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红旗村小学座落在空气清新的香山脚下,交通便利,乘360路,714路,318路,733路公交车红旗村站下车即是。我校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学生320人,10个教学班,师资力量雄厚。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教师们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目前教师中大本毕业3人,大专毕业10人,即将大专毕业7人。师德培养历来受到学校的重视。我校1997年就涌现出了为救学生而牺牲的杜丽丽烈士;2001年我校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于1993年就提出了“做合格加特长的好学生”。几年来素质教育成果显著:获得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特色校”的称号。.学生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获金奖或银奖,有的作品还被收入“全国青少年美术作品集”,升学考试成绩优秀,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我校占地面积12.3亩,教学楼使用面积1716平米,14个教室。有专用教室3个,其中计算机房1个,自然实验室1个,美术教室1个。操场面积400平米。电化教育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近一万本。教学硬件设施达到良好水平。欢迎各界朋友到我校参观考察。
海淀区红山小学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院内。学校创建于 1957 年,曾经是一所培养将军的学校、世界冠军的学校。特殊的地域文化气氛,形成了红山小学特有的办学风格。 学校设备先进,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海淀区教育系统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3名;海淀区学科带头人4名;西苑学区学科带头人10名;区级优秀骨干教师3名,骨干教师占全体教师人数的45%。 多年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小班互动式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近几年,六年级毕业生有多人次考取了北京市和海淀区的重点中学。 学校先后被北京市和海淀区授予“首都先进少年军校示范校”、“北京市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小学德育管理先进学校” “海淀区小学教学管理先进学校”等称号。 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让红山小学成为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满意的一流学校。 红山小学--栋梁之材的沃土,绚烂人生的开始的地方。 2008年10月17日姜文杰任红山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提出了学校办学目标:秉承地域特色文化育人:用将军的人格魅力感召人,用冠军的拼搏精神鼓舞人,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适合的教育,为每一个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给每一个教师搭设发展的平台,着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规范建设、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教师满意的学校。
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成立于1999年5月7日。它由原清河二小、清宁路小学合并而成,且先期合并了原朱房小学和安宁庄小学,办学基础较好。 目前有四个校区:本校校区、朱房校区、清宁校区、当代校区。 2010年橡树湾小区投资扩建本校校区,修建可容纳8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增建室内篮球馆,扩建图书馆,将一圈仅仅有150米的原操场废弃,修建了一个一圈400米的标准操场。这次扩建将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建成海淀区硬件设备一流的小学。 学校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坚持“全面育人,教有特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想,以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务本求实抓质量为学校教学工作之魂。 2000年12月,学校被海淀区教委授予海淀区“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在1999年9月的海淀区教育系统第七届“红烛怀”文艺汇演和2001年6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暨第八届“红烛怀”文艺汇演上,学校均荣获器乐合奏一等奖。200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教科室”。学校小红帽管乐团已展露头角,特长生逐年增加,他们在科技、合唱、朗诵、演讲、舞蹈等各种比赛中榜上有名。 海淀实验二小有一支精诚合作,率先垂范,年龄有层次,学历有高度,指导有水平,人人有佳绩的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共8人,均具有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7岁。 海淀实验二小还有一支业精品佳,团结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先进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学区级带头人、主任教师占 25%。这支队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0%以上。 目前本校有教学楼3座,面积近一万多平方米,有计算机房,语音教室,自然教室、自然仪器室、劳动教室、科技教室、手工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排练厅、训练厅、主控室、演播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教室、阶梯教室、教师画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各类专用教室近30个。 另外,学校还设有广播、电视双向闭路系统、校园网络系统,设有会议室、荣誉展室、文印室、档案室、储藏室、心理咨询室、教具库等日常管理设施,室内设备精良、功能齐全。同时另设三个分校。由于学校荣誉颇多,一个荣誉展室不够放,所以很多奖牌、奖状会在其他三个分校区轮流展览。在展室的前面是少先队队室,是队干部们召开例会的地方。 学校还设有上级批准的营养配餐食堂,单身宿舍等教学辅助设施,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海淀实验二小是育人的摇篮,小红帽管乐团已露锋角,特长生逐年增加,科技、合唱、朗诵、演讲、舞蹈、鼓号队等各项比赛均在全国、市、区级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在海淀区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区学科带头人评优课中,该校教师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教师管乐团在海淀区教育系统"红烛杯"文艺汇演中两次荣获器乐演奏一等奖。学校先后被上级授予 "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海淀区学校艺术 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先进职工之家"、"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教科室"。 海淀实验二小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起点上,已踏入校风优良,队伍优化,设备先进,质量优秀的轨道。 我们将努力奋进,以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育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西靠德昌高速公路,东临奥运公园,环境优美,学校一校三址,现有44个教学班,100余名教职工,在校学生1700余人。 现共有专用教室13个,其中音乐教室5个,计算机教室3个,其余为美术、书法、科学、阅览、多媒体等教室。学校办公室安装了计算机,校园内建起了局域网,各教室安装了双回路闭路电视系统。 学校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7岁。2名干部为海淀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为海淀区级骨干教师。中青年干部学历高、人品好、业务能力较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受历练,日趋成熟。 多年来,学校教师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不仅熔炼了一支德才兼备、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也培养了一支朝气蓬勃、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创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出“依法治校,科研强校,实现:干部教师队伍高素质、教育教学现代化,师生共学习同发展,使永泰小学跻身海淀教育的先进行列的办学目标”。学校先后涌现出北京市紫金杯班主任3名,海淀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15人。海淀区及课程改革先进个人8人,学区级学科带头人6名。 近年来,有7位教师在海淀区课堂展示中获一等奖,5名教师承担了区级研究课、公开课。先后有27人在东升学区组织的教师展评课中获一等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示范校、全国综合实践先进学校、北京市综合实践先进学校、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海淀区课程改革先进校,海淀区素质教育优类校、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学习型组织、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
育鹰小学是隶属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公有制小学。学校始创于1960年,原是空军装备研究院子弟小学,1976年划归地方,至今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17059.53平方米,建筑面积7990.62平方米。2005年9月,区政府及海淀教委将西三旗雪梨澳乡校区划拨给学校,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为一校两址。学校东校区坐落于西三旗雪梨澳乡社区内,拥有一栋现代、优雅的教学楼;西校区坐落于空军装备研究院东侧,为一座环境优美、宁静的平房院落。 多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开设了计算机编程、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皮影、写字、朗诵、地壳研究、科学活动等学生兴趣社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加快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步伐。 ★国防课程:我校与空军部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于部队子弟。自1991年起,在当时的何鲁丽副市长亲自关怀下成立了少年军校,历经四位校长,我们将国防教育在育鹰小学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二十三年,培养了学生善于合作、奋勇争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纪律观念,磨练了孩子们的坚强意志,校风、学风受到社会认可。 ★越剧课程:为传承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学校在2005年成立了越剧表演兴趣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2007年学校聘任了专任教师,在一、二、三、四年级开设了越剧课,自编了《越剧》育鹰小学校本教材,激发了他们热爱越剧情怀,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受到了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王文娟老师的赞赏,孩子们还经常参加街道社区的演出活动,起到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信息课程:计算机是我校传统优势,2011年在海淀区世纪杯竞赛、奥林匹克竞赛、计算机知识技能竞赛中荣获三个团体一等奖,每年均有很多特长生被人大附中、北大附中、一0一等重点中学录取。 总结 : 目前,少年军校、计算机、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已成为我校突出的办学特色,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首都少年军校示范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校、海淀区教科研先进校、海淀区科技教育先进校、海淀区艺术教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全校师生将共同携手朝目标前进,不断加强家校、社区的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教育。
清河第一小学是原清河镇中心小学与原清河一小于2005年1月合并而成的一所在本学区算是较大规模的新校。现是一校两址,共有32个教学班,有学生1000余名,教职工82人,其中中共党员20人,团员7名。教师平均年龄37岁,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2人,学区级骨干教师7人,其余校级骨干教师16人。在硬件设施方面,有专用教室12间,文体活动室2个,展厅一个,图书馆一个。校园环境整洁美观,设计上富有艺术性、教育性。教育、教学工作蓬勃发展,井然有序。 学校合并一年来,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及学生家长的好评。 塑教师形象,强学生规范,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将是我们清河第一小学全体师生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今清河第一小学的教师们正以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勤于探索,追求卓越,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校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著名小学中关村二小的分校,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公立走读与寄宿制学校,占地15000平方米,环境优雅。共有57个宽敞明亮并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现代化教室;10个近70平方米的专用教室,如电子备课室、网络教室、律动教室等;有近20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藏书35000多册;有2个近200平方米的专用教学大厅及22个教职工办公室。 学校的学生宿舍宽敞舒适,室内配有冷暖空调,淋浴室装有四季通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宽敞、整洁的餐厅,再加上喷香可口营养丰富的饭菜,保证了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学校还开通了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每台计算机可24小时连通国际互联网。校园内有标准2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和完备的体育设施及各种教学、竞技器材。 建校七年来,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160多名的现代化小学。几年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1999年,学校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科技教育先进校”,2001年被评为“海淀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2002年,学校被授予“海淀区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并获得了“海淀区科技教育先进校”、“海淀区特殊教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2003年,又被评为“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北京市海淀区红十字先进集体”、“海淀区学校食堂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以及连续获得的“海淀区小学学籍管理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少先队星星火炬奖”、“ 北京市绿色学校”、“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 海淀区中小学文明形象工程先进单位”、“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校”、“海淀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海淀区国防教育及军训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我校有区级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5人,中心学科带头人22人,紫禁杯优秀班主任2人,小学高级教师42人,在多年的办学中,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率始终在97%以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发展的竞争力和实力。 我校自建校以来即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在实际工作中关注每一名师生,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挥。在教育教学方面,以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为核心,做到各项工作都围绕这个核心而开展,并为其服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并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平等、有利于师生交流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 学校以十六大关于“教育创新”为契机,积极开展教育理论、教育体制、教育手段的创新,让创新成为上地实验小学校风的灵魂,成为上地实验小学办学理念和战略思维,成为上地实验小学发展不竭的动力。学校鼓励老师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地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谋求更大的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创新推动着学校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把培养人的素养放在第一位;创新,推动着教学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激励着每一位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反思,日新月异。在上地实验小学,学校的发展和老师、学生的发展有机结合。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他们同时具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此,使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佳的发展。 经过七年的时间,我校成为小区居民信任、爱戴,家长信赖,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在海淀区北片学校小有名气。学生辍学率为零,没有让片区内任何一个孩子辍学流失。另外,我校还接纳安置周边外来人口子女200余人,让他们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力争今后,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培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走在全区的前列。不仅使上地实验小学成为教学质量高、升学率100%的学校,而且要立志把上地实验小学办成一个:艺术体育特长学校、科技创新学校等具有多种特色的个性化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上地实验小学得到尊严、快乐和发展。
清华附小的前身始建于一九一五年的成志学校,是专为清华早期教职员子弟而设。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著名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曾在成志学校学习过。冯友兰、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都曾先后担任成志学校董事会成员,抗战爆发后,大学南迁,小学暂时解散,直到一九五二年正式命名为清华附小。 现在的清华附小位于清华大学的西南角,占地 33000 平方米,其中操场占地 18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100 平方米,有 35 个教学班, 1500 余名学生,教职工 93 人。 随着祖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附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先后荣获北京市教育先进集体、海淀区教育现代化试点学校、北京市田径传统学校、区办有特色的先进学校、区音乐窗口校等光荣称号。随着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展,清华大学——清华附中——清华附小自 1996 年开始启动《面向 21 世纪“一条龙”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已初见成效。 清华附小得益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影响,受“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熏陶,形成了清华附小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附小全体教职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为宗旨,发挥学校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参加国际、全国、市、区各项竞赛多次获奖,电视台多次播放有关附小教育教学的节目,在市区享有一定的声誉。目前,附小师生正在以示范校为标准开展争创一流校的活动,为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各类人才,使附小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学校而努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