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地处杨浦区东北角长白地区,创办于1963年,前身为延吉初级中学,2010年9月,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达到35亩,总建筑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是杨浦区目前施设一流的公办学校之一。 学校坚持“关心从这里开始”的办学理念,重视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育人”的教风和“爱学、会学、博学”的学风,近几年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杨浦区团建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杨浦区创建学习型城区先进集体、杨浦区第九届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A类财务会计信用单位、上海市“智力助残”优秀集体、杨浦区“五四特色团组织”、 杨浦区教育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杨浦教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合唱比赛铜奖、上海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杨浦区师德建设优秀项目奖、杨浦区“巾帼文明岗”,英语教研组获杨浦区优秀青年集体、杨浦区优秀志愿者集体,预备年级组荣获杨浦区文明班组等奖项。 学校以聚焦课堂为核心,积极探索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民防教育、防震减灾以及体育射击已基本形成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也大力加强三门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建设,即机器人项目、头脑OM、防震减灾等,以科技特色课程建设为主,科技特色社团活动为辅,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师生,整合“五校联盟”的科技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特色学校。为杨浦教育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作贡献。为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学校也充分挖掘内部教学资源,自主拓展了二十多项兴趣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手工劳技类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有效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抓实学生的行为习惯,从预备年级入手,细化学生各项行为规范的管理,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在学生能积极参与的主题活动中渗透德育,在与英模的互动中感受平凡中的不平凡,从身边小事入手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努力提高学校师生整体素质。 我们的目标——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愿望;满足每一位家长的期待心愿。
上海市辽阳中学创建于1933年,是杨浦区一所争创名校的初级中学之一。学校校风正、管理实、教风严、学风浓,教育质量始终稳居全区初中前列,虽几经易名,却始终以稳定的办学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曾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单位,连续11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杨浦区德育先进集体,大队部曾获全国雏鹰大队殊荣,学校同时又是上海市一、二期课程改革实验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初中唯一一所上海市集邮特色学校、杨浦区优秀家长学校和杨浦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始建时名为“前身工部局荆州路小学”,后几经易名,1977年更名为“辽阳中学”,1995年7月与辽阳附小合并为“辽阳中小学”,2000年3月与市东中学合并(辽阳中小学仍作为独立法人),9月小学部脱钩。2003年7月再次恢复“辽阳中学”至今。学校占地约12亩,建筑面积7520平方米,投资约2200万元,办学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由此掀开了辽阳中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校舍共有两处:总部位于眉州路540号,分校位于眉州路515弄100号,合计16亩。学校教学楼外观新颖、设施齐全。内部配备有设施先进的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脑房、电子阅览室、语音室、音乐教室、多功能厅、心理辅导室、体操房、乒乓房等11个专用教室以及宽敞明亮的室内体育馆。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络,并实现了分部校园网络与总部的一体化学校有线电视。每个楼面饮水装置不间断冷、热水的供应,以及底层楼面的无障碍通道,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图书馆藏书量达到3万册,订阅的报刊杂志多达120种,图书馆管理实行电脑化、网络化,为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勇于教改实践;加强校本培训,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树立服务一线意识,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的办学经验。
创办于世纪之交的同济第二初级中学地处杨浦区五角场中央社区,是一所设施先进、绿荫环抱的初级中学。办学至今,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区雏鹰大队等称号。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室和专用辅助教室、完善的闭路电视系统、先进的校园网络、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宽敝的室内体育馆等一流设施。 学校活跃着一批事业心强、富有爱心的优秀教师,他们将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解教育”融为一体,自觉实践于教育教学中。有师德高尚、爱心育人的市级“金爱心”奖获得者,爱生敬业、无私奉献的“市园丁”优秀教育工作者,业务精湛、水平一流的“小荷杯”教学比赛获奖者,涌现出一批批区级骨干教师。 学校是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区传统射箭项目特色学校。开办以来,一直积极开展射箭特色活动,努力探索体教结合办学模式。至今,已培养出国家一级运动员3人、国家二级运动员7人,共获国家级、市级的金、银、铜及各类奖牌279枚,有4名射箭运动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的“奥运争光计划”集训。躲箭队多次代表市、区、学校参加国家各级比赛并获各类奖项。学校与德国森布拉辛高级中学友好往来。学校还先后成立了腰鼓队、木兰拳队、篮球队、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等,培养了一批计算机方面的“小能手”、学科思维能力方面的“小专家”、上知天文地理下能生物探幽的“小行家”。办学之初,学校引进华师大熊川武教授“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理解教育”,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简称“杨教院附中”,2002年4月16日由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与上海市江浦学校中学部合并而成的杨浦区重点规划的一所初级中学。江浦中学的前身为:控江二中(1954年夏成立),1959年更名为江浦中学,江浦中小学,2001年5月22日更名为江浦学校。杨教院附校的前身为:靖南中学(1964年成立),以后更名为靖宇中学,2000年3月更名为“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近30亩,拥有25个常规教室,现代教学设施齐全,学校还拥有陶艺馆、室内体育馆、数字化语音室、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影视教室、舞蹈房、理化生实验室等14个专用教室和活动场所,可供师生开展各类课内外教育教学探究。学校操场铺设了进口的专用塑胶跑道,修建了塑胶篮球场,安装了各式健身器材,还拥有2千平方米天然大草坪,校园内鲜花四季盛开,绿树成荫,环境设施在杨浦区初级中学堪称一流。学校本着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重视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让学生增强掌握技能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实现学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目标,依托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雄厚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师资水平,在创建教育教学特色课程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全国楹联教育基地”;学校陶艺馆被命名为“杨浦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成为区级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深入课堂,成为“杨浦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引进国外纯英语口语教育,建立贝尔语言学校口语教学基地。学校将发挥校本课程特色的优势,开拓进取,创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和谐校园。
学校创始人聂云台,名其杰,其父聂缉椝是曾国藩女婿、曾任上海道台。聂云台先生捐地十一亩余,在培开尔路荆州路角(今荆州路42号)由工部局建屋兴学,1916年1月始招生,校名为“聂中丞华童公学”,第一任校长为英国人端纳(L.H.Turner )。1941年易名为“缉椝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一所市立中学,1951年改为现名“上海市市东中学”。2004年,原市东初级中学整体并入,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开办初期,采用英国学制,除国语外,其它学科的教科书悉用英国原版书。此外,簿记及机械制图均列为必修科,亦为学校特色之一。开设金、木手工科,注重学生手脑并用,毕业后有一技之长以利就业,这在当时尚属首创。 解放后,学校以“培养劳动人民子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办学宗旨,以“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校训,1953年始,逐步形成“两个课堂”并举的办学策略,成为上海市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涌现出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广泛影响的优秀教师,培养出一大批国家建设的各方面人才。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吕型伟担任解放后的第一、第二任校长。2006年举行九十周年校庆时,校友中有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后担任上海市人大主任)、纪委副书记洪林珍、副市长周慕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光裕、总工会主席包信宝、台湾文化名人李敖先生以及一大批荣誉校友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1994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五部委的肯定,获得了“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97年,学校开展“见习居委主任”活动,拓展了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其首创性得到了共青团上海市委的肯定。2005年2月,学校开展“中学生走进上海市人大”活动,培养中学生公民人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TI数理技术教学实验校”。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2006年评为“上海市生命教育实验校”。
上海市市光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2012年共有学校教职工103人,专职教师91人,在岗教师8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申请备读2人),占3.5%;本科学历78人,占91.8%;大专3人,占3.5%;另有中专1人,占1.2%。国标学历达标率100%。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人,中级职称教师52人; 目前共有教学班30个(中学19、小学11);学生数864人(中学生558人、小学生306人)。学校设施设备较齐全:拥有图书馆、各类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美术、舞蹈、音乐、体质监测室等专用功能室。 学校以“三园”(文化校园、艺术校园、活动校园)建设为统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小班化合作教学”、“五心五会”校本德育两个特色发展为抓手,着力办成“质量稳定、特色凸显、内涵丰富、发展和谐”的九年制公办学校,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办学追求,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和谐发展。近年来,先后荣获杨浦区素质教育实验校、市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区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和谐校园、上海市平安校园等市、区级荣誉称号。
复旦实验中学是杨浦区重点中学,学校占地37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学校电子显示屏、广播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公开课教室、音像与电脑设施完备的多功能厅、室内篮球场等各类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现有理、化、生实验室7个,计算机房4个,语音室、舞蹈房、美术室、劳技室、心理咨询活动室各1个。 图书馆现有图书近2万册。使用面积达680m2,可供326名学生同时阅览。校内道路宽阔,广场气派,校园环境幽雅。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53人,其中一线专职教师130名(硕士研究生5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以弘扬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为重点,以倡导“乐学、谦和”的校风为突破口,以培养具有校本特色的人才为目标。 学校的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创办近五年来,学校被批准为: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区德育先进学校,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教育质量稳中有升,两届高三毕业班的高考上线率(03届94.7%、04届96.7%)、本科率(03届54%、04届60.1%)均超过了既定的目标,首届初三毕业班中考在区公办学校中拔得头筹,零志愿录取16人,市重点率25.73%,市区重点率62.4%,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市、区比赛中屡屡获奖,成绩喜人。
学校创始人聂云台,名其杰,其父聂缉椝是曾国藩女婿、曾任上海道台。聂云台先生捐地十一亩余,在培开尔路荆州路角(今荆州路42号)由工部局建屋兴学,1916年1月始招生,校名为“聂中丞华童公学”,第一任校长为英国人端纳(L.H.Turner )。1941年易名为“缉椝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一所市立中学,1951年改为现名“上海市市东中学”。2004年,原市东初级中学整体并入,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开办初期,采用英国学制,除国语外,其它学科的教科书悉用英国原版书。此外,簿记及机械制图均列为必修科,亦为学校特色之一。开设金、木手工科,注重学生手脑并用,毕业后有一技之长以利就业,这在当时尚属首创。 解放后,学校以“培养劳动人民子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办学宗旨,以“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校训,1953年始,逐步形成“两个课堂”并举的办学策略,成为上海市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涌现出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广泛影响的优秀教师,培养出一大批国家建设的各方面人才。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吕型伟担任解放后的第一、第二任校长。2006年举行九十周年校庆时,校友中有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后担任上海市人大主任)、纪委副书记洪林珍、副市长周慕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光裕、总工会主席包信宝、台湾文化名人李敖先生以及一大批荣誉校友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1994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五部委的肯定,获得了“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97年,学校开展“见习居委主任”活动,拓展了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其首创性得到了共青团上海市委的肯定。2005年2月,学校开展“中学生走进上海市人大”活动,培养中学生公民人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TI数理技术教学实验校”。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2006年评为“上海市生命教育实验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