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教师招聘
【导读】2015年特岗教师《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卷及解析一详细见下文: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审议通过,2006年最新修订的。

  3.【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4.【答案】×。解析: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5.【答案】×。解析:将“班主任了解学生”改为“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6.【答案】×。解析:我国小学德育的内涵不仅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7.【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8.【答案】√。解析:考查群体极化的定义。

  9.【答案】×。解析: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具有非凡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因此说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答案】×。解析: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2.【答案要点】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答案要点】

  我国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答案要点】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过程,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诱因是指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

  动机有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二是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三是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之后,动机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持或调整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同意上述观点。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是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实际教学中要做到:

  (1)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

  (2)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3)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

  (4)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2.【答案要点】

  (1)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对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序和社会性接纳程序,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没有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往往会走向歧路、邪路,贻误终身,害人害己。

  (3)德育工作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①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②德育工作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③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讲,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

  (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首先,张老师错误的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责任编辑:wangjia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招考
  • 备考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