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中学位于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滨,是一所国办农村初级中学。行政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山镇,学校位于原东庄乡东庄集镇,辖区内共有6个行政村。目前学校建有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栋,行政综合办公楼一栋,教工宿舍一栋,学生公寓一栋,以及学生食堂,占地一万余平方米。学校教学条件优越,配有完整的物、化、生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室,多媒体播放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同时还配有有线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宽带网,能满足广大师生学习生活需要。 学校始终以“以人为本,和谐创新”为教育目的,更新理念,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弘扬“和谐进取,成才报国”育人观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近年来,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6、2007、2008、2009连续四年中考质量评估都位于全县初中前列,社会反映良好。 学校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学生、生活环境。现在该校绿树成荫,绿草满地,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进一步建成花园式学校打好基础。 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认同和充分的肯定,该校2006、2007、2008连续三年荣获县教育局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城山镇先进单位称号。 该校教师素质近年来提高迅速,本科教师占一半以上,80%以上为中级任取资格。多名教师获九江市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县先进教师。一大批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省、市、县各级教育刊物发表。
九江实验中学前身是九江八中,创建于1976年。2001年5月经过我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积极运作,全校老师的戮力同心,终于绘出了我校今后发展的蓝图,定位并挂牌九江实验中学。 九江实验中学占地11.3亩,校园内有教学楼两栋,综合楼一栋,教师宿舍一栋。现有教学班三十五个,学生1900余人,教职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42人,师资力量在市直普通中学里占有明显优势。 九江实验中学,近年来注重特色办学,注重教学设施的更新,先后筹建并投付使用的有多媒体投影教室一间,多媒体电子教室三间,电子备课系统一间,语音室一间,电视闭路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使我校的办学条件迅速跻身于市直中学先进的行列。随着教学设施的更新,教学水平也有明显的提升,初二实验班在2002年省实验教材统考中荣获市第一名,市联考联改语、数、英单科第一名。高考、中考也较以往有了根本的改进,近两年来,高考上线率都在86%以上,中考优分率也较往年翻了几番,2004年中考总成绩在市直中学位居第三,在社会上的声誉有了明显的提高,去年和今年我校小升初及初升高的招生都出现了爆满现象,创历史新高。 九江实验中学,有如展翅待飞的大鹏,其前景一派光明。
武宁一中创办于1937年,是省级重点中学,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园林绿化示范学校,“三五”普法省级达标单位。现有校园面积370亩,建筑面积30087平方米,在岗教工172人,学生2116人。(其中初中58人)学校已建成全一流的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3000人用膳),田径运动场、球类运动场、学生公寓。 学校以“严谨、求实、团结、奋进”为校训;以“向管理要效益,向课改要质量,靠中、高考立足,靠学科竞赛扬名”为主题;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为两个文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宗旨;以“三年办成九江名校,五年挤身省级示范重点,十年挺进全国千强”为目标,致力于培养三方面人才:一是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人才;二是培养一批教学高手,学科带头人;三是把学生塑造成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心素质,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六十五年春华秋实,天下桃李,喜传捷报。特别是近两年来,教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2001年一批高质量学生录取北大、科大、复旦等全国名校,省专以上上线率高出全市10个百分点,荣获全市2001年高考质量全面优胜单位奖,填补了我县高考获奖空白。2002年高考再获丰收,本科上线人数350人,上线后录取率全市第一。学科竞赛市、省、全国榜上有名。学生参加九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连续两年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其它工作均获县级以上表彰。 天时人事日相催,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一中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再创佳绩,是摆在一中人面前的问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中人满怀信心,抖擞精神,朝着“跨越新世纪,攀登新高峰”的宏伟目标迈进!我们坚信武宁一中明天会更加辉煌!
瑞昌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40年,1981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瑞昌一中现开设40个高中班,有学生2741人,教职员工190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中级教师78人,有9人为省级骨干教师、21人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近三年来,有3人受到国家级表彰、6人受省级表彰、50多人次受市级表彰,师资力量相当雄厚。 瑞昌一中坚持以“人正进取”为校训,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校风,以“刻苦钻研,严谨治教,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为教风,以“勤学好问,尊师守纪,强健体魄,活泼向上”为学风,以“虚心学习,平易近人,务实开拓,廉洁公正”为领导作风,树立了良好的重点中学形象。 瑞昌一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成果比较显著。在德育方面,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忠诚教育事业、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被省市评为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优化育人环境优秀单位、德育示范学校。在教学方面,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需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自1978年以来,学校共培养高中毕业生4600名,先后有4029人考上大专院校。在体育方面,学校坚持把普及性群众体育运动和专门性重点训练结合起来,把提高身体素质和提高技能水平结合起来,取得良好效果,自1995年首次参加九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以来,已连续6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被国家和省、市各级评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沐浴着党的阳光,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瑞昌一中正以崭新姿态迈向新的征程,凭着瑞昌一中人团结协作的意识、勤奋刻苦的毅力、开拓创新的精神,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九江一中享有“千载学府、百年名校”美誉,其前身为宋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所创办的濂溪书院,间接历史近千年;正式立校于1902年,直接历史111年。2011年九江一中八里湖校区落成并投入使用,九江一中跨入了“一校两区”时代。 学校现有学生6000多人,教职工近400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一百多年来,学校共培养了近6万名学生,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元勋黄祖洽,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蒋彝,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周遇奇中将,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和4名省高考状元。1990年以来,九江一中高考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省最前列,2012年和2013年高考均喜获大丰收。近年来,高考免试保送生人数位居全省前三,奥赛成绩不断攀升,奥赛省级赛区获奖科目全面开花并勇夺国家金银铜牌。 九江一中的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并成为省级样本学校,2010年原江西省副省长孙刚同志对九江一中课改工作作出批示:“九江一中课改思路很好,符合实际,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在“严、实、诚、勇”的校训和“尊重民主、崇尚科学、善处平庸、追求卓越”治校办学精神指引下,九江一中注重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整体改革,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形成了民主、和谐、诚信、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求实、创新的教风,诚朴、勤奋、自主、上进的学风和勤勉、高效、廉洁、优质的政风,治校办学的整体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九江一中1957年被评为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1995年被评为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1992年被评为九江市唯一的示范性重点高中,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30余所著名重点中学的优质生源基地,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金牌中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届江西十大人民满意学校和江西省首批示范性普通中学等称号,并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状。
彭泽县第一中学是江西省首批认定的省重点中学,创办于一九四七年,原名为彭泽县中正初级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彭泽县初级中学。一九五八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校名亦改为彭泽县中学。文革中曾更名为彭泽县“五·七”中学。一九七一年恢复原样名彭泽县中学。一九八0年改为彭泽县第一中学。 彭泽县第一中学自创办以来,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在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薪传志承,已经成为一所享誉省内外的省级重点中学。彭泽县第一中学的建校史是一部有着光荣业绩的历史。一九六0年被国务院授予“社会主义建设红旗单位”,一九八0年受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进入九十年代后,学校先后被省市评为“江西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江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西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九江市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九江市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和“九江市文明单位”。近期申报的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已顺利通过验收。如今,彭泽县第一中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彭泽县第一中学,现有教学班42个,在校生2400余人,在岗教职工170人,其中142人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的60人,大专学历的72人,中学高级教师22人,中学一级教师78人。荣获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称号的12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被市县评为学科带头人13人。历年来,有30多位教师担任过省市县人大、政协委员、学术组织会员等社会职务。有40多人次获省市优秀教学成果和教学论文奖。 建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彭泽一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初具规模。其中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音乐室,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科技大楼,有装备完善的多媒体教室,有宽敞明亮的电子备课室,有校园区域网和闭路电视系统。有藏书2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有管理有序、安全卫生的学生公寓,有能容纳数百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有占地3000多平米的田径运动场,现代化教学条件日臻完善,睚在实施的绿化、美化、香化工程将使彭泽一中变得更靓更美。 “端正方向,从严务实,科学管理,改革创新”是彭泽一中办学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读书明理、立志成才”是彭泽一中的校训,校风纯正,学风浓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是彭泽一中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既致力于两全,又倾心于优生,创造条件鼓励拔尖学生脱颖而出。在历年来的学科竞赛中有5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100多人次获得二、三等奖。有数以百计的获得市级奖励。 建校以来,彭泽一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国家恢复高校招生以来,彭泽一中的高考录取率一直处在本地区前列,尤其在近几年,高考录取率每年均已30%以上速度递增,骄人的高考成绩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赞誉。他们中有12人分别被北大、清华、科大少年班录取。有60余人取得了博士学位,从彭泽一中走出去英才学子,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步入新的世纪,彭泽一中致力于改革谋发展,提出“质量立校,教研兴校,民主办校”的发展方略,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教学管理在传统的“一、二、三、四”即一研:教研;二法:教法和学法;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创新为思路,以课改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政管理已在实行的民主监督、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发挥教代会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不断完善全面聘任制,努力激活教育教学资源。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国家绘就了光辉灿烂的蓝图,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彭泽一中赶上了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不懈努力,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努力打造彭泽县第一中学这块省级重点中学的品牌,让这颗赣北明珠更加耀眼夺目。
12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校园设施均按重点中学标准确性配套。现有教学大楼三栋,实验楼一栋;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和两间微机室,去年全部进行更新换代与改造,按高标准建设了三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园网已开通使用。校园内建有6栋男女生公寓和可容纳全校学生用餐的食堂,为实行封闭式管理提供了较完善的条件。新开辟的标准体育场正在建设中,年内可投入使用。学校现有教职工200人,在校学生3300人,教师中有全国劳模、省市先进工作者、市“教学明星”、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近几年,教师共撰写并发表论文几十篇,其中国家级一、二等奖有2人6次,省级奖5人次,市级奖8人次,另外出版专著和复习资料共13本,学校现有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93人,在省市务科优质课大奖赛中我校有9人获奖。二十多年来,我校先后向高一级学府输送了7000余名合格新生,其中有的跨进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名校,还有两位被中国科大少年班录取,在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的26人次,省级奖的63人次,市级奖的115人次,其中朱洪海同学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创我校历年来该项奖最高记录。另外我校也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被公安部授予“守边英雄”的梅开春烈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学校盛衰,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二中历届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忘我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近几年在加大对校园建设投入的同时,加强教学改革力度,注重素质教育,狠抓常规教学,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被省教育厅列为“十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的普通中学,荣获“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德育示范学校”。省人大副主任张逢雨、省政协副主席刘运来、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占铭、市委副书记张华东等先后来我校视察工作时,对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清的鼓励。当前,全校师生正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发扬务实、奉献的精神,实现新跨越,再创新的辉煌,为振兴彭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学创办于1971年,是九江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十佳文明学校”,九江市文明窗口示范学校,德育工作示范学校,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数学教学改革先进单位。1998年9月抗灾复校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中央领导莅临六中视察工作,看望全体师生,成为六中人治校办学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该校位于九江城西八里湖一支路2号,占地46亩,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280人;教职工155人,其中高级教师57人,中学一级教师64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功能齐全。一流的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先进的微机、语音、多媒体教学设备;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花园式图书长廊等场所,能满足教学和学生室外活动的需要。投资七百余万元的规模大,造型新,功能全的“逸夫综合教学楼”,高品位的校园广场,富有特色的园林式校园已成为九江城西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学校班子团结、务实、高效、奋进,坚持“科学与人文并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初中高质量、高中出特色,挺进全省示范性初级中学”的办学目标。在队伍管理上,坚持人本理念,着力人文关怀,建立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和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建设淳朴、务实的学校文化,形成富有六中特色的学校风格。刻苦自励,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中,有一批全市、全省知名的教学、教研、教改带头人,语文导学实验通过国家级验收,数学新教材实验受教育部嘉奖,物理“三边”实验教学获省厅表彰。以“求真、向善、合作、坚韧”为旨的校训,形成了浓厚的学风,严谨的教风和文明的校风。规范化的管理,教研兴校的实施,使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全市普通中学前列。初中高质量在全市享有盛誉,多名全市中考状元为六中学子。2001年高考全省理科状元黄金星同学就是从六中考入九江一中农村班的学生,九江六中被市一中誉为“状元的摇篮”。高中特色教育硕果芬芳,多年来,高考综合升学率列全市普通中学前列;1998年至现在,高考美术专业考生录取率达100%;2003高考美术专业本科录取率达96%,2004年高考美术专业本科录取率达98.6%。励精图治,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再创辉煌是九江六中人未来征程的号角。
九江实验中学前身是九江八中,创建于1976年。2001年5月经过我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积极运作,全校老师的戮力同心,终于绘出了我校今后发展的蓝图,定位并挂牌九江实验中学。 九江实验中学占地11.3亩,校园内有教学楼两栋,综合楼一栋,教师宿舍一栋。现有教学班三十五个,学生1900余人,教职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42人,师资力量在市直普通中学里占有明显优势。 九江实验中学,近年来注重特色办学,注重教学设施的更新,先后筹建并投付使用的有多媒体投影教室一间,多媒体电子教室三间,电子备课系统一间,语音室一间,电视闭路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使我校的办学条件迅速跻身于市直中学先进的行列。随着教学设施的更新,教学水平也有明显的提升,初二实验班在2002年省实验教材统考中荣获市第一名,市联考联改语、数、英单科第一名。高考、中考也较以往有了根本的改进,近两年来,高考上线率都在86%以上,中考优分率也较往年翻了几番,2004年中考总成绩在市直中学位居第三,在社会上的声誉有了明显的提高,去年和今年我校小升初及初升高的招生都出现了爆满现象,创历史新高。 九江实验中学,有如展翅待飞的大鹏,其前景一派光明。
江西省瑞昌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99年的九年义务制公办初级中学,地处瑞昌市人民北路,占地面积近40亩,校舍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五年来,学校规模迅速发展壮大。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2600多人。教职工137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5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学历教师占45%,九江市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6人,瑞昌市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能手17人。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建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教师阅览室、学生图书馆,8*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和三个篮球场,窗明几净,绿树成荫,教学环境恬静、优雅。瑞昌四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为重点,发展为前提”,强化学校管理,优化育人氛围,取得了教书育人的双丰收。2000年被评为“瑞昌市文明单位”;2001年在“提高全面素质,跨入新世纪”读书活动中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组织工作先进学校;2001年10月,在“三五”普法验收考核中,被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评为“达标单位”;2001年、2003年两次被九江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2003年被评为“瑞昌市免疫工程工作先进单位”、“瑞昌市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2001年、2004年在两届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分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第一名;有市级教研课题三个。自2002年首次参加中考以来,连续三年夺得中考均分合计、优生率、尖子生率全市第一名。 走持续发展之路,创江西省百所示范性初级中学,瑞昌四中师生正以热情与智慧朝新的奋斗目标迈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