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职员工62人(其中包括挂编在我校的学区领导2人,停薪留职1人)。专职教师54人,其中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具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41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79%。其中宝山区骨干教师4人,党员教师14人。目前学校班级共有19个,共有学生605人。 近年来,学校荣获“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宝山区文明单位”、“宝山区行风建设优秀单位”、“宝山区教师发展示范校”、“宝山区学校卫生工作优良单位”、“宝山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宝山区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校”、“宝山区红旗大队”、“宝山区绿色学校”、多年获宝山区教育局年终考核“优秀”单位、宝山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教师、学生也多人次先后在区、市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中获奖。 乐业小学已经在风雨兼程中走过近二十个春秋,学校构建的“自主发展,超越规范”学校办学理念,正在不断实践中日臻完善;所倡导的“教育服务创优质”办学目标,正在探索中日趋成熟;所培植的“好习惯换好人生”的育人观,正在全体教工的努力下从学生的行为中展现;学校倡导的“乐学、善思、好问”的学风,在书声琅琅、生机勃勃的校园中盛行。 如今,乐业小学领导班子勤政廉洁,精诚团结,带领全体教工用不断完善的制度、管理的智慧、育人的力量传承着乐业小学的优良传统,在传承中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勾画乐业小学不断发展的宏伟蓝图,谱写辉煌的新篇章!
适存小学(原北新泾小学)位于长宁区西部,创办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88人,1000多名学生。 多年来,适存小学继承优质办学传统,吸取时代新的特点,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声誉卓著,教学特色更加鲜明。 小班化教学优化了育人的环境,爱心助学活动净化了孩子的心灵,科技艺术活动为学生开辟了想象和创造的天地,射击运动的开展,培养出新一代优秀的射手,书香校园的创建更为学校的发展引入了新的内涵。 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是现代人文教育的德育观。具有百年历史的适存小学在实践“让每个孩子受到适切教育,得到和谐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过程中,通过实践、历练、积累,着力构建学生自主发展为主导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帮助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环境,发掘学生内在潜能,满足学生自我教育的需求,促使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成长。严谨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每个学生铺设了全面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校、上海市安全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健康促进校园、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雏鹰大队、长宁区文明单位、长宁区先进教工之家、长宁区青保工作先进集体、长宁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长宁区行为规范校、长宁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Intel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动示范学校、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还是长宁区教育学院基地学校。学校力争成为“素质教育的示范窗口,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师生成长的良好场所,百姓满意的优质学校”。 适存小学是一艘扬帆起锚的航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她将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和世界的大势,乘风破浪,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创立于1932年,现有两个校区,向阳校区和永嘉校区, 40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以“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方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儿童化的教育教学,通过富有情感的思想教育、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优美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学习、活动等各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逐步形成了以“兴趣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品牌,成为市、区教育工作的窗口学校。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全体教师尊重理解学生,本职工作要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倡导教师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水平能力。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市行为规范示范标兵校,市德育工作、体育工作、卫生工作先进,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区艺术教育特色校,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上海市文明单位(11连冠)及全国文明单位(2连冠)等。同时,学校还是市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德育骨干教师实训基地的基地校,每年培养20多名各区县骨干校长和20多名各区县德育骨干教师。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于1999年9月由区政府与上海师范大学联手,将原长青小学和上师大附小合并后建立。2008年原杜鹃园小学并入学校,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目前,学校东部占地面积7574平方米,学校西部占地面积6747平方米;学校东部建筑面积4016平方米,学校西部建筑面积4529平方米;学校东部绿化面积2288平方米,学校西部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现有37个教学班,1324名学生,有教师10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78人,小学一级教师20人,职初期教师1人,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 学校确立了“德育先导、夯实基础、培养兴趣、抓好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 构建了“以做人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习惯培养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为抓手,既重视显性课程教育,又重视隐性课程教育”的德育模式,力求教育活动月月有热点,力争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 在教学工作中,学校历来强调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走教科研相结合之路,重视改进教法和指导学法,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学校重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党支部被评为2006及2007学年度徐汇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重视加强行政班子建设,使之成为“勤政、高效、创新、正气”的工作群体;努力建设具有良好师德、奋发向上、有一定教育教学水准的师资队伍;千方百计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品牌学校。 2007年学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确定为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被命名为“上海市红旗大队”。 近年来,学校荣获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二期课改基地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红十字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徐汇区科技教育实验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学校、徐汇区排球项目特色学校、徐汇区绿色学校、徐汇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徐汇区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等称号。 2007、2008年学校荣获徐汇区办学绩效评估综合优秀奖。
闵行区平吉小学位于顾戴路虹莘路口的平吉二村内,校舍宽敞明亮,校容美丽整洁,学校教学设备齐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配置了实验室、电脑房、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美术室、劳技室、体育室、多功能室等专用教室。信息科技、多媒体教学等先进设备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建校16年来,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有18个教学班,九百多位学生,47位教职工,教师数37人,其中28位大学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的73%,高级教师为22人,占教师的58%,9位职工中,技工2名,主管护师1名,助理工程师1名,会计员1名,学校5名教辅人员占职工数的55%,平吉小学充足的师资力量,合理的职工队伍,为发展学校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校全体师生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不断开创学校教育的新局面努力奋斗。依据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积极推进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根据现代学校管理 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建设一支具有求实、精细、开拓、合作、善管工作作风的干部管理队伍。
学校占地面积27780平方米,建筑面积13149平方米。学校于2002年8月动工扩建,2003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启用办公大楼、教学大楼、实验大楼。2005年9月二期工程竣工,启用师生食堂、室内体操馆、体育运动场。学校体育器械、音乐、美术器材,数学、自然实验仪器、校园网建设配备、师生用计算机、图书馆藏书均达标。2012年9月在校44个班,学生1666人。教职员工134人,专任教师121人,教师年龄结构趋向合理,平均年龄由2008年的45岁下降为如今41岁。教师中研究生毕业1人,本科毕业64人,占53%,大专毕业50人,占42%,中专毕业6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81人,占67%。“重德、重实、重新”是学校教师一贯的工作作风。办学百年,硕果丰厚,在园丁们的辛勤耕耘下,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国家建设人才,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勤学、勤问、勤思”是学校学生优良的学习风气,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在学校这块快乐、有趣的园地里,学生们在不断锻炼,不断成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把学校建设成为‘内涵丰富、品质优异、特色鲜明’的新优质学校”作为办学目标和理念,积极探索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着力加强校园文化的特色培育,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贯彻、落实二期课程改革精神,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整体改革方案,提高学校课程的执行力,探索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被评为“金山区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学校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教科研课题屡获金山区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学校承办了由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市教委体育教研室、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体育健身走近学生,民间体育融入课堂”主题研讨活动。现今,学校正在实施民间文化教育工程。学校所在地枫泾镇,具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这里文化名人辈出,如现代国画大师程十发、漫画大师丁聪、围棋国手顾水如等。这里文化资源丰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古老质朴的蓝印花布,有享誉国内外的金山农民画,还有许多蕴藏在民间的传奇故事,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所有这些,都为我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依托这一地域文化优势,以民间绘画、民间体育、民间故事为载体,编写民间文化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进入学校创新课程教学,努力形成具有传承、弘扬地域文化特征的学校特色教育优质品牌。2012年10月学校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北大街409号 邮编:201501 电话:57351764电子信�//
江五小学是一所历史名校,由美国教会创建于1922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前身是中西女中附属小学,以小中西名闻海外。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江五小学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八十年代中期,我校丛霖同学为邓小平、王震等国家领导人进行计算机操作表演得到了在场领导的一致好评。当即,时任总书记的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如今学校非常注重利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提升办学的整体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从86年至今,江五小学连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现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项目研究成员校、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校长培训实验基地、长宁区数学实验基地成为一所具有优良校风、优美环境和优质教学的实验校。
西康路第三小学创办于1925年,为培明女子中学附小。1956年1月改为公立,与中学脱钩。1958年8月迁现址,改名为西康路第三小学。98年8月与北京西路第五小学合并,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公办学校。 现学校占地面积共4103平方米,校舍分东西两部,分别座落在西康路196号与北京西路1117号。学校有标准教室38间,校内设有科常室、电化室、音乐室、电脑室、语音室等专用教室。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近一千二百多名,教职工130人,其中教师115人,小学高级教师42人,一名外语学科带头人。现任校长毕宏玲。长期以来,历任校领导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稳定,使学校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这无疑给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绝大多数教研组均有骨干教师把关。学校管理逐步形成层级管理网络。 1990年2月,学校与“南京路上好八连”结成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单位,至今已十几年,德育上,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又以科研为先导,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各学科科研论文频频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拥有了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的师资。 特色: 为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001年起又探索办学新路,以“双语教学”作为教改的突破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诚信-西三人追求的品质;双语-西三人办学的特色;健康-西三人前进的动力;进取-西三人发展的基石”的口号将激励西三人不断地在时代意识中明确目标,在科研意识中寻找途径,在进取意识中抓实效。努力形成“我为西三添彩,西三为我喝彩”的共识
上海市徐汇区江南小学前身是江南造船厂第二子弟小学,1957年隶属徐汇区教育局,更名为江南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329平方米,拥有前后两个操场,环境整洁优美。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282名学生,30名教职工,近13个专用教室。学校在岗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教师占85%以上,96%以上的教师具有大专文凭,50%的教师完成大本进修或大本在读。全校在岗教师中66%以上的教师拥有小学高级职称,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依托教育科研形成了一套教学质量自我管理的行动方法,依托学期课程统整,将基础与规范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上。学校依托船文化其丰富的德育资源,着力将船文化融入并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中,努力实现制度化、课程化、德育化、活动化、环境化和社区化,努力创建特色品牌学校。学校现在是徐汇区文明单位、区安全文明校园、区健康促进校、区科技特色学校和上海市教育科研基地科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