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门路小学始建于1984年,占地1.6万平方米,1987年9月接收并开始办学。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71人,教职工59人。经过近二十年的创新发展,金门路小学已跃升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区市德育特色学校、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中国儿童教育实验学校. 目前金门路小学正沿着“立足校本管理,提升办学水平”的发展思路,注入刚柔并济的人本化管理思想,尝试构建学校战略化发展和校本化管理体系;着力进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重点是以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反思引领做为载体,以与青大教授在“学习、交流、研究”三个牵手做为途径,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有效的支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实现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以涉台教育为主线,在校园文化、德育工作、校本课程、校园网络等的建设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文化发展空间。尝试新型的中韩学生文化交流方式,建成市南体校金门路小学乒乓球训练基地。
福林小学创建于2001年,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900 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75人,教职工42人,99%的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学校为全面、顺利贯彻实施“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学校做到了“四到位”:一、认识到位: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严格实施“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并以此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标准,在努力达到办学条件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创出学校特色,使学校早日成为东部一流的现代化的开放式学校。二、组织到位: 学校成立了有校长为组长,校长助理、教导主任和各处室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在明确了实施“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意义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规划和部署,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三、管理到位: 学校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办学目标,以“给学生一片健康快乐成长的福林”现代教育理念为办学思路,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道路,构建了一高(师德高尚)、二爱(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位学生)、三强(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强)的教师群体。四、措施到位: 学校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为此,学校把实施“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的过程作为锤炼教师队伍建设的广阔天地,提出了:“奉献在岗位、成长在福林、收获在事业”的工作目标。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章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教学管理一日督导制”,强化了学校规范化、制度化、人文化管理。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全体干部党员开拓创新,工作有思路、奉献多、效率高,为教师树立了榜样。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敬业爱岗,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创业中,在“我做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师生微笑满校园”活动中,努力争创先进年级组、先进处室、先进班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五、成绩突出: 建校一年来,省、市、区各级领导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全校师生倍受鼓舞。教师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以校为家的爱心,高效率、高质量的努力工作,为学校实施“市南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如今,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和双向闭路电视系统,还有高标准、现代化的图书馆、语音室、教具室、实验室、劳技室、播音室、舞蹈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四机一幕”走进了课堂,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手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高效的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个性、特长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区教体局督导室、教育科、区教育中心来校督导和进行教学指导中,均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2002年青岛市绿化先进单位、青岛市绿色学校检查评比中均已全部达到标准,通过验收。学校同时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高度评价。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学校正处于全新的发展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福林小学定能成为东部的一所优质学校。
青岛香港路小学前身为浮山所小学,始建于190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新校建成于2001年,占地120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于2001年8月竣工,9月投入使用。学校建筑布局合理,教学区、办公区、风雨操场互不干扰。按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了舞蹈室、音乐室、书法室、美术室、图书室、档案室、微机室、语音室、劳技室、实验室、科技室、演播室、多媒体阶梯教室。其中24个教室中均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安装有闭路电视系统。2007年春夏,建起了塑胶操场、塑胶篮球场、健身路径等,新铺装了校园大理石地面,学校更加美丽。 学校现有中层以上干部5人,在岗教师61人,23个教学班,939名学生。 学校注重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教学及教科研工作力度,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以“做有责任感的教师,培养有责任心的学生”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使学校成为“办学方向明确,教育思想端正,教学条件优越,不断持续发展,有良好育人氛围”的窗口学校。 建校7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省优秀交通示范学校,省、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市、区规范化学校,市、区艺术特色示范学校,市优秀家长学校,市绿色学校,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市3A健康校园、区文明单位、区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不断在全国、省、市、区组织的各类竞赛中获奖。有二百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区获奖,三十余位教师在全国、省、市、区执教公开课、研究课。
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坐落在四方区中部,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占地12353平方米,拥有200米塑胶运动场和2个篮球场。学校有3座教学楼,配备有30余个设施齐全的专用教室。目前有6个年级,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682人,教职工61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培育名师,创建特色,谋求发展”的办学思路,遵循“快乐实践,走好学生成长每一步;快乐育人,走好教师成功每一步;科学谋划,走好名校创建每一步”发展目标,构建出“走好每一步,快乐每一天”的特色学校文化。学校通过构建“情、趣、意”教学法,实施快乐教学,开展了“课课无弱势、科科创品牌”教学活动,打造优质教学,造就教师过硬的业务素质。目前学校有省教学能手2人,青岛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6人,市优秀专业人才8人。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稳步推进,在小交警、艺术、足球等方面都创出鲜明特色,曾获全国先进少年军警校、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严谨的校风教风,优异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青岛长沙路小学创建于1997年,位于四方区水清沟三小区内的乐安一路8号,是一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847名,在职教师60名,教师平均年龄为32岁。学校设施齐全,拥有音乐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心理辅导室等诸多专用教室,同时宽敞的塑胶操场、篮球场也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优良环境。学校本着“依校育师,以师促校,以高质量的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发扬“简单、快乐、细致、成功”的团队精神,全力打造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其中市级教学能手2人,市优秀专业人才5人,青岛市德育先进个人2人,区教学能手7人,优秀教师11人,区优秀班主任8人,区德育先进个人4人。95%的教师在全国、省、市、区级各项教育教学评选中获奖。 建校以来,学校获得了全国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青岛市“AAA”健康校园、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青岛市基础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尤其是近两年来,“爱润未来”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在“绿叶关怀节”、“好伙伴帮帮日”等每年的关爱节中,“七彩虹教师志愿者团队”、“小伙伴互助团队”相继成立起来,爱心行动渗透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处,受到了山东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各大媒体的关注。百舸争流,千舟竞发!长沙路小学将抓住机遇,用实干的精神,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青岛长沙路小学秉承“依校育师,以师促校,以高质量的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师发展团队化和学校办学特色化为主旋律,全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简单、快乐、细致、成功”——和谐团队精神;凝心聚力的全校团队,用心做事的干部团队,团结和谐的级部团队,勤于钻研的学科团队——精细四级团队; “视校己家、视生己出、视师己亲、视家长己友”——“四视”全新师德理念,成为长沙路小学促进教师团队化发展的内涵之举,“让自己发展、成长在团队之中”成为干部教师的行动之标。 “关怀育成长”特色教育品牌,已成为四方区首批德育品牌,成为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最强音。和谐发展的专业教师团队、特色鲜明的关怀品牌,促进了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先后成为全国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青岛市“AAA”健康校园、青岛市帆船特色学校、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青岛市基础教育先进单位等等。 青岛长沙路小学以和谐向上的长沙路小学团队,打造关爱品牌、铸就特色名校!
青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建于1988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辽源路7号,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61平方米,是青岛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属小学。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978名学生,45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33岁,其中专科学历20人,本科学历25人,研究生结业3人,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1人,党员11人。 学校以“建窗口、创名校、办特色”为办学目标,以“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师生的共同发展目标,以科研导航,以特色促发展,营造最佳的育人环境。学校先后与日本鸣门市明神小学和香港李兆基小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学校创设了优美的育人环境,铺设了塑胶操场,教学楼分别设有动漫长廊、奥运体育英语长廊、艺术长廊、民俗长廊和走廊书吧,设有网络微机教室等多个专用教室,教学仪器和器材均达国家一类标准,图书藏量达到了生均30.6册,并且实行了微机管理,电子阅览。校内建成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率先实现了“班班通”工程。 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目前承担了多个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学校每年举行教学、德育研讨会、科技、艺术、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中先后成立了环保、科技以及艺术、体育等课外活动小组,建立了“像使用纸和笔那样使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特色、“合格加特长,特色促发展”的体育特色、“我参与,我体验,我实践,我快乐”英语特色以及“开七色花,发七色光”艺术等办学特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展示了年轻学校的青春活力。 全校教师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3人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14人被评为市北区教学能手,8人被评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多人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岛市绿色学校”、“青岛市青年文明号”、 “青岛市艺术示范学校”、“青岛市课外文体示范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实验校”。 目前,学校以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激励教育为手段,以发展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发展”为目标,全校师生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为创建岛城一流的现代化学校、为社会教育的永恒发展而不断地探索努力。
我校是2000年由原国棉五厂子弟小学转轨而来的一所普通小学,转轨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所破败不堪、基础薄弱的学校,变成了一所窗明几净、能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学校:校舍设施修葺一新、学校校园平整如镜、教学设备焕然一新、教师素质显著提高、学生良好文明习惯逐渐养成。春天校园内花香沁人心脾,冬季教室内暖意融融,到处洋溢着一派勃勃生机。建校伊始在干部队伍中提倡三个“超前”、三个“最”字,即:获取教育信息超前、创新工作要超前、服务意识要超前;最讲奉献、最能吃苦、最讲团结。使领导班子形成了合力,统一了认识,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树立“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弘扬“两个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实现“一个目标”(争创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
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坐落于李沧区东山三路1号,始建于1988年,其前身为青岛市崂山区李村镇东山小学,1994年青岛市行政区域划分,学校更名为李沧区实验小学。学校占地21.1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785人,教职工108名,是一所市级的规范化学校。自2001年以来,该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有16人,占全体教师的17%。获区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有61人,占全体教师的65%。市级骨干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21人。学校本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学校以课程改革与开发为突破口,以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为保证,以信息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教育科研和艺术教育为特色,以全方位的教育创新和个性化的教育实践为手段,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课改成果层出不穷。学校的《运用校本教研策略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同时收编在人民日报出版的《国魂》下卷中。教师在省、市级乃至全国获奖和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的论文就有200多百篇。学校已被列为国家、省、市、区教改重点实验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绿色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单位、省红旗大队、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先后被命名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单位、李沧区星级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青岛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青岛的大海之滨,有一所拥有九十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它就是青岛永宁路小学。 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000余名在校学生。近年来,学校从总体上确立了“面向 全体,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和“以高质量的校园文化、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和高品质的创新人才、高起点的教科研体系”的“四高”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实施教育创新体系,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向管理要质量,以德育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在努力实现学校“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基础上,完成了创建市艺术示范特色学校和校园网络建设工程,建成了花园式学校。学校拥有一个年富力强、观念超前、锐意进取、敢于争先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热爱教育事业,肯于钻研、锐意进取、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素质精良、业务精湛。全校83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学历65人,占教师总数的81%。先后有三十九人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岛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围绕“高素质、高效益、高质量、高水平”四高标准,在一批省实际教学能手、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坚持“求真、求实、求新、求进”,逐步形成了“办学理念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队伍优良化、学生素质全面化”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标兵单位、青岛市师德标兵单位、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青岛市德育先进单位、李沧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七十余项荣誉称号,附设幼儿园是山东省及青岛市示范幼儿园。学校现承担着九个全国、省、市、区级“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被确定为全国“十五”教育科研基地、山东省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为先导、以改革求发展”,用创造的教育培养创造的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帮助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满怀信心的走向明天,把学校办成了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学园、发展兴趣爱好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走进新的世纪,学校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施“创名校、做名师、育名生”工程,争创“青岛市十面红旗学校”、“ 山东省艺术示范特色学校”。如今的永宁路小学,正张开热情的双臂,扬起理想的风帆,朝着辉煌的明天迈进!
青岛四方实验小学创建于1994年。学校位于环境优美的四方实验小区内,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76平方米。十八年来的“开放办学”,学校无愧于“实验”二字,在办学的各个领域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开展的“跨科、跨校、跨地网络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以及与美、英、日、韩、新加坡等国知名学校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了互动的辐射面,彰显了学校的影响力。智慧互动所展现的是律动、悦动、情动、心动,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学校将“成功,源于智慧互动”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景,体现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课程设置、德育工作、家长与社会等方方面面。师生在互动中一路走来,承接文化,开启生命,实现“交互启智,悦动怡情”。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典雅。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标准》,充分规划学校现有资源,配齐各专用教室,制度齐全,管理到位。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专任教师64人,学生915人。学校有着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有52人达本科学历,有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岛市学科带头人1人,青岛市教学能手5人,四方区教学能手11人,教师们综合素质高,能力强,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德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航海模型活动示范学校、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实验与研究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基层工会、青岛市教科研先进单位、青岛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青岛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青岛市少先队红旗大队、青岛市帆船特色学校、青岛市足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