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是武侯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近年,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有力的领导示范、科学的管理引领、执著的目标追求、鲜明的办学特色、稳健的质量上升态势,以及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和谐向上的饱满热情,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和谐智慧型教师团队的成功打造,促进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彰显和办学水平的提升,2008年1月被成都市政府将我校列入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目前我校正朝着打造“精致、人文、和谐的优质示范初中”的目标大步迈进。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地处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是一所具有50年历史的公立中学。学校校风优良,学风严谨,管理规范,校园美观,师资实力雄厚,硬件设施完备,特色成效显著。近几年,学校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成都市第一个教育强乡镇城区中学; 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政协委员会办公厅重点联系学校;成都市关爱留守学生先进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民族地区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校;成都市语文、物理学科骨干培训基地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武侯区优秀文明单位。教育教学连续三年获市教育局表彰;办学水平评估连续两年获区教育局表彰。学校依法办学,实施科学民主的管理;以人为本,构建师生可持续发展机制;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外语教育”、“科创教育”为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最近已投入1000余万元重建学校。岁月无言,发展有声。四十三中携政策之东风,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在建设品牌学校的路上铿锵前行。展望明天,四十三中将努力建设“一流、示范”的品牌学校,以奔跑的姿态与素质教育的脉搏同频。
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是四川省温江中学与成都兴新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一所涵盖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12年制寄宿学校。学校自2000年建校,现在已经历19个春秋。全校教职员工180余人,现有一支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高效精干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140余人;全校学生共2000余人。自办学以来,学校以精细的管理、一流的师资、真挚的爱心、先进的设施带领着学生幸福的学习和生活。校风严谨、学科分层、英语教学、发掘特长是学校的特色。优异的教学成绩、家长和上级的高度赞誉,孩子的快乐成长是学校的自豪。新世纪教育的辉煌,让各地的家长、学生、教师无比向往。成都兴新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集多年兴办优质教育之大成,整合国内外高端优质资源,在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瑞泉馨城社区着力打造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分校——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这是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十二年一贯,三学段统筹的全国一流花园式学校。学校设施完备, 条件一流,国际教育中心、运动场、体有馆、图书馆、多功能教室等一应俱全。新学校还将配置地下恒温游泳池、地下体育馆、地下健身房、地下停车场、半地下大型会议室、两个运动操场等一流设施。学校用最好的教学环境,最高的教学品质培养出最好的学生。建成后的新学校将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模式,以“专家理校、名师治教、名流辅学”等大格局、大视野、大智慧的办学思路确保学校的高品质发展。2017年一、全区前10名我校占6名:曾琦(第一名) 杨振旷(第二名) 王辰龙(第四名)刘道鸣(第五名) 夏新 张心蓝(第十名)二、全区600分及以上共59人,我校30人,所占总人数50.9 % 。三、我校参考人数296人,上温中线(重点线)190人,占总人数64.2%,其中直升班118人,占直升班人数90.1%。实验班58人,占实验班53.7 %。实验小班14人,占实验小班人数的24.5%。2018年一、全区前10名我校占8名:杜海灵(第一名) 颜川杰(第三名) 李晓宇(第五名)杨礼(第七名) 武婷蕾(第八名) 罗皓天(第九名) 付婧和阎冬全(并列第十名)。二、全区600分及以上共28人,我校21人,所占总人数72.4 % 。三、我校参考人数296人,上温中线(重点线)220人,占总人数67.7%,其中直升班127人,占直升班人数92.7%。实验班77人, 占实验班57.5 %。实验小班16人,占实验小班人数的24.6%。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的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分为高、初中两部,高中部座落在风景优美的狮子山麓,初中部位于交通便捷的牛市口海椒市。学校占地130余亩,现有60个教学班,学生3400余人。校园环境优美,有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的教育教学建筑近30000平方米,有宽敞现代的学生食堂,有馆藏图书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的图书馆,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室、语言室、计算机室。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学校拟建近200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楼、图书科技艺术楼、多功能体育馆,可望在一两年内投入使用。 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构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实践模式。学校以崇道鼎新,成人成才为办学思想,以创建面向未来并与世界接轨的一流中华名校为办学目标,以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为培养目标,以立志、勤奋、诚实、尚美为校训,以贵人、贵才、人主、人心、师本、师能为管理理念。以育人追求自育,实现全人发展;办学聚合资源,提升综合校力;建构师资工程,缩短青年教师群体成长周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办学特色。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理校;坚持实验改革,锐意进取,以思想正、教风严、学风实、校风好、管理一流而著称。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流。在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的同时,学校还以各种形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努力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建设未来社会的人才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每年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在质和量上多年来始终保持省市较高一级水平。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有170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办学特色显著的学校,具有数十年的住校生教育管理经验,目前有住校生1000余人。学校有近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寝室均有书桌、书柜、衣柜、卫生间、空调、中央热水、电话等。是我市住宿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
石室联中蜀华分校(原成都市第十四中学),位于人民公园西侧,前身为“成都私立蜀华中学”,至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1年4月被正式命名为成都市首批“市级示范性学校”。 学校占地25亩,建筑总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学校有设备一流的各科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课件制作室、阶梯教室、图书馆、形体训练馆等;已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及电教中央控制室;校内建有八千平方米塑胶标准运动场、二百米环形跑道、标准乒乓球桌和其它体育运动设施;校内还建有可同时容纳600人就餐的食堂。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虽处闹市,却远离喧嚣,是学生学习的理想之地。 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教职工150人,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105人,高级教师50多人,省、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30余人。学校有省、市、校级科研课题15个,每年有数十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以上等级奖。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历年来培养了以革命先烈张露萍,美国普度大学博士庄卫平,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终生华人教授卢天健等为代表的栋梁之材。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中、初中教学工作每年均受到市教育局的表彰奖励。近年来,初中实验班中考一次合格率达95%以上,高中重点班高考一次上线率达 85 %以上。名列市属同类学校前列。 近年来,学校根据教育形势发生的变化,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普通市民的子女为对象,以前期发展一般的学生为重点,注重输入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内部发展潜力,形成内部发展活力,培育、生成自身优质教育资源,促使在校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 学校于2002年5月与国家级示范高中—成都石室中学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全面引进石室中学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我校目前办有的6个石室实验班,实行与石室中学同一教学标高,同一教学资料,同一检测手段的三同原则,共享石室中学现有教育资源,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又于2007年与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成功牵手,成为七中网校在蓉合作学校之一。我校投资数万元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实现了初一年级师生共享七中教学资源。网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多媒体技术,依托百年名校成都七中的教学、教研优势,以卫星远程直播的方式与其他学校合作开办远程教学班。七中网校资源的开通,标志着我校在学习、利用优质教学经验、教育资源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对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石室联中蜀华分校从2007年秋季起,在初2010级两个班中率先试行小班化管理和教学。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办学优势明显。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小班学生已初步养成了定时锻炼、定时休息、定时学习的生活习惯,多数学生形成了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努力探索的学习品质。在上学期青羊区统一考试中,小班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英语成绩尤为突出。小班影响进一步扩大,青羊教育网、《成都晚报》、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给予了关注和报道,教育行政部门也在学校召开了小班教学的现场观摩会,小班教学正逐步成为学校初中办学的特色,青羊教育的亮点。
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是由原成都市第十中学依托石室中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而创办的一所直属市教育局公办民助收费制学校。 学校从1997年创办以来,将石室中学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相融合,注重自身办 学特色,走出了一条办学新路子,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以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为核心,把实施素质教育和“三个面向“人作为学校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可待续发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集两校的优势,在外语,艺体,计算机等方面办出了特色,为石室中学和其他重点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 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市教委每年一次的行风评议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师德、学校校风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为100%。
创建于1996年的成都市棕北中学,隶属于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位于成都南边的棕北小区内。1997年,开办“棕北校外班”。1999年,创建了成都市棕北联合中学。2002年,以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棕北联合中学为主体组建了棕北教育集团。2008年创建了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目前已形成一校三区的教学模式。 目前,棕北教育集团由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棕北联合中学和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三个校区组成。成都市棕北中学、棕北联合中学和棕北中学西区三个校区以“一个法人代表,一支教师队伍,一套管理体制”紧凑型办学模式,通过14年的共同办学,以“创一流名校,与国际接轨”为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六城区第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示范中学”、“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校长实训基地学校”,四川省第一批初中“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校风示范学校”,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全国AFS项目学校,“全国管理创新品牌学校”、“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教育部初中校长培训实践基地”、“成都市骨干教师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学校被批准为成都市首批初中名校教育集团。 学校目前共有77个教学班(其中北校区26个,南校区25个 西校区26个 注:未包括西区小学部),4000多名学生,学校在为学生提供高品质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精诚团结、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80余人,平均年龄3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100%。其中,教师党员占40%,硕士研究生6人,研究生进修班结业、在读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3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特级教师3名,成都市学科带头人4人,武侯区学科带头人11人,各级各类优秀教师达1200人次。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始建于1957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洗礼,人文积淀浓厚,办学质量优异,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名师荟萃、底蕴深厚。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学校确立了“以教师为主体办学,以学生为主体施教,以特色为载体图强”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常规立校,特色办学,扬长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做更好的学生,当更好的教师,办更好的学校”为追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朝着小班化、特色化、精品化、高品质办学目标迈进,倾力打造成青羊教育现代化的示范学校。 四大优势奠基成长 校园环境美 教学区桂花、茶花等争相斗艳;运动区黄桷树、桢南、桃树、银杏等绿树成荫;自由翱翔的小鸟嬉戏其间,清脆的鸣叫与朗朗书声相互应和;举止优雅、言行文明的师生畅行其间,俨然欣赏一幅幽美的山水画。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艺术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充分体现出现代校园人与自然的和谐。幽然雅致、怡然舒适,在宛如田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更添一份超然与朝气。 设施设备齐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有标准化的学生公寓(900个床位),能为离家较远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全程服务;有全区唯一的A级食堂,能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配餐;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能让学习生活更加精彩和富有实效;专业美术教室、琴房、柔道馆以及全区最大的运动场,能为所有致力于特长发展的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即将新建的艺术楼将是学校特色和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师资队伍强 教师是办学之本,学校以“成长在课堂”为宗旨,扬教师之长,发掘潜能;育学子之智,凝聚爱心;挚爱三尺舞台,实现育人价值,一支钟灵毓秀的骨干教师队伍正散发出她独特之魅力。学校专职教师137人,中高级教师占84.7%,市区级骨教师、学科带头人25人,获全国、省、市、区荣誉称号45人。 办学质量优 办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为提质量,促发展,学校管理注重纵横交错、跟进一线,突出实效;教学注重主体参与、互动生成,突出过手;道德教育注重实践体验、知行合一,突出濡养;特色发展注重提升素质、夯实双基,突出优势。近年来,学校中、高考成绩突出,连续几年获市、区教育局的表彰奖励,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五大亮点助你成材 一、精彩纷呈的校园 落实“以教师为主体办学,以学生为主体施教,以特色为载体图强”的办学理念,为全校师生搭建丰富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发挥潜能特长和全面塑造自我的各类平台。定期举行校园艺术人才选拔赛、个人素质大赛、演讲比赛、班级歌咏比赛、书法摄影作品展;常年组织美术、舞蹈、音乐、柔道、田径、篮球等课外小组和兴趣班活动;话剧社、舞蹈队、合唱团、田径队、柔道队、篮球社更是同学们喜爱的社团组织。通过校园文化浸润,提升人的品位和格调,培养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二、“美”德熏染的校风 “美”,立人之品;“德”,做人之本。学校确立以“美”塑德,以“美”养德,以“美”厚德的德育体系,让学生在知美、尚美、创美的实践体验中,砥砺品性,濡养“美”德——升旗仪式注重“以美求真”,营造德性成长的氛围;主题班会师生共同策划,“以美求精”;校本德育课“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心智水平;社团活动“以美促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实践教育瓶颈。“四美活动”各具特色,推进全员育人工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令人神往的“七中直播班” 成都七中直播实验班实行小班教学。单独设置寝室,实行全程管理,保证充足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律能力。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执教,与七中“同时上课、同时备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直播班学生同时接受七中教师和本校优秀教师的双重指导,师生互动好,教学实效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质量优势十分突出,在全市调考中,高线上线比例列全区同类学校首位,在100多个七中直播教学点中,位居前列。 四、令人期待的“树德基地班” 三十七中携树德中学与各小学结成“办学互动联盟”,联合创办的“树德基地班”已正式落户三十七中。学校将选派最优秀的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组成基地班教师团队,通过互动办学,拟在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教育教研、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的特长发展和长线培养等方面实现协同共进。“树德基地班”实行住校制全程管理;在管理上与树德中学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树德中学教师与基地班教师结对开展教学研究、共同备课、统一检测和评价、定期“留学”“留教”,实现全面跟进,整体提升;“基地班”的优秀者可升入树德中学高中就读。 五、魅力四射的“艺体特长班” 学校是以艺体为特色的学校,每年在全市范围内招收高、初中艺体特长生。初中艺体班——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综合素质为主,促进学业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艺体班——以参加艺体类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文化教学与艺体专业学习齐头并进,培养专业技能强、文化基础好的高中学生。
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是为明教育集团为了满足成都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新津设立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高品质寄宿制学校。学校周围,牧马山区欧风田园别墅林立;花源深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学校旁边,高尔夫球场健身娱心!学校占地面积135亩,总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计1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规模人数4000余人,学校实施小班教学,小学每班不超过36人,中学每班不超过40人。 为明教育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从事基础教育研究、投资和管理的专业机构。集团源自北大附中,依托北京大学和国内外著名教育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传承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以领航中国民办基础教育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国际化办学的新理念、新模式。业务涉及学前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国际化出口、中小学课外培训。现有中小学七所,幼儿园十六所,在校师生约两万五千人。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是集团创办的第五所学校。“天道酬勤”是为明教育集团的基本精神;“敬天爱人”是为明教育集团的思想境界;“温和坚定”是为明教育集团的办事风格;“合作分享”是为明教育集团的事业原则;“使命感与牺牲精神”是为明教育集团的职业操守。
学校始创于1929年4月,前身是树德中学女子部,1958年更名为成都市第三十三中学校,2009年增挂“成都市第八中学校(北区)”校牌,迄今已有80余年办学历史。遵照金牛区教育局对我校“调整结构,提升品质,再造辉煌,创城北优质初中”的发展思路,我校正全力建设优质品牌初中。丰富的历史积淀、崭新的发展机遇,使33中这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优良办学传统的老校散发着勃勃生机。 我校现为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活动示范校、四川省文学新苗工程巴金文学院实验学校、四川省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研究基地、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金牛区校风示范校、金牛区优秀文明单位、金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2011年新获“成都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教育系统校务公开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全校现有教职员工10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2人,中学一级教师57人,市优秀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优秀教师2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区师德先进个人2人。近三年来,教师论文及赛课多次获国家、省、市、区级奖项。 近几年来,学校高考本、专科上线率,中考重点率,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跨越,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在2009、2010两届毕业班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2011年高考本科、中考重点率,再创新高,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线41人,上线率达到28.9%,中考考上国家级、省级示范校55人,重点上线率达到21.5%。我校中、高考成绩突出,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双表彰。 我校秉承“全面发展,着眼未来,注重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感恩、励志、树德、成才”的育人目标,走“和谐校园,稳定发展”的管理之路,立“教师发展,学生成功”的教学之道,狠抓内涵建设,不断更新拓展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近几年,学校专注于课堂改革,提出了“提升课堂效益,打造幸福教育”的口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快乐学习”模式,即“合作、和谐、发展”和“自主、互助、共赢”的快乐学习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个个融入课堂,人人参与竞争,师生得到发展,全体收获幸福。现如今学校办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综合办学实力和形象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已成为蓉城北部一所重要的现代窗口学校。
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武侯区办学水平表彰单位;成都市武侯区唯一一所被政府授予新市民教育基地学校单位;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唯一委托办学单位;成都市武侯区首批星级示范学校。 成都市第57实验学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与城市教育接轨的九年一贯全日制民办学校。学校设立了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有电子阅览室、课外阅读室、运动场、多媒体教学室;有标准的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给予孩子充分成才的机会,让孩子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 把精心培养“诚信,感恩,上进,坚韧”的“新城市市民”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 。 目前,我校学生近3000人,教学班65个,学生就读方式有走读制和寄宿制,中共党员有36名,高级职称有8名,中级职称有32名。学历均在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00%合格。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