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飞达中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事长邵士信是原交大附中校长、第八届民盟中央委员、第九届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校长。 现任校长潘志强是原交大附中副校长兼教务主任,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自2011年7月担任我校校长一职。 从学校创办起,校领导十分重视正确的办学思想,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学校是一所务实而又能努力满足家长与学生心愿的寄宿制初级中学。教学上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为目的,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不跟风,不搞形式上的花架子,郑重对待教学改革。设施上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而又能受到锻炼为目的,完善而不奢华。管理上严格而有序,力求管理与学生自律相结合,使学生在合理的约束下具有个人的自由天地。学生的自学、自理的能力强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和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余年的办学,因具有良好的校风、扎实的教学、科学的管理和突出的教学成绩(学生参加全国乃至市区的各项竞赛捷报频传;毕业生都能进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我校为寄宿制学校。凭借和改进使用交大附中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不仅使每个学生吃得合适,睡得安稳,学生更能通过课程和作息时间的处理,作自主调节、自我安排,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能力远超过一般学校,得到了所有毕业生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我校具有良好的校风。学生纪律性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敬互爱,团结友好。早锻炼、早自修、上课、活动、晚自修、就寝,每天的生活井然有序,学生自觉,管理人员负责。每周五天与同龄人相处,培养了交往能力,两天回家,与家人的感情更亲。
我校为寄宿制学校。凭借和改进使用交大附中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不仅使每个学生吃得合适,睡得安稳,学生更能通过课程和作息时间的处理,作自主调节、自我安排,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能力远超过一般学校,得到了所有毕业生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我校具有良好的校风。学生纪律性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敬互爱,团结友好。早锻炼、早自修、上课、活动、晚自修、就寝,每天的生活井然有序,学生自觉,管理人员负责。每周五天与同龄人相处,培养了交往能力,两天回家,与家人的感情更亲。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任课教师由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中、青教师组成。中青年骨干教师占70%以上,参加市区教学业务大赛屡次获奖。为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配有专职心理教师。校董事长邵士信是原交大附中校长、第八届民盟中央委员、第九届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校长。现任校长潘志强是原交大附中副校长兼教务主任,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有着二十多年教学和管理经验的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我校占地19.5亩,教学、生活、体锻等设施齐全。学校宿舍由专人负责管理,还配备生活老师。从预备年级开始,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感恩、学会与他人相处,在集体生活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学校为寄宿制,寝室、教室装有空调等设备,吃、住等方面经区督导室问卷调查,满意率100%。
上海市市东中学创建于1916年,原名聂中丞华童公学,1941年改名缉规中学,1951年改名市东中学,是一所有86年悠久历史的重点中学,也是上海的名校之一。学校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解放前历任校长为端纳(L.H.Turncr)、克孝(L.Kershaw)、爱契生(G.L.Aitchison)、黄仲苏、顾惠人、姜梦麟;解放后历任校长为段力佩、吕型伟、冯林、张宗炎、陈伟彬、吴永光、朱耀庭、现任校长为冯纬世。校园面积11733平方米,建筑面积11445平方米。学校设施齐全,有两幢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图书综合楼,有38个正规教室,理化、生物实验室5个,劳技、音乐、美术专用教室6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100座位阶梯教室1个,有400座位可放映电影、电视的小礼堂1个,学校自筹资金改造了阅览室、改建了形体房、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添置了90余万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一贯重视德育,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早在1960年就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五十六中学为转制完中,创建于1954年,是“上海市花园学校”。有4872平方米的草皮运动场及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能满足运动爱好者的需要。学校重视师德建设,育人措施落实,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根据“二期课改”的要求,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坚持开展研究性课程教学活动,积极拓展高中自主选修课的范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区政府、区教育局和学校董事会的领导下,我校从04年9月开始,与上海市水产大学合作办学进入实施阶段。两校在开设特色课程、专家讲师团举办专题讲座、图书资料共享、学生结对活动、社会考察活动、教师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紧密协作,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而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区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家庭教育指导先进集体、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试行办法”先进单位等;被命名为艺术、足球传统学校、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学习化社区实验基地等。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简称同济大学一附中)的前身是上海市鞍山中学,建立于1960年, 1978年确定为杨浦区重点中学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干部和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投身于教育改革的热潮,努力探索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建特色学校的途径,积极参与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践,是上海市“一期课改”的试点学校和“二期课改”的实验研究基地学校,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效。2007年10月,学校正式跨入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行列,并于2008年正式迁入新江湾城新校区内。 同济大学一附中继承了鞍山中学的优良传统,是一所享有较高声誉的市重点中学。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教育改革,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建立了由校长、党支部书记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形成了人人重视德育工作的良好气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争创德育特色,提高德育实效。 占地100亩,建筑面积达43000平方米,由实验信息楼、图书教学楼、体艺馆、学生宿舍、行政楼等组成。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人文的理念,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新校区2008年7月交付使用,2008年9月1日,学校将在新校区举行隆重的新学期开学典礼。届时,一所崭新的、具有上海市一流教育设施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展现在上海最具发展潜力的新江湾城中。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拥有高级教师4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60人。近几年来,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各级教学评比中也纷纷崭露头角。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11人,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教师39人;市名师后备人选与优秀青年教师3名,区骨干教师6名,中青年教师 82名。近几年来,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各级教学评比中也纷纷崭露头角,硕果累累;学校的科研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三项市级立项课题。
存志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成立十多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区内一流、全市知名的优质基础教育单位。学校具有21个班级的办学规模,现代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良好、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其中聘请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作为学校顾问,学校中、高级教师占相当比例。 学校以国家基础型课程为基点,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拓展型课程。通过拓展,提升学生学习思维水平,加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能力的训练。 数年来,学校形成如语文“名著导读”、数学“思维训练”、英语“美文赏析”、“礼仪”等学科拓展课。另外,学校开设了近30个学生社团活动,例如数学兴趣社团、英文赏析社团、古典神话社团、美食社团、空手道社团、物理探究社团、花样篮球社团、心理社团等。注重学生自身发展,结合“寻访成功者的足迹”、“走进百年老校复旦、同济”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志存高远、自主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发展意识、正确价值取向和崇尚人文精神的“可爱的存志人”,为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创新人才、精英人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建校于1994年夏,是一所跨区招生的完全中学。目前学校共有初中四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5个平行班,学生人数达到800余人。办学十五年来,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逐渐完善,在2007年修缮了新校区,校园面积12016m2,现有图书阅览室300多m2,藏书三万册左右,建有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学科的实验室和美术、劳技等专用教室及室内体育馆。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董事长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先生,名誉董事长是原上海兰生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兰生先生,校长兼法人是原复旦附中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周萍女士。学校依托复旦附中的教育和师资优势,拥有一支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并聘请复旦附中的特级教师陈锡麟、张大文、谢应平等为教学顾问团。目前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70位,其中20位是聘请来的有经验的退休教师,8位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复旦附中委派来的,其余均为近几年由本校引进的中青年教师。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师资结构比较合理。 从学校创办起,校领导就十分强调正确的办学理念,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秉承了复旦附中的优良传统,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要求,逐步形成重基础、重能力、重思维训练的教学风格,崇尚务实有效,营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鼓励师生自主发展,创出了兰生复旦的品牌。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引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将学校的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要求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科学知识,加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性。学校除了正常教学之外,在课余实行分层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分段教育,使每个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又开出了第二课堂拓展课、兴趣课、探究课:如"中国数学史"、"进制数的奥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上海市民习俗文化"、"中西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生活中化学"、"汉字密码"、"业余电台"、"机器人"、合唱团、各种球类、毛工坊等17门课,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校要求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平等健康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并在愉快学习中成长。每年运动会的入场式、校园文化艺术节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中的文学社、记者团、广播台、英语角也成为学生向往的社团。在师生间重视交流沟通,师生互动、谈心,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定期接待家长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倡导"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这一切为营造校园"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氛围,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学校崇尚诚信、责任、合作、和谐。十多年来始终以法办校、以德立校。近几年来,每年高中的升学率达100%,其中达到市重点高中分数线的80%左右,达到区重点高中分数线的95%左右。学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届又一届高素质的学生,近二年来,学校被评为杨浦区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民办中小学依法办学优良学校,从2006年至今三年来市区级学生获奖1793人次;教师获奖67人次;学校获奖56次。 复旦大学创始导师李登辉的教学思想"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已成为我校的校训。
复旦二附中位居复旦大学的南部,原称复旦子弟中学,属复旦大学与杨浦区教育局双重领导,1985年改为现名.二附中背靠复旦,享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又注重打开眼界扩大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学校请来英、美留学生开英语口语课,常请大学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作科普报告,并于每年暑假与香港、日本的学生举办联谊活动,学校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优质的文化氛围。学校有着系统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又有一支业务精湛、努力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前身是上海市延吉中学,创办于1957年,是杨浦区重点高级中学。学校占地30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现有33个班级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155人,其中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64人,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影视厅、图书馆、体育房、乒乓房、网球场、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室、电子阅览室,远程视频教学实验室等先进教育教学设施,学校校园环境幽雅,是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提出了 “主动学习、和谐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的办学思想,2003年高考升学率为97.5%,本科率为81%,2004年高考升学率为98.9%,本科率为86%,教育质量稳步逐年上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杨浦区文明单位,杨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实验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杨浦区现代技术示范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