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是1957年成立的,现在南京山西路附近办学,但规模一直很小,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6个年级共100多人,半天学文化、半天学艺术,主要专业包括有声乐、器乐、舞蹈等。著名演员梅婷、作曲家卞留念都是"小红花"的毕业生,多年来"小红花"的演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南京人的骄傲。 新建的南京小红花小学位于乐山路以西、奥体大街以南,毗邻碧瑶花园,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是由建邺区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公办义务教育艺术特色小学。学校由南京市文广新局、建邺区教育局共同组建,规模为4轨制24个班,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校长由原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副团长、南京市艺术小学书记祁坚达担任。祁坚达是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教育专家,曾多次带领学生出访亚美欧非澳,其艺术传略入选《世界名人录》。学校在文化教育方面配备了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优秀教学骨干教师队伍,并且聘请一流的艺术教师,为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学校拥有功能齐全的各类专用教室、多功能室和1000多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食堂,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及室外篮球场等。
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坐落于美丽的滁河北岸,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多名,在编在岗教师152名,是六合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学校秉承"兴教惠民"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努力践行"以美育德、以美怡情、以美启智、以美促谐"的育人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美育特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学校在学科教学、艺术教育、德育创新、科技教育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是六合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始终处于全区小学领跑地位,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赞誉。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优秀校园合唱团"、"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艺术、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南京市文明单位"、 "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南京市师德先进群体"、、"南京市艺术教育基地(合唱)"等荣誉称号。学校"小茉莉艺术团"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比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瞩目。近年来,学校集体受国家、省、市表彰150多次,学生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600多人次。 学校愿景:彰天地之美 育有根之人学校精神:同心同悦 共进共赢培养目标:快乐博雅的现代公民快乐勤勉 博广有长康健纯良 优雅通达校 训:博艺 至美校 风:求真 从善 尚美学 风:乐学 勤学 博学
南京市靖安中心小学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的长江之滨,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5余亩,现有18个教学班,645名学生,47名教师,大专以上学历38人,占80.9%.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学校先后获得"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绿色景观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几年来,学校以"科研引领教研",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一直是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十五"市级课题"开发江滨资源,丰富农村校园生活"的研究成果获南京市三等奖,编写的校本教材《乐园采韵》,受到市陶研会的高度评价.现在,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创建江苏省省级实验小学而迈进.
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始建于1983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下、玄武湖畔。是一所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江苏省实验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48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2007年学校被评为南京市"五室"建设示范化学校。学校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技能操作室等专用教室应有尽有,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554名学生,在职教师45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7.8%,本科教师占60.2%,研究生1人。教师中斯霞式人民教师2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玄武区学科带头人6人,玄武区优秀青年教师3人,区级师德标兵10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技艺精湛。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 (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 办学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厚重的学校文化,打造一所办学有特色,质量达一流,社会满意度高,南京市幸福教育的名校。 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学校重视课程、课堂、课题的建设。课程建设--规范创新。除了开齐开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外,还合理设置景泰蓝制作、无线电测向、毽绳教学等校本课程。课堂建设------智慧分享。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不同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研究,并分享信息、感受、经验、成果、快乐等情感和方法。课题建设--引领发展。学校的主课题《智慧分享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成为各学科教师共同探讨、实践的校本研修主题,阶段性研究成效初显。 改革的是课堂,成长的是教师,受益的是学生。近年来,学校一批教师走进小班,研究小班,探究小班化管理和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途径。教师结合小班教学的特点,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的培训与提高。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使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教师中有近80人次在国家、省、市、区优质课、论文评比、白板教学设计及赛课等活动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学校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均多次被评为区"先进教研组"。学生近两百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组织的音乐、美术、科技等门类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开展阳光运动,增强师生体质。大课间、体育节百花齐放,南京特色小拉舞,传统品牌毽绳操,每天锻炼一小时,师生快乐满校园。 学校致力于打造"幸福教育"的品牌。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让全体师生成为幸福教育的受益者。确立了构建以"幸福教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打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已成为我校全体师生、家长共同的信念。办幸福的学校、做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成为学校近几年乃至十二五期间致力追求的目标。 学校将以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的办学理念,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厚重的学校文化,打造一所办学有特色,质量达一流,社会满意度高,南京市幸福教育的名校。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南京市第一所智力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3年5月。学校校舍明亮,校园秀丽,设备先进,器械充实,办学方向明确,学校管理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教师队伍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精湛,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学校充满生机和火力,学生在校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从"八五"课题到"十五"课题均圆满结题,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现进行的"十一五"市级科研课题"智力残疾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更使学校科研工作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为适应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还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究。根据智残儿童生理、心理、智力特点,以启迪智力、培养能力为目的,改革课程设置,改编教材,以使学生学有所得,获得最大的进步。办学二十年来,学校多次被命名为省、市模范学校",还被评为省"特殊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学校"、省、市"绿色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并获南京市"先进师德群体"称号。学校还是省特殊教育的窗口学校,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港、澳、台等各地的来宾。学校将为争创全国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为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大胆开拓、不断发展、努力奋进!
小西湖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创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即一九零六年,始名"普育堂",地点在秦淮区堆草巷29号,一直没有变迁。 辛亥革命后,"普育堂"义学更名为"翔鸾庙小学",改用初小年级教科书。 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市教育局成立。隶属社会局的"翔鸾庙小学"改组由教育局管辖,正式命名为"小西湖小学"。于 1927年9月1日正式开学。招生八个班级,一、二年级实行了二部制。 1945年抗战胜利,小学实行"中心校"制,我校定为"南京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又恢复了校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 "文革"中,学校曾改名为"南京市天安门小学教育营",1970年又恢复原校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 1999年,区政府投资扩建校舍,教学楼、综合楼总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2000年落成使用。 2003.9区教育局布局调整,原九龙桥小学并入小西湖小学成为小西湖小学分部。 目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是江苏省实验学校。本部与分部共有40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104名教职员工,本部与分部占地面积1297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约1200平方米,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寓德育工作于少先队活动之中,"少年军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少年军校、南京市优秀少年军校。学校以学生学习心理培育为突破口,进行教育科研,优化学生整体素质。学校的"九五"教科研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心理培育研究》是南京市科研规划课题,并作为子课题参与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大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与对策的研究》。"九五"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后,2000年又进行了江苏省"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培育对策研究》。学校获秦淮区、南京市、江苏省心理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和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并于2005年12月顺利结题。"十一五"学校的《享受童年-小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心智发展的研究》课题,作为省级规划课题经专家论证,并着手开始研究。学校是第一批被命名的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校女子篮球队参加省级篮球比赛多次获前三名,连续14次获得南京市"新苗杯"冠军。在第8届全运会期间,学校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校学生民乐团作为"南京市少儿民乐团秦淮分团",多次参加市、区比赛和演出,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区比赛演出中获奖,并有学生出国参加国内外各级演出。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基层党支部",受到中共南京市委的表彰。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正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 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实验小学,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1903年),开新学制之先河,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前身是江浦珠江书院,十余次易名,2003年3月更名为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教职员工127人,在校学生2106人。拥有市示范图书馆、市示范科学实验室、市示范网络教室、市示范心理咨询室、市优秀卫生室等二十余间专用教室。 学校坚持“崇文 立德”的校训,以“为每个孩子积蓄成才的力量,为每个孩子编织成才的梦”为办学理念,以创建“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江北强校、江北名校”为办学目标,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显校、师资强校”为办学宗旨,努力打造“人文的书香校园、和谐的绿色校园、现代的数字校园、国际化的双语校园、健康的篮球校园、尚美的书画校园”。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强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勤勉奉献”的教师群体。学校现有在编在册教职工127名,其中专任教师113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达90%以上,本科学历近50%,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市劳模1名,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10名,57人次被评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名校长。 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做新世纪的小主人、小强人、小能人”为育人目标,努力构建“德育网络立体化、德育内容主题化、德育实践社会化”的新格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传统”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学校已经形成传统的“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学校“少年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自护意识不断增强。少先队雏鹰争章、主题队会等活动,使学生的品德修养、各项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南京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先进集体”“南京市金陵书香校园”, 8名学生被评为省、市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小公民。 学校坚持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为科研理念。学校是“南京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多次被评为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十一五”主课题“数字化校园与学校雏凤文化建设研究”已被列为国家级科研课题,同时学校还承担了两项省级课题、三项市级课题的研究,教育科研工作经验刊登在《南京教育》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