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中心小学建于1958年4月,现有20个教学班.943名学生.有教师63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41人,取得专科以上文凭的教师占85.6%(其中取得本科文凭的教师占33%)。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先后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电话程控系统、网络系统.拥有120台电脑和多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以“倾心于质量兴校、致力于学生成功”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传统美德养成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取得了骄人业绩。先后被评为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区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区先进学校。
南京市四方小学坐落于紫金山南麓的四方新村内,与解放军理工大学比邻,于2005年2月正式落成开班。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800名学生,48名教师,多名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一名硕士研究生,90%以上教师本科毕业。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拥有一支敬业爱生、视校如家的优秀教师群体,是一所校园环境美、教师业务精、教学管理实、学生能力强、教育质量优、学校特色明、社会声誉好的市级实验小学。学校占地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学校按省级实验小学标准建设,可容纳24个教学班的学生就读。学校以教学楼为界自然形成配套设施齐全的教学区、布局合理的办公区、清净优雅的休闲区、绿意盎然的科学种植区。学校校舍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拥有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音乐室、美术室、科技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及全区独一无二的科学探究室等专用教室。学校还配有200米塑胶跑道人造草坪操场、室外各种体育器械及干净整洁的食堂。整个校园设计精巧,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学校紧紧抓住“七彩教育”这个发展契机,紧紧围绕“以爱满天下为精魂创和谐校园”、“以七彩园艺为特色促全面发展”的办学基本思路,探索并努力构建“七彩园艺、七彩校园、七彩课堂、七彩教育”的办学模式。让孩子们在“七彩园艺”的实践活动中“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美化家庭、美化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努力做和谐社会中的一分子。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合格心理咨询室”、“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优秀卫生室”、“南京市示范图书馆”、“南京市示范实验室”、“全国作文名校”、“市巾帼文明示范岗”、“‘金钥匙’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四批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还多次在全国、省、市级青少年航海、航空模型、美术、书法大赛中硕果累累。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中获奖达180余篇,学生有62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编写的《聆听花语》校本教材投入使用,深受师生喜爱。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四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四小的教育和教学,为人一生的发展与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方小学必将成为白下区东片的一颗璀璨的教育之星。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为了让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温馨动人,杭集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我与祖国共成长”——庆“六一”文娱汇演,给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让孩子们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感受快乐、分享喜悦。今天上午,全校全体师生汇集学校西广场,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方阵坐在大型舞台的前方,庆祝节日的条幅和彩旗随处可见,整个校园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8点30分,四位小主持人登上了舞台,拉开了今天庆祝活动的序幕。演出活动正式开始,舞蹈、合唱、武术、民乐演奏、朗诵、相声等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给孩子们带来了期盼许久的视听盛宴。和往年一样,今年的节目从主持到演出,依然全部都由孩子们完成,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你看,四年级的同学们们用自编的舞蹈《我学弟子规》向全体同学倡导尊师行孝这一传统美德;三(4)班的吉佳蘅同学用一首《春暖花开》为全校师生描绘了家乡杨柳依依、花开漫野的美景;六(1)班的同学用诗朗诵《再见,母校》表达了他们即将毕业,对母校眷恋不舍的情怀,并立志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建设家乡的栋梁;当《江南Style》音乐响起时,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台下的同学们和台上的小演员们一起唱啊跳啊,这一刻,整个广场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我校关工委邀请了杭集镇“扬剧票友团”前来演出,让民族文化艺术进入校园,培养了我校少年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节目最后,学校中队辅导员代表夏老师为参与演出的少先队员代表们加盖了“童行伴成长”签证章,看着这枚珍贵的签证章,小演员们雀跃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争取集满签证章,成为一名光荣的“广陵区阳光少年”;要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学习,练好本领,为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美丽的“扬州梦”做好全面准备。庆祝活动在全体师生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歌声中结束。
徐州市祥和小学是鼓楼区一所年轻、充满朝气的花园式实验小学。现有18个教学班,780余名学生。教师队伍年轻化、素质高、责任心强,大专学历100%,60%以上的教师获区级以上优秀课,各科均有骨干教师。绿化、美化、净化、教育化是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和其它运动场地,丰富着学生的体育生活, 现代化的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舞蹈室、多媒体教室、文化墙、沁园、足球展示墙、红领巾实验田等教育教学工作文化墙。学校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爱生、严谨、务实"为教风;以"乐学、善思、惜时、守纪"为学风;以"教书育人、全面发展、质量第一"为办学宗旨,努力实现"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质量"这一办学目标。让学生同沐阳光,追逐成长梦想。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全国特色小队"、"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陶行知实验学校"、"江苏省硬笔书法实验学校"、"江苏省先进团支部"、"徐州市模范学校""徐州市实验小学"、"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徐州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徐州市先进团支部"、"徐州市红旗班组"、"徐州市红十字会先进单位"、"徐州市园林单位"、"徐州市绿化先进单位"、"鼓楼区六好党支部"、鼓楼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鼓楼区"十佳校园"、鼓楼区"五好"关工委、鼓楼区"课改先进学校"。在参加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我校连续四次荣获全国集体一、二等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办特色学校已成为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校把男女小足球和少儿书画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初见成效。学校女子足球连续五年获市比赛第一名。师生的书法、绘画有数百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遥遥领先,深受上级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赞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致力于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是我们祥和人做好各项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祥和小学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
朝阳新村第二小学是一所新村配套小学。学校始建于1989年,在1990年正式开办招生。2005年区政府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把丽华新村小学并入朝阳二小,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张。朝阳二小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全体师生努力下,硬件设施上台阶,师资水平有提高,办学声誉有提升。学校愿为每一位渴望学习、渴望发展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一切为每一个孩子的终生发展服务!目前,全校为“四轨”24个班级,学生数从90年的45人发展至今有1200多人。教师53名,工人2名。现有2幢教学楼、1幢综合楼、1个体育馆和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操场,学校占地面积12044 ,建筑面积6958.89平方米。配套了电脑室、实验室、图书馆、民乐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专用教室。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占64.1%、35周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7%。其中常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常州市教学能手3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3名。学校干部队伍年富力强,11名中层以上干部平均年龄为38岁,具有强烈事业心与责任感。充满朝气的朝二,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的憧憬以旺盛的斗志执着地前行着。师生员工恪守“勤学、诚实、友爱、创新”之校训。教师们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向上、务实。学生热爱学习,历届毕业生近100%合格毕业升入对口中学并获得好评,还有三百多名(次)学生在国家、省、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以古筝为龙头的民族器乐”特色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增强了学生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省、市、区多次获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年轻的朝二——作为一所极具发展潜力的学校,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品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特制定2006—2009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指针。
常熟市虞园小学创建于1994年,位于湘江东路1号。目前,学校共有27个班,其中小学部18个班,幼儿园9个班,共有学生1115人,其中小学生721人,幼儿394人。全校共有编制内教职工61人,其中教师59人,职工2人,退休教师11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精良。学校占地10亩,建筑面积4767.5平方米。建有篮球场、人工草坪和橡塑跑道。按教育现代化标准设置了微机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功能室、少先队队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现有计算机120多台,背投电视机23台,并做到了班班有电脑、有背投电视机、有实物投影仪等,所有微机实现了联网。幼儿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各班均配置钢琴、电脑、投影仪、电视机、录音机,园内开辟了玩沙区、种植区,合理开辟了科学发现室、图书室、多动能室等。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小学部45位教师,均达到大专毕业学历,其中已有本科毕业28人,目前10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幼儿园14位专任教师,均达到大专毕业学历,其中本科9人,3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全校教师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取得了计算机初级合格证,男50岁、女45岁以下教师都取得了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1957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都通过了普通话等级考试。教师全部持证上岗。目前学校有常熟市学科带头人2人,常熟市教学能手10人,虞山镇教学能手17人。十多年来,学校立足“全面发展打基础,特长发挥出人才”的办学思想,以“小规模、精品化”为办学模式,在抓实抓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打造了少年警校、珠心算教学、奥数教学、信息技术教育等学校特色工程,增强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以“团结、开拓、创新、奋进”为校风,以“严谨、谦虚、求实、爱生”为教风,以“勤奋、好学、活泼、向上”为学风,精细管理,精品育人,办学成果显著。学校连续二年在常熟市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中获优秀,并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金钥匙先进学校”、“苏州市信息化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合格家长学校”、“常熟市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常熟市写字合格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常熟市文明单位”、常熟市“青蓝文明岗”、“科学教育—科学认读”先进实验园、“常熟市卫生保健合格单位”、“常熟市一类幼儿园”、“苏州市食品卫生先进单位”、“苏州市基本现代化幼儿园”。
江阴市虹桥小学坐落于澄江镇君巫路131号,学校占地总面积6865平方米,校舍面积3452平方米,活动面积4315平方米,绿化面积1167平方米,生均占地7.83平方米,生均绿化1.33平方米。全校有18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877人,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50人,合格学历100%,本科学历(含在读)83%。无锡市、江阴市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12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学校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创建红领巾小事业先进学校”、“江阴市特色学校”、“江阴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阴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江阴市文明单位”、“江阴市四星级学校”等10多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2006年5月被江阴市市政府命名为“江阴市十佳特色学校”(城区共2所)。学校教育事业驶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喜人成果。
学校规模:张家港市东莱小学创办于1930年,历经沧桑,几易其名。1991年易今址新建。2003年3月随东莱镇并入杨舍镇,学校更名为张家港市东莱小学。2006年9月,庆东小学并入本校,作为东莱小学庆东分校统一管理。“正诚楼”、“注诚楼”、“允诚楼”、“悦诚楼”4幢教学楼,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拥有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多媒体教室、书法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房、劳技教室、图书馆、图书阅览室等十多个专用教室,整个校园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育人环境优美雅致。学校文化:学校秉持“抱诚守真”的学校训导,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在继承中发展,办现代化学校;在发展中创新,育高素质新人”为办学目标,紧跟素质教育发展趋势,严格落实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坚持“没有最好,只有用好”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目标,在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同时执着于“深化书法训练,建墨香校园;强化民乐教学,建艺术校园;优化综合实践,建数码校园”,全体师生同心同德,用心体会着“至诚者,天地参”的校风,用心丰富着校风“不见知,而不悔”、学风“择其善,固执之”的内涵,不断加速学校成长,不断促进教师成才,不断引领师生成功。校长寄语: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学校发展无止境。历任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造就了东莱小学人和校美的今天。让我们全校师生抱诚守真,齐心协力,以智慧育智慧,以诚信育诚信,继续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新校园!
黄桥实验小学分校坐落在苏州市湿地公园北部的朝阳河畔,位于相城区黄桥街道西北部的旺盛路上。学校占地18920平方米,建筑面积9086平方米,绿化面积6717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932名学生,53名教职工,其中区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花园式的建筑布局、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标准化的塑胶运动场地、活动广场、多功能的专用教室(音乐室、舞蹈房、科技室、网络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师、生图书阅览室等23个专用场室配套齐全,300余万元的专用仪器设备达到或超过省标二类标准),已成为陶冶学生身心、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态校园、数码校园、书香校园、活动校园和成长乐园。黄桥实验小学分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完全小学,其前身系创办于建国初期的占上完全小学。1985年,推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新体制。1989年,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活动中,全乡镇村两级共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扩建校舍12所,实现了自然村分布的初小就近与完小校的合并,改变了文革期间村村办学校的状况,形成了中心、完小、村小的“三星式”管理模式。九五期间,为了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镇村两级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和撤并力度,1992年黄桥中心小学易地新建,1997年黄桥中心小学成功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使全镇形成了以黄桥实验小学为中心,下辖占上、胡湾、张庄、生田、北庄、新联六所完小的实小辅导区的办学格局。2002年,为了进一步规模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投资500多万,又撤并了占上、胡湾等四所小学,在黄桥镇西部择地新建了黄桥镇第二小学,使实小辅导区形成了一所实小三所完小校的办学格局。进入“十一五”,随着相城区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为了深入贯彻新颁的《义务教育法》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黄桥街道的基础教育事业能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区文教局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全面启动了“黄桥街道布局调整撤并建设的规划”,先后投入1845万,扩建了原黄桥第二小学,易地新建了其附属幼儿园。为使扩建的第二小学和新建的二小幼儿园能以崭新的面貌融入黄桥优质教育的行列,已将扩建的第二小学更名为黄桥实验小学分校,将二小幼儿园更名为黄桥中心幼儿园分园。这样,使黄桥街道的幼教、小教事业形成了“一校两区”和1所公办民工子弟小学以及“一园两区”和2所村幼儿园的崭新格局,为打造高质量的黄桥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础。如今的黄桥实验小学分校和中心幼儿园分园正以争创苏州市教育现代化示范村校和苏州市优质幼儿园为目标,以和谐创特色,以质量创品牌,积极融合优势教育资源,加强精心化和科学化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在素质教育的新路上全速满帆,奔向成功、奔向辉煌。必将真正融入黄桥优质教育的先进行列,成为黄桥基础教育的又一奇葩。
常熟市报慈小学建于1989年,位于常熟市虞山镇报慈北路,是常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05名,常熟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7名,占专任教师的60%。学校现有34个班级,1648名学生。在一年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师资素质好、教育质量好、环境设施好”的办学目标、“举止文明习惯好、基础扎实特长好、方法科学身体好”的学生培养目标,围绕“智慧课堂”和“生命教育”两大主题,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学校相继获得了“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安全文明学校”、 “全国红旗大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常熟市小学办学质量评估中年年取得优秀并且名列前茅。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心重视下,学校将于明年整体迁建至虞山脚下,清代咸丰时太常寺博士赵宗建所建之藏书楼—旧山楼遗址也将划归入我校。新校占地面积近58亩,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一所既有常熟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一流学校即将建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