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初中语文教材教法:阅读教学中的散点式提问。

6.混合式

有些散点问题兼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功能,并难以区分主次的,可以称为混合式。例如(枣儿)一课,我补充了叶赛宁的诗《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设计了散点问题让学生说说其中"老枫树"的含义,老枫树是故乡的象征,是诗人乡愁的寄托物,甚至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诗句"唯有老枫树单脚独立,守护着天蓝色的俄罗斯"与

文句"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颇为神似,不会令远离故土的人"迷路"。所以这既是一个补充式问题,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是伏笔式问题,为学生解答枣树及枣儿的象征意义铺路;还兼有开启学生思路的作用。是为混合式。

教师除了自己设计问题外,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既然教是为了不教,那么提问的终极目的也就是不再需要老师来提问。一堂课也可以完全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贯穿,这些问题可能多数都是散点问题。对有些课文我们曾采用旁注式教学法,就是学生在赏析、旁注后,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提出一个学生本人认为最有意义的真问题。由于此类问题的零散性,课堂时间又很有限,教师要精心选择,穿针引线,高效地组织好这些问题。组合散点式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多数原则

教育要面向全体。但是班级教学的局限性,使我们在课内只能尽量做到面向多数。对于学生提出的散点问题,教师要选择出现频率高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满足多数学生的求知需求,同时也要兼顾文本本身的特点。对于没有提出这些问题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没有被纳入到课堂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后与问题的提出者交流意见,也可以在作业平台上与之对话。

2.统一原则

课堂对话不能漫无目的,讨论的问题亦有主次之分。根据课程的需要,教师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设置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依据来统一散点问题。生动高效的对话交流围绕目标展开并掀起高潮。学生的提问中也可能存在主干式问题的雏形,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教师要围绕主干问题选择并组织散点问题,避免课堂的散乱与低效。教师还可以把学生提出的散点问题整合、转化为主干问题。

3.连续原则

"提问要使问题能持续地发展下去。""学生在思维之前,必须有一情境,有一个大的范围广泛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思维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进行连续的活动。"([美]杜威著 姜闵文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第218页)在统一原则的前提下,教师找到学生提出的散点问题的内在联系,予以合理排序,使之串联成为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以确保学生思维活动流畅,教学过程也顺畅自然。

一堂课既有支撑课堂的主干问题,又有丰富课堂的散点问题,整散交错,形成教学艺术的美。主干式提问是主流,统摄散点式提问;散点式提问是支流,补充完善主干式提问,且具有丰富的现实基础--学生实际需求与课堂操作需求。散点式问题还可以修整、聚合生成新的主干式问题。教师在设计并运用主干式问题的同时,设置并用好散点式问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间的对话更为和谐流畅、饱满充实。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