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洞头县第一中学坐落在省级重点,这里依山傍海,“窗含西岭千重翠,门泊东海万里船晨闻鸟语鸣绿树,夜观渔火靓港湾”,校园建筑雅致,环境清新幽静,青山蓝海掩映成趣,是理想的求学修身之地。 洞头中学”,1965年2月改为“洞头县中学”,1970年改称“浙江省洞头县第一中学”至今。1972年春开设高中班,从而发展为一所完全中学,1992年起停招初中班。1978年成为温州市级重点中学,1981年至今是浙江省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通过省重点中学合格督导评估,1999年省教委发文认定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01年通过省三级重点中学督导复查,同年,评上温州市文明单位。2002年乔迁新校,2003年评为温州市“花园式”单位。 洞头县第一中学是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省级文明单位,温州市“花园式”单位。学校坐落在省级重点“百岛之县”县城,现有高中30个班级,在校学生一千多名,校园占地115亩,依山傍海,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求学修身之所。 学校办学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优良。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艺体馆、学生宿舍、食堂、塑胶田径场、校园局域网等硬件完善。班班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龙湾中学创办于2004年9月,是按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建设,龙湾区投资规模最大、办学品位最高的全寄宿制公立高级中学。学校位于温州市龙湾行政中心区,西傍风光秀丽的大罗山,东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昌堡。学校总投资1.98亿元,占地面积210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60个班级的。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设施及其功能一应俱全,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图书楼、学生公寓、食堂、专家楼、剧院、体育场、体育馆(在建)、游泳池(在建)、中心广场、系列景观、园林绿化、网络中心等构成了学校一流的设施和环境,可充分满足广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要。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1400名,教职员工130名。学校有省级特级教师兼中学正教授级高级教师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省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4名,省市教坛中坚、教坛新秀14名,市学科骨干教师5名;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务25名。2007年1月学校通过了省A级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同年6月通过了市重点中学评估验收。
钱库高级中学坐落于“千年钱王福地,百里江南水乡”之地,于公元1956年始建,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逐步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标准的运动操场,菁菁校园,小河涓涓,荡漾着书声与笑语;绿草如茵,杨柳依依、摇曵眷念与恩情。傍水而建,充满书香与灵秀。 学校于公元1956年始建,时名“平阳县第五初级中学”1970年改为“平阳县钱库公社中学”,1973年改为“平阳县钱库中学”,1981年苍南建县,学校改名“苍南县钱库中学”,1990年,学校专办高中,改为现名。1996年3月迁入新址,是苍南县最早的独立高中之一 钱库高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78629㎡,生均占地面积46.3㎡;建筑面积31396.8㎡,生均建筑面积18.5㎡。校园环境整洁清幽,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分区明确、设施齐全。主楼内拥有教师办公室、图书馆、校史馆、多媒体网络教室、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微机房、美术室、科技中心、课件制作室、报告厅。主楼西边是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东北边有篮球场、餐厅、宿舍楼。
象阳一中是温州市示范初中(重点初中),乐清市首批三星级学校,浙江省标准化I类学校,乐清市文明单位,乐清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1100多名学生及80名教师,中高级职称老师43人,市教坛中坚4人,市教坛新秀2人,省春蚕奖2人,市园丁奖3人,市级名师培养对象2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4人。温州市获奖课题4项,乐清市获奖课题3项,市级以上获奖教学论文200多人次。 学校占地面积60多亩,拥有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广播网,校园闭路电视及互联网系统。25个多媒体教室,2个多媒体电化教室,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300标准米环形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绿化面积13750m2,绿化率达40%多,环境幽雅,堪称花园式学校。 象阳一中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学风淳朴,教师敬业爱岗,历年中考成绩显著,近三年乐中录取人数均在15人以上,五年来乐中实验班提前录取人数均居公办初中前茅。
温州市第七中学,1944年创办,是一所拥有60多年悠久历史的市教育局直属完全中学。学校占地43亩,位于温州市区的松台山麓、九山湖畔,湖光山色环绕,人文气息浓郁。学校现有36个班级,其中高中22个,初中14个,在校学生1377名,教职工172人。 学校现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温州市重点中学、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德育特色学校(环保教育)、温州市校本培训示范性学校、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性学校、温州市校本培训资格学校、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活动基地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等。 近两年来,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文学、研究性学习、学科竞赛等领域在市级以上获奖700多项;中高考成绩年年攀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刷新,家长的满意度、社会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为弘扬传统,彰显特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温州七中承办的温州市艺术学校于2007年成立。它依托温七中优质的文化课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实现学生的高素质成长、多元化成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近年来的中高考和相关成果评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目前,温州七中现代化校园的规划改造工程和温州市艺术学校新校园的建设工作,正按计划顺利推进,一个更加现代、更加优质、更加多彩的温州七中集团校,即将呈现在温州人民的面前。 奋进中的温州七中,上下齐心,师生协力,正以"学校优质有特色、教师优异有特点、学生优秀有特长"的区域一流精品名校为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龙港高级中学创办于1994年9月。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教学设施现代化,配有教室小媒体、理化生实验室、微机房、语音室、画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馆、阅览室、室等。各种教学仪器均按国家和省一类标准配备。另有多媒体演示厅、文理电教室、校园网络、校长办公系统等。 学校自创办以来,以“崇德、勤学、笃行”为校训,围绕“以德树校,强师兴教,科学管理,创新育人”的办学思路,瞄准“设施高标准,教育高质量,文化高品位”的办学目标,突出教学中心,升华教育理念,强化队伍建设,探索管理新思路,以创新求发展。 学校先后被试验学校,省人民政府授予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5、2006年校田径队参加温州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蝉联省重点中学组冠军,近三年获得市高考质量优胜奖、进步奖。近三年有223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教师出版教学专著6部。
乐清市第二中学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8月的乐成民办初级中学,简称乐成中学,系解放后乐清市第一所民办中学。1969年学校转为公办中学,改名为乐清县城区中学;1976年开始创办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92年初中部脱钩,成为单一高中,同时学校易地新建,1993年迁入现在校址,校名为乐清市第二中学。1998年评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05年晋升为省二级重点中学。 乐清市第二中学坐落在乐清市乐成街道梅溪路78号,背靠东塔山麓,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占地面积51669平方米(含新征用地40多亩),已有建筑面积23164平方米。学校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目标是完成田径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的建设。新学生公寓、食堂的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田径运动场、生公寓即将投入使用,另一幢十层的综合楼正准备建设中。
瑞安市云江高级中学创建于1998年,现有在校生1579人,32个教学班。占地41389.8平方米,建筑面积23877.12平方米。教学设施完毕,经济实力雄厚,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校园网络,有现代化的微机房、语音室、多媒体室以及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图书、阅览等22个专用教室;学生公寓里配有热水器、空调、电话;校园内有3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标准足球场、塑胶网球场和塑胶篮球场。学校师资雄厚,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职教师82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6名,一级教师27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 学校以“求真务实,文明创新”为校训,倡导“诚、勤、博、韧”的学风,不断打造“勤学守纪,拼搏创新”的云江精神,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科研兴校的特色教育,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就;1999年被瑞安市教委、瑞安市人武部授予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校团委被瑞安市团委评为先进团组织、2004年获瑞安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获瑞安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称号、2004年与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联合开发国家级课题,成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教改实验基地”、2005年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学院签约,成为“杭师院外语学院教学研究基地”,2002年获得“浙江省一级民办普通高中”称号。
瑞安市第三中学,简称瑞安三中,创建于1956年,坐落于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系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重点中学。2008年,学校有学生2066人,教职员工175人,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许多教师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家直属重点师范大学。2011.7.6,正式更名为塘下中学。浙江省塘下中学(瑞安市第三中学)新校区位于塘下镇塘下大道东侧韩田村飞凤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便捷,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好地方,是从事教育志士发展成才的好场所。 新校区占地228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学校已达到省一级重点中学的标准。老校区占地40余亩,校园设施完备精当,校园环境清新雅致。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