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位于怀柔区的西北边陲,距怀柔区城200华里,学校建于1991年,前身是怀柔县碾子乡中心小学,2002年7月合乡并镇后变为怀柔区宝山镇中心小学下设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660平米,建筑面积1800平米。 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生91人,住宿生有61人,是一所寄宿制小学。现有教师20人,其中30年以上教龄的有9人,20—29年教龄的有3人,10—19年教龄的有3人,10年以下教龄的有5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有4人,大专学历的教师16人 。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素质较高的团队。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尽情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让教师尽情享受工作的尊严与幸福;让学校尽情释放教育的激情与活力。 办学目标是:学校管理优质;校园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教学设备优良;教育质量优异。 办学特色: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课题为依托,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多年来,学校在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坚信,在规划办学促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在今后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办成一所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完全小学。
前进一小建于1981年,已有26年的历史,我校现有学生560人, 17个教学班,在职教师55人。是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26年来我们始终围绕着“关爱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校训 “尚礼、好学、自信、健美”是师生的共同准则。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已达一流,所有教室均配备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有宽带互联网接入,学校还设有计算机、科技、音乐、美术、写字、舞蹈等8个专用教室。学校曾获得“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绿色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校”等先进称号。在北京奥组委启动的一校一国“同心结”活动中,我校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与危地马拉结成了友好伙伴。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把这一活动当作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机密结合,制定出了详细的系列活动方案,强化学生的奥运教育,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力争为北京奥运做出我们的贡献。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落实燕山教委“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目标,我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办了舞蹈、英语、儿童画、奥数、作文、硬笔书法、口风琴、软陶、足球等各种特长班。所有任课教师都是我校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更加可喜的是今
北京市顺义区双兴小学,建于1996年,地处城区东北部,为区直属小学。占地170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新铺的塑胶操场4500平方米。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24个教学班均装上了正投设备,初具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终端,已将学校与信息时代紧密连在一起。教师队伍精良优秀,共7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4%,本科占45%,小学高级职称占58%。现有学生860名。
北京市大兴区枣园小学坐落于清新幽雅、宁静怡人的枣园小区内,系区教委领导下的直属小学,2002年9月1日正式揭牌上课。是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北京市奥林匹克示范学校、大兴区文明单位、大兴区少年宫校外辅导站。 学校现有一至六年级共23个教学班,学生903人。教职工总数为73人。 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内设200米标准跑道的操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健身、娱乐空间。学校拥有一支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易于接受先进教学思想的教师队伍,所有任课教师的学历均在大专以上,未来发展,后劲十足。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教师乐群开放、勤奋创新、崇尚精品、追求卓越、无私奉献; 校园具有世界文明、和谐发展、追求高质量的现代人文气息外树形象、内练素质、重在科研、创办特色”的办学目标,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宗旨,去经营“尊重全员、快乐发展、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学生受到最优化的教学服务。 装备一流的教学设施为枣园小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校园网络系统的建成,宽带入室,使师生尽情享用网上资源。教室内,电脑、电视、实物投影、VCD、录音机等教学设备,既有助于教师演示指导,亦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使教学手段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迈进。而校园网站的开通,又为家校、师生间的学习、交流、沟通开辟了新的渠道。 经过全体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曾先后多次见诸于新闻媒体及报刊,在社会各界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意气风发走向新的时代,励精图治共创枣园辉煌”。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枣园人,正以十足的干劲,创新的精神,高昂的士气,胜利的姿态辛勤耕耘,为把枣园小学办成教育思想人文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学生素质个性化的大兴区名校而努力奋斗!
北京市通州区官园小学是通州区教委直属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地处通州区文化教育中心地带,1987年建校,占地面积488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112人,教职工83人。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54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79人;通州区名校长1人,北京市劳动模范2人,市级骨干2人,区级名师3人,区骨干教师17人,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较高、素质精良的干部教师队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永恒主题,以读书创建校园文化为特色,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培育新时期合格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整体设计、局部入手、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内涵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办学模式;形成了学校管理有特点,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机制。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是一所集特色双语幼儿园、精品小学、优质初中、多元高中、剑桥国际中心、国外大学预科、汉语中心为一体的寄宿制国际化学校。学校位于首都机场西侧,温榆河畔中央别墅区,毗邻新国际展览中心。学校占地180多亩,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全套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舒适幽雅的校园环境,为新英才学子营造一个理想的学园,成长的乐园、温馨的家园,是一所社会精英阶层子女求学的理想学校。京市新英才学校是一所集特色双语幼儿园、精品小学、优质初中、多元高中、剑桥国际中心、国外大学预科、汉语中心为一体的寄宿制国际化学校。学校位于首都机场西侧,温榆河畔中央别墅区,毗邻新国际展览中心。学校占地180多亩,投资5亿元,建面积10万平方米,全套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舒适幽雅的校园环境,为新英才学子营造一个理想的学园,成长的乐园、温馨的家园,是一所社会精英阶层子女求学的理想学校。 新英才学校以“人格智慧并重育社会栋梁之材,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为指导思想,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幸福地成长,成为乐观、正直、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成人、成才、成功。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构建成完善的多元课程体系,形成了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探索出轻松愉快的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导师制的切入和落实,凸显了耐心有效的个别辅导优势,为学生享受幸福成功的学习生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新英才学校提供保持与世界同步的国际化课程、以及地道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教育,从孩子的不同的个性出发,采取共同基础课堂之外的分层教学,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所有孩子都能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喜悦。培养既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全球化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新英才学校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教师队伍85%是由全国优秀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构成,博士、硕士、海归、外教占20%,学历达标100%,平均年龄36岁,结构合理,师德水平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科研能力极强,热爱教育事业、协作意识浓厚,新英才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是:100%的爱岗敬业,100%的精益求精,100%的全力以赴,是新英才学子的良师益友,是学校发展、孩子成功的保障。
观音寺小学创建于 1996 年,坐落在观音寺小区中心地带。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现有教学班 18 个,在校学生 625 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区级优秀完小校长常青,区级骨干教师黄巍、王琛,区级优秀青年教师薛艳等。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优化校园环境,促进五育发展”为切入点,重视环境育人,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古城中心小学前身为老的古城小学,建于民国初年,1961年改址改建为古城中心小学。2000年9月,原新古城小学、古城五小并入古城中心小学,现有126名教职工,1100余名学生,共34个教学班,占地面积近四十亩,是石景山区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杨文钢是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园丁奖”获得者,是石景山区委、区政府表彰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十佳青年”,曾赴澳大利亚留学,获得“校长管理”资格证书。 该校还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命名的“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和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所命名的科研基地。在2001—2003年期间,该校被授予北京市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先进校、北京市敬老文明模范校、北京市思想品德教育先进单位、 北京市古诗文诵读工程先进校、北京市贯彻落实小学体育工作条例先进校、北京市推进营养餐工作先进单位,获石景山区小学行政目标管理一等奖、教学目标考核一等奖、教科研创新工作奖、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工作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奖、出色完成重大工作任务奖。连续十二年评为区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区精神文明单位。 高层次的专家顾问团和师资队伍 以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脑与认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董奇教授为首的师大专家团和市、区教科院、教育学院分院、北京市教育媒体主编、副主编等专家组成的顾问团是学校可持续超前发展的强大源动力。该校还拥有全国品德教学优秀教师张鹏、北京市优秀语文教师刘惠红、北京市紫金杯特级一等奖班主任王楠、北京市教学基本功一等奖获奖者周慧艳(语文)、田慧(语文)、马强(数学)、郭立军(英语)等一大批品才兼优的优秀教师群体,其中区 古城中心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人,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48人,参加过北师大“儿童发展心理与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达二十六人,全部一线教师获得英特尔未来教育资格证书,区语文骨干教师刘晓群、数学骨干教师李宏娟被选派赴新西兰留学并学成归来。近几年为本区输送校级干部4人,区数学教研员2人。 超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完善中的硬件环境 新世纪,古中心以“争取更好”的精神,坚持“团结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以“健康的校园,培育健康的人,共享健康的生活”为办学理念,努力构建学习化组织,建设开放的、人文的、绿色的校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创办石景山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校和为石景山区子弟提供良好教育服务的优质校。该校占地面积较大,具有持续的发展空间,目前学校拥有教学楼、科艺楼、综合楼三栋主体建筑和一块标准200米跑道的全塑胶田径运动场和四块塑胶篮球场。学校已全面实现了网络有线电视班班通,可实现网络教学、会议、VOD点播等技术,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保障。学校还建有近百平方米的开放的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并配有可上网阅览下载图书资料的计算机,还拥有八百平米的生态植物园和二百平米的艺术廊、书画院,两个多媒体机房及可容纳二百多人的多功能大厅。一至四年级均配置了液晶实物投影器,二年级英语实验班均配有100寸电动幕和正投设备。此外,学校在教委的支持下,正在重新规划建设校园,拟建玩具图书城、少年科学院实验室、游艺广场、形体训练大厅,七月份,教委将投资对校园建筑内外及厕所进行全面改建、修缮。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优良的办学传统及与时俱进的学校改革,使古城中心小学愈发生机勃勃。在“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结题中,杨文钢校长在北师大英东楼向国家教委基教司朱蓉菊副司长等领导专家做了工作汇报,并且由首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校教师科研论文《爱心集》一书。目前学校承担了教育部、科技部“十五”重点课题儿童“攀登英语”学习实验等六项重大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科院儿童心理所编制的《现代小学语文、数学》教材改革、《北京市二十一世纪教材改革》,《马芯兰数学教材改革》等多项实验,学校还是田径项目、篮球项目传统校,教师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达百余篇,大部分语文、数学教师参加了编写《作文三步导学法》、《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等多部著作的工作,2002年共有110名学生考入北京实验中学、首师大学附中实验班、十一学校、清华附中等市区重点中学,占毕业生总数的60%左右,在市区各类学科、艺术、体育、少先队活动竞赛中学生获奖数达千余人次,近三年均名列全区前茅。近一年来共接待来自美国、台湾及国内各省市参观访问团三十余个,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以及北京市教委的领导和专家也专程到校视察工作。该校还承办了石景山区小学第五届素质教育研讨会和北京市二十一世纪英语教学现场会等大型活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现代教育报等十几家媒体在2002年至2003年对学校工作的报道达二十余次。 新世纪,新的古城中心处处给人以希望,正满怀激情前行!
新怡小学位于东城区新怡家园9号,2008年9月1日建成使用。自建成之日起,一直作为前门小学走读部校址,其他学校信息可查阅前门小学信息。前门小学现两址办公,寄宿部位于崇文区西河沿甲211号。
北京雷锋小学原名双寺小学,位于北京市西城 区旧鼓楼大 街西绦胡同内。1990年3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北京市教育局正式命名为北京雷锋小学,充分肯定了该校多年来坚 持学雷锋的成绩。该校是全国唯一一所雷锋生前没有来 过却以"雷锋"的名字作为校名的学校。20多年来,该校坚持长期系统学雷锋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学习雷锋,与干好任何事情一样,需要一个主动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越学越有成效,越学越有活力.雷锋小学的成长,受到了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在1985年全国"中华少年成才之路"展上,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参观了该校的展板。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为雷锋小学题词。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强卫,1995年参观该校学雷锋展室。"雷锋"也从小学走向世界。有好几个国家的电视台、电台、报刊记者,曾来该校采访。20多年来,北京雷锋小学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曾多次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单位,被评为全国红花集体,还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受到了江泽民主席的接见。踏着雷锋的脚步。北京雷锋小学如今已制定了1998--2002年"六优"工程:精神文明优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师资队伍优质、学校管理优化、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环境优美、。再创佳绩,再创辉煌。学校要保持特色,全面发展。面对21世纪,北京雷锋小学必将展现新的风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