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中学位于闻名风景区——宁都县莲花山脚下。黉舍建于1958年。占地350亩。讲授区、糊口区、活动区较着分开,布局公道。现有24个讲授班,1300余门生,教职工86人。五十年的办学秘闻,打下了杰出的办学根本,厚积了丰富的办学经历。 黉舍办学设施齐备。藏书楼藏书近4万册;有标准的理、化、生尝试室;音体美课堂;多服从课堂;光盘播放室;计算机房;长途教诲体系,完成了校园收集化。有标准的服从较齐备的田径活动场、球类活动场以及东西园地。有两栋门生公寓,一栋西席公寓。校园内绿树繁花、草坪花坛,犬牙交错,相映成趣。凌晨柳绿桃红,书声琅琅。 黉舍师资力量薄弱,教职工中,高中级西席39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2人,大专以上学历83人。有5人分获省、市、县先进事情者、优良西席、优良班主任。薄弱的师资涵盖了所丰年级的统统学科。 办学50年,青中人不竭求索。在教诲讲授办理的实际中建立了“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科技强校、民主理校、标准建校”的指导思惟。黉舍以“对每个门生卖力,办群众对劲黉舍”为主旨,以“以门生为主体、以育报酬中间、以质量为生命、以鼎新为动力”为理念,遵循“调和、求是、博学、创新”的校训励志笃学,勤恳共进,使黉舍教诲讲授质量不竭晋升。现在黉舍订环绕“稳起步、看长远、办特性、创名校”的办学思路,全面贯彻教诲目标,不竭深化教诲讲授鼎新,更新看法,向名校的目标迈进。 悠悠五十载,桃李竞芳香。五十年来,黉舍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万余名,他们中不乏出色的带领人和优良的企业家。原江西省副省长陈葵尊曾题词青中“育才基地”。比来几年来,黉舍生长一日千里,教诲讲授一无所获。多次代表并经由过程省、地、县的查验。前后获得“赣州市树模性初中”、“赣州市当代教诲技术树模黉舍”、“赣州市文明校园”等名誉称呼。西席撰写论文百余篇,分发在国度、省、市、县各种报刊。门生插手国度、省、市、县各种比赛等获奖数百人。
赣县储潭中学创办于1976年,坐落在风景娟秀的赣江之畔,校园面积8523平方米,校舍面积5017平方米。目前黉舍有12个讲授班,门生680多人,教职工42人,兼任西席中本迷信历的14人,中学初级西席5人、中级西席18人。 黉舍讲授设施齐备,有多媒体课堂,电脑课堂,有校园电视播送,黉舍宽带网。黉舍理化生讲授尝试仪器按二类装备达标,图书藏有14300册。 近几年,黉舍全面贯彻履行党和国度的教诲目标,端方办学理念,实施标准办理,对峙以“修德朝长进步、开辟创新”为校训,主动推动本质教诲,要肄业生在校做个好门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百姓,黉舍教诲讲授质量获得社会遍及承认赞美。
大余县池江中学建立于1964年,是江西省赣州地区首唆使范性乡村中学之一。校园占空中积约2.9万平方米,总修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体校舍为砖混布局,校园扶植实施园林式设想、布局,环境文雅;黉舍有理化生尝试室、计算机课堂各1个,图书室具有藏书18000余册,各种书刊近百种;为共同初三门生的分流职教事情,黉舍还具有休息基地13.2亩,练习基地(车间)3个。 池江中学现有21个讲授班,在校门生1000余人;教职工79人,现任西席学历达标率93%。黉舍有杰出的校风和较高的教诲质量,全面推动本质教诲,全面培养门生特长,插手天下、省、地级各种比赛、讲授质量均在全区首屈一指;黉舍的德育事情经历多次在县、地消息媒体先容,并作为典范开现场会在全县推行。多年来,黉舍狠抓外部办理,调和外部环境,获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一向被评为各级先进个人或“达标黉舍”。
培训是最好的管理,我想"培训也是最好的教育"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成才,先成人,实践"大教育"理念。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主去学,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成人了,有能力了,管理水平和学习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共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现在的大力培训是为了以后不培训,现在的有为是为了以后的无为。 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学习小组建设。"让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成为对课堂有贡献的人"是我们高效课堂的目标。,培训的水平就是一个班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创新培训方式,把学科学习班长、学习小组长甚至小组成员纳入培训团队,在培训上狠下功夫,课前必有培训,把每一堂课都变成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 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与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的专题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能够深下去预习与讨论,高效展示与点评,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信丰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60年,是江西省重点中学,市三星级学校。学校位于波光潋滟的桃江河之畔、景色秀丽的南山岭之麓。占地231.42亩,建筑面积47858.88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郁。现有学生4463人,教职工312人。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二中学创办于1960年,省重点中学,占地80亩,64个教学班,学生3900余人,其中初中1700多人,高中22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有本科生92人,专科生132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68人,市学会理事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 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探索拼搏,学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根据学生基础、资质天赋、专长爱好等划分不同层次而分成不同班组进行教学的分层教学已初见成效,以向高校输送音、体、美人才为目标的特长教育已硕果累累,以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校园网络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建构日趋完备。近年来学校先后提出了“课堂教学最优化”,“减负不减质量”,“向管理、课堂、教师、学生要质量”等口号,倡导“讲文明、讲学问、讲纪律”的学风和“把职业当事业,把学科当学问”的教风,实施了以园丁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工程、德育工程、基础工程为内容的“五大工程”战略性方案,学风、校风纯正,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居全县前列,高中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今年高考成绩列全市普通中学第四位,高中质量综合评估列市普通中学第五位。
于都二中,贡江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江西省重点中学,学校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是一所集人文科学于一体,环境幽雅、学风浓厚且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117.67亩,建筑面积51858m2,在校师生6000余人。学校按照国家标准装备了全省最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现有23个多媒体教室,12套移动多媒体设备,2个共100座的电子备课室,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我校是于都县唯一一所具有省示范图书馆的学校(全市仅10所),师生阅览室共有报刊杂志150余种。自1981年开办高中以来,我校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积淀了浓厚的校园文化,培养了一支结构优化、功底深厚、专业扎实的高中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73人,其中高级教师119人,中级教师115人,省骨干教师2人,县高中兼职教研员2人。我校先后有138人次入选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教育大校。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理念,以建设“一片道德净土、一个精神乐园、一个精神特区”的人文校园为目标,倡导“始终追求一流,始终追求卓越”的精神,乘创建“示范性中学”之主流航船,优势整合,队伍精干,强化特色,突显优势。大学导师制辅导,细教严管,“心海导航”“留守孩管理”强领风气之先,被中央、省、市等多家电视台先后报道。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其中分层教学教育模式,更显学校教育本色。近三年来,教师在省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36人,二等奖16人;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以上发表或交流达100余篇。五年来我校努力加大学科竞赛辅导的投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8人,省级奖22人,市级奖60余人。2005年我校学生程能杰参加高考,以571分的好成绩(在全县排名21位)被南京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于都县自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位少年大学生。2008年高考我校创造辉煌,二本以上录取人数103人,评为全市普通中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先进单位(全市只有五所高中)。2009年高考于都二中再创佳绩,二本以上录取人数119人,评为全市普通中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由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人们具有豪迈的理念,完美的人格;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兴亡,我们任重而道远。 寄语辛勤耕耘的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吧!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以爱心构筑育人的大厦,以情感搭建人才桥梁,以一流人品打造一流人才精品。 寄语亲爱的同学们: 畅游大海,城中是你启航的港湾;翱翔蓝天,城中是你振翅的山巅;奔向未来,城中是你理想的起点。愿走出城中的莘莘学子插上会学、能干的翅膀,飞向美好的明天。 寄语尊敬的学生家长: 你们的选择是我们的骄傲,你们的心愿是我们的目标;学校的发展,有我们的努力,更有你们的奉献;“欲成才,先成人”,让我们携手为每个家庭,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身心健康、品行端庄、富有爱心的人。 寄语社会各界: 你们的期望和信任是我们拼搏进取的原动力;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是我们开拓创新的催化剂。 寄语自己: 责任第一,淡泊名利;风雨兼程,开拓创新;做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做教师学生的贴心人。
历史久远 宁都中学始创于1913年,是废科举,办新学后在梅江书院旧址上兴办起来的宁都县第一所中学堂,时称省立第九中学。1980年成为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1996年获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称号,1998年剥离初中,发展居为拥有4067名学生的高级中学。 设施完善 学校占地面积140亩,校舍建筑面积23375平方米。科教大楼、实验楼、图书馆各一幢。科教大楼内设网络中心控制室1个、演播室1个、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1个、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4个、语音室2个;实验装备完全达到省颁一类完中标准;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师生阅览室座位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学校还拥有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接收系统、调频发射接收系统,连接200多台电脑的校园网已经开通,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初具规模。学校还将在新征40亩土地上,兴建单身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室内运动场,实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的分离。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信息技术装备先进学校”称号。 师资雄厚 在编在岗教职工199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72人,130人达到本科学历,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2人,省骨干教师培训4人,市中学学科带头人9人,市骨干教师16人。 环境优美 学校投入巨资进行绿化、美化、净化,建成了三个各具特色档次较高的中心花园,宁中成了一所绿树成荫、亭台叠翠、繁花似锦、洁净雅致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先后被授予“省园林化单位”、“省卫生庭院”、“省绿色学校”称号。 成绩斐然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宁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8415名合格新生,1978-1980年连续三年高考获得好成绩,获得原处长白栋材亲笔签署的嘉奖令。1992——2001年连续10年高考升学人数列全市第一。1997-1999年连续三年高考应届文理上线人数及繁荣昌盛学率均名列全市各重点中学前茅,获市教委颁发的“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奖”。“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最近3年,1人夺得市理科状元,6人考入清华北大。2000-2001年,连续两年荣获“市重点中学教育教学评估先进学校”称号。化学5次获全省奥赛团体总分前三名,各级各类竞赛4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100多人次获省级奖。学校被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连续两届被授予“市文明单位”称号。 明天会更好 新的世纪,宁都中学以重创新、促发展、强管理、上质量、兴名校为工作思路,把宁中建设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上乘、质量一流的省示范性高中,力争早日进入全省三十强,进而跻身全国千强校行列。
黉舍简介寻乌县博豪中学建于1999年7月,系经赣州市教诲局批准的一所整日制民办初中。黉舍占地60余亩,总修建面积16000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莘莘学子学习、糊口的抱负的地方。 办学理念多年来,博豪中学秉承“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保存、学会贡献”的办学理念,实施“封闭式半军事化办理、开放式当代化讲授”的办理形式。创名牌、出特性,走质量办学之路,开端构成了“人文性、标准化、高质量”的教诲特性。师资力量师资力量薄弱。现有教职工128人,西席步队阵容强大,学历高,布局优,敬业精力强。在讲授教研中,多量西席撰写了大量论文,并在天下各级各种刊物上颁发。讲授设施讲授、糊口设施完美。黉舍建有主讲授楼、综合楼、门生食堂、公寓楼、300米田径场,并投资30多万元为课堂装备了电扇、调频播送、闭路电视。多媒体课堂、微机室、校园网办公允台等信息教诲齐备。全封闭标准化门生公寓宽广温馨,室内均有:标准床铺、电扇、卫生间。“一卡通”智能食堂,炊事种类丰富,质优价廉。办学服从讲授质量优良。黉舍现有在校生1819人,每一年为重点中学运送优良门生200余人。近几年来,获天下及赣州市数、理、化、英语听力比赛1、二等奖的门生达60余人次。八年来,黉舍校风、教风、学风一流,教诲讲授质量呈门路式上升,黉舍升学率持续四年居全县第一,2005中考更是获得了汗青性冲破:县前十名5人,600分以上人数94人(全县281人),上线率为65%。办学理念办学理念超前,黉舍在确保学习质量高的根本上,重视特性,因材施教。黉舍开设音乐、美术、体育等特性讲授班、操纵微机室创办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建立了橘香文学社,使各种门生都学有所长,使门生真正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保存、会贡献”的新型门生。所获名誉办学成绩明显。八年来,黉舍前后被授予“德育树模校”、“讲授质量评价先进单位”、师德师风教诲活动“先进个人”等名誉称呼。瞻望将来瞻望将来,博豪中学将持续发扬“连合分歧、艰苦创业、务业创新”的精力,加强根本设施扶植,优化办学前提,为完成新型的当代化名校而妥协。
江西省于都中学创始于1938年,1978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占地面积220亩。历经六十多年的时光淘洗之后,学校依然弦歌不辍,始终以校风淳正、师资优良、学子勤奋、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现有学生4168人72个班级,教职工289人(专任教师229人),其中高级教师58人,省市劳模、先进 6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研究生6人。走进学校,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生物园各成体系又共同构成和谐的育人环境。在这里,孩子们在宽带网上尽情冲浪,在校园广播站了解国家大事,在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上尽显个人风采,在各种文娱表演中彰显个性•••••• 学校以“三个面向,一个名校,高素质学生”为办学宗旨,形成了“德育为先,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实践了“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教师是关键,教学是中心,教研是后劲,管理是保证”的办学思想,始终坚持“教育抓全面,育人抓全体,教学抓全程”的办学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显著。近3年来,三度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省市级嘉奖或荣誉称号主要有:1997年起连续十年被评为“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园林绿化达标单位”、省“电教工作先进单位”、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还被国家教育部评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承担单位”;在前三届市“英东杯”比赛中,男排、女篮、男足多次获第一、第二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采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措施,实施了以课堂教育为主导,以科研化、现代化为两翼的学生培养系统工程。同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构建了“德育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的德育网络系统,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生始终在榜样的力量、老师的鼓励与自己的鞭策中天天向上、天天向善。二、固本培源,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奖励机制、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开展师德师风活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打造了一支业务素质硬、理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三、双线管理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对教师实施教研组备课组管业务、年级组管具体工作的双线管理模式,使教师的每一项工作都卓有成效。四、深化教研教改,激化内在活动。教科研工作全面铺开,师生人人参与,不以艰深为荣,而以创新为优;不以高、尖为表率,而以面向全体为根本;注重实效性,追求前瞻性。五、人性管理,民主治校。教代会、工会是上传下达的桥梁,学校党政也能虚怀若谷、先调查后发言,通过与教职工交流谈心广纳群言,“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观念深入人心。 于都中学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目前,于中人正以过去的成绩为新起点,更以豪迈的斗志,去迎接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戮力同心、锐意进取,只要我们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于都中学就一定会成为中华名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