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是2008年9月1日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让每一个孩子更优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优质教育是学校的永恒追求。学校以“构建幸福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快乐成长”为办学宗旨,在“信心凝聚力量,努力就有希望”的办学精神引领下,在办学规模、校园文化、教学水平、课程建设、办学特色、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师生的幸福指数明显上升,全校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幸福和谐的办学局面。三年来,学校荣获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虹口区教育系统法制示范校、虹口区民防特色学校、虹口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1年4月学校入围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项目是2011-2013年上海市教委重点推动的学校发展项目。这也是全面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政府“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虹口区教育局党工委、教育局的领导下,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坚持“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三年来学校的发展令全校师生对创办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充满了激情与信心。
坐落在长江口黄浦江畔的淞兴路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50余年历史的老学校。几十年来,学校注重长效管理,从严治校,形成了以“业精、格高、扎实、求实”为特征的教风,以“勤奋、好学、乐学、朝气”为特征的学风。校园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十几年来坚持开展以“读好书、育新人”为宗旨的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健体,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市红读活动先进集体、连续两次向区召开读书活动现场会,并挂牌成为“上海市中小学书俱乐部分部”。学生在各级各类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中屡屡获奖,读书活动也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多年来创学习型家庭教育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并召开市级现场会,受到市区领导及家长的好评。 学校现有教职工34名,高级教师25名。拥有本科学历7名,本科在读12名,大专学历7名,中专学历8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近几年来,学校重视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管理思想上的理念层面建设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先导作用,并逐步形成了和谐、协调、民主的管理机制,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提高,在接受区督导检查中,多次评为优秀。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配合教育局解决了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我们撇开世俗的偏见,无私的接纳这些孩子,也让他们接受平等的教育。由于这些学生来自大江南北,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很成问题,面对困难全校教师同心协力,知难而上,使得这些民工子女在淞一小学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我们的第一批外来务工子女从淞一小学毕业,其中有许多成绩优良的学生被中学的特色班或是提高班录取,在反馈意见中,一致评价淞一的毕业生素质不错。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生源的锐减,校际间的互相竞争,学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今后的日子里,全体淞一人将克尽职守,不断开拓进取,让每个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幸福的阳光是我们淞一每位教师的心声。
创办于1961年的(公办)长阳路第五小学, 2005年4月融入杨浦教育集团,更名为杨浦小学分校,现有14个教学班,370名学生,是杨浦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杨浦区艺术特色学校”“杨浦区新优质学校”。多年来,在教育局的关心帮助下、在杨浦教育集团的带领辐射下,学校通过目标导向、制度建设、优化管理等途径逐步形成了“文明、好学、踏实、进取”的校风,“敬业、务实、博学、善教”的教风,勤奋、踏实、善思、好学的学风,教育质量不断攀升,办学成效日渐显现。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相继获得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民乐基地学校、上海市读书读报先进学校、区文明单位等殊荣。 学校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办学目标,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研组建设,关注骨干教师成长,力求通过集团引领、校本自培,打造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独特风格的优秀教师团队。学校目前已拥有一支勤于钻研、勇于实践的教师队伍,100%的教师具有本科、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0人,占全校教师数的50%,校级骨干教师5名。多名教师分获市、区“园丁奖”、德育先进个人、区小班名师荣誉称号。 学校致力于为每位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积五十年办学经验,形成了民乐特色。学生也在市、区比赛中屡屡获奖。校民乐队频频在市、区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2004年,杨浦区成立民乐研究室,我校光荣地成为首批成员之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和体育人才。 “桃李无语,下自成蹊”。杨浦小学分校全体教职员工决心在党政领导的带领下,与时俱进,奋发进取,以昂扬的精神,稳健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
兴塔小学一所公办学校,创办至今已一百多年,其前身是由本地潜庄村前清“贡生”曹汝康于1906年在兴塔寺创办的“蒙养学堂”。学校地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兴塔社区,现有21个教学班,近百名教职员工;占地面积28170m2,建筑面积11473m2。学校具有现代化的多网合一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完善的校园信息网络;拥有一流的塑胶运动场和体育设施;配备电脑房、体操房、图书室、实验室,建有音乐、美术、科技、自然等多个专用教室。 兴塔小学在学校党政班子正确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管理风格,“奉献、敬业、严谨、博学”的教风,“勤奋好学,活泼向上”的学风,“和谐、进取、高效、创新”的校风。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水平、教育管理名列区同类学校前茅。
民办阳浦小学在杨浦小学的基础上于2006年立校。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97名,专任教师80名。在8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74名,占93.6%;中学高级教师6名,占7.6%;小学高级教师40名,占50.6%。其中上海市特级校长1名,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人选4名,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人选1名。杨浦区教育系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名,杨浦区学科带头人2名,杨浦区骨干教师7名。学校获得了“全国希望工程校长培训基地”、“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培训基地”、“上海市平安校园”、“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巾帼文明岗”、“杨浦区文明单位”、“杨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信息技术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健康、聪明、懂事、可爱。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教学活动的接受,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的进行等,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活跃的思维,正确的判断,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民办阳浦小学是一所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师群体,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教学质量的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自2006年立校至今,我们以“大气 开放 精致 创新”为教育理念;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平等、尊重、服务”为办学宗旨;以“三精四园”为办学目标(即:用精细的学校管理,精致的课堂教学,精美的校园文化把学校办成温馨的家园、启智的学园、美丽的花园、成长的乐园);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办学特色(以小班教育为主体模式;以参与教学为基本策略;以探究学习为主攻方向;以信息技术为有效手段;以双语教学为新着力点)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努力做到素质教育科目化。学校立校虽然不长,但已经在不同的群体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在高位发展的基础上仍呈现螺旋上升的良好势态。学校和中国著名的教育培训机构优学教育合作,一起为杨浦区重点初中输送优秀生源。学校获得了“全国希望工程校长培训基地”、“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培训基地”、“上海市平安校园”、“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巾帼文明岗”、“杨浦区文明单位”、“杨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信息技术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的教师发展目标是:可敬、可信、可亲、可学。我们以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为主要抓手;以课堂教学实践为重要载体;以各类专业化的校本培训为有效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使教师在教学业务和教育思想方面不断成长,已形成了一个重科研、勇创新、勤实践、善反思、共合作的教师群体。
学校占地面积55.2亩,建筑面积13196M2。2005年、2006年中小两部分别对校舍进行了全面改造,建造了室内体育馆和设施齐全的食堂,修建了塑胶跑道运动场,开辟了体育活动软区,优化了绿化环境。教学现代化程度更得到充分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专用教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的设施,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各班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现有班级40个,在校学生1625人,教职工184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35岁以下为38人,36~50岁为59人,51岁以上为8人;研究生为1人,本科为51人,大专为46人,中专为7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81人。近十年来,学校以“一切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为办学理念,研究和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了从策划、实施到评价和改进的管理体系;实施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培养工程和班主任职级制评聘管理;完善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和教师聘任机制,有效实施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建立了纵向衔接、横向互动的教育网络;以教育科研为抓手,通过校本教研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作为区重点课题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验研究》,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为区学校有效管理提供了借鉴经验。目前,学校继续以“有效管理”课题为统领,加强教育教学反思,积极纠错改进,深入推进有效教学行动计划的研究和践行。
万航渡路小学地处上海市的中心城区。有25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82名教职工。有着漂亮的教学大楼,现代化的设施和场地。校园环境优美,学生活动丰富,教育质量上乘。 学校是上海市小学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电化教学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小学校长培训实习基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学校。 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以才为旨,以德为先,以真为训,以新为导,以活为道。 办学特色是:科研兴校;校训是:求真;校风是:文明、活泼、向上;学风是:主动、认真、灵活;教风是:热情、严谨、创新;教育主题是:学会参与,走向未来;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新人。 学校于1990年起就进行“等级分制”改革,在全国一定范围产生了积极影响。 1992年起进行的“学会参与”课题研究,被列为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获上海市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已发展成为小学素质教育新模式。2001年起学校进行“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的实践和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已被列为上海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而且已取得了可喜成效。 学校一直研究并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改革实践的互动”。以教育改革实践为载体,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前提,促进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尤其是在“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的互动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校长张雪龙,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首批一级一等校长。兼任全国实验学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培训实践基地指导校长,静安区教育学会副会长,静安区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至今,已有20万字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他主编的《学会参与研究》一书,撰写了《学会参与走向未来》专著。
上海市虹口区广灵路小学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成员学校、上海市航模协会团体委员、虹口区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经过多年积淀,学校形成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和劳技教育的传统特色,双语教学、数学教学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学校曾获得“全国、市、区勤工俭学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少先队雏鹰大队”、“虹口区文明单位”、“虹口区三八红旗集体”、“虹口区教育系统特色党组织”、“虹口区科技特色学校”、“虹口区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虹口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虹口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虹口区两纲教育先进集体”、“虹口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编写并出版了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拓展型课程教材《桥梁万花筒》和凝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心血与智慧的专著《让每个教师走向成功》、《小学双语教学中的语言设计》。 学校拥有一支“身正、学高、业精”的教师队伍,校长被列入“上海市名校长工程”培养对象,三名教师被评为虹口区骨干教师。学校培养出的高素质、高质量学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享有较高的办学知名度。
九亭小学前身为启明小学,1978年随九亭独立建镇而成立九亭中心小学,1998年完成了村校撤并,2001年改称九亭小学。2007年9月实行一校两区,2010年7月由于规模扩大而独立建制,北部校区仍称为九亭小学,南部校区改名为九亭第二小学。九亭小学地处松江区九亭镇的中心偏北,靠近沪松公路,周围都是老居民区,出租房居多,家长与学生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如今全镇居住人口已达30万之多,社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正在迅速地提高。九亭第三小学于2012年9月正式启用,九亭第四小学也在建造中。这样,九亭小学随着学区的调整与划分,办学存在着不确定因素,随着教师的两次分流,成熟度明显下降;学生中随迁子女比例快速上升,已达75%以上,而且生源,复杂化,不稳定性,诸多的因素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师生精神风貌和校容校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校扎扎实实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逐年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松江区文明单位,松江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松江区素质教育实验校。 学校坐落在九亭镇九杜路100号,占地面积17013平方米,建筑面积9726平方米。学校建设规模30班,现有31个教学班,1384名学生。学校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基本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经2012年3月“校安工程”改造后,校园环境更加美观,书香芬芳更加香醇,人文气息更加浓厚,有着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97名,其中专任教师94名,职工2名,辅系列1名。退休教师6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2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8.30%;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6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3.40%;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5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0.82%;中共党员26人,占教师总数26.80%;区学科名师1名,区教坛新秀9名,镇学科名师2名,镇学科带头人4名,镇教坛新秀6名。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以稳定保改革,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完整,科学合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教职工凝聚力强,人际关系融洽,形成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校园氛围。 学校加强整体规划,注重策略研究、聚焦重点突破,追求综合提高。以促进师生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推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书画教育在几任校长十几年的坚持不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被评为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在本镇乃至全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0年初学校利用九亭社会资源,开发校本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色课程,两年中该项目先后举办两次区级展示活动,市《少年日报》进行两次报道,松江电视台进行专访,先后评为镇暑期优秀活动项目和区德育优秀项目,取得了积极的教育和社会效应,深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外冈小学创建于1911年,2011年刚刚度过了百年华诞。目前学校共有24个教学班,1027名学生;在编教职工61名,其中专任教师51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1人获硕士学位,48人获本科学历,3人获大专学历,1人硕士在读,学历达标100%。 近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外冈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实施“刚性管理,柔性服务、和谐激励”的办学策略,倡导“为五彩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 在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同时,因校制宜,继续扎实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并以校本课程的建设为切入口,形成了特色课程。如今,灯彩和茶艺已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在“办好外冈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激励下,全体教职员工共创学校事业,共谋学校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探索,学校近年来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