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建于1952年,1986年迁于现址,服务于薛村、罗汉两个自然村,现有学生122人,教学班六个,学校附设幼儿园大中班,在园幼儿3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8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占地76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36平方米,固定资产达46万元,按省类二类标准实现仪器配套,1998年被评为“曲阜市规范化学校”,2004年被评为“曲阜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2007年获“曲阜市中华古诗文诵读优秀学校”称号。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规范办学、依法治教、科研兴校,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与曲师大爱心社开展爱心手拉手活动,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特色小学,为学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防山乡中心小学是由齐王坡、钱家村、王家村、大官庄四个村集资兴办的一所联办小学,于九二年八月交付使用,学校占地面积1477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76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校工1人,校医1人,专任教师中有5人取得大学学历,21人已取得大专学历, 4人正在进行高师函授,岗位合格率为100%。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443名,生均占地面积34.91平方米。学校房舍完好,各室齐全,器材配套,2006年4月学校多方筹资,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完善了微机室的配套工作。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被评为“五中心”建设达标单位,是济宁市第七批规范化学校;中心幼儿园于2001年12月通过济宁市一类幼儿园验收;2004年被评为曲阜市示范家长学校,2006年4月获曲阜市幼教环境建设二等奖。本辖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无一人辍学,小学生毕业合格率为100%。 学校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网络,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2006年学校被评为曲阜市遵纪守法光荣校。 学校注重德育机构与队伍建设,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师德教育,教师德育工作措施得力,学生德育工作落实到位,校风良好。教师,学生评价机制健全,方法科学合理,充分调动了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校,科研立校的方针,现已立项的3个省、市、县级课题正在实验之中。 近年来,学校先后有4人被评为曲阜市级教学能手,3人被评为曲阜市学科带头人,1人被评为曲阜市骨干教师,17人被评为市优质课执教者,10余篇论文分获国家、省、济宁市一、二等奖。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实求是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稳中求进,为振兴教育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微山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24年,初为大庙小学,解放后几经易名,1984年正式定名为微山县实验小学。学校下辖两所附属幼儿园、一所双语实验学校,原校区占地35亩,建筑面积9630平方米。2004年收购私立滕阳学校,辟为南校区,将双语学校迁入其中,形成了一校两翼的发展格局。南校区占地9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学校现共有教学班108个,学生6100名,教职工280名。学校环境幽雅,设施齐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放飞梦想的乐园。 学校围绕“为学生终生幸福与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努力营造学习型、信息化的校园氛围,以加强研究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科学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为手段,加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840人次,有6名同学被评为济宁市“十佳”少年;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各种教学、教研成果奖约240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雏鹰大队”、省优秀家长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试点学校、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省级绿色学校、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科普示范学校,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全市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市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市级文明单位、市“十佳”幼儿园、市少先队规范化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并连续15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现有三个教学班,学生20人。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兴贤育才”的办学理念,走教育叙事研究,构建以人为本的评优体系,注重养成教育等特色之路。学校多次荣获千泉街道优秀单位,教师参与多项县级课题研究,获济宁市“十五”教育科研成果一项。
济宁师专附小是孔孟之乡、东方文化古都—一济宁教育园圃里的一颗的新星。她以崭新的教育思想、顽强的创业精神、优秀的教育质量、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崛起于同行,享誉于齐鲁大地。 济宁师专附小是1988年由济宁市政府建成的一所办学标准高、设施配备齐全的市直小学。2000年8月并入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3667名学生(含附小幼儿园)。十多年来,这所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瞄准创办“规范化、创新性、现代化”的国内一流学校的高目标,在勇于改革,精诚奋进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努力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开发儿童潜能,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之路。不仅以“风气正、质量高、负担轻、有特色”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而且在融汇东西方教育精髓,构建“未来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学校先后获得省规范化学校、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推广校园歌曲舞蹈先进学校、全国“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是国家教育部首批“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的实验基地,承担着国家级重点实验课题“协同教学与心理发展”、“体育二类课程整体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与实践模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实验委员“21世纪学校优质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学校作的有关创新性思考和教改经验曾先后在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启动名师工程,实行专家治校,建设现代化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济宁师专附小的名校战略。教师的凝聚和提高则是名师工程的核心工程。“用每一位教师的成功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成功”。附小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尊重每位教师的价值,尤其注重给中、青年教师创造学习、提高、发展的条件,聘请国内教育专家王宗敏、张声远、吕敏、邱学华、郑和钧等为顾问、导师,采取“分段达标”、“特殊贡献奖励”、“学科带头津贴”、“低评高聘”等措施,形成了有效的“成功导入模式”。“德为师之本”,附小汲取孔子道德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内容,结合新形式下教师思想状况,狠抓职业道德形象,规范言语行为。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此外,还抓住以下六个方面的培养、教育:一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领先时代的新观念;二是建立民主、尊重、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四是提高综合素质,争取一专多能、课内外皆通;五是提高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能力。教师逐渐实现了“精力消耗型”向“智慧创新型”的转变,一支充满活力的个性化科研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学校现有117 名教职工中,已有四名特级教师、七名中学高级教师、三名省级拔尖人才、市级青年科技人才,十七名教师分别获国家级省级优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近几年来,青年教师有七人获国家级教学奖励,十九人次获省级教学能手、省优质课奖励。“不看学生一时,但求幸福一生”“创造适合每一个儿童的教育”,是济宁师专附小的教育理念,追求一种“处处是教室、事事皆教育、人人能成才”的办学境界,围绕培养具有良好发展基础、能够成功跨入新世纪的高素质现代化建设者的目标,附小实践运行加强了以下操作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