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水坡小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水坡村。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水坡小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校友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洲,他们中很多人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水坡小学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立足于本校实际,在“求实、创新、活泼、向上”校风的激励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又秉承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精神,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围绕“小学和谐教育”主导理念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和谐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水坡小学着力创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经典,以为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做出贡献,为科教兴市和科教兴国做出贡献。
现有在职教工15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达90%,省、市、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60余人。现任校长苗禾鸣。学校现有电教中心、微机室(2个)、语音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科研室、电教信息中心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并实现了电视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屏幕四机一幕联网进教室的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领导正带领全体教工面向二十一世纪,不断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办学方面、办学特色、办学效益等方面追求规范、发展特色、创造卓越,争创齐鲁名校,努力挤身全国一流学校的行列。
济南市七里山小学,座落于南部景色宜人的七里山小区之中。从1982年建校至今,二十年的历程,留下了我们坚实求索的足迹。 我校现有19个教学班,56名教职员工、800余学生。校园古朴凝重的文化墙,记载了一个个流芳的千载的历史故事;大厅中典雅古朴的大型木雕画,展现给我们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以及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优雅闲适的小院园林风景,带给我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充满艺术个性的专用室设计,放飞着学生的理想之梦。这每一处变化无不体现着:近年来我校确立了“为学生幸福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我校在强化了“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生存,开放拓校”的办学思路上,启动了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研训一体、构建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型师资群体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培训模式。我校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定为省重大课题《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重点研究基地、省《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学校,获市首届中小学教师英语素质大赛市中区优秀团体奖,连续三年获市中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区科普文明先进单位、区行风示范窗口学校、教科研先进单位、区教师基本功训练先进单位等多个集体奖,先后有多位教师获全国、省市区论文、评优课先进个人等各级各类奖500余次。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及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为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从而形成了和谐大气具有浓郁人文精神和严谨求实科学品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功”的办学理念,以“实施优质教育,创建精品名校”为目标,大力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工程,以教育科研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工程,以“三语”(艺术语言、计算机语言和英语言)为特色的现代人素质工程,以设施装备数字化为特征的硬件加速工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办学有特质的“四特”格局。学校领导班子“内聚、求真、精进、创新”,教师“自信、博爱、求美、开拓”,学生“健康、乐观、敏思、自主”,课程“社会化、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课堂教学“平等、互动、思辨、求新”,设施“优良、专业、完善”,整个学校成为“充满绿色的生态花园,学生生命发展的充分空间。”
济南市纬二路小学,位于繁华的大纬二路,是我区的一座窗口学校。2002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从1986年起连续12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学校党支部连续16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党支部”;连续12年被评为“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评为“市卫生先进单位”,是“市中区科技示范学校”、“山东省电教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小学自然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软件开发课题实验学校”。 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1326名学生,占地面积达6523平方米,校园环境美观幽雅,校舍建筑别具一格。校园设有宣传窗、花坛、壁画、展现出我校颇具特色的育人景观。近几年来,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克服困难,加大投入,先后建起了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房、劳技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等。每班都配有投影仪、有线广播、录音机,还配备了闭路电视系统,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 学校有一个凝聚力、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统一,业务上精干,作风上廉洁的集体,是一个能抓大事,敢挑重担,团结一致,事业心强的集体;是一个有创造力、敢于开拓,锐意进取的集体;是一个有号召力,依靠群众,师生信赖的领导班子。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教职工爱岗敬业,同心同德,精神振奋,辛勤耕耘,奉献着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近几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教师。学校有省、市、区各级教学能手,多名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市、区百佳教师,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济南市育贤小学建于1992年。现有19个教学班,55位教职工,在校学生1050人。学校占地面积9970平方米,校舍面积5224平方米,建有标准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陶艺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礼堂等。教学仪器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建有投资近百万元全区小学最大的塑胶场地。投资近百万元的的综合实验楼已经启用,建成校园网络系统、校内通讯系统、广播及闭路电视系统,我校已经实现“校园网的使用”和网上办公。我校现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确立了“从细微处做起,为生命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龙头,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学校不惜巨金培养师资,有一支敬业爱岗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论文、下水文等200余人次在全国、省、市区获奖。学校现为中央教科所的重点实验基地,中国教育学会、省循序作文研究基地、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会员单位。近年来,我校分别获得了市小红花征文先进集体,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行风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2002年9月,济南市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03年4月,山东省循序自主作文交流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学校的经验、成果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该校创办于1946年。是一所省、市、区重点开放学校,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有教职工82人,教学班26个,学生1432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学校实行科学管理,以实现“教育质量高、师资水平高、工作学习效率高、设备条件高”的办学目的。 学校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1人,占教师总数的37.8%。教师中有大专学历的5人;中专学历的6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0.2%。 学校有教学楼2座,实验楼l座。电教设备齐全,有微机23台、放像机2台、电影放映机1台、高亮度投影器4台。1988年学校开教学观摩课54节,发表论文14篇,毕业班汇考成绩列全区第一。1983年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学校先进单位”。1988年被评为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生在全国、省、市学科、文体、美术、书法等比赛中获奖231人次,校乒乓球队在第九届全国“向阳杯”比赛中获女子单打冠、亚军,团体总分第二名。
前身为山东省立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46年,1948年9月济南解放,改名为济南市芙蓉街小学。1964年建教学楼、办公楼各一座,将校门改至大明湖路改名为大明湖路小学。1952年被省政府定为省重点小学,1978年被省教育厅定为“首批办得好的省重点小学。” 该校现有学生1273人,28个教学班。其中,小学21个班,1033人;幼儿园72上班,240人。教职工277人,其中教师68人(高级教师28人)。学校占地面积13646平方米。建筑面积6192平方米,3幢教学楼,1幢宿舍楼,教学楼安有暖气,教学设备较齐全。有图书室、教具室、实验室及教学17002余件。 1980年以来,该校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实验,取得了一不定期成绩。1982年校长刘革的默读实验报告在全国小学语言研究会上交流。1984年,教导主任魏先锋教学改革的论文被推荐到全国小学语言研究公第二届年会上交流。1984年,该校建立岗位责任制,1989年7月试行校长负责制,教育教学制度健全,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在全市、区名列前茅。 1988年被评为山东省电化教学先进学校。1984~198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学校,1986~198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济南市文明单位。幼儿园六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幼儿园。1983~1989年五次被评为济南市小红花征文先进集体。1988年学生贾云凌、尹燕玲在中国—南斯拉夫举办的“中南小记者报道祖国”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1987年该校少朱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1988年教师罗秀珍、乞週勤、韩丽芳、董健娟在全国辅导员小论文比赛中获优秀论文奖。
学校占地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1343名学生,教职工7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4人,大本学历7人,大专学历33人,大专大本在读22人。学历达标率100%,超标率60.6%。 在各级政府及教育局的厚爱下,借省教育示范区工作和“五个一优化升级工程”的东风,上级投资1500万元,于2001年9月完成校舍改造。学校自筹资金400余万元,更新了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专用教室齐全,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劳技室、舞蹈室、音乐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礼堂……共26个,各类仪器及教学设备均达到部颁一类标准。现在,学校完全实现了信息网络化、电视闭路化、教师电脑手提化、电话程控化和公用化、办公自动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