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路小学位于西城区前半壁街48号,地处北京市中心地带。原校址始建于1943年,原名北平市私立伊斯兰小学。2010年11月搬迁到现校址。现在学校占地面积2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0平方米,操场面积104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数21000册。 现有8个教学班。宽敞明亮的教室,采用小班化教学方式,还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们提供良好教学服务。学校还拥有4个专业教室,另外还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漂亮的心理小屋、宽敞的多媒体教室和密集型图书馆。红墙绿草,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中午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合理的营养配餐,卫生可口的饭菜,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拥有思想素质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年轻化、高素质,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100%。全校教师在郭慧明校长的带领下,发扬“拼搏精神,团队精神,求实精神”,以自己的行动实现着学校的 " 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中华路小学在"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下,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是排球传统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向全体学生普及排球知识和技能,学生人手一个排球,全员参与,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排球教学内容作为校本课程,课余时间成立了排球兴趣活动小组,坚持每天进行训练。教练员是我校两位体育教师,他们都是市排球教研组成员,经验丰富。几年来,许多学生在小学毕业时作为特长生升入相应中学。 中华路小学全体教师为实现办高质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朝阳区望京南湖东园小学始建于1950年,2000年1月迁入望京南湖东园小区,学校占地面积11073平方米,建筑面积6971平方米,操场面积5200平方米,绿化面积1850平方米。目前学校有30个教学班,学生921人,教职工72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不断增强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情治校的自觉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社区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办学规范,特色鲜明的工作目标。学校的工作思路是: 讲学习,讲钻研,大胆实践;抓课堂,抓活动,以美创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 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教书育人,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尊重特长。学校的办学优势是:一、学校是朝阳区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二、学校有规范、精细、科学的教学管理特色,被评为朝阳区教学管理先进校。三、学校的民乐、舞蹈、合唱、美术、书法、管乐兴趣小组在历届市区中小学艺术的比赛在中成绩突出,具有鲜明的艺术教育特色,被评为朝阳区艺术教育先进校,朝阳区少年儿童朝花艺术团民乐二分部、舞蹈一团。学校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在朝阳区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均确立了一等奖的地位,在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合唱节比赛中,合唱获一等奖,在北京市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古筝获一等奖、舞蹈获三等奖的好成绩。四、学校有优美、高雅的环境育人特色,被评为朝阳区校园环境示范校、朝阳区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北京市绿色学校。五、学校是体育项目(足球)传统校,2003年至2005年已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足球传统校少年组冠军,“校园足球”享誉市区。六、学校教师队伍敬业爱生、责任心强。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业绩突出。学校被评为朝阳区师德管理先进校。学校65名专任教师中:大本学历35人,大专学历27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9人。北京市骨干教师4人,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获得者2人。朝阳区骨干教师5人,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6人。酒仙桥学区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12人。七、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课程改革和教科研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目前被朝阳区教委确定为课程改革样本校(全区165所小学中仅确定10所小学),被朝阳区教学研究中心确定为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科任学科校本教研基地校,(全区165所小学语文、数学、科任校本教研基地校各6所小学)。八、学校经常承办市、区级教学研究活动,为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搭建了平台,(仅2005—2006学年度我校就承办了品德、科学、语文学科三次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九、朝阳区全力支持青年城分校建设,投巨资建设专用教室和校园环境建设,同时按市级办学条件标准配备教学设备、设施、仪器。十、学校稳步发展,教师奋发向上,近几年取得办学成绩显著。学校、教师、学生获奖情况统计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小学位于西城区刘兰塑胡同14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1899年),校园占地9000多平方米。由盛新小学更名为北京市西什库小学。校园同苍松古槐绿荫掩映,教学楼红瓦灰墙,古色古香,学习环境幽雅怡人,教室宽敞明亮,配有装备先进的专业教室。如劳动,美术,音乐,自然,计算机教室及语音教室等。 百余年来,学校治学严谨,成绩显著,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批批毕业生中人才济济,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后勤各部门作用,形成以健促校为龙头,科研为先导,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在 化课堂教室改革中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学校一方面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立学生计算机室、语音教室、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另一方面,调整师资的年龄结构,提高学历层次,现已基本形成学历达标以老中青为骨干的有充足后备力量的政治、业务素质较为精良的教师队伍.曾先后被评为市、区先进学校。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所全新的西什库小学必将展示在人们眼前,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让我们深深祝福,西什库小学明天更加美好。
西颐小学地处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毗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家知名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60年,前身为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子弟小学,1970年后,划归北京市教委。现在,直属海淀教委领导管理,是北京较知名的以国际化办学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六年制公办小学。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海淀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西颐小学的干部、教师树立起全新教育理念,紧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为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服务,创办优质教育服务社会,学校提出了 “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想国家一百年” 的教育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西颐小学的每一位教师,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教育的神圣职责赋予西颐人的崇高使命。
安华里一小地处环境优美的安华西里示范区之中,学校有独立的教学楼,有满足教与学需求的专业教室、计算机房、电脑教室、多功能教室、标准200米环形塑胶操场。高、低两部均有校园网络,环境高雅优美,艺术气氛浓厚。学校现有学生500多名,教职工45人,其中党员12人,区、学区、学校名师、骨干、先进教师22人,男教师11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 学校以创办“质量领先、艺术特色突出”的品牌学校为宗旨,拼搏进取,奋勇向前是华一人的标志。学校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促教师队伍建设;以课改为中心,促教学质量提高;以艺术陶冶心灵,促素质教育实施;以高质量管理,促办学水平一流”的宏观发展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被北京市教委命名为“安华里一小金帆管乐团”、北京市朝阳区小学示范校、评为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朝阳区教学管理先进校、安贞里学区推进素质教育特色校。
渤海镇中心小学位于逶迤磅礴、秀美壮丽的慕田峪长城脚下,坐落在重峦叠翠、栗花飘香的大山中,距怀柔城区20公里。在绿草茵茵、百花吐艳的校园里,生活着832名天真可爱的孩子。学校有41个教学班,158名教职工。是一所具有浓郁现代化教育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管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遵循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数字化校园与人性化校园相结合、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以建设信息化校园、学习型校园、人文化校园,全面构建现代化学校为办学重点;突出培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这一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求真务实抓质量;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最大发展的办学目标。这里更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能体验到现代教育的浓浓气息!学校开设了25门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学生曾获得世界独轮车锦标赛金牌,国际书画大赛金奖,学生的蜜蜂假日小队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假日小队。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科技教育活动示范校、少先队工作特色示范校。
西城区四根柏小学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北段东侧。"九一八"事变后,由东北流亡学生王治安(男)于1932年在此创办了东北小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四根柏小学,校长庞景山(男),后为马熙琛(男),教职工十几人。 解放初期,校舍经过翻修,教室增值12个,20多个教学班,分为二步制上课,教职工40多名,校长王楠柱(女),后为赵秀雯(女),1968年与北沟沿二小合并,校名仍为四根柏小学. 1988年,教育局拨款一百多万元,为我校新建了教学楼,教学楼建筑面积4123平方米,包括18个教师,5个专用教室,19个办公室,五楼是面积100平方米的小礼堂,并设有浴室. 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坚持全面发展,各项共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气象.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建立了教职工大会、行政扩大会、组长会、评议干部等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增强民主意识,群策群力共同办好目标。 学校党、团、工会各组织机构健全,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队伍的建设,始终重视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劳动观点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给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因地制宜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以教学为主,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学习,实践,质量监控的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科研专题小组的专题研究活动,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获得《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美在校园先进校》、《健康促进学校》金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实验校、《全国部级"九五"课题活动课》实验基地、《局区先进党支部》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历史悠久的四根柏小学如今正焕发着青春,它将像朝霞一样放出夺目的光彩。
北京和谐星火小学(中学)成立于2011年8月15日,是一所军校式管理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创办人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于静校长。 2011年,针对独生子女群体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于静老师创立了这所学校,目的是通过军校式的管理和训练,把军人具备的坚韧、勇敢、正直、服从、责任和强有力的执行力等优秀素养,通过长期在校的学习、管理和训练融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形成终身习惯和准则,最终成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的优秀人才。 经过5年多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学生1650人,分设9个年级45个班。拥有教职员工123人,其中教师75名,90%以上拥有正规统招本科学历。学校目前四个校区总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米。 作为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为了让更多非京籍子女收到良好的教育,于静老师同时创立三所打工子弟学校,史各庄校区、白各庄校区和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受任何学费的河北云州村校区。 也正是有这样一位一心做基础教育的优秀校长。 和谐星火学校老师聚集了一批真正愿意用“心 ”来教育孩子们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包括: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于静老师、北京市优秀教师赵立兰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小平老师等60多名教师。这些老师,正如一盏盏高高的灯塔,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刻为孩子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他们,工作日每天从7:00到20:00几乎全天候的陪在孩子们身边; 他们,不惜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免费为基础略差的孩子们补课; 他们,一直在用“心”来教育我们的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但同样朝气蓬勃的孩子们! 因为他们,和谐星火的天空,始终是蓝的!!!宏福苑校区: 小 学:每个月158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 中 学:每个月139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白各庄校区和史各庄校区(公益校区): 小 学:每个月73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 中 学:每个月83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 咨询电话:4001517780,010-56039090 学校官网:www.hxxhedu.net 学校地址:昌平区沙河镇定泗路温都水城路北
斋堂中心小学是一所革命老区学校。地处北京最高峰灵山脚下,风景秀丽的永定河畔。稳定的教师队伍,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教育氛围,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使学校逐步走向成熟与发展。办学思想:坚持“三个面向”,发挥资源优势,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办学目标: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宗旨: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训:爱校守纪 勤奋进取教风:艺高身正 教书育人学风:勤学善问 博学多才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职工自身素质,注重两支队伍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与校风。1993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单位,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百所特色先进校,2001年被评为门头沟区国防教育先进校,2001年被评为首都先进少年军校。2002年被门头沟区教委评定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二等奖。
北京市东城区东总布小学是北京市东城区一所普通小学,位于东二环的西侧,建国门立交桥旁,学校附近有中外知名的六百年历史的古 观象台,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火车站,学校南面是建国门内大街,直通天安门广场。 东总布小学是有近七十年历史的老学校,原东总布小学 的特点是小、分散,大多是庭院式平房,原来的校园分散三处,经过几十年的变迁,于1995年6月改建,在1998年8月底建成了新校园。 学校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10平方米。有18个普通教室,有图书馆、书法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自然教室、劳动技能教室、有计算机教室、有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室、有供教师学习、开会、娱乐的多功能教室。 东总布小学现有教职员工在职在岗39人,12个教学班,380多名学生,小学高级教师34人,共产党员14名,其中青年党员5名,青年教师中(35岁以下)21人已经取得大专学历,已经取得大本学历和正在读大本的有20人。 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学校明确制定了东总布小学的校训、校歌、校徽。 校训是:勤奋、诚实、团结、进取。 学风是:勤奋学习一丝不苟,刻苦钻研不断求新,积极向上虚心求教,兴趣广泛学有特长。 校风是:举止文明尊纪守法,尊师爱生敬业奉献,钻研业务求真务实,团结和谐作风朴实。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可能多的环境和条件,坚持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全面安排面向全体是学校工作的总目标。学校有近60名学生的“红领巾管乐团”,经常外出参加活动,亲自参加了国庆50周年的庆典。 该校的男子篮球队,多次参加市区小学生的篮球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该校还成立了美术、风筝、书法、合唱、科技、手工劳动、朗诵、外语等课外活动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该校的红十字会是北京市命名的第一批红十字学校。他们在支援灾区,贫困地区,社会救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校从1988年起,多次评为东城区精神文明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