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系由苏州市天赐庄小学和苏州市振华小学于1958年2月合并而成。 学校前身之一天赐庄小学系1902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创办的景海女塾(后改名为景海女子师范学校)附设的小学部。 学校的另一前身振华小学是1906年由爱国人士王谢长达、王季玉母女创办、 主持的振华女子中学的附属小学。王氏母女创办学校,旨在培养有用人才,振兴中华。 沧浪区实验小学该校现有学生2463人, 51个教学班,教师155人。学校有一批师德高尚、事业心、责任感强的教师, 大专毕业学历的教师超过70%。其中有全国级优秀教师2名, 省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7名,市劳动模范、优秀教师、 先进工作者14名,苏州市名教师2名。 教师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60余名。 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学校抓紧教育设备的建设和更新,新建了初具规模的自然、电化、微机、 语音等专用教室。学校除运动队外,还成立了科技、微机、书法、美术、舞蹈和数学、语文、外语等兴趣小组。为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 提高办学规模效应,市、区政府十分关心我校的发展, 已将区实小的扩建工程列入实事工程。 沧浪区实验小学具备先进的教育设施装备。小学部共有普通教室70个(本校区52个,分校区13个),各类专用教室20间,其中音乐教室5间,计算机教室3间、美术室2间、自然实验室3间、多媒体教室2间、师生阅览室2间。
相城区珍珠湖小学于2007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作为政府的实事工程,学校总投资7000多万元。小学部分用地面积52944平方米,建筑面积20397.8平方米,绿化面积占33%;幼儿园部分用地面积989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8.03平方米,绿化面积53.7%。学校建有行政楼、图书楼、综合楼、食堂、体育馆、报告厅各1幢、教学楼2幢,塑胶跑道及篮球场配备标准。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全。学生用电脑100台,生机比11:1,教师用电脑32台,师机比为2.45:1。教学楼建有教学用固定多媒体教室6只,配备了自然实验室、陶艺室等专用教室。图书3万余册,电子图书10万余册,各类综合设施均具较高标准,具现代化气息。目前学校学生数为1117人,教职工数共为81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比例达48.6%,专科及本科学历占到91.7%。珍珠湖小学依托珍珠之乡的地域优势,充分挖掘珍珠文化资源,在学生中开展珍珠文化特色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珍珠宝石城、体验养珠生活、评选珍珠娃等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雅、圣洁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的意志品质。2008年2月,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在苏州大学王岗博导的指导下,尝试开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文化——武术文化教育。武术文化,具有丰富内涵、深刻教益,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武术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2008年3月初,学校武术教育活动拉开序幕,确定兴趣班的形式,招收学校喜爱武术文化的学生,聘请苏州大学的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来校进行指导、上课,一只只稚嫩的小手挥舞着武术套路,体验着武术博大精深的魅力。经过半年努力,学校武术队在苏州市第二届“联丰杯”武术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在苏州市国庆“假日体育”活动中获武术表演二等奖;在相城区第三届武术比赛中荣获表演组第一名。2009年9月,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学生应该“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我校顺势利导,全体学生在课外活动课上开展武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全校师生一起施展拳脚,气势恢弘。武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区运动会上,学校运动队取得了团体第三的历史最佳成绩。崇珍珠文化,尚武术精神,不同的特色文化交汇于珍珠湖小学,她必将为祖国培养更多德高、体健的新一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于2008年3月28日经昆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为股级建制全民事业单位,属玉山镇镇属小学,下设附属幼儿园。学校位于鹿城路618号,占地面积23547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置。办学规模小学6轨,幼儿园4轨,教职工核定编制130个。2009年9月创办开学。现有教师115人,学生1900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以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规范促发展、创新助提升为办学思想,以勤于实践、善于合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为办学精神,以懂礼仪、会学习、爱生活、勤实践为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以“尊重、进取”为校风的、以“尽责、研习”为教风的、以“自主、创造 ”为学风的三风建设,艰苦创业,科学管理,和谐发展,追求卓越。学校近期紧紧以认真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江苏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细则》为抓手,规范管理,夯实基础,科学规划,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坚持不放弃、主动不等待、担当不推诿、力行不拖拉、进取不抱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规范常态化、发展有后劲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先后获得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优质幼儿园、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昆山市德育先进学校、昆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称号。
踏进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苍翠秀丽的雪松,绿意盎然的香樟,枝影摇曳的桂花,藤蔓盘绕的紫藤,雅致的连廊、别具匠心的长廊,在橙白相映的教学楼的映衬下,杂以青石的蜿蜒小路,引人观望的橱窗宣传,争奇斗艳的花卉,碧草如茵的草坪,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校园美景。 创建于2007年的澄阳小学,是一所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新校。学校占地面积72余亩,校园总面积 47952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 22683平方米,绿化面积 16000平方米。校园内三幢教学楼高高矗立,教学区、活动区、绿化区布局合理,精巧雅致:两层建筑的艺体馆、25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舞蹈房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体育活动区;四层建筑的图书馆设计新颖合理,为教师、学生阅读提供了汲取精神食粮的最佳休闲场所;专用教室的配置也一应俱全,所有专用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图书资料均将按省颁标准进行配备;还有能容纳一千人就餐的食堂……学校六轨制设计,最多可容纳学生1500名左右。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学生879人。在职教职工62名,专任教师56人。教师中获得中学高级、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4人,小学一级教师12人。目前,我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区级教学能手2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31人,占教师总数的57%;大专学历23人,占教师总数的44%。 澄阳小学另有3个附属幼儿园:采莲幼儿园、澄阳幼儿园、漕湖幼儿园。分别于2007年、2009年归属学校管理。目前有学生648人,在职教职工33人,专任教师29人。 学校始终以“先成人,后成才”为办学理念,以 “高素质、现代化、有特色”为办学目标,以“打造研究型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师生发展目标。在办学目标指引下,学校强化了“三风”建设,其中“唯实、唯新”为学校的校风,“自疑、自探”为学校的学风,“善启、善放”为学校的教风,“勤读书、慎修身”为学校的校训,并形成了“营造书香校园,凸显手工制作”的办学特色,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学校在两年的风雨历程中,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8年成功创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绿色学校、相城区常规管理先进学校;2009年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一级图书馆等。2009年教师发表的论文区级以上31篇,论文获奖省级以上7篇,市级以上24篇,区级以上40篇。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 喜欢观日出,必将欣赏其磅礴的气势;善于创造,必将体验成功的喜悦。追求效益,追求超越,必将激励澄阳小学全体师生在创新中跃上新的高度。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二小学位于木渎镇金桥开发区孙庄路,毗邻姑苏名山七子、尧峰,创办于1995年9月,是吴中区教育局、木渎镇人民政府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撤并村小、规模办学”的第一所农村中心级小学。学校现占地42亩,建筑面积9008平方米。建有科学实验室、音乐舞蹈房、计算机网络教室、图书楼、校园电视台、塑胶运动场等现代化教育设施。目前,小学有班级16个,学生687名,附属幼儿园有班级8个,幼儿271名。全校教职工63名,其中专任教师62名,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为98.39%,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79.03%。全校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吴中区学科学术带头人12名,吴中区学科骨干教师3名。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办学以来,学校一直坚持“构建绿色和谐现代化校园、培育全面发展素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以“人文性的品牌环境、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学习型的学校组织、进取型的教师群体、亲善型的社区形象、素质化的教育质量”为办学理念,以“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为校训,营造“文明、朴实、好学、奋进”的校风,树立“敬业、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培养学生“勤学、守纪、活泼、向上”的学风,以“丰富办学内涵、提升文化底蕴、打造品牌形象”为工作思路展开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曾先后获得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科研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自然实验室合格学校、苏州市合格家长学校、苏州市手球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绿化达标单位和江苏省绿色学校等称号。 学校持之以恒打造“绿色”这一办学特色,并以此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现已形成了以生态园、听声园、天趣园为“南苑三园”的绿色校园环境,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同时,学校还将“绿色”概念引入学校三风建设,实施绿色管理,锻造绿色教师,培养绿色学生。为此,全体师生将为学校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临湖第一中心小学原名渡村中心小学(因原渡村镇、浦庄镇合并为临湖镇,故于2007年7月更名)。学校创办于1906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办学历程。学校原址渡村前秧后街1号。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2004年10月学校易地新建,2005年3月迁入新校舍。 学校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学校共有29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70多名教职工。 学校有行政、综合楼一幢,教学楼两幢,食堂和传达室(含教工宿舍)各一幢。三幢主体楼有连廊沟通,形成一体。整个建筑设计新颖别致、活泼亮丽,富有现代气息和学校特点。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办公条件优良。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艺术教室、师生图书阅览室和多媒体会议室等一应俱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靠保证。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浓厚。绿化、景观自然漂亮、别具匠心。校标、校训、校歌、名人名言、宣传橱窗等震人心扉、催人奋进,“莲文化”特色个性鲜明底蕴厚重。 学校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管理措施到位、教育质量扎实。领导班子团结务实、锐意进取,教职员工敬业爱岗、业务精良,学生队伍品质高尚、素质全面。1999~2008年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吴中区“常规管理先进学校”、2005年被评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06年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2007年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2008年被评为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苏州市“中小学合格心理咨询室”、吴中区“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2010年被评为苏州市“平安校园”、吴中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11年被评为苏州市“实验室建设年专项工程先进集体”、苏州市“模范教工之家”,2012年被评为苏州市“一级图书馆”。学校有大批教师被评为吴中区“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和“班主任带头人”,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学生品德正,学风好,健康活泼,成果突出。 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这是我们临湖第一中心小学对新世纪教育的追求,也是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作出的郑重承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临湖第一中心小学必将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新的乐章!
通安中心小学是由苏州高新区通安分开发区投资兴建的一所学校,8月31日正式启用。学校设计规模36个教学班,土建总投资2258万元,设施设备总投资约680万元(分二期投入)校园网、学校网站已建成,设有电脑房、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科学实验室、劳技室、书法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专用教室,建有250米塑胶跑道,风雨体育场。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学校已申报“信息化实验学校”(11月验收)。正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创办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办出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资源优势,分别成立了合唱队、书画兴趣小组、古筝演奏兴趣小组等,定时、定期开展活动,组织各种比赛,提供学生能够展示才能舞台。通过创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学校建有电脑房四个,2个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网络,校园网,学校网站已建成。教师实行无纸化办公,生机比达1:8,已申报“信息化实验学校”。全校各年级按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很多教师能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逐步确立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办学思想”,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荣获“苏州市信息化实验学校”、“苏州市语言规范学校”、“苏州市收费规范学校”、“苏州市平安单位”、“高新区文明单位”、“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校位于古老的越来溪畔。这里曾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雄的沙场,如今已是苏州城南又一个新兴工业带的核心区域。我校始建于1913年,九十多年来,学校曾六易其址,目前的校舍建于2004年,占地68亩,建筑面积28951平方米,总投资达7000余万元。 越溪是一个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镇,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乡,文化繁荣之地。以范成大为代表的一批文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篇。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兴衰,积淀了深厚的越溪地域文化底蕴,我们将其定义为“吴越文化”,并确定了以“传承吴越文化精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行动纲领的特色教育。今天,当你走进越溪小学,广场边的“咏越来溪”古诗碑刻,大厅里的越溪风景,各座楼宇的铭牌,连廊的宣传画,无不向你展示着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古韵今风,浑然一体。 我们坚持“德育为首、质量为先、管理为基、人文为重、服务为本”的宗旨,本着“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学校内涵”的工作策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打磨,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我们重视教研的实效性,努力打造成熟的校本教研文化。我们提出了“学习与反思、认同与示范、评选与考核、引领与磨练”的校本教研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丰满着。 我们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经常开展争做“五好儿童”的活动,要求学生做到“扫好地,走好路,吃好饭,做好操,说好话。”培养学生着眼未来,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学校成为苏州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成为吴中区首批常规管理先进学校,2004年成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2005年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的评估验收,2006年正式成为省级实验小学,2007年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2008年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先进学校称号,2009年获苏州市优质幼儿园、苏州市三星级队室、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会集体、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