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是在2002年布局调整中合并原马群地区的四所小学,由栖霞区政府、马群街道办事处、栖霞建设集团三方共同出资异地新建的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学校地处紫金山东麓,位于沪宁高速公路连接线和绕城公路的交汇处。学校占地面积22878平方米,建筑面积21604平方米。2006年学校共有32个教学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在校学生总数达939人,在职教师总数有72人。学校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育人氛围浓郁。拥有设施齐全的可容纳254人的多功能阶梯教室、生均图书达30册的图书馆、250米塑胶环行跑道的运动场、2个电脑房、2个达省级标准的自然实验室、3个音乐室、1个舞蹈房和科技活动室、美术书法室、室内体育馆和师生阅览室、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已达到省级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学校积极寻求充满活力的校本培训之路,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目前,在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有55人数,占教师总数的76.4%,市区级骨干教师35人,占教师总数的48。6%,其中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6人,区十佳师德标兵2人,在市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人数有10人,在区级教学比赛中获奖人数有30人,教师参加区级课堂教学比赛,连续两届获得团体第一名的佳绩,教师撰写的一大批教学论文分别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和在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树立"为每一位学生设置课程"的校本课程建设理念,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认真开展素质教育,不断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推动学校个性化、高品质地发展。学校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纯朴诚实、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助人、好学上进、学风浓郁。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助残先进集体,学校少年军校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少年军校,2004年学校射击队在南京市第十八届城市运动会中,男、女射击队分别荣获儿童组男、女团体第三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学生的美术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家级儿童美术作品比赛中获奖,校园集体舞、儿童舞蹈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学生计算机作品在市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位居全区第一,学校门球队在南京市比赛中分别荣获全市第二、第三名。学校确立"为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科技艺术教育为特色,营造"好学、向上、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策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不断提升办学品质,短短的几年间,学校已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省门球特色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首批实验基地学校、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品质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是镶嵌在南京市城东的一颗璀璨明珠。
长城小学原名接待寺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三十四年(1945)改名为六合县接待寺民国小学。一九四九年人民政府接管学校,一九五二年受到县政府表彰,一九五八年改名为长城中心小学。一九六六年,学校更名为建设中心小学,一九八四年,恢复长城乡,复更名为长城中心小学。二零零零年撤乡并镇后,前程、李坝、严巷小学并入,学校改名为新集镇长城小学。按十一五规划,作为一所长期存在的定点完小,学校占地22亩,现有教职工39名,学生654名,双轨十二个教学班。历任校长:解放前:张实夫 陈锦树 韦秉宽 伏宝贤解放后:袁尚才 张志锐 潘 成 孙达林张德祯 陈有善 崔长才 张德祯现校长:舒忠清
南京市江心洲小学位于建邺区西南角的江心洲上,始建于1935 年。几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学校似一叶扁舟乘风破浪,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几个学生、几位教师发展到今天的20个班 级、637名学生、75位教职工,学校初步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新一代为办学目标,通过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为抓手,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取得丰硕成果。学校两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市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文明礼貌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科技活动先进集体,一九九九年后,学校被评为南京市"规范学校"、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普教系统优美校园"南京市模范学校、区师德先进群体,被市教育局、教科所命名为教科研基地,二 00 二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实验小学"。1993 年 3 月,区、乡两级政府共筹集 350 多万元为学校翻建了新的校舍。2006年,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又扩建了一幢教学楼。语音室、微机室、科技活动室、舞蹈室、实验室、劳技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一应俱全,似锦上添花,给学校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目前,全校师生精神振奋,又一次扬起风帆,开始了新的远航。
爱达花园小学是南京市首家小班化实验学校,2006年被评为市级实验小学。办学十年来,以"探寻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关注每一个孩子成长,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小班化精品学校,打造名牌重点中学优质生源基地。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培养爱,为了我们心中共同的"爱",我们以构建"达爱"文化为教育主线,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到处充满爱的人文校园。我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爱是教育的源泉"是全校教师共同的信条;学会感恩,相互关爱是我们的校风;实施小班化教育是追求教育全面优质的有效保证;乒乓球运动特色课程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自主开发的学校一站式综合数字系统,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网络平台,市级立项课题《基于网络模式下的小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成了传达爱的信息高速公路,推进了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进程。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人人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孩子在爱的滋润下一定会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南京市江东门小学创办于1946年,已历经六十年风雨发展路。学校现占地29529平方米,建筑面积14044平方米,内设塑胶跑道、足球场。教学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学校拥有较先进的教学设施:配备了微机房2个、数个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等,每个楼层均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移动柜。教学班29个,在校生1160人,其中外来工子弟占95%以上,教职工85人,小学高级教师54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64人,拥有省特级教师1名,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市区骨干教师20余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十所流动儿童先进家长学校"、"南京市红旗大队"、"南京市实验小学"、"建邺区师德先进集体"、"建邺区文明单位"等称号。学校拥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和敬业爱生、乐于奉献、致力科研的教师队伍。秉承育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德为先,以科研为先导,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品牌打造为目标,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大爱"的校风,"真-爱"的教风,和"博爱"的学风,校训"爱"。学校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根据区域特点和生源状况,树立"让流动人口子弟在同一蓝天下读书"的大教育观,坚持"一不三同"的原则,即对流动儿童不单独编班,同等受到老师的关爱,同等受到正确的评价,同等受到奖励和表扬,让每一个流动儿童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学校的科技、艺术、体育活动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家长满意了,社区环境更加和谐。学校重视流动儿童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被南京师范大学选定为"心理教育实验基地",从教育科研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取得了发展性的研究成果,获得了省市教育科研专家的高度评价,省市各大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和国家妇女儿童实施纲要预评估专家组先后来校视察,对我校在流动儿童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随着建邺新城建设的突飞猛进,江东门小学正沿着求实、务实、开拓、创新之路,全体师生以更饱满的热情,蓬勃的朝气,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南京市红太阳旭日景城小学起步于2007年8月,是下关区教育局为旭日景城小区新建的一所配套小学,学校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北京东路小学分校,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学校,独立法人单位。学校行政上接受下关区教育局的管理,业务上接受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指导。学校占地面积12960㎡,建筑面积8400㎡,核定建制24个教学班,科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室配备齐全,学校拥有一流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学校地域优势得天独厚:远望紫金山,背依幕府山,毗邻浩瀚长江,山水掩映,绿色环抱,交通畅达。学校承传北京东路小学“情智教育”办学理念,追寻“心心相印、情智共生”的教育境界,以“建设一所个性特征显著、中国文化内涵丰厚的现代化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以“用心用爱关注每一个、用情用智温暖每一天”为育人规范,着力构建“笑声朗朗、书声朗朗、歌声朗朗”的魅力校园,打造具有“一份执着的追求、一身得体的服饰、一张亲切的笑脸、一套过硬的技能、一派儒雅的风度、一颗美好的心灵”的教师团队,培育“热情有礼、诚实守信、多才多艺、积极健康、个性鲜明”具有“领袖气质” 的儿童,通过文化愿景引领学校未来,办向人民负责的教育,实现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内在超越。经过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学校逐步形成“阳光体育大课间”、“中华经典诵读”、“娃娃趣味数学”、“娃娃趣味英语”、“午间持续默读”等校本办学特色。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获全国中小学书画大赛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2月,学校在区教育局安排下兼并星河翠庭小学。
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坐落在苏皖交界和山清水秀的西横山东麓。 她始建于公元一九三七年,当时只有两间小茅屋,两个教学班,三个教具。她如同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阅历着人间沧海桑田的变迁,到现在已一路走过七十年的历程。
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玉带镇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沿河五村16号。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自建校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占地面积大,绿化覆盖率高,设施齐备,有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舞蹈房、课件制作室、电脑房、儿童化阅览室,此外还有校史室、红领巾广播室、图书馆。图书室藏书35000册。同时全校有学生专用电脑280多台。校内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室外足球场,室内体育馆设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另外还有武术房、健身房、形体训练房。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发展的总体构想是,点上突破,面上推广,以点带面,均衡发展。积极探索,选取好的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积累好的经验带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的新跨越。校风:守纪、勤奋、诚实、健美教风:严谨、扎实、朴实、真实学风:刻苦、耐心、细致、灵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