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路小学前身为私立金业学堂,创办于1906年。1920年改为金业乙种商业学校,1924年改为金业初级商业学校,1930年迁入境内,1943年改为私立金业中小学,1954年金业小学与中学脱钩,1956年1月政府接管,改为新成区凤阳路第四小学。同年九月,北京西路第七小学并入。北京西路第七小学前身为私立孟贤小学,创办于1946年。1947年联珠民办小学并入。1958年新成区凤阳路第三小学(原建承小学)与凤阳路第四小学合并为凤阳路第三小学,后随市区规划,该校为静安区凤阳路小学。1994年北京西路第二小学一部分并入凤阳路小学。1997年大田路第一小学并入。1999年南京西路第一小学并入,现正在向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转制。
学校创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十一亩,其中有两幢教学大楼,目前有多媒体教室、舞蹈房、音乐室、唱游室、电脑房、美术教室、实验室等8个专用教室,教育教学设施日趋齐备。闸北区景凤路小学创办于1994年,占地面积11亩,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阴,有教学楼和实验楼两幢楼房。学校教育设施齐全,有足球场、篮球场、400米跑道,有电脑房、媒体制作室、多功能室、心理咨询室、自然实验室、唱游室、舞蹈房、图书室、美术室、乒乓室、劳技室等专用教室11间。学校是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曾获区“凝聚力工程”先进党组织;区红旗团支部、学区“十佳”青年群体等殊荣;学校市区园丁奖获得者6人,区“三八”红旗手标兵2人,新长征突击手3人,区先进工作者数余人。学校被评为学区的“学习型组织争创单位”,获闸北区“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奖”、上海市越野定向运动团体第一名等。团组织被评为区红旗团支部,校科研小组被评为闸北区“学习型班组”,学校被评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教师和学生个人也在市、区各类科技、艺术、体育等竞赛项目中屡获佳绩。如上海市茶艺表演一等奖,上海市“定向越野”竞赛女子团体一等奖,闸北区少儿独唱比赛一等奖,闸北区少儿合唱比赛二等奖,市羽毛球比赛等第奖等等。学校以创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为目标,营建励志、向上的人文氛围。学校以“六会”(会健身、会自护、会学习、会交友、会感恩、会承担)为目标,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定向运动、茶艺、书法、绘画、舞蹈、课本剧、腰鼓、工艺、英语交际、电脑制作都是学校传统的特色项目,在全国、市、区各种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男孩节、女孩节、游戏节、运动节、科技节、艺术节、智慧节、置换节等主题文化节活动,近年来又结合时事,推出了奥运节、世博节。面对每月不同主题的文化节,学生们尽情享受,乐在其中。景凤教师恪守严谨、务实、民主、创新的教风,崇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长期以来一贯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自主、自励、快乐、向上”的学风建设。学校在办学中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天早上安排半小时的健身活动。每学期还举办“游戏健身月”或“体育节”,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耐挫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一、校情分析 共康小学的前身是一所叫康家宅小学的村办校,属宝山区庙行镇教委领导。1995年底更名为共康小学,1996年迁入长临路共康四村98号新校舍,1998年划归闸北区教育局。(一)办学成绩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科技、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参加市、区各级各类比赛得到近百个奖项。2005年获得中国上海第十八届头脑OM第一名,2008年又获得第二十二届头脑OM 二等奖;跳绳是我校体育特色项目,多次代表闸北区教育局在市级比赛中获得等第奖;根据学生生源的特殊性,我校连续多年实施“分年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它已初步成为学校的德育亮点工作。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 学校先后被授予“闸北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闸北区绿色学校”、“闸北区学习型组织”、“闸北区优秀家长学校”、“师德先进集体”、“闸北区红旗团支部”、“三星级和谐之家”、“闸北区行为规范合格校”、“闸北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等荣誉称号。教师个人获区级以上的奖项达70人次。2009年,区语文教学常规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二)学校现状 目前学校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建立了一支作风正、懂业务、求实效、具有凝聚力的领导干部集体,教师团队具有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学校面貌有了显著的改观,形成了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学校占地面积12100平方米(18.1亩),校舍面积5098平方米。由教学楼、办公楼组成,共有教室20间,7个专用教室。 现有在籍学生309名,教学班级13个,在编教职工38人(一位教师长期外借),教师34人,学历全部达标。校骨干教师3名。 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2011年暑期学校将进行校安工程的改造,学校的面貌会有显著变化。(三)存在困难:1、由于本地学生生源的减少,有63%外省市的学生,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大多数为初小水平,有的还是文盲,家庭教育能力低,经济条件和家庭学习环境差,学校在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2、几年来,学校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教师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60%的教师有能力上区级公开课,但是要使教师有进一步发展,提升校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如参加市级教学竞赛、申报总支教研主持人或区级学科骨干教师等还有很大差距。 二、办 学 目 标 按照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办学宗旨,继续开展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通过同课异构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卫生习惯的文明的上海小公民。经过三年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培养学生良好卫生和学习习惯有亮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社区满意的学校。三、 基本思路 关注学校发展,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遵循普及性、公平性、民主性、人文性的理念,逐步健全适合我校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关注教师发展,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目标引领下,依据“专家指引、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模式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鼓励教师参加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各类进修班、拓展性培训,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发展,以培养行为习惯为抓手,培养学生拥有文明的习惯和良好的教养,为适应城市文明生活打下基础,努力成为健康自信的少年。
万荣小学地处万荣小区内,毗邻闸北区彭浦镇政府。多年来,学校一直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在依托社区办学的同时,努力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积极的服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免费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积极的帮助。小区居民已习惯于每日清晨到我们的校园内打拳脚、跳健身舞、围着环形跑道跳舞……每年暑期,小区纳凉晚会都要在我校操场上隆重召开。学校还在非教学时间向社区免费开放教室、电脑房,为社区街道对监管员等队伍进行集中培训提供场地。2003年我们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专门为社区“四O五O”人员免费授电脑课,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此,《闸北报》作了专题报道。为积极贯彻落实“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活动,我校和镇政府、居委会一起经过深入调研、反复协商研究如何做好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工作,本着既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又确保教育工作秩序、既让居民满意又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目标,循序渐进做好开放工作,成立了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学校、明确工作目标和月例会小结协调制度;成立开放工作志愿者队伍,负责开放工作日常管理和安全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经居委、镇政府、学校共同研究制定了《万荣小学校园设施资源开放社区的管理制度》。规定学校校园设施资源开放时间为每日早上6:00~7:00(双休日为6:00~8:00);开放区域为校园操场;开放内容为健身活动。要求参加锻炼的居民要到居委会办理登记手续。学校将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居委等部门的协作下,一如既往把社区开放工作做好,为创建学习型社区作出学校应有的贡献
三泉路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创建于1994年9月,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校内设施设备齐全,现有15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50人,师资队伍稳定,小学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2%。 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探究型课程上,基本形成了以15个班级为点,以多个社团为载体,以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特色,并多次对外展示交流,深受好评。 学校曾荣获闸北区文明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区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信息技术工作先进单位、区图书工作A类学校等荣誉。我校创建于1994年9月,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有三幢教学大楼,内设:工艺室、实验室、劳技室、音乐室、舞蹈房、图书阅览室、美术室、情景教学室、心理咨询室、电脑房和一个能容纳160人就坐的多功能教室,并有水泥操场和小型足球场各一个,教育教学设施较为齐全。校内设有20个教学班,学生776名。教职员工68人,其中任课教师48人,内含青年教师41人,占教师比例的85%,持有大专学历25人,本科学历1人,共占教师比例的54%。目前,已有9人本科在读,占青年教师比例的23%,教师的学历达标和任职符合率均为100%。小学高级教师21人,占44%。 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以争创一流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本着“在改革中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的原则,已初步形成了“爱校、文明、团结、奋进”的校风。经过历任校长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多名教师在市、区范围进行公开课教学,受到好评。许多课题被列为市、区级重点课题,学校被评为区热心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区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上海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区办学先进单位。目前,学校已开设了足球、工艺、书法、棋方棋阵、计算机等32个兴趣小组,其中校级组15个,普及组17个,学生的参与率100%。其中的综合工艺活动项目已被认定为区兴趣特色活动项目。为了使学校的工艺制作项目更具生命力,更有吸引力,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地。学校请来了上海市高级工艺美术师朱立群、姚晓嫣两位专家,“艺术与设计”创造力开发教学法的推广者,到学校来搞试点培训活动,请他们培训我们的学生,同时带教两位青年教师,以此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育婴堂路小学创办于五十年代,坐落在共和新路703弄5号。学校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460平方米。校内建立了校园网,设有美术室、陶艺室、电脑房、电子阅览室、自然实验室、IT活动室、唱游室、劳技室、多媒体功能室等专用教室,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是一所拥有近半个世纪文化积淀的学校。学校以全面实施和推进二期课改为契机,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突破口,以教师教育理念的确立到教学行为的自主性转化为重点,以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掘为抓手,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必备的条件和全方位的服务。学校把培养 “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并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为目标,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关注教师内涵式和专业化的发展,通过学校自培、限期带教、风采展示、名师工程、课题研 究、校本课程开发等形式,激励教师自我提升、锻炼、充实、激励、发展和超越,造就了一支基础扎实、敬业爱生、开拓进取、和谐发展的教师队伍,其中大专学历的达83%,本科学历占17%。学校拥有6名学区特色教师,10名学校骨干教师, 并培养一大批有道德、会学习、敢实践、能创造的小学毕业生。学校曾先后获得区先进党支部、区文明单位、区家庭教育示范校、区优秀家长学校、区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是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基地。
上海市静安小学是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辅导实验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静安区科技特色校、区绿色学校及愉快教育试验基地。学校以“智慧学习、阳光生活、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温馨家园。学校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浓厚的学习兴趣,灵活的学习方法,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校发挥寄宿制“连续学习”的整体优势,注重学生的学习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心理健康、科技、英语为特色,围绕“智慧教学、灵性学习”拓展积累,分层提高,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领会、应用,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开设学科活动、修身健体、社会实践、思维创作四类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开设多个学生社团,丰富学生经历,提升道德修养。让学生成为朝气蓬勃、自信自强、个性鲜明的阳光少年。 学校寝室内配有卫生设备、空调;楼内有淋浴设备、二十四小时恒温的出水系统;教学楼拥有闭路电视、校园网等现代化工具;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及环形全塑胶跑道。学校着重营造温馨寝室、温馨教室,在这里,学生拥有张扬个性的空间,学习与创造同行,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学校还拥有一个由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及高职称的中、老年教师组成的教工群体;一个包括市区教育教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在内指导办学的顾问团。建校以来,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好评。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