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位于六合南门新区。学校创建于1914年,1936年更名为六合县夫子庙小学,1952年复名六合县实验小学,1996年被省教育委员会列入《江苏名小学》。学校现占地面积60亩,校舍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1830名;教职员工126名,教师中涌现出全国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南京市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学校实施完成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共四项。目前正在实施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共四项。200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优秀实验单位,连续三次被评为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学校获全国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先进集体,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1995--2001年五年省级文明单位,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省未成年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单位,1995--2002年六年市级文明单位,市艺术教育普及性特色学校等。"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表彰218次,教师799人次。(2007-9-1)南京市六合实验小学六合区实验小学,诞生于1914年,最初是由顾西先生,在六合孔庙明伦堂创办的女子代用小学,一个班级40名学生。1936年学校更名为夫子庙小学,1956年更名为六县实验小学。到80年代学校办学进入她的鼎盛时期,学校少先队工作全国知名,曾经获得全国万名创造杯活动前50名的三个奖项,学生代表受到杨得志的接见;姚一隽同学获得全国华罗庚金杯赛第一名,他的名字刻在了金杯上;男女排球队,在没有训练场地的情况下双获得南京市冠军。实验小学生源爆满,曾经达到有个班级91名学生。进入80年代后期,学校办学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人均活动场地不足一个平方米,各种功能室全无,搬迁实验小学一直成为实小人的梦想。2006年,区委区政府决定搬迁实验小学,将新校建设交给六合经济开发区完成,六合经济开发区老总高度重视新校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在区委李世贵书记的亲自关心下,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将一所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52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的新校建成。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138名教师。搬入新校以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均衡,又将南门六所村小并入实小,让南门的农家子弟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新实小在传承百年办学文化的基础上,确定人文教育的办学特色,以"人文铸魂"为办学理念,创新构建人文校园,创新打造人文教师,创新实施人文管理,创新培养人文学生,创新建设人文家庭,学校的人文教育办学特色逐步显现。人文评价--金银铜卡评选国内有名;人文课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省内知名;人文规范--《规范伴我成长》孩子受益终身;人文底蕴--240首古诗词培育君子少年;人文校园--润泽孩子的童年。
溧水县实验小学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办学堂,溧水县陈凤蔚遵照上谕,改高平书院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后更名为溧水县大东门小学,这是溧水县实验小学前身。
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四松庵校区,创建于1947年,现座落在南京市建邺区兴隆大街和黄山路交叉口。南湖第三小学四松庵校区的前身是南京市四松庵小学,1995年南京市区划调整后,是隶属于建邺区教育局的一所两轨完小;2007年撤销南京市四松庵小学番号,划归建邺区新城实验小学作为分校;2010年划归南湖第三小学作为分校,成为建邺区一所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小学。南湖第三小学四松庵校区教学条件虽然简陋,但能够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占地0.5万平方米,有13间普通教室和4间专用教室。学校目前有32位公办教师,现有13个教学班,481名学生,100%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于全国各地,以江苏苏北、安徽、河南最多,少数来自福建、云南、贵州、青海、新疆和东北地区。面对这群特殊的学生群体,南湖第三小学四松庵校区的办学理念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心感染爱心;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孩子身体健康、品行端正、习惯良好、学习进步,综合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真正成为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市民,并以此影响他们的家长;学校的办学思路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在开齐开足每一门学科的基础上上好每一门课;利用社会各界多种资源,让每一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阳光雨露。
南京市汉中路小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玉带镇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管家桥20号。南京市汉中路小学自建校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南京市汉中路小学占地面积大,绿化覆盖率高,设施齐备,有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舞蹈房、课件制作室、电脑房、儿童化阅览室,此外还有校史室、红领巾广播室、图书馆。图书室藏书35000册。同时全校有学生专用电脑280多台。校内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室外足球场,室内体育馆设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另外还有武术房、健身房、形体训练房。南京市汉中路小学发展的总体构想是,点上突破,面上推广,以点带面,均衡发展。积极探索,选取好的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积累好的经验带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南京市汉中路小学的新跨越。校风:守纪、勤奋、诚实、健美教风:严谨、扎实、朴实、真实学风:刻苦、耐心、细致、灵活
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二小学坐落在绿树葱茏的紫金山下、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同时也是一所在蓬勃发展中的省级实验小学。2006年9月被南京市教育局批准为小班化实验学校。早在"十五"期间学校就依托社区资源,确立了"生态教育"的办学理念,在江苏省生态学会和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市区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生态教育,从起初的的生态教育活动逐步发展到现在开展的生态理念下的"L-O-V-E"课堂教学研究,教师在研究中得到提升,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学校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学校占地7817.13平方米,共有20个教学班、571名学生、专任教师46名。学校有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1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占54%,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37人,占80%,本科在读5人,占11%,其余均为大专学历。 学校有舞蹈房、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阅览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室、卫生室等十多个专用室,各种设备齐全,教学设施符合现代化要求。 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锁二人"用心、用力、用爱"办好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坚持创新教育,确立"以人为本,全面教育,主动发展,特色鲜明"的办学宗旨,依靠集体,群策群力,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目前,与学校地域环境相谐的"生态教育"的特色业已形成,"提倡自我教育,引导主动学习,开展自主活动,鼓励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共长共进,共同发展,学校的品位不断提升。"生态教育"研究结出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生态教育模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省生态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市优秀家长学校、市绿色学校、市科技普及性特色学校、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师德先进群体、德育先进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学校、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 学校将继续以时代精神烛照我们的发展道路,以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与品格成就学校的辉煌未来。
晶桥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镇办中心小学,辖三所村完小,三所村初小。现有68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2812人,在岗教职工155人。学校于2001年度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学校验收。目前学校环境清新优美,充满着浓郁的育人氛围;内部装备初具现代化标准,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学校坚持“打好基础,健康发展”的办学宗旨,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几年来,通过教育现代化、农村小学提升工程和省市实验小学的重大创建活动,使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改实验、教育质量和办学格次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先后获得县模范小学、县法制教育先进集体、县优美校园、花园式单位、市示范小学、县、市德育先进学校、县、市体育先进集体、市实验小学、省实验小学等称号。学校坚持与时俱进,逐步从规范化走向现代化、特色化!
南京市春江学校座落于雨花台区的春江新城,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预设为4轨36个班。学校占地面积约为4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35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近233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0.8%。自2004年9月办学以来,学校明确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依法办学,以德立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实践中反思,在发展中总结,逐步形成了春江人“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发展创新”的精神。广大教师秉承“格高、业精、严谨、求新”的教风,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莘莘学子以“好学、活学、博学、精学”为学风,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学校景色优美,设施一流。校园演播系统、电脑房、自然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等配备齐全,所有班级配备了多媒体,同时校内还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塑胶篮球场和排球场。舞蹈房、海纳图书馆、学生阅览室以及书讯长廊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学校教师队伍主要由有着丰富执教经验的中年教师和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名师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青蓝工程”的实施,国家级德育科研基地的确立,以及反思性教学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涌现出一批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赛课、论文评比等各类活动中均获得佳绩。学校重特色培养,促和谐发展,校内外活动丰富多彩.走入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与文艺汇演,展示了师生才艺,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鸢舞春江,我心飞翔”风筝节的举办,放飞风筝,放飞理想;太极、空竹活动的开展,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树立了学校良好的教育形象。学校办学六年来,分别获得雨花台区平安校园、优质校园、和谐校园,南京市优秀绿化景观学校、绿色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冬季三项”百日锻炼先进学校、新技术装备合格学校,全国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且在中考中连续取得优良成绩,2009年度学校获得雨花台区教育局颁发的“教育绩效优秀奖”。2010年11月,学校又被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园林绿化委员会授予“园林式校园”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区局“四大策略”为引领,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不断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春江人将用汗水播撒希望,用平凡诠释内涵,用行动践行诺言,用成绩谱写明日的辉煌。
江宁区岔路学校是江宁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紧邻南京市秦淮区,东靠秦淮河,西邻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原空军气象学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捷。学校组建于2000年8月,由原江宁区岔路小学和江宁区岔路初级中学合并成立,2007年8月学校搬迁入新校区,占地45489平方米,建筑面积25168平方米,绿化率32℅,现有学生2280人,教职工171人。中小学两部升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学校建有二幢教学楼、一幢办公楼(含地下停车库)和室内体育馆(一楼餐厅),建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运动器械场地全部铺有塑胶,配置了多媒体教室、网络学习室、技能创造室、音舞美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校园网管中心、工会活动室设备齐全,其中图书室藏书3万册,建有5个机房,生机比为10:1。学校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不断体验成功的精神家园。历经几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形成了“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的管理模式,确立了以“尊重主体、关注个体、面向全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学生”为办学目标,以“和谐发展,体验成功”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团结、求实、进取”的校风、“严谨、活泼、全面、精湛”的教风和“诚实、好学、团结、守纪”的学风。学校德育特色明显,注重全面育人、过程育人,成立了“岔路学校助学基金会”,开展了“设岗育人”和“班级校园值周”活动。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目前小学部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部为100%,高一层次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5.25%和65.85%学校努力营造了安全、舒适、文明的校园人文环境,师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学校在2005、2006、2007、2008年度连续四年被评为江宁区先进学校,中小学两部在2005、2006、2007年度连续三年双双荣获江宁区教学质量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江宁区第四届师德先进群体”、“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2006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评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2007年,学校阳光伙伴荣获江宁区季军,代表南京市参加全省总决赛,少先队被评为“江苏省红旗大队”。2008年,学校小学部成功创建南京市现代化小学,学校还先后获得了南京市安全文明校园、南京市中小学合格学校和“五室”建设先进集体、江宁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档案室和心理咨询室分别被评为江苏省档案工作二级单位和南京市合格心理咨询室。2009年,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实验学校、江宁区文明单位、江宁区十佳服务窗口、江宁区先进学校等先进称号。2010年,学校成功创建南京市平安校园。
以德名校 全面育人 南京市实验小学 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 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南京市慧园街小学创办于1935年。70年的历史使她桃李芬芳、声名远扬。1、学校管理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确立“以德名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养德”为校训,以“培养有品德、有智慧的现代文明人”为使命,党政一体,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点:质量;两个侧重点: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着力点:教育工作、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四个支撑点:后勤管理、团队工会、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以研兴校、以德名校” 的办学策略,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学校的管理规范有序,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赞誉。2、教师队伍学校有一支团结进取、科学管理、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的领导班子队伍;有一支爱岗爱生、敬业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群体。学校现有教师48人,市区优青、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20余人。学校坚持以师德为根、师能为本,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围绕:青年教师——以德创业;中年教师——以德立业;老年教师——以德立身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强化管理、提升内涵,铸就了我校教师优良的师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博爱之心。特别是我校青年教师,他们在学校青年教师学习沙龙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业务交流、培训现代化教育技术、研讨教育课题、学习书法创作等,成为有现代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方法又富有责任心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他们在省、市、区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3、教育教学我校坚持“以质立校”的指导思想,从教师师能出发,定期聘请特级教师和专家来校指导课堂教学,激励教师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建立“专家引领、校本为主、自我提高”的教师师能培训的有效机制,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坚持以“实”为本,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有机进行课外学习辅导,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坚持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常规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价管理,完善各项教育教学奖惩制度,促进师生、学校的和谐发展。学校实行阶段随机质量调研,开展多学科的竞赛以及“学习标兵”和“学习明星”的评比表彰,每年在六年级学生中进行“慧小十佳毕业生”的评选。多年来,我校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为各大名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得到上级、社会和家长的好评。学校一贯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先成人再成才”的德育工作理念,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品德与能力的提高,形成了“活动育人”的德育工作特色。多年来学校开展的“六个一”活动:即每日一张书法、每日一个成语、每日一句英语和每周一篇周记、每周一首古诗、每周一句名言,有效促进了学生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成为我校德育的特色活动。学校开设书法、国画、舞蹈、合唱、数学、写作、英语、电脑、乒乓、器乐等多个兴起小组,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每年近百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的“校园吉尼斯大赛”、“书法艺术节”成为学生展示各种才能的舞台。特别是我校依托省、市少儿电视台联合开办的“学生演艺团”,培养了许多优秀文艺特长学生。06年学校电视台排演的校园剧,经过层层选拔,最后代表南京市参加全国比赛获得第二名。06年7名学生参加全国书法比赛获得5金2银的优秀成绩。“活动育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连续两届被授予“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称号。4、学校特色在强化管理、提升内涵的同时,学校精心打造学校特色——开展书法教育、创设“翰墨校园”。多年来,学校“书法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学校倡导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在教育基础上的书法技能训练”,实现:人人接触书法、了解书法,人人练习书法、感受书法,在书法教育中欣赏美、体验美、学习美、创造美,得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的工作目标。围绕目标,学校有计划组织教师培训(现有2名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员、5名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员),教师们在多年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简易通书法培训教材》,并在一二年级普及开设书法基础课程,同时,通过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程与活动相结合、校本学习与专家(书画家)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书法技能和对书法艺术的感受,促进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提升了学生“感受书法、体验书法、创造书法”的艺术境界,使中华民族这一艺术瑰宝在我校得到继承和发扬。“翰墨校园”的艺术氛围,陶冶着莘莘学子,“书法教育”的花朵在校园绽放。“书法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品德、审美、习惯、文化等素质形成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的有效的平台,成为学校的发展中的又一特色品牌,大批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多年来,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和“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承诺,创出了学校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喜报频传,一批批优秀毕业学生,受到省市重点中学的欢迎。秦淮侧畔春常在 ,慧小园内尽朝晖!慧小,是你健康成长的摇篮,愿你在这里扬帆起航!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