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原名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是一所具有近八十年历史,享有盛誉的完全中学。她还是一所底蕴深厚、环境优美、设施精良、校风严格的学校,坐落于繁华的金融街,却能够让你独享一份幽静与气派!创始人是著名教育家熊希龄先生、陶行知先生和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追求卓越,师生共同发展;培养有风度、有品位、有修养的教师和学生。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在西城区较高水平上再创新高。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北京市金牌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区、校学科带头人28名;有近百人取得了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的证书;有百余名教师在全国、市区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学校在德育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争优意识、吃苦意识、严格要求意识。坚持“小、近、严、细、实、新、亲”的原则。特色是:赏识教育、惩戒教育、活动教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一向受到公众好评。在教学上狠抓细节,把好“六关”:备课关、上课关、作业关、改错关、复习检查关、辅导关。强化有效教学,达到“十字”标准:备课要“细”、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实践要“多”、辅导要“勤”、考评要“真”、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先后获得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德育先进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百所好家长学校、北京市教育改革特色校、全国和谐校园之星等荣誉称号。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科技、体育特色突出,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田径队、游泳队、足球队、乒乓球队在全国、市、区比赛中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和到国内外参加展演。“智能机器人”制作曾获全国创新大赛银奖,并到国外展示。每年有百余名学生在全国、市、区比赛中获奖,学校被评为市级传统校。注重学生的健康教育,首批获得了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金牌校的称号。 学校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八所友好学校,每年都组织师生赴国外交流考察,开阔眼界,提升素质。 美丽的新校园,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40余间,各类高标准专业教室齐全;还有3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室内篮球馆、大型游泳馆和各种活动室。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是一所公办学校体制改革试点校。地处北二环东路,南临什刹海,交通方便,环境幽雅。 创建八年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学生主体理念、效率效益理念、整体优化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了“办学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质”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严、实、高、精、争”的办学风格和简朴、严谨、科学、独特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初步形成了名校的办学模式。当前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管理水平,优质的教学质量,完善的新的运行机制打造名校名牌,促进持续发展。 八年来,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累累,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文明单位”、“西城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西城区师德先进单位”、“西城区德育先进校”、“西城区心理教育特色校”、“西城区课改先进校”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育人的途径上努力做到:①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②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③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④以扎实的课堂发展学生;⑤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⑥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⑦以现代的理念武装学生;⑧以先进的榜样激励学生。 从学校创建到目前,已有五届毕业生,中考成绩在全区名列榜首,有2/3的学生考入市级重点高中,85%以上的学生考入市、区两级重点高中。其中,进入著名的北京四中就有227人,还有一大批学生考入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高级中学示范校,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达成家长的一个美好的心愿,给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名校的建设迎来我校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西城分院附属中学是在教育改革布局调整中由原五十三中和一五七中合并而成的。合并后的分院附中,是继承了原两校的光荣传统,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从稳定走向提高。全体师生为分院附中自豪!
北京市西四中学是西城区一所公办纯初中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近500人,教职工80人, 其中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国家规定的大学学历,50%以上的教师已经完成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学校创建于1961年,办学宗旨是:积极实施“成功教育”,高质量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校办成具有英语特色的初中校,为市区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输送优秀人才。1998年原教育部部长、现国务委员陈至立来学校视察时,对该校的办学思想和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 1996年,在市区政府和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建成设备齐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理化生实验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联网机房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2005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加强初中校建设工程”。市区教委已加大了对该校的投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施及空调,操场铺设为塑胶操场。2006年3月份,北京市教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亲自来该校视察、调研。今后两年内还将继续加大对该校的投资,使该校达到新颁布的《中学办学标准》。 近年来,学校在几任校长的带领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开拓进取,不仅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而且使学校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2001年10月学校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批准为外语实验学校,并于2002年4月1日正式挂牌。四年来学校坚持以实验班带动普通班整体全面发展的战略,使全校教学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近四年来,该校先后有上百人考入北京四中、实验中学等市区重点中学,近四百人升入普通高中。该校的第一届英语实验班中考成绩突出,中考均分名列区第五名,其中外语成绩更为突出。实验班50%以上的学生考入市区重点高中,还有很多同学考入普通高中的英语实验班。同时,该校各年级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名列全区中上等水平。由于该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中考,在2005年区中学教学工作会上,该校还作了关于教学质量管理的典型发言。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始建于1932年,时称北平辅仁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52年改称北京市第六女子中学,1968年起男女生兼收,并启用现校名。全校占地约13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有一个倾心治校、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一支敬业爱生、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高级教师37名,区学科带头人10名,区兼职教研员7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夯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办学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学校初、高中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中、高考成绩优异。学生中考及格率一直是100%,优秀率达到80%以上,100%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中等学校,80%以上升入普通高中,大量考入市区重点中学。近年来,高考升学率保持98%——100%,其中重点大学约占60%,本科占90%左右。学生勤学、尊师、守纪的良好风尚和学校较高的教学质量获得社会各界好评。一五六中学是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北京市电教优类校,北京市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校,西城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校,文明校园,教学管理工作达标校。一五六中学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学校,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基教部成员校。 一五六中学办学条件优越,设备先进、齐全,已达到部颁较高标准。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活动楼是学校建筑主体。实验楼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三个,有网络中心、课件制作中心、学生电子阅览室、语音教室、电化教室、计算机房、演播室、阶梯教室。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大屏幕背投和实物投影仪,专用教室、实验室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正投或显微投影仪。现代化设备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180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有报刊、杂志240多种,图书馆藏书7万多册。综合楼内有设备先进的音乐、美术教室,健身房等。田径队、篮球队、管乐团、合唱团、美术小组、机器人研究组、无线电测向组及各学科小组,同学可自愿参加。塑胶操场为学生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各处室办公全部实现了现代化。 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其中初中12个班,高中18个班。
北京三十九中学校简介 一、历史沿革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普通完全中学。其前身是光华女中、耕莘中学(两所寄宿制教会学校),1952 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后,正式命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80年的历史积淀,使学校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二、校风校貌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坐落于北京城市的中心地带,南邻中央所在地中南海,北接宽敞的平安大街,东与北京西什库教堂一墙之隔,西连西四阜景繁华大街。是一所即有古老传统文化,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完全中学。多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渐形成“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三、教学设施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现校舍,是近年内市区两级政府投资9千万元,于2002年8月建成的一个以六层教学大楼为主立体建筑的新校舍,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的使用面积 18000 m2,可容纳32个教学班,内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3个,总面积900平方米。计算机房、美术、音乐、历史、地理、观摩、多媒体等专用教室10个,总的面积950 m2。楼内设有图书馆350 m2、阅览室300m2 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视台、多功能厅、报告大厅、形体健身房、体育馆、游泳馆,及可供全校师生千人用餐的食堂。院内有4749 m2环形塑胶跑道,人工草皮操场和998 m2羽毛场,与六层教学大楼竟相辉映,气派非凡。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具有全国领先水平,每个教室均配有计算机、实物展台、背投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施完善,自动化办公条件具全。电子图书阅览,绿色生态展示基地,充分显示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高科技水平。四、机构设置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现有2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班12个,高中班12个,(外国学生班2个),全校在校学生近千人。在职教职工130人。从87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设校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学工作处、总务处和外国学生部等行政职能部门,由校长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学校实行年级组与教研组并设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学校教代会依照有关法规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五、师资队伍 学校有专任教师70人,高中34人,初中36人,高级职称教师约占40%,近年来学校吸收了一大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青年教师来校任教,他们都具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英语均达到国家四级获四级以上(高至八级)水平,并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在学校德师工程、优师工程、名师工程、惠师工程的引导下,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起来,各学科均具有区校两级学科带头人,在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六、办学理念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树立“三全”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全过程负责,校长反复强调“作为以发展人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育者必须具有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做到有教无类。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人无全才,人各有才’的认识出发,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对外国学生班,采用小班授课(15人以下),分层次授课,和“一对一”的导师辅导,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树立“爱生”思想,培养“爱生”情感,加深师生情结,是学校教师队伍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七、教育质量 学校教风严谨,管理严格,对教师教学业务提出明确要求,“六大教学基本功,九项常态课堂教学标准和十三条教学能力,”实现人人达标。并要求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中考、会考、高考的某些学科成绩达到同类校的较高水平。学生素质明显改变,在市区举行的各项知识技能比赛中,多名学生多项获奖。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北京市西城区心理教育特色校”、“涉台教育试点校”、“教学管理达标校”、“北京市西城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实验校”。八、办学特色 学校开辟多渠道,多元化办学思路,在完成初中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中生源,从2003年开始,试招远郊区县住宿学生。为充分利用现有先进教学设备及雄厚的师资力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学校申请并获得了招收外国学生的资质。从2002年开始每年招收数十名日本、韩国、和持有外国护照的台湾学生来校就读,2003届毕业生100%考入了重点院校。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的双向交流学习引进的教育理念、经验,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凭借当今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再加上雄厚的师资力量,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将成为面向国际的首都现代化的精品校。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04年3月16日
北京市第196中学学校以“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力争使学校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异。努力把学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能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的省级示范性中学。
学校位于闻名中外的成贤街上,对面是孔庙和国子监。北京国子监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即“监学合一”的教育机构)。孔庙是元、明、清三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生前没做过什么显赫的大官,死后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却被历代帝王尊为先师、先贤、先圣等。随着孔子死后地位的提高,清代的孔庙已使用了与皇宫一样高贵的黄琉璃瓦顶,而且在庙门前左右两侧分别立了下马碑。出国子监东口,穿过大街就是古老而神秘的秘宗禅林——雍和宫,这座雍正的行宫,乾隆年间改建成喇叭庙。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也是北京的旅游胜地之一。 成贤街是目前北京唯一保护最好的古文化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国子监和孔庙内庭院错落,古木参天,殿宇巍峨,气势恢宏。国子监街在夹道古槐的簇拥下,耸立着四座光彩夺目的牌坊,街道干净整洁,盛夏浓荫蔽日,隆冬素雪情然。到国子监来参观的中外游客整年络绎不绝。学校拟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上的这一优势,办出特色,并致力于把学校办成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其前身是北平私立崇实中学,创建于1865年,1952年改为现名。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教职工150人,其中专职教师100余人。学校校风一贯严谨,领导团结奋进勇于开拓,教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学生好学上进全面发展。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有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校园环境古朴典雅,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高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塑胶操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旅游胜地黄金海岸,学校还建有“北京市二十一中师生培训中心”,是师生军训、夏令营、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我校校友中人才辈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目前仅在国内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就有数十名,还有众多的党政领导、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 目前,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为进一步发扬“团结、雅静、勤奋、求实”的良好校风,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而努力。
北京一中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名校。校址在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2001年2月被授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铜牌。 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80人,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愈2000人。经市教委批准,高中面向全市招生。ケ本┮恢薪淌Χ游橛闪讲糠肿槌桑一部分为特级、高级教师为主的骨干教师,另一部分为近年来大学及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敬业爱生是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 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育人的方针,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八五”和“九五”重点课题,还是教育部“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组主要成员。北京一中实施9年一贯制,从小学毕业直升初中,一中小学部使用景山学校21世纪教材,为学生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校是北京市体育(田径)传统校、也是北京市艺术传统校。几年来为大专院校输送了许多体育和艺术类特长生。 一中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老舍、刘白羽、许嘉璐、强卫、李荻生、刘晓晨、李素丽等都是一中的校友。近几年一中的发展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李岚清、柳斌、龙新民、张健民、李志坚、强卫、徐锡安、陶西平、林文漪、陆宇澄、胡昭广等领导人为一中题词或批示勉励我们、或亲临我校指导工作。 北京一中校园环境优美,被北京市评为花园式学校。校内有塑胶跑道,宽广的操场、礼堂和食堂;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图书馆、学生览阅室、电教室、多功能教室、学生机房和木质地板的形体房、各教室都安装了闭路电视和多媒体设备。ァ∮琶赖男T啊⑾冉的设备、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学传统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进入我校学习提供了求学成才的条件。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