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________、不平衡性、互补性和_______。
2.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的标志是________。
3.1902年通过的“____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和教科书。
5.小学生创新发展的特点:(1)由_______创造向_______创造过渡;(2)由_______创造力向______创造力过渡。
6.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____。
7.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应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3.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4.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5.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
6.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7.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8.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9.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10.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教学中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至少写出三种)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3.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4.简要说明教师的心理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阐述学校教育应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2.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六、案例分析(15分)
一位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了?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没有怎么,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它理解,这时,老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样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的“启发”孩子得出“正确”的认识,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当然是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终于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看”出一个“共同”的认识——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
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出发,对上述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分析。 (责任编辑:wang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