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小学是一所公立寄宿制小学,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招收外国学生的试点。 学学校环境古朴典雅、整洁优美,是花园式的绿色学校。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建立了校园网,电子备课室,还有装饰一新的专用教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有年富力强、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一人,北京市骨干教师两人,西城区骨干教师六人。在近几年北京市、西城区的教学比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北长街小学一贯保持较高的教学水平。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有的升入了北京市重点中学:4中、清华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现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重点大学都有我们的学生。 学校办学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执行国家教委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由美籍教师授课。课余时间,学校组织书法班、武术队、舞蹈队、计算机组、田径队、乒乓球队、趣味英语班┅┅。学校的东北角有两个封闭的小院是学生的宿舍,宿舍内设备齐全,有电视、电话、冰箱┅┅学校提供24小时热水、公共卫生间。 学校有符合标准的食堂,聘请专业厨师,能保证孩子们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北长街小学是一所设备齐全、美如花园的学校,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北长街小学永远是一方肥沃的净土,孩子们将在这里幸福地生活,茁壮地成长。
福州馆小学即北京市西城区福州馆小学。 福州馆小学创办于1949年,学校地处宣南,属于陶然亭街道办事处福州馆社区,学校北面紧邻“湖广会馆”,学校占地面积1565.68平方米, 学校历经多次资源调整,现学校为十校合一。 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4人,学校拥有一只“敬业、勤业、精业、奉献”的干部队伍和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在职教职工共计4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6任,占在职教师总数的62%。区“1-4-1”骨干教师3人,希望之星1人,党员12人。 学校拥有一支66人的七色光五星级鼓乐队(紫色队),它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的一大特色,这支队伍多次在市、区鼓乐队大赛中获奖,承担过多种大型活动,得到各方赞誉。 前任校长提出的“以人为本,质量为根,家长满意,服务育人”的办学思路仍被新一任校长沿用,并把“育人为本,服务未来”作为办学思考,努力打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和谐校园。 北京市宣武区福州馆小学以“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办学指导思想,创设了适合于儿童发展的德育环境、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打造了阳光校园、阳光教师、阳光少年,形成了自主发展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91个教学班,学生3867人,教职工 241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独特并富有深刻内涵的彩虹校门,为孩子们架设了多彩的人生之路;有集游泳、球类、专业教室于一体的“水艺芳”体育馆;开放式专业教室的“学术苑”。校园中有由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百米画廊,有为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设置的“聊聊吧”、“动动吧”等。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广阔的天地,被家长和学生称为“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着眼,在教学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注重能力、提高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创新,锐意打造“负担不重质量高”的素质教育品牌校。创造性地进行一年级闯关考核、学生免考等尝试;成立了“阳光体育中心”“彩虹艺术中心”;开设小语种、艺术、体育等多学科选修课,开展头脑奥林匹克、亲子阅读等校本课程;开展学生毕业旅行、入队植树、采摘、野炊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下,使学生得到知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健康教育。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小学建于1937年,曾用北京市第二十八新民学校、北京市蒋养房邱家胡同民众学校、北京市邱家胡同小学、北平市第五区第三、四保国民学校、北京市邱家胡同小学、北京市育翔小学分校等名,现为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小学。 学校占地6000多平方米,拥有多媒体、语音、计算机、美术、音乐、图书、乒乓球等专用教室,教学环境优美整洁。共有教师37名,是一支老中青结合,青年老师为主力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23名。 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近几年中该校在教育、教学、科研上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被评为区级师德先进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特色学校、拥军优属模范单位、艺术活动先进集体;曾多次获得区级足球比赛第一名、篮球比赛第六名、合唱比赛第二名等成绩。在教学中,该校获得区级评优课一等奖、两次二等奖、四次区级评优课三等奖、区"金秋杯"做课比赛第一名等好成绩。老师们的论文也多次在全国、市、区级获奖,获国家级奖7人,市级奖2人,区级奖10人。
育翔小学是西城区平安大道以北地区知名度较高的一所小学。于1954年11月23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云南路成立,是北京军区空军子弟寄宿制小学,1958年1月迁到北京。原西城区教育局、西城劳动局、新街口东街小学本校为育翔小学的本部和分部。1964年交西城区教育局管理,1967年迁到现在的校址--德外新风街5号。学生来源仍为空军子弟,学生全部住宿。1967年至1972年与四十六中分开,恢复了"育翔小学"的校名。 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学科都认真开展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素质》、《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等课题进行了研究,有两项已取得了阶段性结果。各科教学都加大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一贯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1992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电教优类校",当年,在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帮助下开始了软件的开发工作,1994年底经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了486机房和演示室,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教师们用上了自己研制的软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后,数学、语文、美术、英语、音乐、劳动、思想品德等学科多次组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展示课,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进入了课堂。体育、科技、文艺等课外活动蓬勃开展,特别是篮球活动在市区闻名,育翔小学?quot;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操场上树立着10个篮球架,校篮球队在市区比赛中均名列前茅,群众性的篮球运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了学生的特长,鞠鑫和赵晖同学分别被选入体校和市青年篮球队。由于学校坚定不移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了整体优化,1994年被认定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西城区文明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体育达标先进校",并获"模范学校"奖牌,少先队"星星火炬大队"和"雏鹰大队"称号。1996年全区青年教师评优课大赛各科共评出28名一等奖,我校就占了三名,为全区之首。在全区小学"金秋杯"教学展示课中,连续三次获第一名,当时获此殊荣的仅有三所学校。学校的特色可以用"管理高水平、教师高素质、教学高质量、家长满意、同行公认、领导放心"来概括。
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始建于1953年,迄今已有56年的历史。在其不平凡的创业与发展历程中,附小实现了多次成功的跨越。附小的前身是石油部北郊子弟小学,七十年代改为十年一贯制学校,八十年代改为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九十年代末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05年9月又恢复了原来的校名---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无论学校怎样变迁,但学校专注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未变;扎实高效、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不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办学特色不变.因此学校在各方面成绩喜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学校目前是一校两址(南址:六铺炕,北址:阳光部),拥有48个教学班,1809名学生,110名教职员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61名,市级骨干教师6名,区级学科带头人11名,区级骨干教师17名,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6名。 学校本着“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三个习惯的养成。即:让学习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习惯,让健康成为习惯。使学生的潜能在学习、活动、锻炼中得以挖掘,学生的个性在参与中得以完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提出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以知识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将学科育人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做到教学育德,活动育德,评价导德,管理促德的德育工作原则,强化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强化了所有教师的德育意识,强化了所有人员德育管理的责任。 在和谐校园的氛围中,教师们积极进行着教育科研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力图达到“教”为“学”服务的目标。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教师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市、区级评优课中有35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有20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奖项,有近百篇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在老师辛勤的培育下,附小的学生不但参与意识强,而且在各种科学文化活动中都有上佳的表现,体现了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学校成功的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三年中,西师附小的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共获区、市及全国三等奖以上的高达700多人次。曾获西城区体育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每年一届的“春蕾杯”小学作文竞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连续多年的区合唱节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北京市体育传统优类校,北京市百所课间操优类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北京市“红十字”先进集体,北京市小黄帽路队制先进学校,北京市“星星火炬”大队,全国“手拉手地球村”先进学校,西城区法制教育先进集体,西城区平安校园,西城区交通安全先进学校,西城区科技示范学,西城区红旗团支部等。 时光如白驹过隙,西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已走过了她灿烂的五十六载春秋。而今北京西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全体师生的美好祝愿和共同建设下,愈显生机和活力,焕发出耀眼的青春光彩。相信她必将从灿烂走向辉煌。
坐落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侧的“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前身是“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创办于1912年,9月5日是她的成立纪念日。原属北京市宣武区,2010年并入西城区。 1987年,在南新华街安平里胡同甲3号,邓颖超同志参加了学校新校舍的奠基典礼,并亲笔题下“重建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几个大字。两年以后,新校舍建成。她占地1.2万平方米,拥有三个独立教学区,配有阶梯教室、艺术楼、屋顶平台,建有中孟友好体育馆、体育场…… 2002年,在实验一小迎来她九十岁生日的时候,又一座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新楼占地800平方米,内有标准教室20间,教师办公室4间,内部空调设备、视听设备、网络系统一应俱全。原有的教学主楼装修一新,以自然、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劳动为主题的专用教室也进行了重新布置,给孩子们提供最优美、最方便、最具亲和力的学习环境。 走进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室,处处充满绿色的生机,大树、小草、鸟巢、鹿苑,还有屋顶上精心设计的四季星空,抬头望去,深蓝色的天幕下,无数的小星星眨着眼睛;而在以海洋为主题的教室里,椰树、沙滩、起伏的海浪带来大海的气息,巨大的水族箱里,五颜六色的鱼儿在畅游,漂亮的橱窗里摆放着老师和学生亲手采集制作的海洋生物标本;现代化的电脑教室把孩子们带入无限的数字空间,享受着上网冲浪的乐趣;“习字课堂”里,巨大的歙砚、浓浓的墨香、一幅幅质朴的书法作品,和着幽雅的弦乐,让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图书馆里,“读童话故事”、“览天下文章”、“访电子网络”、“阅报刊杂志”四个专题阅览区让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孩子们还可以在外语读物选区看到图文并茂的外文书籍画刊…… 在三年前,学校还建成一幢容演播厅、音乐厅、体操馆、乒乓球馆、学生宿舍为一体的文体综合楼以及2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个更加美丽的现代化校园展示在世人面前。
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重点学校,也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学校 1937 年创办于延安,第一任校长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地址位于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先农坛内,校园内古建筑群金碧辉煌,苍松翠柏高大挺拔,环境十分幽雅,有古典画家气派与福祉文脉,在大都市中实为办学读书的好地方。 育才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先后为学校题词,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殷切的希望。北京育才学校被列入《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国名校录》,是一所全国知名的学校。 北京育才学校是由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组成的多建制学校。在校学生 4000 余名,教师 400 名。 12 年建制的教育使学校人文环境独特,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已达到一流。所有教室均配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有宽带互联网接入。学校教学场地充裕,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楼独具风格,香港知名企业家邵逸夫先生捐助的教学实验楼各项设施先进,具备天文观测等多种功能的科技楼可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良好服务。
育民小学前身是中央财政部子弟学校,1978年由市教育局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3905平方米,建筑面积21298平方米,有四座教学楼,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学校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学生1700余人,49个教学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70%以上的教师获小学高级职称,8人获得中学高级职称,3人获得特级教师称号,市、区学科带头人44人。是一所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在全市享有良好声誉的学校。 北京市育民小学创建于1959年,前身是中央财政部子弟学校。1961年改属市教育局领导,办成干部子女寄宿学校。1974奉命接受外国专家子弟,先后有日本,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意大利、阿尔巴尼亚等九个国家的学生在校就读。1978年由市教育局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小学。 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是北京市重点小学。学校全部实行小班化教育,提高了学生个体受教育的充分程度。新课改为育民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校师生在翟京华校长的带领下。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近50年来,培养出科学家、大学教授、著名主持人,体育名将等数千名英才。李鹏同志曾为学校题词“努力学习,增强体质,建设伟大祖国”。学校的校名是赵朴初题写。
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原名国家计委子弟小学,创建于 1954年1月。1964年1月由国家外交部命名为北京市 西城区 中古友谊小学,成为一所对外窗口学校。目前,学校有36个教学班,有着现代化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 以“以人为本,至和至美”为理念,努力营造“和合而生”的教育生态系统(“和合”即:包容、协作、平衡、秩序)。 学校发挥人格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作用,建设了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特别讲创新的干部教师队伍。先后被评为文明单位、巾帼建功文明岗、北京市三八红旗集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西城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实践基地、法治校示范学校、北京市西城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评价试点学校、北京西城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类学校、北京市礼仪示范校、北京市少先队基础建设规范化窗口学校、西城区科技教育示范校等称号, 赢得了各界的赞誉。 教学水平高已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各科成绩均居西城区前茅。2003年9月,学校与北师大前沿课程教育研究所共同 开展“PECI小学英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实验课程不仅形式新颖,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实验成果显著,辐射到其他学科上,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益。 1999年,与澳大利亚合作的电子琴实验项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弹奏一首电子琴曲中获得音乐的陶冶,树立“我能行”的自信,成为孩子发展的又一优质平台。 北京市中古友谊小 学还将立足于规范化办学,不断开拓创新,“传承友谊,追求卓越”,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品质,把学校打造成为西城区优秀的教育生态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