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因园区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由原苏州工业园区第七中学和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实验小学合并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学校位于园区湖东斜塘地区,南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北依斜塘老街,西靠美丽的金鸡湖,交通便捷,环境优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占地面积65706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8轨72个班,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贯制学校,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学校以“明德、博学”为校训,以“修身齐家、笃志近思”为校风,以“业精于勤、止于至善”为教风,以“知行合一”为学风,注重内涵发展,追求教育卓越,倡导用书香校园浸润纯真心灵、用感恩教育搭建德育平台、用特色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学校将以现代教育理念与精细化管理为支撑,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依托,以斜塘地域文化为底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一所富有苏州“味道”的现代化学校。
南京市春江学校座落于雨花台区的春江新城,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预设为4轨36个班。学校占地面积约为4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35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近233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0.8%。自2004年9月办学以来,学校明确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依法办学,以德立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实践中反思,在发展中总结,逐步形成了春江人“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发展创新”的精神。广大教师秉承“格高、业精、严谨、求新”的教风,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莘莘学子以“好学、活学、博学、精学”为学风,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学校景色优美,设施一流。校园演播系统、电脑房、自然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等配备齐全,所有班级配备了多媒体,同时校内还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塑胶篮球场和排球场。舞蹈房、海纳图书馆、学生阅览室以及书讯长廊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学校教师队伍主要由有着丰富执教经验的中年教师和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名师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青蓝工程”的实施,国家级德育科研基地的确立,以及反思性教学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涌现出一批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赛课、论文评比等各类活动中均获得佳绩。学校重特色培养,促和谐发展,校内外活动丰富多彩.走入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与文艺汇演,展示了师生才艺,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鸢舞春江,我心飞翔”风筝节的举办,放飞风筝,放飞理想;太极、空竹活动的开展,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树立了学校良好的教育形象。学校办学六年来,分别获得雨花台区平安校园、优质校园、和谐校园,南京市优秀绿化景观学校、绿色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冬季三项”百日锻炼先进学校、新技术装备合格学校,全国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且在中考中连续取得优良成绩,2009年度学校获得雨花台区教育局颁发的“教育绩效优秀奖”。2010年11月,学校又被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园林绿化委员会授予“园林式校园”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区局“四大策略”为引领,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不断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春江人将用汗水播撒希望,用平凡诠释内涵,用行动践行诺言,用成绩谱写明日的辉煌。
我校创建于1929年,原名“私立延陵初级中学”,1956年由武进县人民政府接管公办,增设高中,更名为武进县三河口中学,1999年4月被命名为省标常州市级重点高中。2002年4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重点高中的评估验收,2002年5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4年5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我校系完全中学,现有6个年级54个班级,在校学生2590多人,教职员工231人,其中研究生课程结业10人,各级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26人。学生占地面积150008平方米(合225亩);校舍建筑面积38167平方米(不含学生宿舍及生活用房)。绿化面积35579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6790册。 近年来主要荣获: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常州市绿化达标单位、武进区文明单位、武进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建设学校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等30余个荣誉称号。我校高考成绩连续10多年位居同类学校前茅,1995年至今已十次获得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我校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教育教学基地,还是江苏省历史教科研基地、南京工程学院生源基地和中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
宜兴市和桥第二中学创建于1990年9月。学校现设32个教学班,有1600多名学生,139名教职员工。学校于1999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学校占地面积4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校舍建筑美观,功能齐全,教学设施完备,微机、语音、多媒体等现代化装备俱全;校园环境优雅,鲜花绿树相映,假山亭台相间,文化气息浓郁。 学校始终围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争创合格加特色的农村一流初中”的办学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办学,教师严谨执教,学生勤学守纪,历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并在活动课程教学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成果累累,办学效益显著,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座落在中山北路和祥和路交叉处,同新建的鼓楼区机关、九龙湖公园一墙之隔,北依九里山,南临新运河,环境幽雅。这里交通便利,有9路、34路、48路、57路、105路、605路公交车站。学校占地73亩,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6000多平方米的新电教中心大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现有4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20个班、初中部20个班),在校学生2200余人,教职工140余名。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规模逐年扩大,每年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批合格新生。 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屡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嘉奖。近两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百佳校园”、“徐州市民主管理学校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基层工会”。校教科室被评为市级“合格教科室”。校图书室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图书室”。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批准为国家级“生活作文课题研究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5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徐州二十六中加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学校更加坚定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和“向改革要特色,向管理要质量,向质量要效益,向科研要水平” 的办学思路,咬定创办“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的示范中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凸现艺体特色。今年,二十六中计划招收高一8个班(含两个艺体特色班)新生360名,继续实行奖学金制和助学制,对品学兼优而生活确有困难的学生定期进行助学奖励。热诚欢迎报考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报考二十六中是你成功的起点,是你明智的选择。这里拥有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你放飞梦想的蓝天。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坐落于美丽的江南古镇长泾镇,学校创办于1928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1997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1 年被确认为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顺利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以高质量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是江阴市基础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敬教劝学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的现代精神和“诚毅勤朴”的校训,凝结成了“三风正、管理严、师资优、质量高”的鲜明办学特色,谱写了学校一篇篇辉煌乐章。学校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江阴市特色学校AAA级,江阴市行规养成示范学校,江阴市管理一类学校,江阴市执行教育法规诚信学校。学校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江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和教改实验基地。栉风沐雨八十载,砥砺英才数千万,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上官云珠是学校的著名校友。 学校由校友清华大学景观设计专家对校园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积极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为师生创设一个集花园、乐园、学园为一体的优美校园。校园名木奇葩四季沁馨,小桥碧池芳草如茵,喷泉飞珠溅玉,亭廊紫藤青青,大道纤尘不染,曲径幽雅宁静,具有北欧风格的科技大楼气势恢弘,文化长廊荟萃校园文化精华,折射出科学与人文并重,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办学思想,是学生格物、致知、修身、立德的理想胜地。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创建于1922年8月。创办人为教育家韩大授先生。学校先后用名金坛县立初中中学、金坛县立中学、金坛中学、金坛县中学、华罗庚中学、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该校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1960年,获全国文教先进单位称号。恢复高考后,学校受到省政府嘉奖令。1985年6月,华罗庚教授在东京逝世,为纪念华罗庚教授,弘扬华罗庚精神,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坛县中学更名为华罗庚中学。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牌。1993年,被省教委确认为合格重点高中。1999年4月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试评估验收。12月经省教委批准冠名为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000年4月被确认为达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的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68亩。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训练馆错落有致。校园里青松与银杏齐参天,绿草同繁花相光目。树木葱郁,绿荫蔽日;草坪连片,绿草茵茵。华罗庚语录牌、灯箱分布其中,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图书馆藏书9万余册,并有一万多册图书光盘。实验仪器、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建成了校园宽带网,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微机化。 学校现有53个班级,在校学生三千余人,教职工两百余人,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56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9名,现有省级以上课题4个,校刊《华中通讯》已刊出80余期。 学校注重用华罗庚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注重求实创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八十多年来,华罗庚中学走出一条“勤奋、求实、严谨、创新”的道路,为著名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杰出人才。除华罗庚教授外,还有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两弹一星”功勋钱骥,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汤定元,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孙枢,中共中央委员、国家地震局局长宋瑞祥,中共中央委员、吉林省省委书记王云坤,军旅科学家虞以新等。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原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它位于古城金陵繁华的脚下,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享有独特的交通优势。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班级33个,在校学生1600人左右,在职教工120名,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中级教师47人,本科学历75人,取得硕士学位5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及市、区优秀青年教师23人。组织构成 学校共有2栋主教学楼(老楼、新楼),1栋办公楼(小楼),1栋食堂专用楼。教学质量 200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省示范初中。有着优秀的升学率,在玄武区中名列前茅。本校向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诸多国内知名重点高中输送了许多人才。学校建设 近年来,学校从民主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入手,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在南京市首屈一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区内及周边地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已成为南京市义务教育的一个品牌。
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即苏州市第六中学,建于1940年,原名为私立有原学校。1953年改名为苏州市第六中学,2007年经苏州市教育局批准增名为苏州市艺术高级中学校,2009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 学校坐落在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侧,校园西部的明代建筑系进士许乃钊的故居,现列为苏州文物控保单位。学校素以幽美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儒雅的艺术氛围享誉省内外。六十九年来,学校培养了2万多名学子,迹遍五湖四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中科院院士王家骐、程耿东、丁大钊,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健人等。 1999年,我校经江苏省教委批准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的省级重点中学,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由省教育厅批准成功转评为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是全省第一所依托普通高中建立的艺术特色学校。学校以艺术特色教育为立校之本,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将浓厚的艺术氛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谐有机的统一起来,将艺术教育做大、做优、做强,取得了巨大的办学成效、丰硕的办学成果,将努力打造成为全省普通高中艺术教育品牌学校,全市艺术教育龙头学校。学校正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浓厚、品牌化、精品化的国内外艺术教育名校。
2008年金秋,紧邻苍翠虞山,一所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公办初中——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诞生了。学校占地66亩,建筑面积31436平方米,总投资超过一亿元。学校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数字化多媒体系统、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和各类实验室;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配套完善、高标准的各类实验室、专用教室;拥有总面积640平方米的多功能图书馆;总面积1860多平米的多功能体育馆等。校园环境优美,充满人文气息,是莘莘学子求学修业的绝佳场所。学校按照市政府“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思路和“现代化、人本化、均衡化”的发展方向,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了“外语见长”的教学特色和“节日文化”的德育特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习惯,阳光性格,外语见长,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学生2420多人,教职员工171人,教师163人。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6名,中学一级教师85名,共占到教师总数的85%。校长为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另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常熟市学术、学科带头人、德育带头人22名,常熟市教学能手29名,常熟市德育能手5名,常熟市教育技术应用能手5名。教师们较好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业务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成立以来,先后获得 “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健康促进铜牌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科研先进学校”、“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示范化学校”、“苏州市平安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在常熟市教育局初中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中获“A”等,2011学年获综合评估总分全市第一。师生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奖颇丰,成绩喜人。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660多人次,其中省级以上310多人次。教师学科竞赛、辅导获奖350多人次。目前我校拥有市先进教研组5个,先进备课组3个。学校现有研究课题36个,教师在常熟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377篇,其中江苏省级以上261篇,部分教师参与了数学、化学、英语等教学案编辑出版工作。学校立足高起点办学,高质量立校,高标准治校,以“自强、乐群”之学风,“敬业、礼贤”之教风,锻造“博爱、尚美”之校风,努力营造“教有激情、学有热情、轻松愉快、师生幸福”的和谐校园环境,让师生享受教和学的美好人生!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