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辽宁省教育厅直属的学校,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前身为东北实验学校,创建于1949年5月4日,它是由林枫、车向忱、董纯才、郭明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的新中国第一所实验学校。第一任校长由辽宁省副省长、著名教育家车向忱担任。建校以来,在全省始终发挥着实验性、示范性作用,享有 “辽宁第一校”的美誉。 学校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3千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176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13名、高级教师80名、外籍教师4名。教师中有研究生86人,博士3人。实验园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功能齐全,设备一流,是一个充满文化科学底蕴和体现育人功能的著名学府。 建校60年来,全体实验人不断发扬"团结、爱校、敬业、奉献"的实验精神,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成就辉煌。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示范学校”等20多项国家级奖励。高考成绩在全省始终名列前茅,考入北大、清华、美国麻省理工等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生逐年增加;学生特长突出,成绩优异,在各种大赛中多次夺得全国乃至国际金银牌。学校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养了近四万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院士6人,有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政协常委,有国家部长级干部,有著名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军事家、教育家,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 学校已成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先后与国内五十多所著名学校及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中学、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为了充分发挥实验中学示范辐射作用,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创建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合作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分校等。目前,全校师生正朝着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国际化、实验性、示范性的全国一流名校目标努力奋斗。
世贸人才中学生部的优势强大的专家顾问团与在职高级教师把控教学质量 ;动态分层教学,全程跟踪,让学习过程更透明;个性化诊断系统确立学科薄弱点,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无间断课余教师陪读答疑,为孩子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全能新概念英语 风靡全球数年的经典英语教材,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英语学习体系,通过在校特级教师的提炼,紧密衔接现行教材知识点,由始至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小班授课使学生在英语的4项基本技能——理解、口语、阅读和写作各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文大东校庆,回馈新老学员,20日之前报名,优惠再优惠高一高二精品超前,学习下学期新课程高一高二旧课巩固,温故知新,综合复习以前知识点,从必修一开始 另开设播音主持、广电编导、影视表演等艺术类文化课和专业课,保过辽宁省艺术类统一考试合格证。文化课300分+专业课进二本大学,文化课400分+专业进一本.*北京广电RVC青少年口才常年训练班,可快速、有效、全面提升您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讲师现任沈阳电视台主播,各新闻媒体工作。 沈阳同文教育学校是专业从事小初高中文化课培训,高考冲刺,高考艺术类文化辅导的基地,大东分校面向社会诚聘优秀人才,招聘职位如所述。应聘地址:大东区滂江街107中学对面一致药店二楼。本信息来源于赶集网ganji.com乘车路线:147/274/245路 世纪联华站;140/237路 滂江街站南行200米;118/215/225/292路 莲花街站北行300米
红楼绿亭,花木扶疏,青草茵茵,碧石嶙峋。 辽中县第一高级中学,已沐雨经风五十五年。 五十五年风雨,五十五年沧桑,五十五年辉煌 。 从普通中学到省重点中学,到省示范性高中 ,到市标准化高中,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步履,半个多世纪的砥砺前行,熔铸了一高中 厚重的校园 文化,形成了一高人特有的精神——“尊师爱生,尽责创新”。 拥有与学生全面发展相匹配的办学规模。 学校 占地 60000 平方米,绿化面积 8307 平方米,建筑面积 28OOO 平方米。教学楼两座 8935 平方米 , 宿舍楼一座 4840 平方米 , 实验楼 1626 平方米 , 图书馆 1106 平方米,馆内藏书 12.3 万册。多媒体教室 43 个 3080 平方 米 , 微机教室和电子备课室 4 个 280 平方米,专用教室 13 个 835 平方米。现有 36 个教学班, 1850 名学生,在岗教职员工 176 人,专 任教师 131 人。 拥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 学校牢固树立“学生利益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的 轨道,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思维舞台、情感舞台、实践舞台和人生舞台。 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策略。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名师兴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力争跨入省市级特色英语教学、特色心理健康教育 、特色体育大课间品牌校行列。 拥有科学可行的管理模式。 即德教分立,管理合一;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优化组合,共管年级;任课教师接受行政与教科研双重领导, 执行课前候课制,课后答疑制,模块监测制;建立班主任跟班制,保证自习课合作学习有序,自主探究无声。 拥有德高技深的师资队伍 。学校精心打造名师工程,科科都有学科带头人。语文李彬、数学郭长安、英语苏丽杰、物理王成秋、化学徐一 丁、生物郭福常、政治田跃进、历史徐宝佳、地理李建华等。现在,一高中有全国优秀教师 2 人,市劳动模范 2 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 师 48 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 13 人,中学高级教师 59 人,中学一级教师 83 人。 拥有全新优质的教学设施 。 学校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多媒体设备班班覆盖,理化生实验仪器年年更新,体音美器材丰富多样,课程资源 适时重组优化,切实使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与新课程接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 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拥有多维互动的科研信息通道。 作为示范高中,作为窗口式学校,一高中 实现了教科研管理的网络化,教育资源与名校共享。为了方便 教师在网上交流、探讨教育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学校还开辟了网络沙龙和论坛,建立了网络教科研平台,设有优秀教案库、优 秀课件库和最新试题库。 学校高考成绩年年跃升。 几年来,高考本科升学率在 90% 以上。 2005 年高考, 600 分以上人数位居市郊联体榜首,孙浩同学以优异成 绩考取北京大学。 2006 年,李岚岚同学以 613 分的成绩名列市郊联体文科第一,并考取南开大学。 2007 年, 600 分以上人数达 15 名,名 列市郊联体第二,霍鑫崇同学以 652 分的成绩名列郊联体第二并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年,二批本科以上进线 415 人,比 2007 年增加 37 人。 2009 年,一批本科进线 123 人,二本以上进线 419 人,本科以上进线 642 人,进线率达 93% ,过 600 分的有 9 名学生,其中路 增同学以 621 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市郊联体文科状元,并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一批本科进线 110 人,二本以上 进线 366 人、 600 分以上 7 人,其中宋非非、王现、闵冠中分别以 645 分、 643 分、 640 分名列沈阳市 9 家郊联体第一、第二、第五名,并分别 考取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学校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生学习素质构成与培养研究”实验学校、辽宁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 辽宁省文明学校、 辽宁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辽宁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活动大课间示范校、 辽宁省省 级家长学校实验校、 沈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沈阳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沈阳市花园式单位、沈阳市模范职工之家、沈阳市“十 五”末期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沈阳市特级卫生模范单位、沈阳市文明标兵、沈阳市先进党总支部、 沈阳市优秀规范化考点等。
沈阳市虹桥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成立于1994年,成立之初为依托于沈阳市第43中学的民办公助性质学校。2006年3月,沈阳市虹桥中学与沈阳市第43中学分离,达到了“四独立”,同年8月由民办公助校转为公办学校,并与沈阳市128中学合并。 沈阳市虹桥中学现有两个校区,西校区位于皇姑区太白山路10号,东校区位于皇姑区淮河街31号。学校总占地面积48667平方米(其中西校区占地面积18990平方米,东校区占地面积296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151平方米(其中西校区建筑面积8644平方米,东校区建筑面积9507平方米)。学校现有三个年级、48个教学班(初一年级18个班,初二年级16个班,初三年级14个班),共有在校学生2400多名,教职工230余人。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拥有标准化的专用教室,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终端延伸至所有教室和办公室,并实现了与沈阳市教育城域网和互联网的联通。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万册,阅览室有30余种现期期刊。2007年5月,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辽宁省“双高普九”标准。
作为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大区--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的义务教育的一面旗帜,沈阳市第134中学教育集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沈阳市第134中学教育集团。她共拥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24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300平方米。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00多人,专任教师226人。教学综合水平在辽宁省乃至全国位居先进行列。 教育资源不断丰富 十月的金秋,显得格外清朗。当笔者走进沈阳市134中学的校园时,正好赶上学校正在举行第十七届体育节运动会,该学校的校长吴艳一边指挥运动会,一边对笔者说,"现在学生可以在这么好的操场上,自由自在的打球,如果没有沈阳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真不敢想象。"吴艳介绍说,沈阳市134中学于1970年由一所小学改办成为初级中学,基础十分薄弱,八十年代中期通过改革跃居全国先进行列,1994年学校创办了分校"宇光中学"。在沈阳市教育局改造薄弱学校的政策扶植下,在和平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做大名校、提升弱校、扩大优质教育支援、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支援的具体思想指导下,沈阳市和平区投入6000余万元,于2003年9月在原101学校址开始建设134学新校区,2005年8月学校与原101学进行了资源重组,成立了134中学新校区。至此,学校共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和平区南九马路1号的新校区、和平区振兴街29号的老校区、和平区民族南街229号的宇光中学校区,同时学校正式成立沈阳市第134中学教育集团。 据了解,集团新校区总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900平方米。分为教学楼(兼办公楼)、实验楼、信息楼和体育馆。新校区能容纳58个教学班,各类专用教室20个,同时具有各科教学研究活动室和容纳400人的多功能会议厅以及3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操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全部为塑胶场地,分足球、篮球、排球三大区域,同时拥有大众器材健身广场。老校区占地面积7755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三个教学楼(含办公楼),容纳26个教学班。宇光校区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一个教学楼(含办公楼),容纳18个教学班。 在现代信息化方面,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均配备液晶投影大屏幕,并建立了多媒体光纤数字化的教育平台和容纳千人同时上网的多媒体冲浪大厅。学校有自己的一三四中学教育网,可实现师生网上交流互动。 目前教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 9 人,研究生课程班21、人本科学历95%,中学高级职称30%。集团中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其中17人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模范,向外输送校级和处级以上干部21名,涌现4名教育专家,其中2人成为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沈阳市名师1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71人,省市区骨干教师71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多次获国家级优秀课、省、市级优秀课。 特色办学初具规模 134中学从1983年起就开始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经过三代教育专家的深厚积淀,集团成立后学校确立了"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集团,坚持三个"面向",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学思想;秉承"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学宗旨;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扎实的基础学力、深厚的发展潜力、良好的创造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四有"新人。 多年来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吴校长提出了坚持教学常规管理基本原则:教学目标多维化,教学内容整合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过程完整化,教学评价发展化;教学反思多元化,师生发展共进化。积极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省教育厅周浩波副厅长对校综合实践校本教材的 开发和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教师接受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新理念为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坚持将塑造人才的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创新,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教育活动,每年都开展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美食节、体育节、愉快周末活动、少年军校、学农夏令营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坚持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了以学生家长为主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外部监督机制。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开放周,继续开展"让家长满意"活动。 近年来,134教育集团在科学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施、科研兴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尤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宣传标语、画廊橱窗、名人名言、师生格言、中华传统文化等,营造熏陶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意志的育人氛围,把学校建成师生和谐发展的家园和乐园。 无数的辉煌证明134中学的发展始终与历史同脉,与时代同行。新世纪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竞争和荣耀同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会很快把134中学今天创造的成果变为历史。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之处,就等于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新一代134人,将继承134的光荣传统,发扬134的创业精神,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勇做基础教育的弄潮儿,再立新功。134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足前进的风帆,向着远方起航,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正如134中学现任校长吴艳所说:"铭记历史,能让我们更好的把握现在,满怀信心地承接未来,实现134中学新的突破和发展,创造134中学新的奇迹和辉煌!" 实施学区化管理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分布不均是困扰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由此引发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成为涉及千家万户的焦点。为此,沈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及时提出通过学区化管理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这是沈阳市教育局在城区初中学综合改造之后又一大新的英明举措,具有超前意识和开拓性,围绕最大限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目标。"吴艳校长认为,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硬件均衡、师资力量均衡、生源均衡是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充分提高认识,树立全局观念。沈阳市学区化管理的实施,将会成为沈阳市基础教育新的增长点。理论和其他城区的实践都充分了证明,学区工作是关系到我市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资源共享观、效能最大观、和谐发展观、优质均衡观。二、推行学区化管理模式,实行教育资源的二次整合,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网络平台。龙头学校更要将自己的办学资源登陆网站,依托这个平台,区内各类教育机构,各校在网上达成供求协议,实现学校的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的有序共享。三、龙头学校应当拨出专款用于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由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名师工作室,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优秀人才培训。同时注重加强师资的培训与交流,建立健全教研备课组工作,通过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开展师徒结对子、跨校挂职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因为,提高师资水平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四、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龙头学校应当探索建立新的体系,出台新的评价方式,在内容上除了通常的教育指标外,还应包含街道社区、学生及家长的认可程度,以及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评价等新内容。同时,学校还要出台优秀人才管理及奖励办法,实行骨干教师业绩网络化管理评价,对其在学校、学区内的业绩实行公开评价、奖惩。五、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沈阳市134中学于2005年和原101中学进行了资源重组,成立了134中学教育集团。重组后的134中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上倾注的更多了,互帮互助、结对子等活动,促使原101中学的老师们更加奋发向上,原134中学的老师们再攀高峰。无论是原134中学还是原101中学的学生们都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资源。不仅如此,134中学还在沈阳市首先建立起"绿色网吧",每天的午休时间、自习课时间或是双休日,"绿色网吧"不仅面向本校的学生开放,还面向其他兄弟学校开放,尤其是一些薄弱学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名校作用,我校同砂山四校结成了姊妹学校,定时向农民工子女捐赠学习用品,让他们能够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改革创新成果显著 风雨兼程三十五载,134中学的人薪火相传,教泽绵延,几代人怀着浓浓的爱校情,悠悠的强校梦,辛勤耕耘,弘文励教,革旧布新,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学校先后获得80多个国家、省、市、区优秀荣誉称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俱乐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整体改革先进单位"、"国家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单位"、"全国面向21世纪初中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颁发"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辽宁省模范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教育改革先进单位"、"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中小学双语教学试验先进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市政府命名"花园式学校示范单位"、"市文明标兵单位"等,同时年年被和平区评为红旗单位、标兵单位。2002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切接见了学校老校长李锦韬同志。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学校已培养出 万名毕业生,桃李芬芳香飘大江南北人才摇篮名扬九州上下。中考连年喜获佳绩,1997、1998、2003年更取得了沈阳市中考状元,学生获市以上各类竞赛优胜奖的有1000余人。尤其在沈阳市教育局改造薄弱学校的政策扶植下,在和平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做大名校、提升弱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具体思想指导下,134中学在2005年8月学校与原101中学进行了资源重组,成立了沈阳市134中学教育集团。在资源重组成立教育集团后短短的一学年里,吴艳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靠她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全校教师和学生的信任,学校政令畅通、人和事盛、稳定团结,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今年,沈阳市正在悄悄进行一项改革,这项改革将使家长们摆脱择校的困扰。在均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实验区,探索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新途径。134中学教育集团的成立就是这项改革推行的排头兵,通过拆拼合校的形式,达到资源重组,从而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名校、大校、强校的优势,带动和帮助兄弟学校共同进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集团的成立,是新生事物,面对师资、学生的重新组合与搭配,社会、家长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些人不免为这种情形担心,唯恐资源重组后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我们134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这种说法最有力的回答!也是对沈阳市教育局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实验区这一项重大改革,探索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新途径最好验证和践行。 2006年的中考是原134中学与原101中学资源重组后面临的第一次中考,也是宇光中学接收的第一批电脑派位学生面临的第一次中考,更是新任校长吴艳到任后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面临的第一次中考。134中学教育集团的成立,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名校优势,发挥其辐射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今天是134中学教育集团所面临的第二次创业时机,今年的中考成绩不仅意味着每一位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的心血结晶,更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134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后面向关心关爱学校的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们上交的第一份答卷。而今这份答卷的结果已跃然呈现在众人面前,今年该校的初三毕业生中考成绩显著,宇光中学的田海东同学以677分的总成绩成为了和平区中考状员。全区670分以上的考生仅有4名,其中有2名考生出自我们集团,而且今年134中学考入实验65人、二中109人、育才6人,省重点录取率高达72、5%(714人)高居同类学校的状首。原101中学的初三毕业生中考成绩较以往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7人考入二中,考取省重点57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学校获得了国家省市级的多项殊荣,如:辽宁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优秀试点学校、沈阳市文明单位标兵、沈阳市首批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进集体、辽宁省百行百业高信誉单位荣誉称号、沈阳市年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单位、沈阳市首批常规管理示范校等等。事实证明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位于皇姑区崇山中路99号,北与辽宁大学相望。学校始建于1962年,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3073名学生。 学校现有169名教职员工,其中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36人,高级教师50余人。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拥有设施先进、 齐全的现代化教学大楼,200米六道全塑胶跑道,20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专用篮球、足球场地。学校理化生实验室总面积260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102册,多媒体教室拥有计算机数量达188台。现在的43中学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发展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本,管理以善为本,环境以亲为本,教师以诚为本,领导以爱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紧紧依靠科学高效的管理,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精品创校,特色强校”为学校发展战略,以建设“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校园为工作目标,走内涵发展道路,创鲜明办学特色,努力实现学校工作的全面优化,创造与市、区名校相适应,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一流教育质量。建校四十余年来,学校不断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公认的优质学校、窗口学校、明星学校。 在现任校长刘刚带领下,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全校教职员工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提出了“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为此,学校校门内侧镌刻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巨型砂岩浮雕,时刻警醒着莘莘学子“知荣辱,学做人”;学校围墙上是学生的绘画作品,体现了学生观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体现校园艺术氛围;学校楼内的文化走廊别具一格,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充分沐浴“文化”的阳光、雨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