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中学语文教材教法16:中学语文教学探究性阅读。

二、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读中生疑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发现问题和系统地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无问题"的状态下直接把课文读上数遍,提醒在读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

让学生发现问题,不仅在于让学生知道是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问题的由来,知道问题是在怎样的情景中产生的。《犟龟》一文中小乌龟听到了两只鸽子的话"陷入了沉思"(课文有简短的叙述),而"想了一天一夜"没有作一字叙述,下文接着就写小乌龟赶路去参加狮王的婚礼了,学生觉得这其间有一大段的内容需要补充。这就是问题的情景。再如:小乌龟到底有没有如期赶到目的地,实现了它的目标呢?问题的情景也在课文相应的文字记述中。所有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不断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到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均已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证明。这种在问题情景中思考,在探究中发现、提出(表述)问题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教师和教材提问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最终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就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大胆怀疑、科学探寻、勇于创新,这是探究性阅读的必然归宿,也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教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深水静流,深心静人。只有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全身心沉浸在其中、进入角色、进入意境,设身处地地为作者和作品中的任务着想,或击节赞叹,或热泪盈眶,或掩卷遐思,或拍案而起......这样才能进入佳境。如果心不在焉、神有旁骛,再好的作品放在面前也只会"深山探宝,空手而回"。如果以一种现成的结论或一家之言来代替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鉴赏,又怎么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呢?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又何从谈起?同是对项羽的评价,有"江南子弟今犹在,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一个表现了锲而不舍、不怕失败的顽强精神,另一个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丈夫气节。孰优孰劣?恐怕难分高下。

总之,探究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是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本文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与大家商榷。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