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一中心创建于1982。形成了“崇尚科学,宏扬人文,发展个性”的校园文化,树立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风格。学陶、制陶、研陶,教学做合一的体验性学习的深入实践,使其成为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有特色的窗口学校。 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位于宝山八村11号,始建于1982年,占地约19亩,现有26个教学班,977名学生,教职工90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65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校级骨干教师22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宗旨,开展了一切为了师生智慧和人格的生成为理念的“生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曾先后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区德育标兵校等荣誉称号,是宝山区一所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有特色的窗口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华师大普教研究基地,上海市师资自培基地,上海市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学校。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200米塑胶跑道环绕着碧绿的草坪令人赏心悦目,有着电脑房、实验室、琴房、电化室、室内体育馆、电视演播厅等教学辅助设施,另有“雏鹰广场”、“红星广场”、“清华路”、“复旦路”等清新幽雅的校园环境。一幢现代化的综合大楼配置有一间电脑主控室和三间计算机房;2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舞蹈房;富有童趣、各具特色的美术和音乐教室;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可容纳200人次的多媒体开课教室以及简洁高雅、设施一流的报告厅。
蓬莱路第二小学创办于1906年,是坐落在蓬莱路上具有百年历史的一所老校。 学校坚持十九年研究小学生的个性教育,致力于学生的性格培养,深化儿童差异性的探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 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党政工团齐心协力以及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共同努力,使我校屡获殊荣:连续十六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支部被评为区“创先一级”党支部,学校多次获得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区教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平安校园先进集体,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黄浦区科技特色学校,黄浦区档案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目前,我们蓬二小的办学宗旨是:继续致力于儿童的个性健康发展,让每位儿童学会负责、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办学目标是: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打造品牌。在领悟“经典黄浦,精品教育”的精神实质后,我们把精、特、优,细化为蓬二小办学的核心理念。精:精品管理、精心育人、精致教学、精良师资;优:优美的环境、优秀的团队、优雅的文化、优良的声誉,以及形体优美、气质优雅、品格优秀、业绩优良。在对学校情况充分分析,对现代教育要求充分理解,以及深入思考后,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创新管理,为儿童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运用分阶段,抓重点的策略不断推进学校向高一层次发展,确保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办学过程中的落实。
2007年9月,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正式创办。中部大宁国际社区的崛起,是闸北区域十一五规划的亮点。大宁国际小学的创办,将是亮点中璀璨的明珠。 学校是公办学校,现有教学班4个,其中一年级开设境外班,学生80人。学校现在编教师为2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及以上的教师比率为78.3%,教师学历硕士学历比率为5%,本科学历为73.9%,学校现任校长是上海市名教师培养工程首批学员、闸北区十大杰出青年、闸北区优秀校长、区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徐晓唯。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学校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学校拥有标准的250米塑胶跑道,功能现代的室内运动馆等良好的学生娱乐休闲场所。学校还拥有机器人教室、网络教室、图书阅览中心、陶艺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和科学教室等,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还开设书吧、棋吧、DIY等多种学生自主学习休闲的设施。 作为一所新办的国际小学,学校倡导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出国际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办学定位,力争办成一所高效能、轻负担、凸显国际元素的现代型学校。 学校实行校长室领导下的“一室、两中心、三处”的管理机制,全面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开设七大课程领域,并丰富拓展型课程,加大类国际课程、社会专业合作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通过大小课时改革、菜单式选择性课程、导师制个别学生辅导、混龄教育等多项创新举措,丰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学校希望通过五年的国际小学的学习经历,学生能成长为有爱心、有个性、会学习、会生活、会交往的符合未来国际需求的合格小公民。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于1928年10月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校名为北区小学。1957年学校改称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该校占地866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2个,学生1248名,教职工98人。 近年来,学校经过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两幢主体大楼焕然一新:春华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秋实楼庄重严谨,“主动、勤奋、团结、向上”八字校风镶嵌其上,透溢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学校建有大队部、心理咨询室、唱游室、美术室、自然常识实验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与多媒体展示厅,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几十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严谨、扎实的教风,办学水平不断提高。90年代起,学校进行了小学“自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自主教育”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二等奖、上海市第四届普教系统科研成果三等奖、闸北区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教育整体改革推动了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连续七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闸北区“双高普九”成果显著单位、闸北区办学先进单位、闸北区先进党组织、闸北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在市区享有较高声誉。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项目,该校学生曾多次获得新加坡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第一名、个人特等奖,少儿京剧演唱参加全国学生汇演,获得优秀奖。此外,学生在科技、书画、体育与学校竞赛中分别获得区、市、全国比赛等第奖。学校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发展,整体管理与师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目前,学校已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在创办“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办学宗旨的指导下,以“尊重童心,促进发展”为核心思想,不断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学校大力推进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探究型课程建设等试验,努力转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走向教育的现代化。学校大力弘扬“以德为首、以人为本、通力合作、推陈出新”的学校主流主化,整体提升学生素质与办学水平。为把一中心小学办成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全国知名小学而奋斗。
徐汇区爱菊小学--一所幽雅精致、充满艺术气息与生机活力的民办学校。 学校坐落于徐汇区安福路247号,是由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前全国政协委员刘浩清先生及其夫人孔爱菊女士投资创办。学校于1993年9月成立,2007年4月,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名誉董事长刘浩清先生的鼎力资助下,正式转制为民办小学。学校董事长为俞平尔女士,副董事长为王以权先生,校长为方继东女士。 学校占地面积约为500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8909平方米。校园整体环境雅致,文化艺术气息浓郁。拥有琴房、书画室、围棋室、舞蹈房、乐队排练厅、机器人活动室、电脑房、实验室、图书室等设施齐全的专用教室,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艺术特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也成为了学生发展个性、发挥潜能的舞台。 目前,学校共有35个教学班,1109名学生,其中有11个境外班,主要招收华裔华侨和港澳台学生,另有4个法籍班,招收法籍学生,境外生占总人数的16%。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素质教育带动‘特色"、‘特长"的发展,以艺术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知心知情的德育,严谨有效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科艺双优,人文见长、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毕业生。使学校成为"全区一流、全市领先、全国知名、与国际接轨"的品牌特色小学。 在此基础上,学校努力打造"爱知博艺,菊雅竞芳"的校园精神,它诠释了我们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文化内涵,即"热爱知识、夯实基础;通晓艺科,增长才干;优雅举止、高雅情趣;合作自信、雏菊芬芳"。 近三年来,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收获累累。其中国际级奖项29个,全国级奖项143个,市级奖项916个,区级奖项1068个。学校是全国"双有"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少先队雏鹰大队、上海市华侨捐赠管理先进单位。曾被评为:徐汇区文明单位、徐汇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 学校对教师发展的目标为:人文素养、育德能力,和专业发展的"三位一体"。 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员工85人,其中87%的教师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占8%,小学高级教师占58%。学校贯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一支关爱学生、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具有"厚德、博习、严谨、创新"的教风。学校区骨干教师人数居区前列,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自然常识、品社等学科。曾有多位教师获市、区园丁奖、区骏马奖、区耕耘奖、区育人奖及其他奖项。 2011年,学校被评为徐汇区首批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 学校学制五年(和公立学校相同),课程设置严格按照上海市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另外还增设艺术专业、辅导等课程,境外班增设了由外籍教师任教的英语课程(11节/周)。 在教学方面,学校一直将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科研作为主要抓手,摸索出了与时代发展、学校发展及教师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曾获区教学流程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以教研组建设及校本培训为载体,学习、实践"二期"课改精神,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完善教师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上力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快速认知,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立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内有着良好的学习风气、教研氛围。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信息等教研组都被评到过区优秀教研组和文明组室,语文大组被评为区巾帼文明岗、区语文示范性教研组。 "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在完成小学阶段各科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学校根据小学生的爱好和原有基础,开设相应的艺术专业辅导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技能,发展艺术才华,逐步形成各自的艺术特长。以艺术引领文化学习,学生学有快乐,学有自信,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学校的艺术课程有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等西乐;古筝、二胡、琵琶、柳琴、扬琴、笛子等民乐;国画、书法、西画、舞蹈等。课程的教学则聘请国内外、资深的专家、教授、讲师及专业艺术团体的优秀演奏员担任。 学校的"爱韵弦乐团"、"金画笔书画团"、"太阳花舞蹈团、"畅想合唱团"、"小云雀民乐团"、"银号铜管乐团"、"雅弈围棋社"、"创智科技社团"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演出中屡获殊荣。学校还被评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品牌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对外交流和互访活动不断开展。目前,学校已和英国杜伦郡弗罗斯特里学校、香港陆庆涛小学、香港冯晴纪念小学、台北市中山小学以及美国、泰国等国家地区7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定期开展师生互访,学习交流活动。
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小学,是上海市和杨浦区的一所素质教育实验校,也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双语实验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是一所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师群体、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谐的人文环境、一流的办学质量的示范性、实验性学校。 杨浦小学有一支优秀的干部教师队伍,他们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精湛的业务技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为事业奉献的精神。多年来,杨浦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中,创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办学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赢得了更高的社会声誉。 在改革、发展、创新的时代进程中,杨浦小学全体教职工本着"以崇高的师德立身、以精湛的业务立足、以真诚的服务立信",努力实现"精细化的学校管理"、"精致的课堂教学"、"精美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现代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杨浦小学全体教职工将以自强不息的民主精神自勉自励,开拓进取。
上海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创办于1905年。学校占地42亩,建筑面积2364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意盎然,教学设施齐全,拥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坪足球场,1600平方米的乒乓馆,800平方米的室内篮球训练馆,300平方米的学生种植园等。目前,学校(含西校区)有74个教学班,3600名学生。教职工209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6%。 学校自1999年起同时加入由华师大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及国家推行的二期课改试验,近年来又作为"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验学校自主摸索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在传承百年明强文化的同时,以"审美超越"为核心理念,以"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为校训,以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逐步确立了"智慧管理、七彩童年、幸福教师、和美课堂"四项核心改革工程,使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存状态发生了质的转变。 学校连年被评定为闵行区办学水平A等一级(最高等级),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雏鹰大队"、"全国红旗中队"、"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红读先进集体"、"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愚一小学具有六十七年的办学历史。几经搬迁后现坐落于宣化路222号,学校分总部和分部,校园占地16亩,校舍9062平方米,大楼设计新颖别致、引人注目。 整个教学大楼外形方圆结合,错落有致,显得生动活泼,温馨舒适。大楼内部,走道宽敞,教室明亮,共有34个规范化的教室,还有电脑房、多媒体、语音室、舞蹈房、美术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等许多设施一流的专用教室。 学校图书馆藏书3万7千余册,教学设备齐全,新建的校园网、体育馆和篮球运动场,不断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推崇“在合作的氛围中自主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中幸福成长,在和谐的校园中全面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促进教师、学生实现“优秀+特长”的发展目标。
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简称打一小学)是上海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曾入选中国图片社编《中国名校》文献档案和上海市十大名牌小学,是华师大教育实验基地,是杨浦区“名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学校”。学校被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列为全国素质教育定点考察学校,被香港新华社列为香港校长内地考察联系学校。打一小学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示范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三学先进集体、上海市花园学校,中国创造教育学会实验基地,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校。学校目前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1000多名,教师中80%以上具有本科学历,90%教师已修完研究生课程,是全市小学教师平均学历最高的学校。教师中60%获得过市、区和全国的各种奖项,50%以上参与国家、市、区级等教育课题的研究。学校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10名,特级教师1名。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学校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努力做到注重学生道德、知识、技能、心理的和谐发展。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学校逐步探索出体现人文思想,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学校文化和主题周系列。近几年,又在校内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十多个综合课活动课程系列。办学理念1、学生:人本教育: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创造条件,培养兴趣。2、教师:人文管理:崇尚知识,崇尚理性,崇尚情感,崇尚奉献。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是上海唯一的一所从事3—18岁十五年一贯制教育研究的学校,以创新型、实验性、国际化为办学目标。如果把建青实验学校“三段一体”的办学体制比喻为“一条龙”,小学部是学校的龙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学部参加了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延伸了幼儿部学前教育的成果,致力于课程教材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学部的课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需要研究的方向。 学校的历任校长坚持“不加选择就近入学”的招生制度;以教科研为先导,推动课改,将课改中的难题转化为课题;不断探索并形成了体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维度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自主、合作、研究”的教学方式;着力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采取“加强德育、扬长避短、削枝强干、重组整合、纵连横道”的方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考学校德育工作,做到“有机、有意、有情”,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反思性教学入手,逐步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尝试——提升——优化——艺术”的发展。 依*“三段一体”办学体制的优势,学校率先在上海进行“低幼英语教学实验”,我们将英语教学做为建青小学部的品牌学科,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在听听说说中模仿英语,在唱唱跳跳中游戏英语,在讲讲演演中运用英语,在读读写写中掌握英语”为特色的建青英语。 在学科教学中,始终注重拓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我们采取了“引进”与“自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除了《快乐儿童英语》、牛津英语课后练习等。还有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体育学科的《手球》,美术学科的《剪纸》,科技学科的《航模》,艺术学科的《火花》。目前,正着手编写《小学英语阅读校本教材》来补充牛津英语阅读量的不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