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雷锋小学原名双寺小学,位于北京市西城 区旧鼓楼大 街西绦胡同内。1990年3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北京市教育局正式命名为北京雷锋小学,充分肯定了该校多年来坚 持学雷锋的成绩。该校是全国唯一一所雷锋生前没有来 过却以"雷锋"的名字作为校名的学校。20多年来,该校坚持长期系统学雷锋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学习雷锋,与干好任何事情一样,需要一个主动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越学越有成效,越学越有活力.雷锋小学的成长,受到了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在1985年全国"中华少年成才之路"展上,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参观了该校的展板。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为雷锋小学题词。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强卫,1995年参观该校学雷锋展室。"雷锋"也从小学走向世界。有好几个国家的电视台、电台、报刊记者,曾来该校采访。20多年来,北京雷锋小学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曾多次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单位,被评为全国红花集体,还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受到了江泽民主席的接见。踏着雷锋的脚步。北京雷锋小学如今已制定了1998--2002年"六优"工程:精神文明优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师资队伍优质、学校管理优化、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环境优美、。再创佳绩,再创辉煌。学校要保持特色,全面发展。面对21世纪,北京雷锋小学必将展现新的风采。
我校是一所国家公办学校,目前有20个教学班,全校共有学生近500人,在职教职工60余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希望之星3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小学一级教师23人,本科学历41人,大专学历8人。中共党员18人。学校占地面积3485平方米,拥有一栋四层教学楼和一座平房院,各科专业教室配备齐全。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创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推动“小班化”教育实施进程。在做好一个国家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的同时学校还认真开展两个区级课题研究工作,将科研教改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科目的教学一线,使全体老师都参与到“科研兴校”的具体实践之中。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历届校长、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不懈努力。学校先后有三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大队辅导员”。全校师生秉承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诲,始终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特色。香小的成长,牵动着市区领导乃至国家领导的心:历任中央教育部视导员,《人民教育》编辑,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学校校长、北京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全国第五、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文联理事,作协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顾问,北京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韩作黎老先生曾亲临我校,并为我校题写校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的董奇教授也曾为教师授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树人天地教育机构国家级顾问,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曾做客我校电视台……北京市宣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永新同志也多次为我校的发展亲临指导……沃土育英才,在香小这片热土上成长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中国游泳名将,曾经三次打破女子50米蛙泳世界短池纪录、参加过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韩雪;历经半个月的艰辛竞选,以62.7%的高票当选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由此创造了纪录,成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历史上首位中国籍学生会主席的朱成;原区委教工委书记,现区人大副主任郑然同志; 都曾经就读于我校。 秉承“学热爱、能吃苦、会创造”的校训,积极探索办学规律,培养高素质人才,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的办学特色。独立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6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积百载跬步,创世纪辉煌。“十一五”期间,学校将通过全面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的发展方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百姓满意的小学而努力奋斗!
南菜园小学简介 北京市宣武区南菜园小学位于著名的大观园北侧,建于1955年,现有12个教学班,近400名学生,40名教师,其中39名教师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学校把“促进师生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作为立校之本。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坚持“德育为先导,教学为主线,全面育人为目的,办有特色为突破”的办学思路。 我校二十多年坚持“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坚持用雷锋的高尚品质、伟大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师生的健康人格;坚持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坚持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作为根本举措,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Nancaiyuan Primary School is in the north of Daguanyuan party, It was founded in 1955. Currently, It has 12 classes with more than 400 students and 40 teachers, among them 39 teachers had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account for 97.5% of total number. Our school promotes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developing, have satisfied with us is the basic aim of the school. The line on the basis putting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into effect all round, insisting that "moral education is a guide , teaching is the main task, making own characteristics”. 学校地址 宣武区菜园街28号 邮政编码 100053 联系电话 63562001 学校网址 www.xwncyxx.com
我校位于广外地区莲花河畔,总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有教学班17个,在校生670人,在岗教职工40人,其中大本学历9人,大专学历21人,小学高级教师12人。学校环境整洁优美,教学设备现代化,为学生和老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学校设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音像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9个专业教室、每班都配有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师办公人手一机。 学校有一支理念新、善团结、敢创新、肯奉献的研究型领导班子,还有一支敬业爱生、肯于研究、学历达标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教师获得过市级课改先进教师、区1-4-1骨干教师、区希望之星、区级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了以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和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掌握和应用为手段、以校本课程引领学科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把爱心献给孩子,把满意留给家长为办学宗旨,科研兴校、踏实兴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注重把课改实验和科研课题有机结合,实现了以科研促教研,目前学校参与了中央电教馆、北京市电教馆和区级三级课题的研究。我校在认真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托校本研究,尝试开发了《茶艺》、《鼓乐》、《信技》三门校本课程,其中《茶艺实践》的校本研究在区校本课程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好评,为此《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数十家媒体先后进行报道。 学校努力实现着以学生为本,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中开展了“三讲”、“三争当”的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被评为市级校园环境管理示范校和绿色学校。发挥了网络育人的功能,学校的互联网、德育网、校园网受到学生喜爱,2002年获得市“校园风采”优秀网站奖。鼓号队发展迅速,做到了规模大、质量高,被评为区“五星级鼓号队”。 三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市电教优类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先进单位、区课改先进单位、区精神文明单位等四十余项集体荣誉。教师及学生在市区级比赛中也获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其中在全国、市、区课件及录像课评优中有26人次获奖;15人次的教师在区教研活动中作研究课;20人的论文在国家和市区竞赛中获奖,23人次的论文或案例在市区级刊物上登载。学生有345人次在市区各项竞赛中获奖。 学校将坚持落实新的三年规划的目标,朝着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方向继续努力。
学校建校于1949年。占地面积7027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3904平方米,体育用地2100平方米,绿化面积近千米。普通教室12个、专用教室8个计算机教室2个、美术教室2个、劳动、科学、音乐、阅览各1个。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336人。是一所中小规模的普通小学校。
育翔小学是西城区平安大道以北地区知名度较高的一所小学。于1954年11月23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云南路成立,是北京军区空军子弟寄宿制小学,1958年1月迁到北京。原西城区教育局、西城劳动局、新街口东街小学本校为育翔小学的本部和分部。1964年交西城区教育局管理。学生来源仍为空军子弟,学生全部住宿。学生来源仍为空军子弟,学生全部住宿。1967年至1972年与四十六中分开,恢复了"育翔小学"的校名。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学科都认真开展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素质》、《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等课题进行了研究,有两项已取得了阶段性结果。各科教学都加大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一贯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1992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电教优类校",当年,在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帮助下开始了软件的开发工作,1994年底经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了486机房和演示室,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教师们用上了自己研制的软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后,数学、语文、美术、英语、音乐、劳动、思想品德等学科多次组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展示课,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进入了课堂。体育、科技、文艺等课外活动蓬勃开展,特别是篮球活动在市区闻名,育翔小学?quot;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操场上树立着10个篮球架,校篮球队在市区比赛中均名列前茅,群众性的篮球运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了学生的特长,鞠鑫和赵晖同学分别被选入体校和市青年篮球队。由于学校坚定不移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了整体优化,1994年被认定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西城区文明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体育达标先进校",并获"模范学校"奖牌,少先队"星星火炬大队"和"雏鹰大队"称号。1996年全区青年教师评优课大赛各科共评出28名一等奖,我校就占了三名,为全区之首。在全区小学"金秋杯"教学展示课中,连续三次获第一名,当时获此殊荣的仅有三所学校。学校的特色可以用"管理高水平、教师高素质、教学高质量、家长满意、同行公认、领导放心"来概括。
北京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二小学(简称宣师二附小)位于广安门南。校址为明末宝应寺。经文物修缮,重现出古老建筑的气势与恢宏。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实行小班化编制。学校有市骨干教师2人,区骨干教师15人,校骨干教师17人,占教师人数62%,党员20人,占全校职工人数33%。古朴幽雅的校园环境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赢得了社会赞誉,是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即“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载体,以育人为基础,以教师优先发展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学校整体发展”,有明晰的工作思路,即“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优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外部的条件,拓展教育资源和领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成立专家顾问组、法制讲师团、家长委员会,建立德育基地、科普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一体教育网络。学校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积极开展学科德育专题研究,总结出各个学科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经验体会,得到市德育督导室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文明礼仪师范校、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百所好家长学校、电教优类校、健康促进学校、星星火炬奖等。宣武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巾帼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少先队特色示范校。
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是京城最古老的小学之一。自清光绪九年(1883年)创建至今,已经有119年的历史了。现有教职员工35人,12个教学班,435名学生。学校校舍分为本校与分校,总占地面积6657.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188平方米,操场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两处教学用房均为老北京四合院的红砖灰瓦平房,四合院院中套院,本校与分校门对门,本校院深横跨四条、五条,由操场和两进院落组成,分校横跨四条、三条、由三进院落组成。校舍建筑历经百年风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下和我校自筹资金,近几年来不断修整,陆续翻建了教室,增建了一个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还创设了一个美术、两个音乐、一个自然、一个劳动专用教室,每个教室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电扇,校园铺设了地砖,操场四周和教室门前都种植了小松树,修缮如故的校园在在杨树、柿子树和百年古槐的笼罩下,显得幽静典雅,使校园中处处充满生机。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办学,目前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自然、思品、劳动、计算机等课程,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少先队大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每年学校都开展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全校性活动。 走进四条小学的校园,你会看到:教室外墙上高处悬挂着领袖画像、名人名言,低处是精美的、时时在提示学生的“文明礼貌提示语”标牌,环境的布置中处处渗透了对学生的教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