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视角中的候选人
候选人是教师和高涵对话的焦点,他们的看法并不总是一致,那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询问了当事人。
(一)看待宝宝、西西、东东
1.高涵的视角
研究者:你为什么请宝宝(西西、东东)吃巧克力?
高涵:因为他(她)是我的好朋友。
研究者在此之前曾问过该班每个幼儿"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高涵列出的名单里有宝宝、西西、东东。根据研究者的观察,在自由选择同伴的活动中,高涵与宝宝、西西、东东共同活动的时间比其他幼儿长很多。可见,高涵和这三名幼儿的友谊比其他幼儿深厚,他将送巧克力视为表达友谊的方式。
2.教师的视角
研究者:你为什么让宝宝(西西、东东)吃巧克力?
教师:他(她)平时还不错。
研究者:你认为怎样叫"不错"呢?
教师:聪明,爱学习,有创造性,友好,礼貌,懂事,不捣蛋添乱。
教师认可宝宝、西西、东东,是因为他们平时给教师留下了"还不错"的印象,幼儿得到巧克力就意味着得到教师的认可。
(二)看待开开、心心
研究者:你为什么请开开、心心吃巧克力?
高涵没有回答。
教师:他们是很好的孩子。
高涵并未表明开开和心心是自己的好朋友,平时他们的交往也不多。但开开和心心是班级里特别突出的幼儿,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遵守纪律,在同伴交往中懂得协商和妥协,受同伴欢迎。他俩深受教师好评,常常被作为其他幼儿学习的典范。可以推测,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行为特征以及教师评价是影响同伴接纳的重要因素,而同伴接纳程度高的孩子容易获得更多的资源。
(三)看待希希
1.高涵的视角
研究者:你为什么请希希吃巧克力?
高涵:希希给我吃过糖,他上次过生日请过我。
高涵认为希希对他友好,所以他也对希希友好。高涵理由的意义核心是"互惠",这是幼儿友谊概念发展的重要特征[1]。
2.教师的视角
研究者:你为什么认为希希不可以吃巧克力?
教师(想了几秒钟):她不讨人喜欢。
研究者:怎么不讨人喜欢呢?
教师:整天穿得邋里邋遢,看见就不舒服。和她妈妈说给她换一换,她妈妈就当没听到一样。
当幼儿的表现与教师的期望不符,教师就不认可,幼儿就不能得到巧克力。教师对幼儿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了幼儿在班级中权利的保障和资源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