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坐落于上海市西南的一个知名社区——万科城市花园内,是1996年由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兴办的一所九年制民办学校。学校目前有在校学生1200多名,来自上海市和其他省市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港澳台等17个国家和地区;并且针对国内国外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了A、B、C、D四种不同的课程班制。 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以其精致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灵活的办学机制,精良的师资与管理队伍,优质的教育服务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学校5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考取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及其他上海市、区及国际知名学校;成为了一所能为国内外学生提供多元优质教育服务的现代民办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全国“办学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上海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闵行区数字化实验校”、“闵行区行为规范示范校”、闵行区文明单位,并获得首届上海市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10万元奖励,上海市“依法办学”专项评估优良校。
马桥强恕学校的前身是由国民党元老钮永建先生于1899年创办的吴会书院,1900年更名为强恕学堂。百年老校曾数度更名,1994年,学校复名为马桥强恕中、小学,2002年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改为现名。学校位于闵行马桥镇,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16242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大型不锈钢雕塑独树一帜,与校舍、回廊、绿树鲜花和学生艺术作品和谐相衬,融合现代与人文气息;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完备,新配置的校园网、多媒体数字教室和具有标准400米跑道及3000座看台的体育场等,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优越条件。全校现有54个教学班,1984名学生。教师169名,小学及初中年级,其中中高级教师占84.4%。现有闵行区骨干教师14名。多年来,学校先后有2人获得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37人次获得区级以上各类先进称号。目前已经拥有了一支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先进教育理念、能主动发展的教师队伍。现任校长罗海华。作为通过上海市教委复审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兴校的突破口,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劳动习惯培养和实践与研究》、《农村中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等市级课题和"主体式小组讨论教学法"研究为抓手,坚持以"培养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能力,对每一个孩子一生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不断探索,逐步推进。通过几年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学校教育质量已持续稳定在全区前列,上学年度办学水平被区政府督导室评估为A级一等,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雏鹰大队、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闵行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见习基地,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闵行区体育特色学校。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是坐落于闵行区七宝镇1467弄静安新城内的一所公立制小学,前身为静安区一师附小分校。学校占地面积6250平方米,建筑面积6321平方米。学校目前拥有25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该校是一所以美育为特色的学校。学校为学生开设的特色课程,在学校的选修活动课程中,艺术类课程占了80%以上。 学校荣誉:2006年10月 闵行区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2006年10月 七宝实验小学荣获第三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团体三等奖;2006年10月 七宝实验小学荣获第三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团体组织三等奖;2006年11月 闵行区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校;2006年11月 闵行区数字化实验校;2006年12月 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06年12月 七宝实验小学在2006年创建"闵行区红十字工作合格学校"工作中验收合格;2006年12月 闵行区健康促进学校;2006年12月 七宝实验小学荣获2006"求知杯"上海市青少年车辆模型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2007年1月 七宝实验小学在2006闵行区青少年车辆模型竞赛--装甲车项目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07年4月 命名七宝实验小学为2005-2006年度闵行区文明单位;2007年5月 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版画特色教学基地;2007年6月 七宝实验小学荣获2007年上海市精武第十届中小幼学生武术比赛一等奖奖;2007年6月 七宝实验小学荣获2007年上海市精武第十届中小幼学生武术比赛优秀组织奖。
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学校建于1869年,至今已有138年的历史,由尤来甸女士创办,校名为尤来甸学校,校址在虹口区密勒路(今峨眉路)上。当时学校办学主要是吸引缺少关爱的中国外侨子女入学,开办后得到有关人士的注意和赞赏。 1889年改为汉壁礼蒙童养学堂,1891年又在蓬路(今塘沽路)上营造新校舍。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又在赫司克尔沙靶子路(今中州路、武进路附近)另建学校。1943年后蓬路的汉壁礼蒙童养学堂被日军占领,校名为蓬路小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原校名。1946年学校为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解放后改名为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至今。 2005年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学校整体搬迁至昆山路111号。
坐落于繁华中心城区的上海市爱国学校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创办于1901年,是“中国百所名校”之一;目前是静安中心城区唯一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定点考察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会员学校;上海市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排球特色学校;“唐氏”“叔蘋”两个著名奖项在静安区初中唯一同时设奖学校;上海市接收外国学生资格学校;区文明单位;区绿色学校;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市西联合体成员之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历达标,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合理,中、高级教师占 70 %以上,硕士学位或硕士课程进修结业者为8位。 传承百年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秉承教育先哲蔡元培“造成完全人格”的遗训,学校倡导“健康人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师理念转变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生自我展示让班级闪亮生命绿色;管理重心下移让师生品尝成功欢乐” 为特点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以“合作学习、关注差异”为重点的“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以“牵手互助、自主教育”为宏旨的德育系列教育,凸显九年一贯制学校人无我有的办学特色。
育鹰学校坐落于杨浦区五角场地区,是上海市第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拥有教学班26个,学生600余人,教职工92人,其中有区级各学科中心组成员10人、区级骨干教师1名,校级骨干教师7人、中高级教师54人。 育鹰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区、局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先进集体;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市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市“百万家庭网上行”指定培训点;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区篮球特色传统学校、区艺术教育特色(合唱)项目学校、区行为规范金座校、区体教结合先进集体、区五四红旗团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已形成了计算机、合唱和篮球田径等教学特色。作为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学生用机比例也高达1:4.7。学校还编写了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并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二年级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杨浦区青少年“育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已连续两届在我校成功举行,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区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近两年来,在全国、市、区举行的信息技术类竞赛中,我校师生共获奖100多项。学校篮球队、田径队的训练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考核。学校多次在区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初中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校篮球队荣获2008学年区中学生运动会初中组男子篮球第一名、2009上海市篮球锦标赛(女子)第四名、2009年度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可口可乐”杯中学生篮球比赛三等奖、2010年“新闻晨报佳得乐杯”上海市中学生暑假篮球联赛杨浦区中学生暑期篮球联赛男子初中组第二名等好成绩。学校一直重视学生艺术教育,合唱已成为教育局认定的特色项目。学校合唱队参加杨浦区历届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 ,均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上海市中小学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大赛中,也获得合唱一等奖的成绩。在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管理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育鹰人满怀信心,在此承诺: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为走出一条育鹰办学特色之路不断收获成功和喜悦。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小学创办于1989年,是一所五年制的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514平方米,建筑面积3531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风格别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逐年得到了改善。学校现有普通教室24个,唱游室、舞蹈房、美术室、电脑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常室等共计8间专用教室及完备的塑胶体育场地。这一切设施使人置身与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学校现有十一个教学班,38名教职员工,党员教师4名,其中青年教师占七成,富有朝气和活力。多年来,学校始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100%的青年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40%的教师已经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多名青年教师荣获区骏马奖、区新长征突击手、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致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个家长收获希望。学校始终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围绕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健康、活泼地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教育环境、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兴趣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结合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生在市、区的比赛中,佳迹频传。近年来,学校以良好的形象、显著的进步,赢得了家长、社会的赞扬和信任,目前学校已成为区文明单位,徐汇区绿化先进单位,徐汇区体育特色学校。目前,虹桥路小学正以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抓住机遇,刻苦奋进,以期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上海市黄浦区宁波路第三小学前身是上海丝绸业工会创办的私立钱江小学,成立于1926年,于1953年5月改名为现名,公立。学校占地1011平方米,建筑面积2782平方米.
威海路第三小学创建于1925年。“合乎民心,符合民意;充满睿智,充满活力”是我们威三小学前身民智公学得名的由来,而“开通明智,服务大众”则是当时学校的办学思想。八十三年来,虽然学校由私立变成了公办,虽然校名进行了更改,虽然校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虽然学校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开通明智,服务大众”的办学思想始终没有改变,而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历任校长为龚冰、吴棣华、徐赛英、黄华明,现任校长恽瑾、党支部书记赵蓓红。 近年来,学校传承“开通民智,服务大众”的办学传统,采取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学校发展运行策略,以“一心一意抓队伍,理直气壮抓质量,让学生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使学生具有终身受益的素质,努力把我校办成一所在上海市乃至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小学”为办学目标,以“基础实、能力强、身心健、特长显”为学生培养目标,以“教育理念新、业务能力强、队伍结构佳”为教师发展目标,在德育工作、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和体育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国际象棋等一项项试验在这里开花结果。 如今新一代威三人又开始了新的播种和耕耘。《现代城市小学生“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是2007年被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的唯一一项由小学承担的上海市重点课题。学校从健康饮食、医学常识、适应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正积极研究和探索生存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目前学校正积极开发《远离十大垃圾食品》、《健康饮食》等校本课程,在学校的主题组合活动、探究课、拓展课中予以实施;寻找自然常识、品社、体育等学科中的结合点予以整合研究;设计相关的学生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活动予以保障落实。“学会生存,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将成为我们“开通民智,服务大众”的又一次践行! 长期以来,该校以较高的教育质量而享誉社会,逾万校友,学有成就、事业有成、报效祖国。“开通民智,服务大众”是原学校的办学宗旨。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根据原国家教委提出的基础教育必须要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在1989年,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应提出了“让学生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使学生具有终身受益的素质”的办学目标,积极倡导“奋进 创新”的校风、“敬业 勤业”的教风和“求真 求实”的学风。自1990年起,本校以科研为先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强化教学流程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研究,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注重改善办学设施条件,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在办学的实践中已形成计算机、艺术教育、国际象棋、排球衙“三模”制作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该校现已成为国家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和上海市区活动课程研究基地,上海市育才教育联合体成员单位。
呼玛路小学开办于1991年2月,地处市北郊长江路地区的呼玛二村179号,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 396名学生,44位教职工。校园占地12.5亩,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拥有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自然实验室、劳技室、唱游室等专用教室,学校操场整修一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办学思想: 学校以“以人育人,共同发展”为办学理念,以“适度超前,开发资源,提升内涵,优质服务”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崇尚教育,探求真知,智慧创新,团结协作”为教师发展目标,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学生发展目标,努力提升小班、科技和艺术特色,走成功的办学之路。 办学口号: 让平凡的孩子不平凡,让普通的小学不普通。 办学成果: 近年来,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努力奋进,学校先后获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实验学校,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小班化教育的基地学校、上海市诚信建设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一级图书馆、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基地、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主题实践活动、创造发明、科幻画的二等奖、上海市国际少儿科学创意大赛·金点子大赛——金摇篮奖、“2010-2020绿色学校畅想”上海市生态模型制作比赛二等奖、上海市A级食堂、宝山区文明单位、宝山区首批教育收费免检单位、宝山区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宝山区教育信息化优秀学校、宝山区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宝山区“双拥”模范先进单位、宝山区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宝山区先进退休教工之家、宝山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宝山区暑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宝山区红旗大队、宝山区新长征突击队、宝山区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学校、宝山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宝山区健康促进学校、宝山区学校卫生工作优良单位、宝山区绿色学校、宝山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宝山区优秀教研组(自然常识)、宝山区优秀家长学校、宝山区优秀心理咨询室、宝山区小学生广播操比赛第五名等荣誉称号。 学校教师在市、区的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一、二、三等奖,毕业学生进入行知二中、和衷、求真等初中的人数明显增加,达到25%左右;近百名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类竞赛中榜上有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年轻化、学历达标程度高,具有高度敬业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执著地追求一流的教学质量,形成了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严谨教风。学校现有宝山区学科带头人1名,宝山区学科尖子1名,宝山区教学能手1名,获得宝山区优秀园丁、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科研先进个人、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共13人,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全校有80%的教师在全国、市、区各类教育教学等评比中获奖。 学校特色: 小班化教育——关注全面发展,弘扬个性风采 科技教育——追求人文科技,闪亮创造之星 艺术教育——开阔文化视野,丰富艺术涵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