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舍简介万载县星火中学是2001年经县教委查对、市教诲局审批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民 办中学,既承担着为天下各高档院校运送合格生源又为经济发财地区广州,深圳 ,福州,厦门,浙江等地说能够或许中初级人才,也为万载的经济复兴培养专业人才 . 校容校貌万载县星火黉舍地处现成繁华地段-县林业局劈面邮政大楼面前围墙外边(阳乐小道237号处往内进步60米即到)校居闹市而安然温馨.临街每天数十部公交车, 的士来往频繁,交通非常便利;校园占地21400多平方米,讲授大楼,男女门生公 寓,尝试楼,西席宿舍楼,初级餐厅,共修建面积18000多平方米的修建群,足以 包管2000门生的讲授糊口、体裁文娱等活动需求。投资愈千万元于2005年已全数完成;校园内活动场,活动设施及此中花草树木安排井井有理......设施扶植初中,是学天生才的关头阶段:星火中学是一所“门生对劲、家长放心、社会认同、下级承认的黉舍。它将成 为您最有目光的挑选。万载星水火中学落在万载县城“九风进城”中一凤的凤形脑上,校门面朝龙河星城,背靠香 阁里拉大旅店,到食品街250米,到新街不敷50米。我校建有教 学楼一幢,门生公寓(宿舍楼内含卫生间和浴室)两幢,另有尝试楼,西席宿舍,食堂(食堂不承包,让门生吃吃 省吃饱)共修建面积18000多平方米,足以包管2000门生的讲授糊口、体裁文娱等活动需求。装备了供应讲授、实 验、体裁、文娱糊口需求的电脑房,理化生尝试室阅览室,画室,体育、技击和音乐跳舞练功房,黉舍虽是实施全 封闭式办理,但校园内文明文娱丰富多彩,同时我们欢迎具有音、体、美等兴趣的门生进入高中特长兴趣组接管特 长培养。师资力量黉舍教职工58人,专职西席40人,此中硕士两名,初级西席5名,中级西席14名,,中二级14名,中三级6名 ,此中一中二西席中半数以上均为学科带头人、市以上优良西席。师资步队经历丰富、具有爱岗敬业精力,正视学 生在综合本质的培养,文明教诲和糊口教诲连络,思惟教诲与养成教诲连络,提高教诲与特性教诲连络教员们爱生 如子,月朔门生入学时,糊口教员为之洗衣洗被,门生有病班主任不分早夜送门生看病煎药等,无所不至的体贴使 门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生长。我校师资一流,创作发明了教诲讲授的喜人成绩。在生源不占上风的环境下成绩 逐年进步,各学科成绩均进入全县20所黉舍的前线。社会评价黉舍办理松散,校园严明,居闹市却非常安然温馨,全封闭半 军事化的办理形式,构成了星火的办理特性是一个读书成才的好地主,创办几年出处于办学理念新,市、县各级重 视体贴,博得了社会的遍及赞誉曾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教诲事情单位,市级到德育事情树模黉舍。
彭泽县天红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区——龙宫洞旁。学校创办于1968年,原名为彭泽县天红公社“五七”中学,一九八二年撤销高中部后即更名为彭泽县天红中学。天红中学自创办以来,走过了近40年的风雨历程。在几代天红中学人的辛勤努力下,已经成为一个享誉全县内外的农村初中示范性学校,学校德育工作成效卓著,先后荣获彭泽县文明单位、彭泽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市文明单位、九江市德育育示范学校。学校教育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县先进行列,二OO三年中考位居第四,二OO四年中考首获全县中考状元,二OO五、二OO六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一,二OO七年中考位居全县第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引领着学校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天红中学现有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500余人,在岗教师32人,大专以上学历26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4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17人,九江市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人,教学骨干7人,师资力量雄厚,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保障着学校的高水平发展。 建校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红中学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初具规模,建有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和藏书1万余册的图书阅览室,建有管理有序、安全卫生的学生公寓1栋,能容纳数百人同时用餐的师生食堂1栋,200m环形跑道的简易田径运动场一块。目前的天红中学周边青山绿水环抱,校内绿树花草相映,虽然学校办学条件依然艰苦,但确为天红学子们求学的一块净土。“德智并举、全人发展”是天红中学办学的指导思想,“读书明理、立志成才”是天红中学的校训,“校风正、学风浓、班风严、教风淳”是全体天红中学人努力追求的方向,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是天红中学的优良传统。在2004—2007年举行的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共有近10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国家级奖的学生达20余人次,四年来共有15名学生录入九江市一中农村班就读,183名学生录入彭泽一、二中的择优班、重点班就读,一人录入江西省政府举办的高中"宏志班"就读,并且在2007年11月举行的彭泽县第十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实现学校崛起的良好愿望正在变成现实。 步入新世纪,天红中学立足新课改,寻求新突破,提出了“以课改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针,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2004--2007年间,学校共有16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近50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论文评审一、二、三等奖,7项教研课题在九江市课题办立项研究。浓郁的教研氛围彰显出学校的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树立五种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荣辱意识),走出一条具有天红中学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全体天红中学人不懈的追求。我们将用自己的真情与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教与学的精神家园。
1、基本情况 南昌三十中是一所集初中、高中和职业中专为一体的市属完全公办中学,是南昌地区唯一、最早社会影响最好的一所财经类专业学校。是南昌市财政局、劳动局认定的财经类鉴定站和江西省公关培训实验基地。 学校建于1973年的南昌市财贸职业学校,地处风景秀丽的青山湖畔,与中大青山花园一墙之隔,是一所集初中、普高、职业中专为一体的市属完全中学。最近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关怀下校园占地面积将扩大一倍达到八十亩,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 学校现有教师8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2人,中级职称教师36人。学校微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综合大楼、三百米的环行跑道、足球场、学生公寓、新建的学生食堂将为你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近年来通过强化管理,已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校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今年被评为市教育局、东胡区综治先进单位。学校还是市教育局成立最早的职业中专,所培养学生供不应求。今年我校将开设会计、金融事务、计算机网络等专业。 学校既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既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又为学生今后的创业、升入高职院校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省内外设立的就业基地为职业中专的学生学成后提供了就业保障。 2、学校领导和机构设置情况: 校长:田顺林,男,1963年出生,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副校长:熊桂生,男,1955年出生,负责分管教学工作。 副校长:冯辉,男,1962年出生,负责分管政教、总务、综治工作。 办公室设正、副主任各一名。 主任:欧阳木秀,副主任:金庆明。 主要职责:负责协助书记校长组织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情况,总结交流学习经验,协助作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协调各处室的工作,作好学校支部工作和离退休的具体工作等。 教务处设主任一名。 主任:邓春生 主要职责:协助分管校长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制订教学计划,参与课程设置、教师任课安排,督促检查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组织考试工作、市教研活动、课外活动,建立教师教学业务档案等 科教室设副主任1名。 副主任:周晗 主要职责:协助作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工作计划,参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师任课安排,协助督促检查教师集体备课,搞好教学质量分析,安排教师参加市教研活动、教学竞赛活动,参与教学竞赛检查、教学评估活动等 政教处设副主任2名。 副主任:罗勇、万小文 主要职责:协助分管校长,具体组织和推动学校的学生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制定计划,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和推动班级工作,建立班主任工作业务档案,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各项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 总务处设正、副主任各一名。 主任:余春林 副主任:许校维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总务日常工作,实施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协助校长做好经费管理及经费收支计划,严格财务制度,保证经费正常使用等。 团委设副书记1名 副书记:余桂华 主要职责:抓好团支部自身组织建设,加强团员管理,指导学生会工作,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负责学校广播站,协助学校宣传工作。 综治办设副主任1名。 副主任:闵六斤 主要职责:协助校长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定综治工作计划,及时发现治安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协调与周边单位的关系,加强与派出所的联系等
花桥中学创立于1968年,校址位于花桥集镇西之青龙嘴。学校占地面积为25.5亩,校舍面积5930m。其中成套教工宿舍1586m,图书室面积90m。1991年,政府先后投资68万元扩建校舍,为花桥中学兴建了教学楼,师生宿舍等;1998年,校园继续扩建,新建了篮球场,200m环形跑道,升旗台,图书室,花坛等设施;2006年,学校又新建了校门,浴室,寝室,卫生间等,并装备了电脑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目前计算机33台均已上网;图书室存书5690本,生均册数达19.4本。[1]花桥中学现有8个教学班(其中小学六年级两个班),在校学生232人。有专任教师30人。学历达本科13人,比例为43.33%。取得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各级主管部门,尤其是乡政府对中学教育十分重视,多次筹措资金加强学校建设。近几年来,学校校园面貌大大改善,教育质量稳步加强,办学水平逐年提高。
江西省浮梁县西湖中学坐落在瓷都景德镇北部山区,北临安庆,东接黄山,依山傍水,环境清幽,远离都市喧嚣,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原名西湖农业中学,创建于1969年,原址在西湖乡老鸦畈,1972年迁至西湖村定名为西湖中学。建校初校舍简陋,仅有三间板房,经四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西湖中学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绿化了校园;拥有了多媒体室、语音室、图书馆、实验室,成为了一所现代化的农村示范中学,并代表浮梁县接受了省教育督导评估检查和国家“两基”复查,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建校四十年来,西湖中学英才辈出,桃墅村的市文科状元汪镇全留学荷兰、美国;柘坪村王高峰、王群峰兄弟留学加拿大;西湖村汪颖留学新加坡;席兴晟博士任国家审计总局驻哈尔滨特派员等。 近年来,在叶平生校长的带领下,西湖中学以创建农村示范中学为目标,确立了“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的办学宗旨,在教师中弘扬“人文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倡导“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工作理念,秉承了“勤奋、博学、诚信、创新”的校训,大力彰显“行动就有希望,努力就会成功”的校风。经过努力,2008年西湖中学中考总评成绩全县第一、优秀率全县第一,王学同学夺得全县中考状元;2009年西湖中学中考再创佳绩,总评成绩、优秀率均获全县第一,参考人数75人,考入重点高中51人,重点高中升学率达68℅. 现在,西湖中学在校学生500余人,教职工25人,期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6人;先后有23名教师分别获得省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劳动模范”、市级“师德标兵”、县级“德艺双馨教学能手”、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西湖中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获奖不计其数。其中获得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初中组三等奖3人、获得全国“物理知识应用”竞赛初中组三等奖6人,二等奖3人;获得全国“天源杯”化学竞赛二等奖3人。 西湖中学获得的荣誉有:党的基层建设“红旗单位”、景德镇市“文明单位”、浮梁县教学管理评比“第一名”、浮梁县效能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浮梁县中小学目标管理评比“先进单位”等。
一个在泰和被喻为"学风好,纪律好、升学率高"的学校,泰和五中的前身是泰和澄江中学,说起五中的过去,在别人的眼中那是一个没有救的学校,学校纪律差,留长发的、穿奇装异服的,打架斗殴的,小事天天有,大事三六九,学校的老师缺乏信心,人心思走,教学质量年年排在全县倒数,不少在澄江中学教过书的老师深有感触:"在这里已看不到希望了"。 2000年9月份澄江中学改成泰和第五中学,就任校长梁文胥走马上任,针对学风差这一现状,学校班子开出了治校第一处方--根除散、漫、乱的学习风气。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整治学校环境小组,对部分学生实行重点跟踪,与家长建立一本联系记录本,通过双管齐下,彻底根除学生与外界无业人员的联系,使学生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泰和万合一中转来一姓肖的学生到该校读书,他属于典型的"双差"学生,每次考试总分750的试卷只能考到300多分,而且组织纪律散漫,上课逃课,自习去上网,后在学校老师的重点跟踪、教育下,他彻底根除了以往的恶习,一鸣惊人,在初中升高中时,以超过录取线10多分的成绩升入重点中学泰和中学。至此五中的学习风气大大改善,留长发没了,穿奇装异服的没了,打架斗殴的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厚的学习风气。 学习风气好转后,学校班子又着力开出治教第二处分--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通过制定作风建设制度,教师基本功考核制度,以制度管人,在教师之间树立竞争意识,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周俊梅是该校一名教英语的教师,由于责任心差,他所带的班每年都是班联倒数,面临着淘汰下岗,学校动真格与其签订责任状,让其表态,同时通过重点帮扶,他不断加强自己业务能力,增强自己的教学责任心,半年他所带的班跃居班联第三名,有效的管理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兴趣,全校60多名教师一心一意投入到教学中,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坐班辅导学习,"教学"合一的新面貌给学校的教学教学提供了有利保障。2003年该校300多名初中生中125人升入重点中学泰和中学,一举摘下了全县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学校的奖牌,同时一批学习尖子脱颖而出。从澄江中学走出去又回到该校教书的匡会民老师感触颇深:"学校变了,秩序好了,风气浓了,责任心强了,在这教书也有自豪感了。"
永和中学是吉安县的一所农村初中,坐落在“国家文化保护遗产——吉州窑”的西侧,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同志家乡的学校。学校于1969年创办,经过近40年的发展,永和中学现已拥有24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教职工80余名;学校占地面积81900多平方米,校舍面积10188平方米,拥有三幢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两幢漂亮舒适的学生公寓、一幢现代化科技楼和一幢综合办公楼;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装备了两间多媒体投影教室,三间微机房,电脑近100台,并开通了校园网络;全市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各一间;图书室藏书达到生均20余册。塑造名师工程,实施人才强教。学校以名师工程为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教,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集结集体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专长、品质生活。目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7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的30人,达本科学历的55人,中青年教师占74%;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爱岗、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红花簇簇,硕果累累。近5年来,全校师生获县级奖励表彰的516人次,市级63人次,省级18人次,国家级8人次。学校文艺、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兴趣小组、学生主编的“星星”文学社办得如火如荼,成为他们挥洒才情的文学阵地;在全县中,该校的团体总分均居全县前列;欧阳迪和刘慧琴同学分别在2006和2007年获得“省三好学生”称号。2006至2007学年度,永和中学教学质量高居全县第一,办学水平评估荣获全县一等奖。创业不易守业难。但“发展是硬道理”,永和中学全体师生永远不会满足现状,永远不会停止脚步。他们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在校训“博学、诚信、求实、笃行”的鼓动下,正挥戈跃马,乘胜前进,实践着“追求人人成功,争取个个成材”,拥抱无限美好的明天。
德安二中坐落在德安县宝塔经济开发区,位于京九铁路德安火车站西面,昌九高速公路进出口转盘东北侧。这里是京九铁路、105国道和昌九高速公路交汇的枢纽,也是德安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是一所在农村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规模的普通完中(66年为宝塔初级中学,79年更名为德安二中) 现在的德安二中拥有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25000 m2,人均面积为8m2。校园建设规划合理,错落有致,环境美化、新颖别致、独具匠心。校园里,绿草遍地,林荫蔽日,道路整洁,鲜花四季常开。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3000余人,教师250多个(包括退休在内),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83人,教师达标率高中85%,初中98%,教学设施应有尽有,设备先进,堪称一流。实验电教曾多次被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89年获“江西省实验教学优秀单位”称号;1996年又被授予“九江市电教示范学校”;2001年获“江西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学校”,同年又被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同时还获得“九江市德育教育示范学校”。教学成果更是硕果累累,自85年以来高、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尤其是96年以来,中、高考连连夺冠,而且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中、高考录取指标。自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德安二中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三千多名优秀学生。清华、北大、科大等著名高等学府均有德安二中学子的身影。
永新第三中学始创于2001年,原为埠前初级中学,2001年杨桥中学高中部搬至埠前初级中学,归并为永新第三中学。黉舍坐落在县城北郊、交通便利。占地230亩,修建面积达3.2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十二万平方米,是一所范围大、出发点高的“生态园林式”黉舍。现有教职工170人,高中教职工115人,高中兼任西席104人,具有初级职称的西席23名,本科以上110人;全校共46个讲授班,高中30个;共有门生2730人,此中高中门生1773人。黉舍倡导“连合、务虚、廉洁、奋进”的事情风格,尽力贯彻“以育报酬底子,以质量求生长”的办学主旨,主动推行本质教诲,以“诚信、励志、勤奋、创新”为校训,重视培养门生创新精力和高贵品德。黉舍建校以来讲授质量逐年爬升,在生源较差的环境下,高考登科率和当破人数年年革新,2005-2006年度二本以上达三十多人(此中戴志刚同窗以563的高分远远超出一本登科线),登科率达百分之八十多。2006-2007年度专科上耳目数达百分之八十多。中考在任中延迟登科测验中,我校登科了七名,在北路片中首屈一指。黉舍英语教研组申报到了一个国度级研讨课题―《基于母语环境的任务型英语讲授实施与课程资本整合研讨》,已发证挂牌,课题研讨主动按步调实施,获得下级评价带领的赞美。讲授上勇于摸索、勇于创新:2007年黉舍大胆引进外教,极大地进步了门生的英语口语程度。2007年黉舍西席小我论文颁发,参评获奖总计100多人次。黉舍进一步绿化、及完美讲授设施,引进打字机、复印机,增设篮球场2个,现有环形跑道、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东西园地440平方米,黉舍构造了校文艺队、体操队;每学期建立一次文明周。2007年在县三湾广场停止的专场文艺汇演获得美满胜利;在北路片文艺汇演中,第三中学选送的节目获中学组一等奖;在全县第六届黉舍艺术节乡村片汇演中,选送的节目获初中组二等奖;在“2007年永新县中小学播送体操比赛” 荣获初中组第一名。在全县第八套播送体操比赛中,该校荣获一等奖。在全市乡村中小学工会事情“四个一”活动中,该校获“先进单位”。黉舍建立扶贫基金委员会,整年构造了多次“献爱心”捐款活动,搀扶帮助了近百名贫苦生,处理了门生的后顾之忧。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