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明成学校是经武侯区教育局批准举办的一所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学校位于武侯经济开发区内,金花、机投两镇的交界处,校园环境幽静、布局合理,更有安全、文明的育人环境,由此,开办几年来,得到了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 我校创办于2005年春,学校现占地近37亩,有四幢标准的教学楼,可利用教室60余间,内操场占地近8亩,新建外操场占地24亩。拥有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教学设施,学生学习用计算机达60多台,每间教室都装有电视、广播, 校园广播、电视网不仅方便了教学和管理,还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我校现有教职工105人,在职教师85人,管理干部7人,教师中中、高级职称的有15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5%,中青年骨干教师占40%,学校实行校内外导师制,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迅速提升,从而适应了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在校学生人数从2004年创办初的几百人,逐年递增,现在校学生2000多人,共有42个教学班(小学30个教学班、初中12个教学班),学生全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校秉承“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诚信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走规范办学、特色办学、优质办学之路,遵循“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的治校方略,始终坚持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效益,求声誉,以效益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管理一流。聘请了素质较高、有丰富经验的校长、副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协调、能较好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能认真执行学校要求领导成员的“五要五戒”工作原则。学校工作协调、有序,教职工队伍和谐、勤奋。 ——以德育为首,牢固树立“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的观念。以狠抓班主任工作的落实为突破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同时,在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狠抓教学过程控制。学校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职责》、《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教研工作制度》等20多项规章制度,从而使教学工作管理有法、教学有序、教师有长,学生有获。 通过两年多的办学实践,打造了我校教师团队的实力,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以及众多学生家长对我校的信任,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学校办学档次。 树文明校风、立科学管理、育栋梁之才,树良好形象,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将以满腔热情,崭新的姿态去面对挑战,把明成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学校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金花镇马家寺,在美丽的江安河旁,占地20多亩,校内庭院楼阁,绿树荫荫,古朴而厚重的学校成为通江学子们静心学习的上佳之地。学校顺应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迎接着八方学子。学校性质:成都市通江实验学校经武侯区政府、武侯区教育局正式批准,并直属武侯区教育局。是一所实行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的一流精品学校。办学思想:学校瞄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全面进步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做到为每一位学生成才提供最大的可能。“打牢基础,培养特旗,着眼未来”是成都市通江实验学校的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学校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爱是通江教育者的承诺,理念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受教育的均等性、充分性、综合性的现代教育思想,并能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成都市金花中学是一所隶属于武侯区教育局的全民事业公办学校,地处成都市西南川藏路旁,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江安河畔,紧邻双流国际机场和著名的西部鞋都;学校创建于1969年,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双流县划归武侯区,现占地22亩,全校教职工69人,在校学生1486人;校园环境优雅,硬件设施完善,学习氛围浓厚;教学楼、实验室错落有致;花台、假山点缀其间;拥有大型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是成都市首批农村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项目学校。 成都市金花中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女和“涉农”子女达95%,坚持“以文明教育为主,关爱孩子成长,构建和谐家园”。学校德育工作着力农民工子女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关注心灵”为出发点,以“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为突破口,开展各种文明评比和竞赛活动,每天“多做一件文明的事,少说一句不文明的话”,让整个校园更加和谐、文明,校风校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连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学校现有一支学历高、专业技术强、业务能力精的师资队伍,其中2人研究生结业,59人具有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31人,中学二级教师34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先后有368人次参加国家级、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四名青年教师先后在“全国初中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选观摩”中荣获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84名教师的教育论文在国家级、省市区级刊物和评比中获奖。学校大胆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行“1+2+1”(学生自学(10分钟)、教师主讲(20分钟)、当堂训练(10分钟)),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06年中考上省市重点高中人数达100余人,创金花中学历史新高;07年中考上省市重点人数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学生人数也从1999年的278人增长到1486人,年平均增长人数达160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成都市机投中学新学校建筑面积达14840平方米 ,能容纳36个教学班,各类实验室、专用教室标准先进,另外配有大容量的阶梯教室、塑胶操场以及科创室、陶艺室等符合现代化教学需要的设备设施。力争将我校打造成武侯西部“管理规范、内涵充实、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优质初中!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76人中,有高级教师12人,中学一级教师48人;有武侯区学科带头人2名,市、区骨干教师17名,市、区优秀教师22名。近两年,学校特别加大了教师的专业培养力度,教师在各级赛课中获奖72人次,论文发表及获奖130余篇。其中卢玥老师、易传珍老师在赛课中分别获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重心,以 “刚毅坚卓 品行雅正”为育人追求,围绕机投文化村的规划,探索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育人途径,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努力使学生成为健康、坚强、自信、高雅的人。学校积极营造“以乐促学、学有探究;以乐善教、教有研究;以乐优管、管有创新”的素质教育环境,全力探索素质教育途径,构建“思维活跃,行为规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呈现出了“竞争与合作、成功与愉悦、效率与效益”的良好态势,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教育教学成果】学校被命名为 “成都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区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青少年教育先进单位”、“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刚毅坚卓,品行雅正,塑造完美人格》德育成果在2009年度全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刚毅坚卓,品行雅正’社区践行”演讲活动荣获成都市“城乡统筹·青年争先”主题团日活动创意比赛二等奖;学校在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荣获艺术作品团体一等奖;学校 “新三好”、“雅正之星”的评选活动、“品行雅正进家庭进社区”等活动,取得极好的育人效果,深受各界好评。近两年来,在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步入了快速发展之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上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高中人数和比例不断创出新高!
崛起的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 优良校风----为你提供三年的行为修炼 书香校园----为你准备一生的精神盛宴 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是武侯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近几年学校励精图治、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08年1月被成都市政府将我校列入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打造成“城市化进程中的优质示范初中”。 43中的核心竞争力: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2002年至今,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受到市、区教育局表彰。 2007年中考:教学质量荣获武侯区一等奖;数学学科荣获全区第一,物理学科荣获全区第二。 43中的高效教育力:智慧型教师团队 学校从省内外引进一大批师德高尚、教艺精湛、观念新颖、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优秀教师,省市区各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38人。教师平均年龄仅33岁。 43中伴你成长,助你飞翔!
成都市棕北中学是一所地处首批国家级住宅示范小区——棕北小区内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学校遵循“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与市场相结合,以“服务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服务于家长和社会”为己任。自1996年建校初提出“兴我棕北中学,争创全省一流 ”的第一个五年奋斗目标起,学校将市场策划与教育发展有机整和,首创学校策划理论,对学校发展进行全方位策划,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6年高起点建校,1997年创办校外“棕北班”,1999年在成都市高档住宅小区中华园创办“公办民助”的新体制学校——棕北联合中学;2000年,学校又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成都市第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学校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圆满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奋斗目标。现在全校师生正在为实现“创一流名校,与国际接轨”的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棕北中学目前是中国汉语推广学校。
棕北联合中学自1999年办学以来,一直以开放的办学方向和思路,坚持推行教育现代化。在1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大胆探索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通过树立新的方向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一种全新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学校成功的运用教育策划理论,通过实施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运行、硬件拉动、高质量服务、名师带动、科研导航、特色支撑、品牌扩张、汉语推广九大策略,让学校实现了跨越发展,并获得多项荣誉和 奖项:2000年率先通过验收评估,成为成都六城区第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示范中学”; 2003年成为了四川省第一批“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2006年,在全省十所初选学校中参加竞标获得成功,与石室中学、成都七中一起被批准成为四川省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2007年,被评为“全国管理创新品牌学校”;2008年,获得“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2009年,成为成都市“首批中小学名校教育集团”、“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校长实训基地学校”,成为教育部“初中校长影子培训实践基地”。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位于武侯区簇桥新苗东街,是武侯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窗口学校,是区委、区府2003年为统筹城乡教育,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投入8000多万元巨资修建的学校。该校占地87亩,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教室50间,能容纳800名学生住宿的公寓一幢, 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 现代化图书馆1座,藏书四万余册。建设有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程控电话网和校园网等现代化信息系统。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远程教育功能室、多媒体语音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形体室、武术大厅等数字化多功能教室43个。近年来,完善了“陶园”、“苏园”、“新教育园”、“文化长廊”“行知书吧”为载体的以“书香浓郁、大师精神、现代气息、人文关怀”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现正在建设学校食堂和现代化的体育馆。是四川省形象最美、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初级中学之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159人,中、高级职称94人,占教师总数的60%,现有教学班55个,在校学生2836名,其中本地失地农民子弟和外地农民工子弟达2286人,占学生总数的81%。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实验大师思想,践行平民教育”的办学理念,自觉实践着科学发展观,以落实“三件事”、“五个一”工程为工作核心。全体教师致力于做好“提升教师、关爱学生、影响家长”三件事:努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来提升自己、专心用“五个是否”关爱孩子,全心以“五个渠道”来影响家长。抓住“公平”“优质”的教育契机,大力探索“以新教育的形式践行平民教育”的办学模式,落实规范化,提高执行力,增强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高素质发展。 在李镇西校长的引领下,武侯实验中学教师、学生与家长一起感受到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带来的成功感,自我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日常自觉行为,教师业务能力突飞猛进,学校的办学水平蒸蒸日上, “新教育”已成为武侯实验人共同的“平民教育”梦想,“自主德育”、“有趣、高效课堂”之花在这里悄然绽放,“六大行动”正深入开展,“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 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赛课、科研一等奖共32人次,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达518人次,学生先后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17个,还获得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冠军等等多项殊荣。学校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校”、“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校”、“成都市园林特色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等,实现了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的跨越,让农民及外来民工子女真正享受到了城市教育。 2007年7月,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就李镇西校长如何搞好平民教育的致信亲自阅批,鼓励他走乡村平民教育之路,称赞他和同事们所做的工作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四川省委杜青林书记、省政府蒋巨峰省长、市委李春城书记、市政府葛红林市长分别对此做出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新浪网、经济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二三十家煤体对学校城乡一体化的典型经验做了宣传或报道。浙江、重庆、大连、宜昌、达州、攀枝花等省市先后派代表团到学校考察学习。 沿着总理批示的正确方向,在未来,武侯实验人将用自己的汗水、智慧与拼搏实现“平民教育”的理想,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学校提升教育品牌的理想平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