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求发展先后承担了省、市、区乃至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积累了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经验。
新民市曹家学校,是沈阳市唯一的一所非乡政府所在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她位于新民市的东北部,七星山下,辽河之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新民市罗家房乡北半部就学区,区内人口12,000人,十一个行政村,二十四个自然屯。 该校原为新民市罗家房乡曹家初中,她始建于1976年,2006年7月在原址重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007年3月就学区内中小学合并,设新民市曹家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31,59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 学校设24个教学班,(1—6年18个班、7—9年6个班),分低年组、中年组、高年组和初中组,现有学生1168名,(1—6年756人,7—9年412人),现有教职员工83名(其中:小学部教师49名,女教师14名,中学部教师34名,女教师8名),专任教师74名(小学教师45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7名,小学一级教师8名。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2名,大专学历24名,中师以下学历19名,年龄结构35岁以下6名,36—40岁6名,41—45岁13名,46岁以上20名,中学教师29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0名,中学一级教师13名,初级职称6名。大学本科9名,大专学历16名,中师学历以下4名,年龄结构36—40岁,6名,41—45岁,7名,46岁以上16名) ,行政领导5名,中学高级教师3名,小学高级教师2名,大学本科1名,大专学历4名,45岁以下1名,50岁以上4名,职员1名,工人2名。 新建的曹家九年一贯制学校有标准化的教学楼(5,344)平方米、标准化教室66平方米24个,行政办公室24平方米8个,教师办公室62平方米4个,楼内设有标准化的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实验室(各87.4平方米)和专用教室(包括卫星接收教室一个62.1平方米、光盘播放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各87.4平方米、电子备课室62平方米,音乐教室120平方米、图书馆和阅览室130平方米、多功能报告厅160平方米),建标准化的师生食堂865平方米,学生公寓1,455平方米。楼内设有水冲厕所男4个,蹲位16个,女4个,蹲位32个。楼外厕所210平方米,男蹲位20个,女蹲位38个。还有可容纳300名幼儿的教育场所。 学校内建立了网管中心,终端到各个教室、办公室和专用教室。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 校内运动场地1500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的篮球场3个,3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内为足球场地,另有各种运动器械20余套件。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极大地改变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干部队伍的充实、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及群体素质和学科比例基本适应并能够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 近几年来学校重视创办艺术特色学校,美术教师刘晓维,积极努力,尽心培养学生,初中二年二班郭帅同学参加国家教育部举办的中小学美术竞赛获得铜奖,初中二年一班雷安妮、二年二班董伟、赵帅、王旭等四名同学获优秀奖。已经毕业的学生朱安迪、任家宇参加新民市中小学美术竞赛获一等奖,董浩、郭梦阳张宇、邹帅等4名同学获二等奖。朱安迪、任家宇二位同学在新民市中小学第6届艺术节舞台上当场绘画受到与会领导和专业人士的好评。美术教师刘晓维参加沈阳市美术教师竞赛获二等奖。副校长周志强同志曾获得辽宁省优秀课教师称号、沈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近年来获新民市优秀教师称号的有周志强,沈淑艳,杨立新。获新民市优秀班主任的有杨立新,李丛,张明桂,石杰,获新民市骨干教师的有钱艳楼,黄新,汤桂香。 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在《英语基础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叶向双,张乐福,顾成林,黄秀奎。在《乡潮》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有郭士举,张连军,常英华。 2004—2005学年度考入新民市高中的有张美薇,金会东,郭凯迪,新民市一高中的有谷旭,聂中平,迟小倩,王倩,张碧川,谷野。 2005—2006学年度考入新民市高中的有杨婷,施路,焦安,佟欢。新民市一高中的有李淼,曹赫,张彤,王帅。 校训:团结、进取、立志、成才。 办学宗旨:树德育品牌;创艺教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结束语:愿教育界的同行们携手、并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
和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于和平乡和平村。该村位于法库、康平、昌图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带,东北与昌图县通江口乡隔河相望,西与康平县郝官屯乡毗邻,康铁公路横贯境内。 学校建成于2006年,校址位于村中心地带,为原和平乡初级中学校部所在地,占地面积2408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000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78人,教学班27个,在校学生916人,学生来源于全乡的8个自然村。同时拥有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3个,学生的语音室2个、微机室2个、电教室1个,另有档案室、图书室各一个,图书室藏书16300册。另有设备较为完善的宿舍、食堂一座。 和平九年一贯制学校前身为和平乡初级中学与和平乡中心小学。 原和平乡中心小学成立于1962年,校址位于和平乡和平村,拥有10个教学班。 原和平乡初级中学始建于1969年,当时校名为“和平高中”。1971年更名为“法库县第十六中学”,1978年又更名为“和平乡中心校”,1980年中小学正式分开,最后成立“和平乡初级中学”。 2006年两校再次合并,成立和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拥有一个年轻青、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事业心强、教学严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办学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立足于乡村办学实际,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走课改之路,正努力开创并形成一个有农村特色的办学体系。
新民市高级中学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近一个世纪来,虽几经变革,历尽沧桑。但为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宗旨始终如一。在近百年的历史着,新民高中几代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写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光辉历史。 迄今为止新民高中培养了24,000多名毕业生,遍布祖国各地,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专家学者和党政军中高级领导人才。如:抗战将领革命烈士李继渊、高鹏振、谢东平,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市第一任市长白希清,现代著名作家马加,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厉有为,浙江省军区政委李忠才少将,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并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唯一女科学家宋庆元,“神舟”号中国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设计者之一温桂珍,武汉工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李世普等都是新民高中众多莘莘学子的代表。 1978年,新民高中成为辽宁省首批重点高中,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90 年9月,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来我校视察并亲笔题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有特长”,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办学方向。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新民高中迅速发展,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不断 提高,先后涌现出 5 位特级教师和教育专家, 6 位沈阳市学科带头人, 16位沈阳市骨干教师, 15 位辽宁省和沈阳市先进教师, 4位国家级先进教师。一些教师优秀课在省市级教学活动中获奖,一些教师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和刊物上。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决赛中,夺取了二银二铜的好成绩。刘瑶同学先后在省、市、国家级的中学生国际象棋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被授予“国际象棋协会大师”的荣誉称号。 1978年复校以来,有 37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都有我校学生的身影。 姚晓丽 博士、 于忠德 博士、 李立新博士、 任洪文博士等数十名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他们聪明和才智。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北段,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多年来,120中学全体师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屡创佳绩,并以文明与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氛围,人与自然相互衬映的校园环境,凸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使120中学成为闻名辽沈大地,令众多中学生及其家长热切向往的一所名校。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始建于1954年,最初校名为沈阳市第三十三中学(1954年-1959年),后改为辽宁大学附属中学(1960年-1969年),1970年定为现校名。学校占地面积6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2700平方米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绿化面积46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3800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先进,布局合理,拥有综合性教学主楼、科技楼、体育馆、全塑胶操场、信息中心和学生综合服务大楼。教育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程度都已居省市中学的领先水平,达到了教育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学校坚持以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主体,赋予教师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大力培育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名教师和优秀教师示范课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使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2006年,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实现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东北中山中学(39中)是一所公办省级重点高中。学校始建于1934年,是抗战时期教育部直属的第一所国立中学,是当时唯一一所有组织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的中学,是拥有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名校。在艰难的抗日战争年代,东北中山中学造就了一大批民族精英和海内外知名人士。1996年1月29日,东北中山中学复校,由39中学复校为东北中山中学。 办学理念先进。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办学思想,确立以“五种精神”和“五种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培养目标,即五种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尊师重教精神、刻苦学习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五种能力:是非评价能力、情感控制能力、自学创新能力、自立自理能力、审美健身能力;努力使学生通过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整合,成为“理想远大,知行合一,善于创造,全面发展”的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人才。 办学设备完善。学校位于沈阳市中心地带, 占地面积3117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塑胶操场占地面积17439平方米。有室内体育馆、室外游泳池;可容纳500余人的礼堂、可容纳400余人的学生阅览室;另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教工资料室、学生阅览室;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脑、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电动大屏幕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了100M光纤与因特网互联,学校的现代化设备处于全市一流水平,是规模可观,设备完善,环境优雅的一所省重点中学。 教师队伍精湛。学校十分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强化培养力度。学校拥有一支理念先进、锐意进取、结构合理、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9人,具有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及硕士学位的教师达47%;获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5%以上;市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达40%。 办学规模稳定。为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坚持以打造精品学校为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立足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多年来,学校始终保持26个教学班。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是全国英语实验学校,聘外教授课,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英语素养,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是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女排和田径为两个特色项目,女排多次获省、市中学生排球比赛第一名,曾取得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田径队团体总分多次获得沈阳市第一名;体育特优生在每年高考中被全国各大名校录取。学校设有“董文琦奖学金”,每年拿出5万元人民币以奖励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还设有“爱心助学基金”,以扶助困难学生。 办学成果显著。近年来,学校强化管理力度,不断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使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质量取得明显成效,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学校是辽宁省现代信息技术实验校、辽宁省中小学示范校图书馆、沈阳市对外窗口学校、沈阳市体卫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花园式学校、和平区先进单位、和平区德育示范校、和平区艺术工作特色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