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锦华小学创建于2002年9月,是由原来张村镇五处村小合并而成的一所现代化农村小学,占地面积31亩,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现有学生1500余人,教学班30个。 秉承“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承认差别,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素质教育思想,学校以人的主动发展为 己任,致力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幸福的受教育环境”,确立了“英语引领,多维育人”的办学理念,构架了“用福尼斯英语特色 课程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特色建设思路,构筑了“‘立足个体成长,着眼整体发展’的主体教育”办学模式,全力打造自信高雅、生 动活泼的锦华文化,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进步提供自我建构与自我发展的生态体系,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从提升个体的整体素养到推动群体的整体发展,从福尼斯英语“1>X”自主教学法的研究到“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 探索,从激活发展潜能到彰显学生个性……学校力求用无声的校园文化和有形的教育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全国 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十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全国劳动技术先进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 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威海市文明单位”、“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市电教示范学校”、“威海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 环翠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环翠区A级特色学校”、“环翠区规范管理先进单位”、“环翠区校产管理先进单位”、“环翠区校园环境整治先进单位”等荣誉承载着每一位“锦华人”的努力,浸润着“主动和谐,追求卓越”的锦华精神! “相约长风冲巨浪” ,“欲载大木柱长天”。 是树,就不会拒绝成长;是船,就一定要远航。对于渴望成长、渴望远航的锦华小学而 言,它正以勃发的英姿开拓进取,满怀信心地走在探索现代学校教育的征途上。
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始建于解放前,原校址位于金线顶路145号,1995年迁于塔山中路176号。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占地面积16909平方米,建筑面积12095.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7%。共有35个教学班,学生1847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现已达到600多名。教职工73人。秉承“在同一片蓝天下——实施人文关爱、共同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全力打造和谐校园。 ——构建科学化+内涵化+艺术化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成长提供“特色土壤”。 学校以四廊、三园、二室、一路为主体,拥有现代化的网络教室和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舞蹈室、书法美术室、功能齐全的实验室等配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为学生享受优质、公平教育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 ——实施民主化+和谐化+特色化的人文管理,为学生发展铺设“绿色通道”。 一是塑造德能双馨的教师团队。学校从师徒结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各方面促进教师迅速成长,并开展师德承诺制,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为实施无差别教育提供师资上的保证。 二是创建书香浸润的校园文化。学校购买了大量的图书,供教师、学生阅读。专设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图书阅览室,积极充实班级图书角和家庭图书柜的藏书量,每年举行一届“校园读书节”活动,定期开展师生“读书漂流活动”。 三是落实人文关爱的校本德育。学校充分发挥特色班会课的优势,实施“对话教育”,创建“对话课堂”,让班会课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生命加油站。同时,建立务工子女、单亲学生和问题学生的成长档案,开辟“同一片蓝天”网上交流平台,设立了网络家校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同步的立体网络。 四是搭建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每年学期初,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成立手脑速算班、小主持人组、小文学社组、水墨绘画组、小巧手组、小小画家组、书法组、小天鹅舞蹈组、百灵鸟歌唱组、小导游组、电脑兴趣小组、篮球兴趣组、我是小发明家、小武术家、健美操等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在市、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德育实验先进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威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学校、电化示范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一块块奖牌,一个个荣誉,积淀了教育者的思考和北小学子的努力,如今,北竹岛小学正朝着“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老师都享有职业的幸福!”的目标阔步前进!
威海市塔山小学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学校。1989年建校,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93人,在校学生1800余名。学校以教育现代化工程为突破口,加大设施投入,校园网建设完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师用机达到人手一机;微机室两个,满足了学生用机需求,语音室、多功能阶梯教室、舞蹈室、实验室、阅览室、美术室等建设齐全,达到省规范化学校标准。 学校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着力打造思想过硬、业务精良、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建立起学校发展与队伍建设互动共进的良性运行机制。几年来,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校本培训,扎实有效的岗位练兵,形式活泼的教学比武等活动,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现有省级骨干教师两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一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两名以及区级以上教学能手13名。 塔山小学以“创造适合于每个儿童的教育”为办学目标,以“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最优化”的办学理念,以“学会生存 学会感恩 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学会负责 学会合作”定位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在学科素质教育总课题的指引下,坚持以“主题活动化”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抓住了小学生天生好动,在活动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之在活动中流露真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学科教学着眼于“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主题教育,以严谨的治学风范和文明规范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做人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们结合主题,通过学科教学在课堂上自然地实施教育渗透,既落实学科目标,又落实主题目标。 “主题活动化教育教学”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讲艺术,学生训练有特长”的办学模式。创设了良好的办学环境,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生命因爱而精彩”的育人理念与“和谐进取、自主创新”的教风,使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阳光与温馨,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学校被确定为“十五规划优秀实验学校”“全国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计算机辅助教学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威海市教育科研优秀实验学校”、“威海市电教示范学校”、“威海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威海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威海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环翠区文明单位”。
威海市南山小学,始建于1980年。现有14个教学班,40名教职工。学校于2002年建立了校园网,2005年实现了班班通,每个教室都建成多媒体教室。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威海市绿色学校等,学校的年度目标如下: 1、创建特色学校:由学校英语特色向英语特色学校做进一步的深化,以英语特色为龙头带动其它学科和学校的全局工作,使“主动、和谐、创新、进取”的学校文化日益浓厚。教学理念:“中外融合、多元发展”,让高雅、乐观、自信成为南山学生的特有气质,合作、表达、组织等能力和习惯成为南山学生必备的素质,让学生敢说、乐谈、能演、会唱、善玩、爱写,培养能够走向世界的成功中国人。在2A级特色学校的基础上争创3A级特色学校。 2、强化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德育处的纽带作用,营造关系融洽,勇于创新,全面育人的教育氛围。以培养责任感、能力强、懂感恩的南山少年为目标,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式网络德育系统为手段,将德育工作做到深入、无痕。 3、深化教育科研:利用科研一体的形式,以“同研一节课”为有效载体,以微型课题研究为主要方法,深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落实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使100%的教师掌握课堂教学落实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操作方法,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风貌;使50%的教师成为课堂教学骨干,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同时培育特色学科。 4、建设学校文化:在课程实施和特色学校的全面建设中,结合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课题研究、学科渗透等途径,全方位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发展,以人文关怀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共建和谐校园。
威海市统一路小学创办于1948年,原名“北京路小学”。1984年4月定名为“威海市统一路小学”。她坐落于市中心地带,毗邻繁华的商业街,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因教学严谨、质量过硬而著称的学校。 现今,学校有30个教学班,拥有一流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占地面积达10599平方米,建筑面积7255平方米,拥有网络控制中心、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劳技室、舞蹈室、实验室、阅览室、电教中心等专用教室,校园达到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是一所教学规模较大、教学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学校,呈现出催人奋进的教育魅力;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有96名有爱心、有热情、有常识、有经验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0%,小学高级以上教师60余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教学能手4人;区级教学能手20余人,教师充满朝气,显现出开拓创新的教育活力;
威海市古寨小学创建于1992年,是五年制小学义务教育学校。古寨小学是一所发展中的年轻学校,也是环翠区规模最大的小学,占地面积18900平方米。现有2010名学生,105名教师,33个教学班。学校曾被命名为“国家级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国家级百项德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国家级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校”“全国红旗大队”“‘十五’期间中央教科所科研科研先进实验校”“省规范化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校本培训优秀实验基地”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多次与韩国学校进行友好交流,并与2007年6月6日与韩国文昌初等学校建立了姊妹联谊学校关系,签订了“教育协力协议书”。古寨小学秉承“每个孩子都是好的”教育理念,以“创办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一流学校”为学校目标,积极打造“阳光教育”特色,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和个性共存,基础和特长兼顾,培养师生人文素养,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阳光课堂”是“阳光教育”的重点工程,是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的基本体现。“阳光课堂”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长高“三厘米”,利用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打造高标准师资队伍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突出特点,“一天一碰头,一课一交流,一周一集中,一步一反思”的合作教学研讨模式已经成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径。2005年9月26日,我校作为环翠区唯一的一所学校通过了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的验收。 “阳光书苑”是我校“阳光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基础工程。目前共有三个图书室、阅览室,馆藏图书47020册,学生人均23册。书苑采用先进微机管理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依托读书节、小书虫俱乐部、主题读书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以单亲学生为主体的“阳光中队”是我校“阳光教育”特色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单亲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把来自不同班级的四十多名单亲学生组织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特殊中队——阳光中队。学校为他们专门安排班主任、辅导员,每年送上一份生日蛋糕,组织他们到刘公岛、海上公园、西霞口动物园等地参观旅游……,阳光中队给了单亲学生一个温暖的家。学校中的单亲现象已经得到了社会、学校广泛的重视,《中国少年报》、《大众日报》、《中国教育网》、《新浪网》、山东电视台、威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对我校的阳光中队进行了报道。 我们把近年来在阳光教育探索中取得的一点经验汇编成《火花1期》《火花2期》《教学感悟》《课堂频道》《真我风采1期》《骨干教师培训条例》共六本专辑,真实地记录了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做法。“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植根阳光理念,寻求长远发展,成为古寨小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