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培新小学是一所国际象棋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坐落于绍兴市大校场沿80号。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1263名学生,在职教师近50人。其中,全国国际象棋优秀教练1人,省春蚕奖获得者1名,省体育工作先进个人2名,市、区级教坛新秀、拔尖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先进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区优秀党员等名优教师三十多名。近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育特色为长”为办学思路,努力以特色定位,强师资之本,走出了一条具有培新特色的改革之路。 培新小学是“全国国际象棋传统学校”、“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绍兴市特色学校”,荣获过“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还被评为市级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全民健身先进集体、优秀传统项目学校。每年承办越城区幼儿国际象棋锦标赛、绍兴市国际象棋棋王棋后赛、越城区国际象棋新人赛、锦标赛等。2005年9月,学校承办了2005全国国际象棋联赛暨国际象棋大师对战培新小学棋手车轮大战,备受社会瞩目。学校已先后在全国级比赛中,两次获得总团体冠军;在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团体冠、亚军;以绝对优势囊括了历年来所有市、区国际象棋团体冠军。已先后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3名、向省队输送运动员1名。其中输送到国家队的丁亦昕在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冠军,俞婷获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亚军。
妙山小学建于是1934年9月,地址妙山桥扶湖庙。1968年改名为妙山工农五七学校,1970年9月搬往妙山村上宅,改名为妙山小学。1979年3月改名为妙山公社中心小学。1992年3月(扩乡并镇)改名为慈城镇第二小学。2000年1月与妙山中学合并,改名为妙山学校,成为区内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之一,校所新建于中学旁边,占地面积11332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2001年5月,由于管理体制调整,又恢复原名妙山小学,至今已有70年历史。目前有教学班13个,学生540人,教职工27人,党员4人,是区内最大的农村完小。
邱隘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29年,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面积35亩,设有班级33个,拥有1700多名学生,86名教职员工的省农村示范小学。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本,全面育人,创出特色”的办学理念,朝着“努力办成设备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规范加特色的窗口学校”的办学总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形成了“同舟共济、求真务实、身正业精”的办学精神。 目前学校74位专职教师中,有2位中学高级教师,2人获市“骨干教师”称号,3人获区“骨干教师”称号,20多人次被评为市、区级教坛新秀。全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现获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64人占全校教师的86.5%)。近三年来,共有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3个,区级课题7个;44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133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区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校上下始终把特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学校开设了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舞蹈、声乐、健美操、田径、女足、美术、小记者、科技、鼓号、三棋、计算机等十几个校级兴趣小组。其中家长学校、书法艺术、女子足球、音乐舞蹈这四大特色教育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成绩之著可居首位。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得区、市、省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红旗大队”、省书法实验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学校、“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点”、“县文明单位”、“县级A级学校”、“县少儿艺术培训基地”、“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为把学校办成一所现代化、高质量并具有艺术特色的,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的社会声誉好的示范性农村小学。邱隘镇校的全体师生将以“鹰隼试翼、乳虎啸谷”般的生气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接受新的挑战。
杭州市浦沿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08年7月,学校位于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西侧,钱江一桥南岸,是滨江区首个教育集团。集团共有浦沿校区、滨文校区、东冠分校和山二分校四所学校组成,现有61个教学班,2465名学生,154名教师。其中浦沿校区是具有80年建校历史的老牌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是一所设备完善、环境幽雅的学校,曾被原国家教委基教司司长王文堪誉为“农村小教一枝花”,底蕴深厚,是集团的基石。新落成的滨文校区,占地50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办学规模36个班级,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布局合理。数字化报告厅、室内运动场、陶艺、车模、棋类、手工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硬件设施在杭州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集团实行双轨制管理模式,两校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部门主任负责制,设置了发展规划部、教育指导部、课题管理部、德育宣传部、后勤服务部和计划财务部六大部门,统一师资调配,统一课程设置,统一重大教育活动,统一后勤服务,跨校管理,充分地体现了集团办学优质资源共享的价值取向。两分校实行集团法人领导下的分校校长负责制。目前,集团总部设在滨文校区。新学年,集团依托老浦沿校区厚重的文化积淀,秉承以“让每一个生命都尽情绽放”的办学理念,以“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目标,规范学校管理,改革课程结构,创新亮点工程,加大特色培育,强化团队建设,各方面工作得到了空前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万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中央宣传部组织的全国“双有”活动优秀组织奖,省示范小学、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省雏鹰红旗大队、省读书活动组织奖、省“五爱四有”活动先进集体、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杭州市文明单位、市文明学校、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市三八红旗集体、市绿化先进单位、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市绿色学校、市体育传统学校、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等三十余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
泰顺实验小学坐落于县城中心,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她的前身是明嘉靖年间(1532年)创办的罗阳书院,历经450多年的风雨沧桑,于1987年被命名为泰顺实验小学,现是泰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浙江省剑桥少儿英语培训机构。 2005年学校实行“一校两校区”办学,新增城北路校区,校园面积增加到45亩。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443人,教职工148人。专任教师大专文凭以上学历的103人,占77.1%,中专学历30人,占22.22%,小学高级职称85人,中一职称的6人。目前,校本部教学软件设施较为完善,配有图书阅览室、舞蹈室、体育活动室,并配有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素质优良、团结进取、勇于探索、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希望工程园丁奖1人,省优秀教师2人,春蚕奖4人,普教先进工作者1人,省名师1人、教改之星省、市各1人;省市县名师培养对象14人;市先进工作者12人,先进教科研工作者4人,优秀班主任4人,优秀教师5人,电教先进工作者2人,教坛新秀7人,教坛中坚1人;县教坛新秀17人,优秀班主任21人,优秀教师28人,据统计,仅1998年以来,教师在市级及以上交流、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就有120余篇,其中有4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另有获奖教科研成果20多项。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发展个性、全面提高”为指导思想,以“创建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质量的现代化学校”为办学目标,以“依法治校、素质立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为办学思路。本校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万校国防教育活动先进学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浙江研究中心”、“浙江省先进家长学校”、“浙江省剑桥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市红领示范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家长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达标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先进单位”、“市巾帼文明师范岗”、“温州晚报记者站”、“县安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县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生在县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400多项,其中国家级120多项。 旧岁月辛勤耕耘成往事,新千年与时俱进展鹏程。在新的世纪里,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将在党的精神鼓舞下,“以英语教学和心育为特色,打造学校教育品牌”为努力方向,带领全体师生以积极的姿态、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理念、扎实的作风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再创辉煌而努力奋进!
鹤池苑小学创建于1994年9月,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现有教职工40余人,教学班21个,学生1000余名。学校自创办以来,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遵循“面向全体,科学育人,和谐发展,勇于创新”的办学思路,融合全新的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致力与全校学生、教师协调、高质、有效的发展,构建了以育人为宗旨、优质发展为前提,创建现代化名校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体系,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绍兴市文明单位、绍兴市示范学校、浙江省少先队红旗大队、浙江省先进家长学校、市文明学校、市德育先进集体、市属先进集体、市直属学校行风先进集体、开发区先进党支部、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业余训练工作先进集体、市示范家长学校、市区社区教育先进集体等。教师中分别获得过浙江省“春蚕奖”、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绍兴市第四届党代会代表、市级优秀团员、市级优秀辅导员、市级事业家庭兼顾优秀教师、市级教坛新秀、市属级教坛新秀、市属级优秀团干部、市属级优秀团员、市属级德育先进工作者、市属级优秀班主任、市属级学科带头人、开发区优秀党员等称号。在市属级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技能、基本功比赛中获奖教师达100余人次,70余篇教师论人或全国、省级、市级、市属级获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市属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团体60余个奖项。
宁波滨海教育集团位于“首届浙江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新城”之一的北仑区春晓滨海新城,由宁波市北仑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宁波滨海新城建设投资公司、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春晓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热心教育事业的大型企业联合捐资兴办。集团学校总占地面积207亩,建筑面积79000平米,按幼儿园12班、义务教育段36班、普通高中18班规模设计,于2013年秋季开学。 集团是一所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辖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和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集团学校积极突破现有的教育体制机制,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理念,以构建“现代都市田园学校”为核心追求,以“博雅教育,英才启蒙,国际取向”为办学宗旨,以“基础扎实、双语并重、全面发展、个性优异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公民教育为主导方向,以基于“活力教学”的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课程为重要载体,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创新,把学校建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面向世界并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基础教育典范,实现“全面优异”,即理念独特、特色鲜明、体制开放、队伍精良、课程多元、管理高效、校园温馨、师生幸福、人民信赖、声誉一流的办学理想。 学校将以“乐育英才”为己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自己的独特模式:实行严格的班额控制,保障教育教学的精致化和个性化的小班化组织;推行独创的由班级导师、生活导师和学术导师(初中开始设置)构成的“三导师制”,选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员,在高尚道德、公共礼仪、心理品质、生活能力、学术发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针对性的训育和指导;设置独特的学院制课程,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成立青少年人文学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根据学生的特别发展需求,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发挥“导师制”、“走读制”、“协约制”等指导形式在因材施教、培育英才方面的优势,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 集团下属的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严格遵循国际教育机构统一管理规范运行,为幼儿提供驰名世界的瑞吉欧教育模式,开设国际双语、生态自然和艺术才能等卓越课程,每班配备有经验、高素质的国内外优秀师资,致力于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集幼儿学校、外语学校和才艺学校为一体的英式幼儿成长乐园;义务教育以国家规定的课程为主,兼顾国际教育,将与英国爱德思(edexcel)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引进部分小学、初中国际课程,采取国外原版教材和外教授课模式;高中教育以出国预备教育为主,兼顾国内升学教育,为国内外一流大学输送优质生源,课程由综合体系、实验体系和国际体系组成,国际体系实行全外教名师授课,以世界顶尖的PEARSON(培生)教育集团提供的国际课程为核心课程,并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开展直通课程合作。学校将建成PTE(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宁波考试中心,成为培生集团旗下包括PTE、A-Level(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Uexcel(美国大学学分考试项目)等国际化考试的主考单位。 集团学校设计理念先进,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流,智能化应用领先,且已集结了一批最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并将聘请众多的外教人才加盟。一批志存高远的新教育人汇聚在这里,整装待发,以舍我其谁的雄伟气魄,得风气之先的开创精神,开犁拓荒的百折不挠,追求梦想与光荣。新学校必将以她自主办学的独立品格、田园教育的独辟蹊径、公民启蒙的独领风骚、精品课程的独树一帜和教师文化的独特风貌,为北仑教育再创辉煌!
温州市瓦市小学,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东瓯名校,现拥有瓦市校区、江滨校区、中山校区及育英校区。各个校区各具特色,瓦市校区历史悠久,校园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江滨校区,现代气息浓厚,设施齐全;育英校区系省体育特色校,乒乓球教学卓有成效;刚刚创办的中山校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古樟下,操场上,瓦小学子奔跑着、追逐着、嬉戏着,撒下一路欢歌…… 学在瓦小,乐在瓦小,爱在瓦小。 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 公元1912年,清朝御史、民国第一任督军徐定超夫人胡德淑在今日的瓦市校区创办了女子学院。后数易校名,曾先后改名为“永嘉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永嘉县立第九小学”、“康乐小学”、“温州第九小学”等。1978年恢复为“温州市瓦市小学”。 春风育人,桃李芬芳。近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名扬海内外的人中翘楚。他们种有世界杰出考古家夏鼐、中科院院士戴金星和陈式刚、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刘治廉、美国工程学会院士蔡亦钢等5位院士,还有著名的巴西华侨实业家林训明、著名作家金江、叶永烈和戈悟觉、世界冠军诸宸、著名舞蹈家山翀等等;近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以及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他们从瓦小起步,奔向人生广阔的天地。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前身为杭州市西湖小学,创办于1933年,2005年5月28日,正式成立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集团成立之际,提出了打造“集团五大‘教育公园’——成长乐园、人才田园、温暖家园、网络e园、现代校园”的办学目标。 至2008学年,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下属No.1西湖小学,No.2西湖府苑小学,No.3西湖文新小学,班级总数达57个,在校学生2200余名,教职员工140名,其中省特级教师2名,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0名,省市区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名45名,各级学科带头人15人。 在西湖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引领下,集团积极打造校园管理文化、教学文化、学习文化、交往文化,努力实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西湖的优质教育。坚持科研先导,活动育人,质量办学,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德育研究、校园网络联合备课实践研究、少先队联合中队实践研究、花仙子综合实践活动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现代校园网络管理应用、射击、艺术教育等多项学校办学特色,在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化、优质化进程中受到社会、家长广泛赞誉。 西湖小学教育集团近几年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科学管理,形成了一流的师资队伍,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也在迅速提升。集团先后命名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实验基地、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杭州市最满意单位。
绍兴市成章小学是以辛亥革命先烈陶成章名字命名的一所全日制小学, 早在1912年,陶成章生前好友蔡元培、鲁迅等13人,遵循烈士生前普及妇女教育之意愿,发起创办成章女校,并成立校董会,光复会成员盖仁志女士为首任校长。初为成年女子学校, 1914年起改办女子小学,孙中山曾莅校视察,鲁迅曾先后两次察看校况,周建人曾在校兼课4年。1927年起男女生兼收,改名为私立成章小学。1950年改称私立南街小学。1952年转为公立,改称塔山区中心小学,并迁新建南路今址。1957年改称绍兴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2年祭陶50周年之际,改称成章小学。“文革”期间又两改校名。1980年起恢复原名成章小学。成章小学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百年老校的辉煌历史。 经过几代成章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队刊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文明学校,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德育先进集体, 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市第二轮创建爱国卫生先进集体, 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市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市少先队示范队室,市示范家长学校,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市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教职工36人,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他们中有省优秀辅导员,市十佳红领巾事业功臣,市十佳青少年工作者,市十佳优秀辅导员,市十佳模范班主任,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市、区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区教坛新秀,区学科带头人,区十佳师德标兵等。他们凭着开放的教育理念,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实干的作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学校是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中科院科普基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学生一作品获汉城国际学生发明会铜奖。 两件作品分获全国第二、三届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金、银奖。纸模服装设计获全国金、银奖、一、二、三等奖共计56人次,在省、市青少年空模、航模、海模等比赛中90余人次获奖,在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未来飞行器比赛中150余人次获奖;在省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有20余人次获奖;一作品获国家专利。 成章小学是绍兴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早在1997年学校就申报、立项了市教育科学规划“九五”课题——“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研究”。针对个别问题,实施个案研究和个别辅导。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开通心灵热线,开辟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了固定的心理辅导员,定期和不定期地接受学生的个别咨询,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学校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团体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同时还借助各学科的协调配合和全面渗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弱点,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