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二院学校“校风好、质量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在铁二院这样的高效益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区教育局、教研部门的关注下,近二十年来的教学质量一直居于市区中学的前列,被区教育局领导誉为“全区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自2004年元月1日起,学校已平稳地从企业进入金牛区教育局公办学校的队伍,得到市、区教育局更加直接的指导,学校必将得到更加长足的进步。 学校的老师们谨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这里,每个学生将沿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方向健康发展。成都铁二院师资力量教师队伍 学校目前在岗的50名教职工中,有45人获得中学教师任职资格证书。中学高级教师:12人 四川省职业道德十佳标兵:1人中学一级教师:20人 铁道部优秀教师:2人金牛区学科带头人:4人 铁道部工程总公司优秀教师:1人金牛区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 成都市首批优秀青年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2人 铁二院十佳青年:1人仅1995年和1998年获得金牛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区教委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共10人。多年来,一批一批的中老年教师,以他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的精神,形成了学校“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的良好教风,为学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优异的条件。在这种良好教风的感染下和老教师们的热情帮助下,近几年大学毕业分配来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多数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骨干,他们当中,有的多次在全区上公开课、示范课;有的在成都市(含区县)“现代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有的在全省赛课中荣获二等奖。青年教师群体正以他们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功底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获得学生的喜爱与家长的信任。成都铁二院教学质量近20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在区、市前列,每年学生升学考试成绩均保持在全市130余所中学(含所有16所省重点中学)的前茅。自1982年市教委(教育局)对中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来,年年获得市教委的表彰。◆学校的办学及教改经验五次在全市中学校长及县区教委主任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多次在全区校长会上交流,有些内容已被金牛区在全区各中学推广。◆市教委曾两次在学校举行由各中学领导参加的现场交流会。◆学校曾多次接待来自北京、重庆、昆明、邯郸、兰州等地的参观团。◆学校老师多次为市区各中学多门学科的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学校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课题研究获区一等奖,总结论文获市一等奖。◆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市、省乃至全国的学科竞赛,成绩斐然。仅1995年秋至1999年夏的四年中,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等学科知识竞赛,获国家级奖的有27人次;获省级奖励的有111人次;2001年至2003年学生在参加全国英语、物理、数学等多门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奖励200人次。其中一些学生更是脱颖而出,如刘波同学以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被原国家教委办在北京大学附中的国家理科实验班录取。◆近几年来,升入四、七、九这三所重点高中的学生,每年均在40人以上。
西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位于四川成都市郫县。是一所公办的学校。 在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共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网管中心、网络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给每个教学班配备了四机一幕,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微机,新上了实物投影仪、摄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真正实现了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748人,教职工6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市教学能手5人,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7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大专在读率100%,已取得大专文凭的37人,大本毕业的有16人,大本在读的有22人,占青年教师的95%。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诞生的一所经省、市教委批准,实行公办民助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验中学。学校位于中国四川成都金牛区,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是一所整体布局合理,育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硬件设施一流的公立改制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8人,中高级职称教师61人,占教师总数的52%,80%教师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目前学校有33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达1700多人。 金牛实验中学在弹指一挥间,发展成为而今享誉教育界的改制中学,期间的每一步跋涉、每一次辉煌,不知凝聚了多少领导的亲切关怀。办学之初,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的建立,派出区教育局副局长肖剑书担任学校校长,使得学校自诞生之日始,便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办学体制和较高的办学起点,确保了她在成都教育改革中成为成功典范。2002、2003、2004年我校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重点率分别为50%、60%、58%,名列全区第一,在全市106所中学中也名列前茅,其中考入四、七、九中的每年近100人。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强化提高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注重外国语教育、艺体教育,立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与创新素质,致力于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 校长胡铃冬同志是一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校长,曾被评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120余名高素质的教师,是从省内外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中学1400余名应聘教师中和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中录取的,他们平均年龄32岁。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以其旺盛的创造力和强烈的进取心,坚持育人与树人并举,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奉献才智与爱心,并时刻立足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开拓实验中学教育的新境界。几年来,这支团结进取的教育力量,以其一流的教育成就和丰硕的教研成果,被誉为初中学校中“办学成绩最突出的一所学校”,被省市教育专家誉为“整体实力很强,很有前途的一支队伍”。 金牛实验中学人的竭诚奉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创造了良好的品牌,并以其卓越的教育教学成绩、优良的校风和浓郁的学风以及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被评为“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优秀家长学校”,“金牛区首届诚信单位”,“金牛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金牛实验中学历年来都在全区统考中,以各个年级各主学科统考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区第一的成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面向21世纪推进教育现代化,学校教师人人参与从国家级到校级的教育科研,力争成为现代化的“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学校先后承担了“示例演练教学法”、“异步教学法” 、“学生课堂行为研究” 、“构建学习型组织”课题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课题,被确定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湖北大学全国异步教学推广中心的实验基地。教师们的现代教育技术课成为成都市和四川省的典范,现代化教育论文和课件在国家、省、市的评比中摘金夺银。 办学宗旨:德育首位,教学中心,五育并举,发展特长,培养品学兼优,和谐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育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发展高水平的体育运动。为把我校办成合格加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而奋斗。校训:励志、博学、健体、尚美校风:敬业、勤奋、团结、文明教风:严谨、爱生、精深、创新学风:尊师、守纪、刻苦、求是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是成都市第一所“公办民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 她是以树德中学为依托,由成都一中和树德中学共同举办的国家所有、实行“公办民助”的全日制学校,为独立建制的市教委直属中学;是一所集树德中学和成都一中两校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融公立和民办两种办学模式优势的新机制学校。 1996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来我校视察,给我校题词“人才第一,教育为本”; 2000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欣然为我校题词“从改革求效益、以创新求质量”;2000年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基教司司长李连宁等领导来我校视察;1999 年省委副书记陶武先等省、市领导来我校视察时,高度评价树德实验中学的成功举办是“图强式改革,开创性工作”。 我校着力营造和谐、阳光的教育氛围,培养阳光少年。 学校确立了教育“双主体”平衡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十分关注“教”的主体——致力于教师专业化和师资队伍建设;十分关注“学”的主体——致力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育“双主体”平衡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始终处于成都市一流水平。 高素质、高品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在8年的改革实验中,我校构建起了以“名师促进民助,民助呼唤名师”为特征的内外因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公办民助”办学体制使每一位教职工清醒地认识到,优质、高效的教育是实现“民助”的根本;新的办学体制有效地激发了教职工教育育人的内在潜能,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办学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证。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科研机制和目标机制逐步成熟,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迅速优化。我校现有省、市优秀(青年)教师、模范班主任31人次,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10人、中高级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78%,有3人考取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有10余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有几十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的赛课活动获奖。 我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工作课题化,课题工作化”的教育科研机制逐步形成。近年来,学校承担了3项国家科研课题,现正在申报3项国家科研课题,承担了2项四川省科研课题,4项成都市科研课题,还有10余项校级科研课题。我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成都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和“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一等奖”,教师制作的CAI课件,被中央、省、市电教馆评为优秀课件。 学校每年坚持开展高级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研究课、汇报课;每年度上期全校性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和“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举办面向学生的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和教育专家、学者面向教师的专题讲座。近年来,教职工撰写各类论文35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交流或获奖150余篇,学校每年编辑《实验之路——教育教学论文集》、《实验之路——教育艺术案例集》系列资料集。 学校以教育信息化和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构建起了“校外与校本”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机制。坚持对教职工分层次进行计算机、普通话、英语培训,广泛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学术交流和短期培训,已有有38人次的教师出国考察学习。 我校是“北师大信息科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研究基地”。北师大每年派出30余名专家、教授到我校培训我校教师,并指导我校教师开展现代教育实验。 我校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教学全过程,追求优质高效的教学效益,形成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初步构建起“优化必修课,拓展选修课,丰富活动课”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科学、优质、高效”为特色的课堂教学特色;实现了“面向全体、分类辅导、分层推进、共同提高”的教学工作格局;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学科教学特色十分突出。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大面积丰收,学科特色和学生特长十分显著。1999年至2004年历届毕业年级的一次合格率、优生率、重点率都处于成都市一流水平;毕业生有60%考入树德中学、有80%的学生考入其他重点高中学习。 我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信息学竞赛和艺术、体育比赛取得优异成绩。1999年—2004年在“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全国“满分奖”和“一、二、三等奖”的人数名列四川省前茅,学校已四次被评为“四川省数学竞赛十佳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有2人获全国“特等奖”;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有3人获全国“一等奖”;参加“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1人获全国“一等奖”;各项学科竞赛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人数名列成都市前茅;参加02、04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有17人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在征文、小论文评比和民乐、羽毛球、田径、舞蹈、合唱、美术、书法、棋类等比赛中我校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我校“学生民乐团”现有90余名成员,与树德中学联合已成功举办三场专场民族音乐会,04年在北京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全国一等奖”;02年我校师生编演的小品《课桌》获“成都市首届中小学生‘校园礼仪剧’比赛”一等奖;04年在“第六届蓉城十佳少儿艺术新苗大赛”5人获“十佳”、“十优”称号;02年在“成都市首届中小学生艺术人才选拔赛”中有38人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学校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学校田径队04、05年参加“成都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女、男团体双双连续团体获得总分第一、二名;04年我校羽毛球队参加四川省、成都市“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均获得“男、女团体冠军”;我校是第四、五、六、七届“成都市中小学艺术节先进集体”。2004年我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我校初2004级学生陈梦被授予“成都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作为成都市初中学生唯一代表,获得全国“宋庆龄奖学金”。 我校有先进的“校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64座“计算机网络教室”两间、多媒体教室一间、装配多媒体电子白板系统的阶梯教室一间、教师课件制作室一间,为师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无限的空间。醒目的“树德广才”校训,全塑胶运动场,安全卫生的学生食堂,学生书画走廊,高雅优美的透绿围墙,构成了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我校是“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爱国卫生红旗单位”、“成都市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成都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成都市学校食品卫生先进单位”;团队组织被评为“成都市先进团委”和“成都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
成都市清江学校是2006年6月,经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优化调整,由成都航空仪表公司子弟校和成都市立新小学合并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学校。一年后,中学撤销。学校位于清江河畔,双星大道旁,交通便利。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5个,学生人数约1200人,教职工五十多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和锐意创新的领导班子。 学校自2006年6月重组合并以来,学校领导班子便沉潜于教育这一难事大事,理性地分析反思学校已有的文化、学校新的办学背景以及学校的发展前景,确立了学校明确的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思路清晰,努力达到切实、厚重、高效,既注重管理的规范性,又融注人文管理的灵活性,学校管理充满生机与活力。 生态清江源: 清真 . 大气 蓝天白云 风清水暖 挂帆荡舟 任性逍遥 溯源竞流 心智朗朗 安和康乐 浑然天成 清江精神 :真诚善良做人 脚踏实地做事 办学理念 :珍爱生命 和谐发展 自主超越 校 训 :做真人 求真知 教育信念 :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真爱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 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 让每个孩子都能真切体验成长的磨炼和幸福 粼粼清江水: 滋养生命 怡情益智 课堂 :师生同行 学教共进 教研 :专家引领 同伴合作 活动 :精彩纷呈 感动心灵 班级 :温馨和美 喜悦童心 家校社区 :和谐互动谋教育 独特清江: “精细”铸“ 辉煌” “清真”成“大气” “清纯无染 ,鲜活不躁,真乃独一 ,宁静致远;放眼世界,心怀祖国,从小做起,涵养情智,生命自觉,质朴大气”已逐渐成为清江文化的特质。 “细微“做起助养成 “真诚”服务触心灵 “精致”管理创佳绩 清江坚守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师生同心同行,生命洋溢激情,教育的辉煌已在清江熠熠闪光。成都市清江学校历史介绍 成都市清江学校成立于2006年6月,是由原成都航空仪表公司子弟校和原成都市立新小学合并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07年7月,撤销中学。 原成都航空仪表公司子弟校成立于1967年,始称清江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12年制的学校。1993年6月,清江学校与成都航空仪表公司技工学校合并为成都航空仪表公司职业学校。2000年7月撤销职业学校恢复为成都航空仪表公司子弟校。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教职员工多年不懈的奋斗,学校办学质量一直处于成都市领先地位。2006年6月成立成都市清江学校,校长范建文。 成都市立新小学校前身是黄土村、联工村联办的一所村小, 2004年由青羊区教育局接收。 乘车路线: 乘13路(天府广场西站——黄田坝)、32路(昭觉寺——黄田坝)到清江站下。
成都市文翁实验学校简介 书院理念——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书达礼文翁人! 书院气质——知性智慧 书卷气韵 达观开朗 礼和谦美 书院品行——仁 义 礼 智 信 勇 勤 俭 廉 洁 书院境界——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文明。 成都市文翁实验学校又称“文翁书院”,座落于锦官西出、文翁传人世居之乡——文家场。是一所拥有一至九年级教学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80 余亩,有130多位教师,2000多名学生。2005年夏季,区政府和区教育局共同投资2千多万元将学校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改造后的全新园林式校园环境优美,亭台楼阁,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汉风犹存。深厚的文化积淀,烘托出书院大雅质朴的风格:浓郁的书香气息,熏染出学子礼和谦美的品行。 书院理念——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书达礼文翁人! 西蜀郡守文翁的仁爱教化在书院传承,历久弥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神韵在书院播撒,书香满园。“用心去爱”是我们和孩子的相处原则。弘扬国学精髓是我们养育“中国人”的责任。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书达礼文翁人!”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育人理念,也是我们的教师给予每一位书院学子美好人生的慎重承诺。 书院气质——知性智慧 书卷气韵 达观开朗 礼和谦美 舍却繁华远离尘嚣;淡泊名利追寻梦想。书院的管理者们带着“小型团队,整体发展”的管理理念从名校来到书院。他们唯愿自己: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他们坚持信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更带领全校教师追寻着“知性智慧,书卷气韵,达观开朗,礼和谦美”的书院气质。 青羊区20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坐镇指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如种子般,在书院播撒,在书院收获。 10多位支教教师,为书院带来了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挥洒青春,无私奉献:他们收获感动,留下精彩。 全校教师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依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声有色地开展着具有校本特色的系列研究活动,如同课研究、校本培训,反思叙事…… 在文翁书院,教风正而学风浓,学风浓而质量优,质量优而口碑传。 书院品行——仁 义 礼 智 信 勇 勤 俭 廉 洁 “文翁教化千秋事,石室风流万古情。"国学教育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融入了文翁书院,成为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书院飘香,让国学精粹在这里得到延续,将传统大智慧与现代教育模式相融合,以“书院品行:仁义 礼 智 信 勇 勤 俭 廉 洁”培养具有中国传统大智慧的儒雅之材是书院教师的执着追求。特色国学课程和以“吟诵中华经典,践行传统美德”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书院国学教育的主线。经典诵读、古诗吟唱、传统故事,美德践行让莘莘学子以书修身、以笔抒志;琴棋书画、民间技艺、古典舞蹈,让稚气孩童兴之所至、趣以导学。朗朗书声,大雅之风悄然兴起;寓教于乐,国学之美蕴含其中。 书院境界——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文明 国学之雅,并不单为学童而设,更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书院延请省内外国学名师在国学讲堂开坛授课,开设国学公益课堂,邀请学生、教师、家长、市民前来参加。育人功能辐射社会,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文明。点滴濡染,师生们时时在国学经典中熏陶着自己的情操,获得心灵的宁馨。 品着国学堂前“深院尘稀琴韵静,明窗风定墨花香”的对联,踏着蜿蜒曲折的青砖小径,漫步在文翁书院大雅质朴的校园里,让人仿佛又回到那遥远的读经年代,这时,您才能体会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等专家领导们的由衷赞叹“这里真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在文翁书院,你还能品读到温家宝总理的深情祝愿“祝文翁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生活快乐!” 学校历史 文翁实验学校(又名文翁书院),成立于1940年。近70年风雨的洗礼和校名的数次更迭,不改文翁人对教育事业的敬业和奉献。几代教师的执着坚守,几十年的辛勤耕耘,播撒着知识,传播着文明,让走进学校时的懵懂孩童,走出学校时成为谦谦君子。 2005年,改造后的文翁实验学校成为一所具有浓郁汉代建筑风格的古典园林式学校,硬件的改造伴以品质和内涵的提升,让文翁实验学校跻身名校之列。如今,文翁实验学校秉承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书达礼文翁人!”的办学理念,承载着一批批文翁学子的希望和梦想,奋斗着、前进着! 乘车路线 从金沙车站坐518到成都大学医护学院下,向前走100米即到 地理位置示意图: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