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庙后小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始建于1923年,时称“霞光小学”。校址位于中国北方头号大地主牟二黑子仓库的一处四合院内,乃爱国志士于洪起回家乡创办。建校以来,学校六迁校址,五易校名,不断发展。现校园占地面积50003平方米,建筑面积15246平方米。学校目前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86人,教职工56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均按现代化标准配置。是一所融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平安校园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以“责立蛇小,任当国家”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国家人才”为办学目标,践行着“植根责任,靓色实践,多元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着力从创建校园环境、依托学科教学、链接实践活动、整合学校资源入手,融责任教育于学校管理、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安全教育、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继烟台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探索与研究》结题之后,在“十二五”期间,已获准立项,正在开展研究的课题有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三项、市级课题两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达学校教师总数的80%以上,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山东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报》于2011年对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及使用情况做了报道。2012年,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校本教材》荣获山东省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18名教师执教过烟台市优质课。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烟台市“校本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规范化学校”、“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常规管理示范学校”、“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校园”。
祥发小学始建于2003年3月,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北端,北临大海,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将近一万平方米。崭新的教学楼成“E”字形排列,是目前芝罘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学校现有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在上级的关心和社会的大力扶持下,学校发展迅速,从最初的9个班、400余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32个教学班、近1600名学生。现有教职工77名,教师队伍呈现两个特色,一是年轻化,35岁以下的教师52人,占总人数的70 %;二是学历高,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42人,专科32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97.4%,年轻化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03年建校以来,祥发小学一直坚持文化立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用经典为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专家的科研论证,确定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的教育理念。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是文化的回归,更重要的是道德的重建。走进中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烟台市芝罘区新石路小学创建于1983年,坐落于芝罘区新石西路一号。学校共占地52058平方米,建筑面积4307平方米,校舍使用面积2121平方米。 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多人。近几年,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把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作为目标。每年都组织艺术节、体育节、劳动技能大赛等,为学生的才能展示搭建平台。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全区文艺汇演中学校多次获比赛一等奖。学生个人也多人次在全国和省市区组织的美术、书法大赛中获奖。 学校现有食堂和供学生午休的寝室各一处。从事食堂工作人员均有健康证,食堂进货渠道有保障,“三证”齐全。学校的保健和医疗设施按照国家二类标准配置,并配备了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表上课,定期对师生进行传染病、牙齿保健以及良好卫生习惯等健康教育讲座。每年为师生查体一次,并建立了师生健康档案。 学校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各一处,藏书7000多本,为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班级还设立了图书角。学校倡导“师生共同读书,创建书香校园”,目前,读书已成为每名师生的自觉行为。 2011年,学校又重新整修了多媒体教室,更换了新桌椅;给每个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老师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和谐高效的局面。
栖霞市杨础小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发城镇第二小学成立于一九九六年,原名埠后中心小学,原校址在海阳市埠后乡北埠后驻地。一九九六年八月,埠后乡党委政府决定迁建中心小学,共集资八十万元,征用地32、45亩,迁移到现址。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163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学校共有校舍84间,其中教学用房48间,行政用房12间,生活用房3间,仓库、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用房21间,全部为砖木结构,门窗齐全,水泥地面。学校设有宽大的运动场地,以及专用教室等。2006年,我校校校通建设全部开通。目前我校配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室一间。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长岛县第二实验小学建校于1994年9月,系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教育文化体育局直属小学。学校三面环山,两面靠海,环境幽雅。在这里,学生考察林鸟花草抬脚即可上山入林,了解海洋生物西可下渤海湾、东可踏黄海滩。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立足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学校办学原则: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学校的办学特色:让校园飘满书香;形成学校德育特色――自我教育;确立"优质教育"思想,丰富其内涵;让校园成为艺术的摇篮、科技的天堂。
栖霞市观里小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埠西头小学,原为观水二中,2012年夏天中学部撤并,成为现在的埠西头小学。观水二中成立于1969年占地72亩,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 这所学校有三条二百余米的南北向笔直的甬路,把生活用房、教学用房以及校办工厂、花园绿地等分割得井然有序;三条甬路的两侧,齐腰高的冬青密密排列,被修剪得美丽齐整,其中,每隔十米间以松柏,高出冬青,更多出一份美感;六排路灯,把夜晚的校园,照耀得一片辉煌。三百多间红瓦房舍,外墙被粉刷得绿檐白墙黄基,格调一致整齐,甚为美观。 学校配有物理、化学二座实验室,设备齐全,可供二个班的学生同时做实验。学校有二十亩实验基地,近几年主要插植2524号杨树苗,既给学校植树提供了苗木,又为学校增加了收入。另外还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音体美劳器材室等各室,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保障。建有篮球场3个,体操活动场1个,400米标准环形田径场1个,为师生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年度在校学生1157名,设有30个教学班,共有194名教职员工。教学人员大都45周岁以下,二三十岁的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中学一级教师的职称是这所学校教师职称的主流。 学校根据地方特点进行教学,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自编校本,安排课程教学。本地是苹果大镇,劳技教师顺应农时,带领学生走出校外,到实地学习果树的刻芽、拉枝、环剥、授粉、疏果、剪枝等管理工作,从中体会劳作的艰辛,树立努力读书的决心。劳技教师利用学校实验基地,带领学生插植杨苗:选枝、截芽、斜插、培土、浇水、划锄、打杈等,技术正确、苗全苗旺。 从1998年始, 由于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全区前茅,因此,学校连年获得区教育(体育)局等主管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