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泰实验学校前身为宝山区杨泰小学,创办于1998年9月,2010年7月学校开始实行九年一贯制,更名为上海市杨泰实验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36011平方米。截止2012年9月,教学班达46个(其中小学一~五年级30个班,六年级6个班,七年级6个班,八年级4个班),学生1900余名。学校按中学标准配置了化学、物理、生物、科学实验教室;拥有图书馆、阅览室、报告厅、多功能厅、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等专用教室;学校体育场地资源丰富,具有一个能容纳600人的室内体育馆、三个乒乓专业训练馆、一个网球场,两个排球场、两个篮球场和300米塑胶环形操场。学校硬件设施一流,校园环境优美,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应关注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成为师生眷恋、成长的地方! 办学理念:尊重生命,实现"三本",促进发展 充分关注师生的生命个体,顺应师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实际,挖掘学校特有的国球--乒乓教育资源,确立以"金球"精神(爱国、团结、实干、坚韧、创新)为核心思想,实践"金球"教育,核心体现"三本":"生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适合他的教育;"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适合他的环境;"校本"--以学校为本,实践"金球"教育,形成"金球"文化。 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德行规范、基础扎实、个性发展、创新求精的"金球"品质,能够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践教育,培养教师成为学生的表率,修炼教师的素养,让教师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从而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通过实践教育,让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办学宗旨: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每个教师的持续发展服务。 办学口号:让每一位杨泰人都精神起来,让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海市新晖中学创办于1961年,是一所融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心理调适为一体的新型寄宿制学校,属九年义务教育,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学校招收的学生属于学校教育难、家庭教育难;学校无法管、家庭无力管的学生,是义务教育中一群需要特别关心的教育对象。这些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低下,心理行为偏差,并沾有不良行为,有的已经达到了违法或轻微犯罪的程度。在教育过程中,一般把他们分为工读生、工读预备生、立卡帮教生、家教托管生等几类。学校以一校五部为办学模式,下设工读部、托管部、职教部、心理咨询部、校外工作部五个职能部门,从挽救、教育、转化的立场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特殊学生群体进行教育矫治、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校秉承着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发展的办学宗旨,遵循成功教育的理念,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以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科学有趣的课堂教学,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他们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合格的毕业生。
民立中学创办于1903年,为静安区重点中学,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少先队全国雏鹰大队,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游泳)先进单位,市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立中学建校百年,曾是上海著名的私立中学,教学上以文科好,尤其以英文见长.校内有闭路电视台、多媒体教室、电脑房、多功能音乐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民立人将努力遵循“勤学笃行”的校训,以“博雅教育”办学思想为指引,以“具有鲜明人文教育特色”为办学方向,以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成立于2009年,是由上海戏剧学院和静安区人民政府合办的一所艺术特色高级中学。学校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的高中文化知识,又有一定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基础技能的学生。她既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也为全国综合类大学输送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原上海市培进中学)是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合作创办的上海唯一一所艺术特色高级中学。上海戏剧学院是全国著名并具有60年历史的艺术大学,是国家教委认定的可自主制定录取分数线的高等艺术学府。学校依托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的教育资源、文化氛围和高级中学的管理模式,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的高中文化知识,又有一定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基础技能的学生,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输送高素质的艺术特长学生,也为全国综合类大学输送有专业基础的学生。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使用原上海市培进高级中学校舍场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具有公立转制性质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和指导下,实施高中学历教育。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上海戏剧学院将指派一位专业人员出任学校副校长,参与学校整体办学规划、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尤其是加强对艺术特色教育的管理。戏剧艺术特色高中班的课程设置,按照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要求,完成国家规定的全部文化基础性课程,在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2004年开设“戏剧影视表演基础、戏剧影视文学基础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基础”三个艺术专业课程。上海戏剧学院负责组织有关专家、教授,为艺术特色班单独制订和编写“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各门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包括设计各种教学课件、音像资料。为了能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在静安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组织“师德好、业务精、水平高”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上海戏剧学院聘请具有教师资格,业务精良、师德良好的专业教师,分别担任各门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三年后,学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上海戏剧学院将会给予优先录取。 学校于2004年秋季开始首届招生。根据市教委和本区2004年的中等学校招生方案,今年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以后视具体情况再拓展招生范围。为了保证完成全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今年一共招收9个班。其中,市西联招班2个班;普通班4个班;戏剧影视艺术特色班3个班。戏剧艺术特色班的具体招生办法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戏剧影视艺术特色班招生简章”。 上海市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地处中心区域,具有区位优势,交通也十分便利,校园内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硬件设施齐全,师资雄厚,基础教育扎实,是有志于将来报考高等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理想基地。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地处杨浦区东北角长白地区,创办于1963年,前身为延吉初级中学,2010年9月,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达到35亩,总建筑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是杨浦区目前施设一流的公办学校之一。 学校坚持“关心从这里开始”的办学理念,重视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育人”的教风和“爱学、会学、博学”的学风,近几年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杨浦区团建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杨浦区创建学习型城区先进集体、杨浦区第九届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A类财务会计信用单位、上海市“智力助残”优秀集体、杨浦区“五四特色团组织”、 杨浦区教育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杨浦教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合唱比赛铜奖、上海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杨浦区师德建设优秀项目奖、杨浦区“巾帼文明岗”,英语教研组获杨浦区优秀青年集体、杨浦区优秀志愿者集体,预备年级组荣获杨浦区文明班组等奖项。 学校以聚焦课堂为核心,积极探索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民防教育、防震减灾以及体育射击已基本形成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也大力加强三门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建设,即机器人项目、头脑OM、防震减灾等,以科技特色课程建设为主,科技特色社团活动为辅,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师生,整合“五校联盟”的科技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特色学校。为杨浦教育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作贡献。为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学校也充分挖掘内部教学资源,自主拓展了二十多项兴趣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手工劳技类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有效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抓实学生的行为习惯,从预备年级入手,细化学生各项行为规范的管理,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在学生能积极参与的主题活动中渗透德育,在与英模的互动中感受平凡中的不平凡,从身边小事入手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努力提高学校师生整体素质。 我们的目标——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愿望;满足每一位家长的期待心愿。
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是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级中学,位于青浦城区,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校园各类教学、生活设施齐全,环境幽静,绿树成荫,四季花香,是一所花园学校。学校现有24个班级,约1200名学生, 126名教职员工。 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气概和智慧,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做实教育教学基础,做强干部教师队伍。以“三信教育”为抓手,在全校营造“我能够行、我可以行、我必须行”的人气,凝聚师生人心,密切家校关系。在确保基础质量上下功夫,以美术教学为突破口,逐步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德育工作等方面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特色,用实绩让学生家长放心,让青浦人民满意。 努力使学校成为一所校风务实、教风扎实、学风踏实,质量有保障、办学有特色,奋发向上的普通高级中学。(简称“三实二有”) “三信”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三者组成一个整体,其中信任是基础,信心是内核,信念是灵魂。“三信”教育旨在以信心(我能够行)、信任(我可以行)、信念(我必须行)为三维,构筑全体师生特色发展的空间。
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是按照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建设一流教育园区战略部署而组建的、是华东师大一附中引领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二十个,学生近七百人。近年来,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有思想、有经验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长期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努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目前,学校拥有高级教师 13人,占全校教师的17%,中级教师57人,占全校除高级教师外的84%以上,全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100% ,其中博士一人,硕士5人。 学校前身为上海市飞虹中学,是“分层递进”教育实践探索的始发校。 2006年1月,原延风中学并入。长期以来,无论是“分层递进”教学品牌,还是“小手牵大手”德育特色,都在市、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学校在这两个品牌项目基础上,着力探究“分层递进”学校文化的建设,针对差异教学的特征和规律,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新路子,使学生在多元智能各方面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马桥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为教会学校,迄今有100多年历史。1952年,马桥中学转为公立学校.马桥中学现有占地面积24065平方,建筑面积9778平方,共有22个教育班,近1200名师生。在编教职工116名(其中内退11名),专任教师83名,中学高级教师9名,中学一级教师49名,县级骨干教师6名,县学科中心组成员3名。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职业道德。经过“九五”“十五”师训,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均有普遍提高。通过前一轮发展规划的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师生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高。学校以县级重点课题《提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为总课题,进行探索研究,中青年教师参与面已达到80%,科研兴校的共识已形成。百年老校有较强的文化积淀,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教育理念,以“两翼一体”为办学目标。即以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科技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近年来,在“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学校被评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崇明县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空模特色学校,并连续两年评为县文明单位
上海市梅陇第二中学创办于1979年,占地6049平方米,建筑面积累5458平方米,现有教学大楼一幢,标准教室26个,另设有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物理室、化学室、生物实验室、劳技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待教学辅助楼完工,将增设音乐、美术、史地、多媒体专用教室、舞蹈房等室。 全校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数1000余名,教职工场82名,其中高级教师4名,中级教师 名,市、区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教师20名。
上海市石化第四中学,座落于杭州湾畔,上海浦南,金山石化城区中心,占地面积9313m2,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初级中学,创建于1990年,历任校长有殷志良、李晓等同志,现任校长陈少国(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创造教育贡献奖)。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008名,教职工94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2.9%,大学本科学历占76.2%,学校拥有一支教学严谨、敬业爱岗、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 本着"面向21世纪,成功教育,一个学生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2002学年和2001学年初中毕业合格率均100%,优秀率居全区第一,区重点高中录取率88%。四中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识,创造培植了一流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是区文明单位,区四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曾连续被评为区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学校被命名为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学习型家庭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基地,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雏鹰大队,学校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上海市石化第四中学以"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为校训,作出了"办成一流品牌教育窗口的学校,让金山区人民满意,让金山区家长放心,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庄严承诺,四中全体教工以满腔热忱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书写四中教育的新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