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经铁道部、济南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铁道部济南机车工厂职工子弟中学”。 2005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地方,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更名为“山东省济南兴济中学”。现占地1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北靠经六路,南临经十路,交通方便。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在职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17人,合计占教工总数的57%,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济南槐荫区兴济中学办学条件 学校注重现代教学设施建设,拥有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语音室、美术室、劳技室、生物标本室、解剖室等专用教室。配有学生用微机室2个,信息控制中心1处,建立了校园网。体育设施齐全,拥有1300平方米运动操场,200米 跑道,3个标准篮球场地,1个排球场地。 学校坚持“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质量为重,规范管理,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治教治学,强化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四风”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济南槐荫区兴济中学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好新课改精神,为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服务,并不断朝着“管理高水平,教学高质量”的办学目标迈进,争创“现代化的示范学校”。 学校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追求,朝着“创建现代化的示范学校”的目标迈进。在管理中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 济南槐荫区兴济中学教学成绩 近几年来,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2004年至200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槐荫区初中教学先进单位”。
济南市万德镇华龙希望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一小学创建于一九四九年七月。2005年,被定为济南市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校原校址位于纬十二路58号,占地面积2142.7㎡,建筑面积3253㎡。由于学校所在北大槐树片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按照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我校已于2011年12月5日整体搬迁到位于纬十路54号的济南市纬十路小学南校区进行过渡。 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29人,在岗教师27人,全部具有小学或中学教师资格;在职党员12人,团员4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教师学历大学18人,大专9人,中专2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53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428名,比例达到94%,来自我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济南市周边地区,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近三年来,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学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逐步提升,12个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师办公电脑达到人手一机,目前设有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科学探究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等专用教室17个,并且内部配套设施、仪器设备按照标准配备齐全,所有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全部配备冷暖空调,图书达到生均34册,师生办公桌、课桌椅全部更新,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连续两年荣获区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荣获区委区政府“特别贡献奖”;连续两次被评为教育教学进步奖;荣获济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济南市绿色学校称号;校教导处荣获济南市“巾帼文明岗”;校综实教研组荣获济南市小学优秀教研组、区教育局“三八红旗集体”;学校被评为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党支部荣获区教育局先进党支部;校领导班子在槐荫区“争创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荣获先进集体;学校被评为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区阳光体育先进单位;区资产动态管理先进单位;区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区工会、妇委会工作先进单位;区老有所为先进单位;校第三空间工作室荣获区优秀工作室称号;校海模队、藤球队、围棋队、五子棋队、体育队、合唱团、军乐队等多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凸显特色中前行。随着北大槐树棚户区改造的启动,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一小学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乐园,让这些“流动的花朵”在济南、在槐荫、在北一幸福的绽放。
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济南市兴隆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张马屯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学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于1995年8月完成合点并校,辖17个自然村,占地16480平方米,建筑面积4217平方米。现拥有20个教学班,1085名学生,5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教师35人,已取得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18人,正进修本科的8人,进修专科的10人。学校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室配备达国家二类标准,已于2001年顺利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让进入镇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接受最好的教育”为目标,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制定了“砺志、勤奋、文明、健美”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乐学、善思、多问、求精”的学风。全体教师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镇前列,确实起到了乡镇中心小学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全区乡镇中心小学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生毕业率均达100%,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先后荣获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长清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归德镇“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90名教职工。其中附中有17个教学班,850余名学生;附小有13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 几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备先进齐全。先后建起了较高档的多媒体教室8个、可视语音室1个、微机室2个。理、化、生等实验室各1个,仪器的配备基本上达到国家颁布的一类标准。各教室均配有高亮度的投影器、29寸彩电。学校建有地面卫星接收天线、演播室、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可同时播放10套不同的节目,实现了“有线广播网”、“闭路电视网”、“计算机校园网”。购买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光盘刻录机、数码摄像机,可制作模拟、数字影视资料和多种教学软件。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济南市历城区北全福小学位于济南市北园大街东段北全福社区全福河畔,是历城区与天桥区的交界处。学校始建于1986年,最初为济南市郊区北全福庄小学,后于1987年由于撤郊区化历城区更名为历城区洪家楼镇北全福小学,后又于2001年由于撤镇化办事处更名为历城区北全福小学。如今学校已经走过了二十四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价值218万元、占地4390.98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1337.9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23.52平方米、运动场地2893.04平方米、绿化用地153.64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的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学校。学校设有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音美器材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学校共有微机71台、笔记本电脑1台、57寸超大背投多媒体设备9套、多媒体大屏设备4套、打印机3台、扫描仪1台、复印机1台。每个教室匀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教学。其中教师办公用机人手一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学生用机(微机室)共有微机37台,达到最大班额1.2人一台。学校拥有空调18台,在全市率先(98年)为学生配备冷暖两用柜机空调,室内四季如春,室外绿树成荫。 1986年9月,占地3412平方米的济南市郊区北全福庄小学教学楼辉煌落成并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楼房建筑面积895平方米,在当时同行业当属先进。时任校长司宝民、教师12人,教学班只有1——5年级5个。当年的少先大队工作突出,曾获济南市红旗大队、功勋大队等荣誉称号。1987年学校发展成了1——6年级各有一个教学班共6个教学班,学校更名为历城区洪家楼镇北全福小学。1995年学校由于扩班进行了扩建,新建平房教室3间,使学校占地面积达到5128平方米。而后又拓宽后操场3738平方米,使教学区和活动区有机分开,学校外部环境初具规模。1998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北全福居委会投资8万余元为学校的办公室和当时的7个教室全部配备了9台3匹冷暖两用柜机空调,据报道当时为我市中小学校之首家。2001年,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之时北全福居委会又投资12万余元为学校购买了23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扫描仪,初步建成微机室,促使学校发展顺应信息化、时代化。2004年春,学校抓住教育示范乡镇达标这一契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质。北全福居委会领导再次投资15万余元为学校新购微机23台、彩电4台、实物展台一个,使所有教室实现了CAI教学系统,教师办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使学校的办学品质大大得到提高。为此学校多次被评为历城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集体等称号。2006年北全福居委会两委会领导班子提出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口号,绘制了新校的宏伟蓝图。2007年区教育局、北全福居委会又联合投资21万余元,为学校9个教室全部配备了57寸超大背投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各9台,使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达到全区最优化。2008年又为其他教室配备大屏多媒体设备,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2009年的新校建设工作已进入施工阶段,我们憧憬着北小更加美好的蓝图。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84名学生。教师30人、平均年龄32岁,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达50%。学校确定了以“勤”为办学核心的理念。勤能补拙,以此激励教师勤于思考,勤于工作,勤于积累,勤于总结;激励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恳做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