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管理意识,做到管理精细化通过上一学期的努力,班级管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行为规范基本被纳入正轨,班级情况基本正常,教学秩序井然。但由于普通班学生素质普遍不高,不但在守纪方面缺乏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纪律观念淡薄,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违纪现象。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这一学期主要是强化管理意识,精细化管理,巩固上学期的管理成果,将班级管理提高一个档次。1、继续做好《规范》宣传和实施工作,黑板报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不》的宣传,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落实措施,巩固成果。2、继续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革命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向贫困学生献爱心、向雷锋学习、祭扫烈士墓、参观禁毒图片展等各种活动形式和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3、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升高,特别对于普通班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知识就更为重要。精心组织法制案例分析、法制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警钟长鸣,精细化的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对于违纪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性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手段予以批评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继续做好防差转差工作。4、围绕公民道德教育的主题,以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自学、讨论、主题班会、总结、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受到的深刻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改善了班风。5、抓好四项常规工作,创班级管理实效。班主任工作的四项常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其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班级体的建设,这学期以抓好班级常规工作,争创文明班集体为目标,各项常规工作的管理人、责任人、实施人落实到位,并做好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每位学生各有所干、各伺其职,较好地完成自己应做的工作,奖惩分明,使班级的常规工作得以再上一个台阶。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班级学习氛围较浓,竞争意识较强。1、管理好课堂纪律,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及时与任课教师联系,改进管理方法。2、坚决制止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的现象,奖勤罚懒,配合各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复习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3、树立学习的榜样,进行学习评比,做好奖励工作, 三、树立班干威信,培养班干工作能力有提高1、定期召开班干会议,总结以前的工作和在工作中的失误,讨论今后的工作目标和自己要改进的地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2、努力培养班干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促进他们管理班级能力的发展。3、在适当的范围内,充分给予班干管理班级体的权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如每星期的大扫除、每一次的集体活动等。4、学期结束时召开座谈会,总结、汇报和交流以学期中的工作的经验、得失,以便下学期能更好的工作5、做好班干队伍的思想工作,要求他们做每件事都起到带头作用,同时给予其管理的实权,帮助其完成任务。四、防差转差落到实处,效果明显1、 经常找他们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及时帮助他们发现身上的优缺点,肯定进步的同时指出缺点,督促其改正某些不良习气,促使他们加强自我管理意识。2、 采用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让家长们起到协助、配合与监督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3、 树立进步的榜样,配合政教处、教务处做好奖惩工作。 但本人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面对普通班学生的现状,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工作中还不够主动大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北七家中心是一所全民所有制学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先进。拥有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电子备课室、先进的VOD点播和监督系统,为教育教学的提高和发展铺平了道路,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小汤山中心小学位于昌平区小汤山镇市场街,占地面积47071平方米,建筑面积6290平方米。始建于一九五二年春,原名小汤山完全小学,一九五七年经县政府批准改为小汤山中心小学。 中心下辖五所学校:两所完全小学(中心校、马坊),三所村小(后牛坊、大汤山、阿苏卫)。全中心共有35个教学班,893名学生,其中在籍生750人,借读生143人。 全中心共有教职工124人,专任教师109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8人,工人7人。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62人,占52.9%,中师、高中毕业48人,占41%,初中以下学历7人占7.1%;具有高、中级教师职称41人,占35%,初级职称71人,占60.7%,未评定职称5人,占4.3%;35岁以下青年教师91人,占77.8%;拥有3名区级学科骨干教师(刘淑芳、邢利、张淑英)。 中心校12个教学班,33名教职工(教师32人,职工1人),青年教师28人占96.55%,学科骨干2人。学生374人,在籍生274人,借读生100人。 现有办学条件达到市规定的一般标准上限。有12个普通教室,4个专用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电化教室)和图书馆、仪器室、体育器材室,电教器材室、校医室、办公室、宿舍及杂用房共93间。教学设施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几年来,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综合质量评价为标准,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小学生综合质量评价为导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具备良好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我中心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8%,为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为他们的学历提高和业务水平及实际能力提高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小学教师自学大专考试,分期分批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请进修学校教研员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校进行专门辅导,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并且不断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公开课、汇报课、评优课等活动,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了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学习。一支学历层次高、教育教学能力强、基本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
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 自办园以来,以幼儿发展为本,不断突破办园目标,完善办园宗旨和教育理念,进行了多层次的教育改革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并进行了幼儿数学、双语教育、幼儿体能训练、美术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挑战,具有时代精神的六幼人将以团结、协作、务实的面貌不断开拓教育新路,为幼儿和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教育和服务,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位于昌平区西环里小区内。 占地约15000平方米,现有33个教学班,教职工98人,学生1300多名。专任教师中: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20名。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努力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师教有特色、学生学有特长。学校坚持“功在课前,利在课上”和“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整体改革不动摇;坚持在青年教师中实施“一引”、“二帮”、“三促”、“四奖”的培养措施,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强化计算机、活动课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与研究。 学校把改革的突破口选在了教育科研的导向上。实施以美育为纽带,以美辅德、益智、健体、促劳,努力使美育和其他各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依托,促进各育和谐健康地发展。学校结合“名师工程”,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使我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大为改观;努力拚搏,获得市、区有关党务、教育、教学的各级各类奖项多次,承担市、区级学科教学公开、观摩、研究课和教改专题现场会多次。几年来,我们干群同心,师生人心思上,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捷报频传,社会声誉稳步提高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小学位于古运河畔,建于1989年,是通州区教委直属公办小学,学制为6年。学校占地面积1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29个教学班,近1600名学生,80余名教职工。 ? 学校的办学思想是: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将来学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把学校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 ? 建校10余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抓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设备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使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北京市私立树人学校是1993年6月经北京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寄宿与走读兼有的全日制学校。 学校坐落在北京通州区宋庄镇著名的“画家村”所在地—小堡村。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毗邻东六环、京哈高速,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具有浓厚的人文氛围,是一所现代化园林式学校。 “着眼未来,全面树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形成德育领先,外语教学超前,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个人潜能发挥的树人教育特色和国际化发展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唯一的一所附属实验小学。现有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近8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高级教师48人,逐步形成“专、本、研”结构的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学校以科研为先导,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现有国家、市、区、校级大小科研课题共37项,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占总人数的80%,获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31项。近5年来,全校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教师参与主编和参编的教材及教育科学书籍百余本,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数百节,并有30余人次取得了突出成绩。 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全面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体现长短课结合、基础课与综合课相结合、学科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学科教学与活动课相结合,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科技、文体、学科竞赛活动中展示才能,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发挥特长。在国际、国内各种项目竞赛中有近千人次获奖。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电教优类校”、“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校园文化环境示范校”、“教育管理示范校”、“科技先进校”、“科研先进校”等,已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成立于1999年5月7日。它由原清河二小、清宁路小学合并而成,且先期合并了原朱房小学和安宁庄小学,办学基础较好。 学校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坚持“全面育人,教有特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想,以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务本求实抓质量为学校教学工作之魂。 2000年12月,学校被海淀区教委授予海淀区“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在1999年9月的海淀区教育系统第七届“红烛怀”文艺汇演和2001年6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暨第八届“红烛怀”文艺汇演上,学校均荣获器乐合奏一等奖。200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教科室”。学校小红帽管乐团已展露头角,特长生逐年增加,他们在科技、合唱、朗诵、演讲、舞蹈等各种比赛中榜上有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